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劍碎星河 第四百六十五章 ︰創十三招

作者 ︰ 老實人12

蘇顯鶴道︰「實在不行,這樣好了,你可以在這里擺下擂台,以你的功夫,擺下擂台,想必沒有人是你的對手,只要是把名氣打出來,打遍東瀛無敵手,技壓群雄無爭議,這樣你再說你就是門派鼻祖,開宗立派,創下燕門,想也是說得過去的。只是,要想光大,還得有一個條件,就是你不能如李小龍那樣的早死。如果你不早死,燕門的確是有機會,在東瀛光大的時候。」

當年李小龍沒死的時候,功夫一成,處處挑戰,打敗天下高手,收了很多徒弟。

截拳道,就是這麼飛速的發展起來的。

但他一死,這個截拳道就成了問題,雖然還存在,還在發展,還有道場,可聲勢,卻大不如前,反是給空手道,跆拳道等武術流派,借了東風,把他們的功夫道場,開得歐洲西方到處都是的。

這不能不說是李小龍的悲哀。

哥在銀幕上,到處打東瀛人,打得那些空手道,跆拳道,一個個狗臉子似的,抬不起頭。

但他一死,他打出來的名聲,反是給那些空手道,跆拳道,發展的機會,讓他們進入西方市場,花開遍地,大違了李小龍龍哥的初衷,實是華人武術界的一大政治悲哀。打出來的果實,給別人摘跑了。這算什麼?還搭上了李小龍一條命,唉!!!

劉郁想了想,道︰「這麼的吧,門派既然叫燕門,我記得我華夏過去,的確是有燕氏一族,以劍技著名,燕門十三劍,名動一時,我就創一套新的燕門十三劍,為燕門劍法之基吧!」

蘇顯鶴道︰「什麼?燕門?那是多少黃歷前的事了?天下還有過去的燕門十三劍嗎?他們早早就亡族了,你隨便創創,就可以創出當年,細雨綿綿,天色青青,殘陽照晚,燕子斜飛的無上劍技嗎?」

在很多武林門派的記錄里,都有燕門這一說,燕門的劍術,猶為稱道,曾艷絕江湖武林于一時。猶讓人難忘的,就是燕氏一族,那人如燕舞,利劍劃空的美。不僅劍技強大,還很美觀。傳說,燕門的劍技,想要修出劍意,就得在山澗里,觀燕子飛舞,才或有所得。也就是說,是不是可以悟到,都是兩說。最厲害的一招燕子斜飛,更是天馬行空,神來之筆。

每代燕族人有會的,都可以闖出名堂,一經使出,從無劍下生者。

其燕門的劍意,便是——細雨綿綿,天色青青,殘陽照晚,燕子斜空飛。

得要在陰雨天,在那種天氣里,于黃昏時刻,看燕子飛舞,才能領悟燕門劍法的劍意。

不然,你學得劍術,只能是,僅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便和學了闢邪劍法,卻沒自宮一樣,沒自宮,你練那劍法,只能是垃圾。只有自宮了,才可以使出真正的闢邪劍法。才能打遍南七北六十三省,會獵天下無敵手。

這燕氏的燕門十三劍也是如此,得要觀燕子飛舞,還得是那種天氣,才可以悟出燕門劍法的劍意。劉郁當然是創不出那種無上的劍意,這點,就算是他,想要學,也只能自己去觀燕子飛舞,可惜,那劍招,已經失傳了。但劉郁創出十三招來應個景兒,還是可以的。

但听劉郁道︰「不就是燕門十三招劍招麼,你看好了,我這就給你創出來!」

宗師。

能夠隨便就創出一套功夫,這種武學的境界,只能是宗師。

劉郁一把抽出了流雲劍,蘇顯鶴連看都看不清,他是怎麼抽出來的。

但看劉郁一劍在手,到了庭院。

他立定之後,一翻手,原本倒持的太阿,就轉過正來,隨手就是一劍橫向斬出。

此劍一出,劉郁就吟道︰「第一招,劍氣縱橫!」他這一招,的確是劍氣縱橫,這意思是說,他固然可以把這一劍橫斬出去,也可以豎斬出去,隨便創創,還真是隨便創來的。

但劉郁下一刻,就使了一記狠招。他抓劍在手,狠狠就是一個直刺。

同時道︰「第二招,一劍光寒!!!」

蘇顯鶴卻是動容。

創招,不難,難得是把創下來的劍法,招術,進行融貫。

匯萃于一體,融貫于一爐。

這才成套啊。

創功夫的難處,就在于此。

但劉郁是什麼人?他還不成熟的時候,就有了野馬分鬃、分野合流、離合匯中的創招,現在更是不在話下。因為他的精神,他的識念,的確是宗師級數的強者。

所以就看劉郁抓劍在手,劍隨身走,拉劍轉了一個圈,道︰「第三招,九州殘秋!」

又把劍上下舞動,揮挽出數朵劍花,道︰「第四招,木葉蕭蕭!」

舞過之後,劉郁一劍斜上斬出,再徑自斜下斬落︰「第五招,夕陽滿天!」

隨後,劉郁劍往下走,這一招,是攻人下盤腿腳的︰「第六招,大地秋色。」

長劍挽了個花,又斜掠下撩上斬︰「第七招,從無選擇!」

隨之,狠狠一劍由上而下的劈下,但,這一招,不是力劈華山。

而是︰「第八招,猴子開口!」

果然,好似一頭獅子,張嘴大開口呢。

好似是要把一切都吞下去的樣子。

使過這霸道威風的一劍,劉郁抽身就走,同時劍在身後,道︰「第九招,人在江湖。」

這一招,更見神妙。

原來剛才一招獅子開口,已經把氣勢,和攻擊,使到了極處。

再打,就氣勢不及了。于是,就有了這一招,人在江湖,人在江湖怎麼樣?身不由己嘛!所以這一招,是一招以退為進的,打過之後,就要走,但劍在其後,劍光微動,可以進行防御。退下之余,還可得保全身,說到這一招的劍術,真是太完美了,和上一招,完美契合,沒有一絲一毫的不妥。

但,這僅僅只是一個蘊勢。

果然,劉郁一走,卻拉開身子,走得半圈,又是一招借勢而斬。

原本這一招,該是劍快劍重,以力斬,以速擊的。

但在斬出這一劍的時候,劉郁又發揮了他宗師的創造力。

在斬出這一劍的時候,他的劍,輕飄飄的,好似不受力,你根本不知道,這一劍,將會飄向何方,但從劍上的力量來說,哪怕是一輛坦克,這一劍也有種可以斬破的信心氣勢。

同時劉郁的聲音道︰「第十招,風中落葉!」

的確,這一招,劉郁打得,就是一招靈動。

劍飄飄的,不知其所終,有種劍不由主的感覺。

一劍斬出,到底會怎麼樣,我都不知道。

果然是劍術里的上乘劍意。

斬出之後,劉郁劍又做上下起伏的連綿進攻,這一串的進攻劍術,可以說是如潮如水,連綿不斷,假若有敵人,可以接住方才一記風中落葉,想必也無法應下這連綿的攻擊。

劉郁道︰「第十一招,水中浮萍!」

使完這一招,他又抽身就走,但,這一次,不是轉走,而是倒步退。]

「第十二招,深藏不露。」

果然,果然,是一招深藏不露。

可下一刻,劉郁狠狠一劍直刺,直刺向前。

「這是最後一招,身不由主!」使完了這一招,劉郁揚身,把劍拋向了蘇顯鶴。

蘇顯鶴接劍,已經是目瞪口呆。

就在方才,就在剛才,劉郁抽劍拔劍,行雲流水,就這麼創出了一路劍術。

雖然短,但招招都是真功夫實戰必殺的劍術,而且可以連成一套,如果連環使出來,絕對可以讓一個人,修成真正的劍術,一個劍客,學了這套劍術,也絕對是真正的劍術,高招,是可以起到實際的效果,真正的作用的。和那些花招,花架子,完全是兩回事。從這一套劍招,可以看到,劉郁的敵人,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和劉郁交手,兩人打得連綿不斷。而劉郁從第一招開始,或打,或攻,或退,或守,進攻意識大于防守意識。是一門絕妙的進攻殺敵劍術。

這套劍術里,有使力的,有使巧的,有運用氣勢的,用故布疑陣的。

雖不敢說是包羅萬有,但的確是把一套劍術,該有的,都使出來了。

沒想到啊……劉郁的劍術,就這麼厲害了。

在此之前,蘇顯鶴雖認為劉郁厲害,不過是仰仗刀劍之利耳。他強,也只是拳腳功夫之強。可現在,蘇顯鶴看到了,劉郁在劍術上的造詣,也是如此的進步,如此的可怕。

這樣的功夫,說當她的師父,絕對是綽綽有余。

「啪啪啪啪……」一陣的鼓掌聲響起。

毒島龍之華和一眾女御進來。

她掠了一下額前的秀發,眼尾的魚紋,輕輕張開,笑道︰「不錯,師弟,你這一路劍術,雖不符東瀛劍道的真意,但勝在真功夫實打,與人實際絕戰,作用多多,我看,不僅可以一對一,還可以一對多,有很多橫斬劍術,實是厲害。假以時日,這一套劍術被推廣開來,必能名芳千古,為武術界再添新葩!」

劉郁道︰「師姐過獎了!」

毒島龍之華道︰「是過獎呢,的確是很不錯呢,最妙的,就是實戰的效果。我們東瀛的劍術,現在也有缺陷,那就是失去禮儀,重禮故然是好,但我們把武術和禮儀結合到一塊去,卻大可不必,武術功夫的本身,就是殺人,講那麼多禮,只是虛也。若非是我們太過于苛求禮儀,當年宮本武藏也不會……唉……」

宮本武藏,是東瀛武道的劍豪,但他這樣的一個人,卻連一個小吏之官,都不可得。

可想而知,這是多麼大的悲哀。

那麼,為什麼他不可以如此呢?和趙雲在蜀漢始終未得真正的重用一樣,出身太低。

宮本武藏年青的時候,還當過逃兵,雖後來研究劍術,醉心武道,可到底是沒讀過什麼書的粗人,是下里巴人,那些大名看不上他,你劍術再好,也是劉姥姥式的人物,是一個給大人物,給鳳姐兒她們取樂的,卻不是拿你尊敬的。

趙雲也是,他老爹只是一個捉刀侍衛,出身低賤,所以一直只能當後勤,直到蜀中無大將,才慢慢的爬上來,算是耗資歷上位的,實是可憐無比啊。

僅管他們被後人盡力的美化,也改變不了,他們活著的時候,不盡人意的命運。

比如趙雲,也就是在長阪坡,借曹叔的嘴,才算是小小的揚了下名。

此前跟公孫,跟瓚哥的那段時間,算是抓瞎了。

東瀛劍道,也是一樣,很講究禮數,武者對決,要洗劍,要沐浴什麼的,還要躬身行禮。

其實,劍術,武功,都是打殺的功夫,殺人才是正道,那些子禮,值得器重麼?

所以劉郁的劍招,這套劍法,第一招就是劍氣縱橫,亮麗的一個橫斬,或是豎斬。一點客氣的意思也沒有。直接就打。粗了粗了,但你練到深處,才會發現,每一招,都有妙不可言的用處,招招都是實用的,沒一點虛的。毒島龍之華身體不行,可眼力勁兒,真是不錯。

「有了這劍,但尚欠些來歷!」蘇顯鶴道︰「燕氏只余些許傳說,哪里還尋得真人,誰又知道誰是真正的鼻祖,真名實姓,又哪得堪聞?」一部四庫全籍毀之捌玖矣。

想要在現如今,找到過去古代關于燕氏一族的文章典籍,那是根本不可能。

不能追跟究祖,說到底還是根基淺,你這東西再好,說出去,別人也不怎麼相信。

劉郁听了道︰「沒有鼻祖,咱給編一個,不就得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指劍碎星河最新章節 | 指劍碎星河全文閱讀 | 指劍碎星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