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維爾中將是一個不怎麼會做人的人,對于軍事的政治考量絲毫不懂,作為一個將軍,也許他會帶兵,懂戰術,但是連兵聖克勞塞維茨的開場白——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句話都沒有吃透。所以在另一個時空,此刻他已經慘遭丘胖子的瞎指揮瞎干涉拖後腿背黑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韋維爾中將被干掉了,大腿抱的好的多的蒙哥馬利將會接替他的位子。
此刻,韋維爾中將的這個特技開動了起來,引起一陣同僚的竊喜——這個愣頭青又坐不住了,他對澳大利亞士兵和新西蘭士兵在逆境下的堅守意志估計不足,又不夠明哲保身;而其他將領或是在察言觀色方面比他在行,能夠在短短一兩周內掌握澳大利亞部隊的真實戰斗意志,又或者雖然觀察力比韋維爾中將更差,但是平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結果韋維爾兩者同時沒有具備,沖出來被本古里安拿著當槍使了。
作為一個陸軍萎縮的島民國家,英倫陸軍的優良傳統就是守舊——守舊了打敗仗是集體責任,創新了打敗仗是個人責任,那些只會擦發膠抹定型水的帥氣軍官不怕和同僚一樣愚蠢而戰敗,卻畏懼承擔獨自創新的風險——打輸了,人人落井下石︰看吧,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因為他的草率,斷送了xx萬士兵的生命;打贏了,也會不容于同僚︰大家都是混口飯吃不容易,你這麼顯擺有什麼企圖?
蒙哥馬利未來也會變成一個不容于同僚的將領,原因是他撈戰功的敏銳性讓人嫉妒而發指,他敢于在一些必勝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和創新,所以說還是有半個韋維爾中將的特色的,只不過另外半個則絲毫和蒙哥馬利不沾邊——那就是在處于逆境的時候仍然勇于創新試圖改變,這一點在蒙哥馬利身上那是想也不要想,他很清楚自己只有在絕對板上釘釘撈得到大功的時候才主動創新,如果沒有個三五倍于敵的優勢兵力,那就請先湊夠了這麼多兵力再和他說話。
不過不管怎麼說,以色列軍隊和英聯邦軍隊中的基層士兵應該感謝韋維爾中將這個出頭鳥的決斷。在後面的戰斗中,這個決議至少會讓他們打得不那麼窩囊。雖然最終他們仍然會失敗,而且屆時這個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的失敗將由一個英軍將領團群體承擔責任的失敗變成「因為某人擅自冒進改變部署而導致的失敗」。
…………
一組組戴著荷包蛋頭盔的工兵隊在黃昏的夕陽下生猛地狂挖不止,鶴嘴鋤和工兵鏟被堅實的礫岩磕地吭哧作響。因為工兵坦克和其他大型工兵器材不夠用,英國人只能把所有的工兵和一些挑選出來的身強力壯的士兵手動作業,把塹壕和散兵坑擴大,改造成隱蔽坦克的半埋式掩體。
英國人按照韋維爾中將和以色列統帥本古里安的籌謀,在貝魯特城北部20公里處的門戶城市朱尼耶至東邊同一緯度、位于貝卡谷地另一側小鎮拜斯肯塔之間重新組織起了一個最大正面寬度有15公里左右的防線,德國人距離他們只有七八公里了,有時候甚至可以看到從陰暗的遠處飛來德軍火箭炮的密集彈幕落在英國人臨時加固的工事群不足2公里遠的地方。
貝卡谷地的寬度在經過普里士西南那處正面最為狹窄的地段後,後面就會逐漸變寬,不過相對的,正面的核心河谷地帶的地勢也會變得逐漸崎嶇起來,想要部署傳統的線式防御時,這種地形不利于防線的連貫性,但是英國人也沒得選擇——誰讓普里士西南那處貝卡谷地最狹窄的地方昨天就被隆美爾突破了呢。
「坎貝爾連長,您看一下,這些半埋式掩體深度夠你的瑪蒂爾達坦克藏進去了麼?」
「哦,上帝啊,羅尼中士您覺得可能麼,瞧瞧我們的瑪蒂爾達那種‘霸氣’的炮塔,我們的軍工部門在設計坦克的時候腦袋里就沒有‘造型低矮’這根弦。我是不抱希望了,這些坑是給以色列人的m3a1坦克挖的,我讓他們的人來驗收——听說他們為了把坦克藏好有的甚至把m3a1那個華而不實的流線型炮塔給拆了。」
說著,那個叼著煙的英**官自去尋找以色列戰友部署不提。整個表面平靜,內地里熱火朝天的工地絲毫沒有因為夜幕的臨近而降溫,反而是因為在天上不時騷擾打擊的德國飛機消失了而更加賣力。
…………
次日,佛曉。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和第5裝甲師再次踏上了征程。連三天的連場血戰,隆美爾的坦克部隊在戰斗中損毀的4號坦克只有30輛左右,加上高強度連續使用帶來的嚴重機械故障、引擎燒壞等問題,大約有50輛坦克失去了戰斗力,這對于總數在400左右的坦克集群來說,隆美爾仍然可以保證他的裝甲部隊保持85%以上的戰斗力。
隆美爾也不是沒有想過晝夜猛攻一鼓作氣——以德軍目前可以在精銳部隊中小規模裝備夜視儀和坦克紅外大燈的技術裝備水準來說,如果和英國人打野戰肯定是由優勢的。不過正是考慮到之前的戰例中德軍成功的夜間進攻案例要麼是在純由精銳小隊組成的突然襲擊行動中取得的,要麼就是在諸如薩爾布呂肯防守反擊戰這種對地形、天候非常熟悉的主場環境下。而在敵人已有準備的大規模客場進攻中,德國人還著實沒有取得過大規模夜間進攻破敵的經典戰績,加之貝卡谷地的地形復雜、夜間藏兵便利,一旦進攻難免陷于混亂和消耗。顧慮到這一點,隆美爾最終放棄了趁英國人立足未穩窮追猛打的機會。
「‘野蜂-ii型’自走炮營,20發急速射火力準備,第701裝甲營沿谷地東側展開,第501、502裝甲營正面突破。」
觀察了前方出現的又一個貌似經典的澳大利亞師防御的陣地,隆美爾下達了教科書式的作戰指令,一夜的休整和準備讓德軍有充分的時間觀測最前沿的敵情,部署反應速度相對遲鈍的野蜂自走炮對敵人實施更加精確一些的打擊,而不僅僅是不斷運動奔襲中那樣屢屢需要反應神速、部署迅捷的sdk251-2k自走火箭炮在拼刺距離上冒險。
尖利的碎石和低空爆炸的空爆引信彈片如同一把吧利刀戳刺在澳大利亞人的陣地上,把藏身在塹壕里的澳洲人捅得不類人形,死狀慘不忍睹,那些被彈片割得 作響的25磅炮只來得及反擊出幾波炮彈後,就再也找不到炮兵去操作了,而澳洲人打出的高爆彈只要無法直接命中德軍的自走炮,就注定無法靠彈片的殺傷去摧毀對方。
真是美好的一天啊,嗯,應該說又是美好的一天啊。隆美爾暗自想道,就在他輕松愉快的思維發散中,英聯邦軍隊的防線就又被突破了兩三公里的距離,一切還是那麼簡單,算起來這幾天下來德軍已經擊斃擊傷三五萬的澳大利亞人了,看這個速度最慢明天晚上或者後天上午,自己就能到貝魯特城下。
不過似乎情況與昨天也是有一些不一樣的——與昨天德國人的裝甲部隊集中突破一點後整條橫貫線上的敵軍都會崩潰不同,今天的澳洲人似乎打的略微頑強了點,有些火力點在德軍坦克突破其側翼後,只是勻出一部分火力轉向側翼防守,懶得一處處攻堅的德軍用遠程炮兵覆蓋著這些地區,但是就算傷亡慘重,每次德軍炮停後還是有三三兩兩的守軍士兵從掩體里繼續出來抵抗。
支撐點防御?這就是英國指揮官的新招?看起來比昨天有進步,不過效果應該也就不過爾爾吧?每一個德軍軍官幾乎都如此想道。
「砰!喀拉!」一陣密集而短促的炮擊打斷了德軍前沿裝甲部隊的胡思亂想,沖在最前面的501裝甲營的兩輛4號坦克再幾秒鐘內相繼中彈被毀,一輛被整個炸飛了炮塔,車體前裝甲上還留有一個大洞,應該是炮塔下方存放的那幾發即將發射的備用彈一起殉爆的結果;另一輛則死的中規中矩,是被75mm低速穿甲彈擊穿了側面裝甲。
兩輛坦克不算什麼,不過這種打擊效果讓英國人很滿意,也讓順風順水的德國人緊張了一把。雙方開始加緊搜索,加快交換著炮彈。很快德軍坦克手們就發現了剛才作案的家伙——幾輛以色列人的美制m3a1「格蘭特」坦克從數個位于谷地兩翼丘陵山脊背坡一側的半埋式掩體內開出來,沖上山脊並露出大半個車身,利用隨後丘陵緩坡的俯角和m3a1那門可以向下俯射25°的75mm榴彈炮對著已經相當接近的4號坦克群開火,並成功地擊毀了幾輛——之前德軍炮兵在覆蓋這幾處被認為是一般火力支撐點的工事群時,這幾輛坦克因為半埋式掩體的防護和本身裝甲對彈片的免疫躲過了炮擊,隨後德軍搜索部隊接近的時候他們又一直很有耐性地隱忍著,直到此刻德軍的4號坦克群兩翼外緣的坦克距離己方只有600~800米的距離後,這些以色列人的坦克才從澳洲人的死尸堆里沖出來。
隆美爾和那些前沿指揮的裝甲軍官又氣又急,立刻指揮精銳的車組組織起反擊火力,三兩下就把以色列人的坦克以七八倍于敵的火力密度干掉。然後計點了一下這次交火的損失——一共干掉了9輛m3a1坦克,己方5輛4號坦克被擊毀,2輛被側向而來的攻擊火力炸碎了履帶或者負重輪,失去了繼續行進的能力,雙方戰損比超過了2:1——雖然德軍仍然是那個扮演1的角色,不過沒有一個德軍軍官會滿意這個交換比的。
一開始德國人把這種情況當成了個案,只是要求搜索部隊加強警戒,但是很快在半個小時內這種事情又上演了兩次,即使德軍坦克反應很快,往往也要先挨上幾炮才行,如果不是因為加強警覺後德軍裝甲部隊的突進速度放緩了一些,拉開了雙方坦克遭遇突襲時的距離,讓4號坦克的裝甲得以免疫一部分的攻擊的話,形勢將不會有明顯的好轉。
不過這也不是辦法,雖然和以色列人的坦克對打的時候損失少了一些,但是代價是突進速度變得更慢,這對于希望在兩天內突破30公里谷地的隆美爾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更何況——英國人的25磅炮多到幾乎不怕損失,總是可以有一搭沒一搭地對德軍的進攻集群進行反復的炮擊騷擾,即使德軍在抓到英軍集中炮群的位置後或地面炮火反制,或集中調度護航戰機和大炮鳥,組織一次空襲拔除,英國人都還是保持著鍥而不舍。
這意味著,拖延的越久,被炮兵間接打擊遭受的損失也會越大——雖然同時英國人的大炮也在不斷損失——所以事實上,以色列人這種戰術換來的交換比遠不是賬面上的2~3輛m3a1換一輛4號坦克那麼簡單。
「部隊暫時停止前進,拉開正面寬度,重新部署;火箭炮部隊進行一次齊射覆蓋。」隆美爾簡單交待了一下後,部隊就暫停了進攻,他則借機召集了屬下幾個裝甲營的軍官詢問事情的詳細情況和對策。
「今天究竟是怎麼搞的?一開始是被偷襲也就罷了,誰都有疏忽的時候的,後來就不是偶然了。最後我們發現英國佬和猶大人是有預謀有組織這麼干的之後,我們還加強了對可疑支撐點的二次火力覆蓋和徐進彈幕射擊,為什麼我們的坦克再遭遇殘敵的時候還是要受到這種損失——今天小半個上午的坦克損失已經趕上前兩天之和了,昨天我們損失了15輛坦克干掉了超過150輛坦克,今天我們到目前已經損失了30輛了,才干掉以色列人70輛——按照維勒安部長提供的情報和我們之前殲滅的數量相減,以色列人應該還擁有100多輛m3a1和70~80輛的m3a2呢,剩下的m2a4雖然火力微弱不足為懼;但是我不想讓我的裝甲部隊再付出上百輛4號坦克的代價才能啃完猶大人的裝甲部隊。」
「將軍——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剛才五六次反突擊的接觸後,我們發現一個問題。以色列人用的坦克射擊俯仰角度很大,這是米制坦克犧牲前裝甲防御力換來的,之前我們可沒少嘲笑這種設計,可是事實說明每種設計在特定環境下還是有價值的——我們的4號坦克再被有心算無心之後,每每無法在短時間內對攻擊自己的目標做出有效反擊,以色列人似乎都是伺服待機窺探好了一樣,專門挑我們處于射擊死角內、火炮仰射角度不足的目標打;我們最後大多是通過坦克內的通話器招呼數百米外的友鄰坦克利用射擊仰角小的有利陣位擊毀以色列人。可是這都是需要時間的,稍有延誤就可以讓以色列人有機會開出幾炮,也就很有可能取得戰果。」
利用半埋掩體隱蔽,在4號坦克接近前保持隱忍,開火前還依靠觀測暗哨挑選好目標。還真是歹毒的戰術啊。隆美爾擰眉沉思,差點把頭發都撓掉了幾根。
「格羅寧,你去給巴茨洛林中校通話,讓他把sdk-251組裝的88mm防空炮車營開上來,跟隨坦克部隊一起行動。」
flak-4188mm防空炮這玩意兒是隆美爾的成名之作,阿拉斯戰役的時候,當時4號坦克等可以對付英國人瑪蒂爾達ii型坦克的重武器不多,射速超快、精準有力的88mm防空炮曾經是出了大力的。到了中東之後,鑒于中東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法國沒法比,隆美爾自然也就把這種武器的使用和運輸的腦筋動到了履帶和半履帶載具的頭上——88mm炮本身炮架就過于沉重,展開、收攏等部署措施也十分緩慢,這些特點自然不是隆美爾可以忍受的,于是一批sdk-251半履帶車繼它們那批變身為自走火箭炮改型的前輩之後,又衍生出了自走高射炮型。88mm防空炮的炮架被保持一直處于展開狀態,用鉚釘和鋼條卡隼固定死在sdk-251半履帶車的車廂兩壁裝甲上,炮座的360°全向轉動和85°最大仰角的活動機構統統被保留下來並且可以正常使用。
你們以色列人不是要賣弄你們的坦克射角靈活,反應迅速麼?那我們也只好把mt和dps分組混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