7月18日佛曉,波茲南要塞區。
瓦爾塔河谷兩岸彌散著濃濃的煙霧,氤氳不散,北歐的7月,本該是爽朗燥熱的時節,按理說是不該起霧的,可是這一周來雙方在這里打出了太多的炮彈,硝煙和粉塵讓河水覆蓋上了一層陰霾。
萊因哈特.馮.斯泰德上校帶領著一個4號坦克營和一個3號追獵者戰車營,在河東岸的丘陵中潛伏著,像一群伺伏的獵豹。在他們面前數百米外,是奮力勞作了一夜的機械化工兵營,他們花了後半夜4個小時的時間,在瓦爾塔河上架起了一座可以通過4號坦克的臨時橋梁。在他們的背後,則是3個步兵師的跟進部隊。
「全軍突擊!追獵者先上!」萊因哈特.馮.斯泰德上校放下望遠鏡,對著後面大手一揮,然後月兌下自己的軍官帽,戴上坦克兵的頭盔。他喜歡和他的老上司古德里安將軍一樣坐在坦克里跟著部隊一起沖鋒。在波蘭人的字典里,也許他們是無法想象「架橋坦克」/「半夜時間搭建一座坦克通行橋梁」之類的概念的,那麼,就讓他們在一場突襲中結束自己吧。
中央集團軍群攻入東加里西亞省已經有一周了,波茲南要塞區也早就被團團圍困起來,作為集團軍群突擊先鋒的3個裝甲師本該是集中兵力成為突進犬牙的尖端出現在華沙郊外才對,不過集團軍群司令隆德斯泰特元帥顯然是另有想法。
他把古德里安將軍手下的3個裝甲師抽出了1個留在波茲南要塞區的背後、瓦爾塔河東岸的地區,沒有跟著大部隊突進,反正帝**隊接近華沙的速度已經夠快了,而且北線的友軍裝甲力量機器雄厚,自己的人馬就算跟著後續跟進填充包圍圈都沒什麼問題,不差這一個師。
于是,萊因哈特.馮.斯泰德上校的部隊就留了下來︰上級給他們的任務是,近日內伺機從瓦爾塔河東岸渡河西進,從背後攻擊波茲南要塞區,協助正面包圍的友軍部隊全殲波茲南的敵守軍。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波茲南要塞區的一個特點——波茲南是德波邊境省份西里西亞省的首府,歷史上由于凡爾賽條約簽訂時德波邊界的不確定性,這里是德波邊境線最為犬牙交錯曲折不堪的區域︰從西里西亞省邊境最北面到最南面,直線距離不到300公里,可是這里的德波邊境線長度卻有1900公里,其雙方領土犬牙交錯的程度可想而知。也正是由于此,波蘭人在二十年的建設中,對波茲南要塞區特別重視,他們背靠瓦爾塔河,依托正面的丘陵地帶構築了覆蓋上百平方公里的要塞區,用永備火力點、混凝土炮台和蛛網狀的z形壕充實著這個防區。
可以說,僅從工事強度和規模上來看,這是一個規模和強度大約達到馬奇諾防線兩三成的要塞區,只是重炮火力非常匱乏,在對抗裝甲突擊的時候表現乏力。在戰爭開始的時候,這里就部署了3個軍9個師的作戰部隊,隨著戰況的進展,這里的部隊卻越打越多,目前已經有20個師的殘部集中到了這一地帶——不要懷疑,就是越打越多,因為周邊被德國人撕開、擊潰的友鄰部隊都被擠壓到這一片地方了。
德國人的閃電戰,不是用來全面突破的,在遇到敵人的堅固防線時,德國人靠的是發揮機動性優勢集中兵力突破一點,同時又利用斯圖卡的定點手術式打擊遲滯敵人的機動,防止他們也集中預備隊防守一點,撕開防線正面後就讓大部隊向縱深突進,從敵人堅固防線背後向兩翼展開。
所以說,在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先鋒和機步師、摩步師主力突進到華沙郊區的時候,他們的背後的敵軍並不是全部被殲滅了——至少在一些堅固的要塞防線區,德國人只是圍而不打,用機動較差的步兵師把敵人的要塞區圍住,防止敵後撤增援而已。他們對付波茲南是如此,另一個時空對付馬奇諾也是如此。
可是這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向縱深突進的部隊規模會受到限制——因為大量的兵力都需要放在後方維持戰線,被固守的敵人牽制,後勤補給的力度也會受到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另一個時空的德國人一周就沖到華沙城下,卻用了後續兩三周的時間去攻陷華沙,因為閃電戰的作戰方式注定了它不適宜打攻堅硬仗。
所以,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隆德斯泰特元帥在前鋒兵臨華沙嘗試性進攻受挫後,就決定解決掉背後之敵,把自己牽制在後方的十幾個師解放出來。
…………
「噌噌噌~」幾聲悶響,那是德國人的4號坦克被波蘭人的二磅炮擊中的聲音,坦克的斜面裝甲上只留下了幾個凹坑,就把彈丸彈了開去。
「方向310,距離800,敵二磅炮陣地,開火!」萊因哈特.斯泰德上校座下的4號坦克炮塔徐徐轉動,校準炮口高度,隨後一發高爆彈射出,把一處波蘭人的二磅炮陣地摧毀,這是德國坦克營突進中擊毀的第十幾個二磅炮陣地了。
「不要急著前進,波蘭人沒那麼快組織起來反擊的,發報給友鄰單位,讓追獵者跟進,火力觀察車前突觀察,標記敵火力點位置。」
「是,長官。」通信兵簡略記了一下命令,就轉身去用車載電台發報。沒幾分鐘後,一些3號追獵者戰車把75mm火炮上揚到30°仰角,對著之前炮火觀察車觀察到的坐標射去,幾座火力有死角的波軍堅固炮塔被輕炮震得碎石亂飛鋼筋崩裂。波蘭人防線構造的不科學性帶來的弊端暴露無遺。
波蘭人根本沒想到過有朝一日德國人會從防線的背後進攻——背後是波蘭的月復地,而且有瓦爾塔河的天然屏障,所以波蘭人在建造堅固的重要火力點的時候缺乏交叉火力覆蓋性,更沒有考慮到後向射角的問題。結果萊因哈特.馮.斯泰德上校的裝甲部隊自東向西突擊的時候,波蘭人根本無法動用任何75mm以上的重型火力——那些鑄死在固定炮台上的5寸以上重炮、要塞炮根本無法緊急部署到背後方向,這也是為什麼自從斯泰德上校的人馬進軍以來,4號坦克大多只看到波蘭人二磅炮偶爾出來露下臉。
在追獵者刁鑽的吊射下,又一個堅固的暗堡、炮台集群中的波軍死傷慘重,而後全部放下武器出來投降。在用裝甲力量掃清所有炮兵單位後,則是sdk251半履帶車跟上,它們有的把步兵部隊降車在工事要害區域掃清戰場,部分進行過改造,編成為火焰放射戰車的型號還伸出長長的噴管,對著個別碉堡中死硬抵抗的敵人噴出一道道淨化的火舌。不一會兒,一處堅固的波軍要塞就被肅清了。
戰斗機械地進行著,下一個要塞區的波蘭人的改進對策卻乏善可陳,有時波蘭人的戰區指揮官會耐不住,讓作為總預備隊的騎兵部隊進行集中沖擊,可是卻幾乎沒有效果。
波蘭人的翼騎兵拿著馬刀和卡賓槍沖鋒,一開始還試圖靠近坦克投擲手榴彈或者用卡賓槍遠遠地射擊,很快就發現這是完全徒勞無功的,有時候一次無謂的沖鋒就可以讓波蘭人被收割1個旅的人命,後來他們學乖了點,懂得迂回沖鋒,專挑德國人跟進的步兵部隊攻擊,可是德國人步坦協同又是何等的犀利,波蘭人的犧牲往往也只是給他們找回一點精神上的安慰罷了。
一整天的戰斗中,萊因哈特.斯泰德上校的裝甲兵和跟進的步兵支援火力用大炮和mg40擊斃擊傷超過3個師的波蘭騎兵,死者超過四萬人,其悍勇之氣讓人目瞪口呆。
7月20日,隨著波茲南要塞區在兩天的戰斗中被拔除了幾乎全部堅固堡壘後,波軍波茲南要塞區衛戍司令選擇了投降,戰斗結束的時候,只有8個師的波軍還保有著建制,其余部隊不是被殲滅就是被打散成散兵游勇。
在波茲南戰役及附屬的一系列西部邊境戰斗中,波軍在前前後後共計10天的戰斗中陣亡超過8萬人,受傷22萬,被俘16萬,共計被殲滅46萬軍隊,佔波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之前一天,德南方集團軍群正面的克拉科夫包圍圈內的波蘭軍隊也在德軍的猛烈轟炸和通信、補給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南線的30萬波軍全軍覆沒。
這兩次大規模的攻堅殲滅戰後,被拖延在後方維持戰線的近20個師的生力軍被解放出來了,前線部隊預備隊、補給不足導致進攻華沙乏力的問題一下子得到了解決,博克將軍、隆德斯泰特元帥和克萊斯特上將的部隊從三個方向上把華沙徹底包圍了起來。華沙就像一個孱弱的侏儒一樣,失去了抵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