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別鬧! 01 序言

作者 ︰ 豈曰無衣

在大周朝,說起武將軍符雲想,上至百歲老人,下至三歲稚兒,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為何呢?這得從上一位皇帝說起。

周朝開國一百余年,經過文宗、武宗、孝宗,接連三代君主雄才大略、勵精圖治,才有如今的四野升平、百業俱興。

唯一遺憾的是,在孝宗皇帝晚年,即太初二十七年,發生了一件差點讓大周朝分崩離析的大事。

那年初,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新氣象的氛圍里時,由北邊四個異姓王發起的作亂已拉開了序幕,孝宗皇帝得到消息已是半個月之後,那時,四王聯合的二十萬兵馬已經逼近北江,眼看就要過江進入政治中心。之後,孝宗皇帝拖著病重的身體和朝廷里的各位將軍迅速展開了一天一夜的討論,具體過程是怎樣已經無人知曉,但結果世人卻是看得到的。

太初二十七年二月初,由當時的護國大將軍,也就是符雲想的父親符元平掛帥,領二十萬大軍作主力正面迎敵,由驃騎將軍、驍騎將軍各帥五萬人馬分別從西面和東面側面迎敵,這樣形成三面夾擊,勝利本是板上釘釘的事。

可惜,那年天公不作美。從交戰初整個南方就開始飄起毛毛細雨,戰事一度處于膠著狀態,直到四月中旬天才放晴,經過一個月的連續作戰,終于把四王的二十萬大軍逼回北江,並斬敵一萬,俘虜五千,自損不到三千人。之後,依舊延續先前的作戰方略,兵分三路,跨江作戰。到五月底,梅雨季節來臨時,符元平的大軍已經把敵軍打得節節敗退,眼看勝利在望,卻不想孝宗皇帝的同姓兄弟西南王突然起兵干起了趁火打劫的勾當,帥七萬兵馬和四王來了個前後夾擊,打了個符元平措手不及。

而另外的兩位將軍率領的兵馬由于雨水拖累了行程,到達預定地點北原城時已超時半月有余。符元平被兩面夾擊,縱然他用兵如神,也是損傷慘重,再加上送糧草的隊伍被西南王截獲,造成人馬體力不濟,即使由于驃騎將軍、驍騎將軍的加入稍稍減輕了壓力,最後打得也是無比慘烈,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符元平更是重傷在身,其他將領或多或少也是帶了傷的。

到七月初,退到北江以南,總共三十萬大軍剩下不到二十萬,敵方四王死去三位,剩余的兵馬被另外一位和西南王分掉,總共不到十萬。話說,當時如果繼續作戰,二十萬對十萬,勝利也是可取的,但不幸的是,七月中旬符元平因為救治不及時,傷重不治而亡。

至此,北原大戰暫時告一段落,以一位大將軍三位王爺的死去落下帷幕。其結果就是,南北分裂,兩位王爺和朝廷劃江而治。而那次作亂,史稱「五王亂」。

同年八月,孝宗皇帝病危,臥床不起,到八月末,駕崩。

兩個月之類,一過君主和國之棟梁連續逝去,這對一個國家而言,絕對不是幸事。

太初二十七年九月初十,年僅七歲的容華登基為帝,改年號征和,丞相裴少余輔政。

容華登基以後下的第一道聖旨,其一是止兵戈,養民生。于民,減輕賦稅;于官,厲行節儉。其二,擴招兵馬。為以後的北方戰事做準備。其三,追封符元平為護國公,世襲一等公爵。各朝各代都有父職子襲的例子,帝欲封年方十歲的符雲想為護國大將軍,被其婉拒之。

奏曰︰「臣年少頑冥,無寸功于社稷,托父蔭而為之,勿丈夫之行為也。待來日,必以國土而沽,功蓋千秋,載入史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吾皇,別鬧!最新章節 | 吾皇,別鬧!全文閱讀 | 吾皇,別鬧!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