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4-23
在洛陽城內,董卓此時心中想的全是廢立之事,李儒苦勸無效,亦是只能依循其意,開始籌備起來,而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測試朝中群臣的反應。昔年趙高以指鹿為馬為借口,就是要看朝中還有何人敢于自己作對,而董卓自持如今自己的強勢,連虛偽、假意的借口都不屑于去找,直接自己的府邸召集文武百官,說是要商議社稷大事。
將社稷大事放在自己的私宅之中拿出來商議,可見其人自我膨脹到了何等地步,更可悲的是所有朝臣無一不是按時出席,連稱病不出的勇氣都沒有。
董卓高居主位,冷厲的目光從兩側掃過,虎視座下的大小朝臣,被他目光掃過的官員無不低頭側目。
見人已來齊,董卓將按在劍柄上的左手放到了大案上,大模大樣的開口道︰「天下之主,非賢明之君不可,先帝前車之鑒,尤令人觸目驚心。先帝失德,以致天下大亂,萬民居于水深火熱。如今的皇帝閽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卓欲效伊尹、霍光故事,立陳留王,諸君以為何如?」
此時的董卓意氣風發,高踞于首席之上,宛若一頭呼嘯的雄師。他以如此直白的方式說出廢立之議,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
可是董卓握有京畿十萬大軍,背後又有強兵悍將的西涼軍支持,群臣只是他刀俎上的魚肉,又能如何?
見座下眾人久久沒有發出任何聲音,董卓滿意的點點頭,正待繼續說下去,偌大的屋內卻是響起一個擲地有聲的話語。
「為伊尹所廢的太甲乃是庸愚至極的人,為霍光所廢的昌邑王尚在服喪,便已犯下千余罪行。而今上從未有過失德之事,更是年輕有為,豈可以與史上被廢的兩個昏君相比?你董仲穎雖身居高位,又如何能妄行廢立之舉!」並非所有人都是一個心思,也並非說有人都不敢站出來說話。諸人循著聲音的來源望去,只見開口的竟是西園校尉之首的袁紹。
望著凜然不懼、語帶輕蔑的袁紹,董卓有股錯覺,他仿佛又回到了當日在宮中,好不容易求見到日思夜想劉嫣,然而得來的卻是對方滿是鄙夷的神色,不禁怒氣上涌,左手復按到劍柄上,吼道︰「豎子何知!天下之事盡在我手,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寶劍不利邪!」
袁紹也是一手按在劍柄之上,似乎對董卓身後立著的呂布也無所畏懼,他仰天大笑,聲音中盡是嘲諷之意︰「汝之劍利,猶利于吾劍乎?爾乃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他說到一半,就霍然轉身,揚長而去。
董卓氣得左手都有些發抖,他是極想把這袁紹當場格殺,但袁氏一門,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縱是這司空府中,也有諸多袁氏門人。別的不說,單是袁紹的叔叔袁隗,便是董卓刻意拉攏之人。
因此他只能眼睜睜的放袁紹而去,坐在董卓左首的袁隗望見他滿是怒意的臉,不由微微低下頭,眼中卻是閃過一絲若有似無的得色,這一絲得色幾乎瞞過了座下所有的人,卻唯獨沒有逃過一人的眼楮。
「仲穎息怒,本初年少無知,以下犯上,著實無禮之極,當施以重懲!」袁隗站起身,朝董卓施了一禮,開口道。
聞言,屋內諸人皆是不解,畢竟袁紹乃是袁隗之佷,而且袁隗一向對這個佷兒喜愛有加,為何今日袁隗卻是向著董卓,主張懲戒自己喜愛的佷兒?
顯然連董卓也有些詫異,臉上的怒氣稍解,瞥了眼躬身拱手而立的王允,腦海中開始飛快的權衡利弊。
今日袁紹當著眾人的面頂撞自己,若是不加以懲戒,自己顏面上掛不住,可是若是把他逼得太急,只怕勢必有變,更何況袁氏四世三公之族,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若是揭竿而起,只怕自己勢力薄弱的山東之地便不復為自己所有,于自己的大計有百害而無一利。
忽然想起李儒曾經點評袁紹其人「好謀無斷,不足為慮」,當下便做了決定︰「既是如此,徙校尉袁紹為渤海太守,即日就任!」
既然不能殺那麼便遠遠的發配出去,這是董卓心中的第一想法。揮了揮手,暫時將袁紹之事略過,董卓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再次掃過座下眾人,一字一頓的開了口︰「諸君,還有誰與袁紹一同想法?」
而這一次,再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了,群臣們一言不發,噤若寒蟬。
「司空大人明鑒,陳留王賢,臣荀爽附議。」非但沒有人反對,座下一人還站起身高聲應和道。
董卓朝站起的那人望去,心中不覺一喜,開口的是八駿之一的荀爽,他亦知此人乃是袁隗的心月復,士人中的一員,如今得到此人的贊同,是否就意味著自己廢立之舉得到了這些士人的贊同呢?
萬事開頭難,而一旦有了一人起頭,群臣們便開始一個個附和,不多時董卓廢立之舉已然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同,似乎這件事根本就該如此一般。
董卓心滿意足的露出得意的笑意,在他眼底天下間有袁紹那種家世的唯此一家,其余膽敢反對董卓的人,更多的則是執金吾丁原的下場!
只是此刻志得意滿的董卓並未注意到在自己的左首下,袁隗臉上那抹詭異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