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漠中作戰與在中原作戰是截然不同的。中原多城池,主要是攻堅戰,對于在中原作戰,秦軍是熟得不能再熟。自從商鞅變法之後,秦軍就在征戰山東之地,打了上百年,他們的經驗極為豐富,夸張點說閉著眼楮秦軍也能打。
而在大漠中作戰,這對于秦軍來說是個全新的課題,他們還沒有深入大漠作戰的經歷。這次在河套之地作戰,雖然也算大漠的一部分,可是,河套地處漠南,與華夏接壤,這對秦軍極為有利。
也正是因為此點,歷史上蒙恬收復河套之戰就是用計把頭曼單于yin*到漠南,yin*到河套之地,蒙恬才一戰而勝。若不如此,而是蒙恬率領秦軍大舉深入大漠,這戰就難打了,勝負之數還在兩說。
雖然秦軍的戰力極為強悍,還有蒙恬這樣的名將,可是,秦軍沒有深入大漠作戰,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驟然深入大漠與匈奴打,這對秦軍來說極為不利。不說別的,只是一個後勤就足以讓秦軍背上極為沉重的負擔。
看看歷史上漢武帝擊破匈奴的大戰就知道了。漢武帝擊破匈奴固然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事,自此以後,匈奴這個種族都滅絕了,只能存在于歷史教科書中。然而,漢朝付出的代價之大讓人怵目驚心,「天下戶口減半」,這是何等沉重的代價。
當然,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因為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已經非常強盛了,遠非眼下的匈奴所能比。二是因為漢軍在開戰初期不熟悉大漠作戰的方式方法,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眾所周知,在開戰之初,漢軍打得並不好,就是李廣這樣的名將也是打得極為窩囊,他老是「失期」,也就是沒有按期趕到預定的戰場。
直到打了一段時間,漢軍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漢武帝更是提拔了衛青、霍去病這些掌握了大漠作戰方式方法的天才將領,這才有所改觀,漢軍這才越打越順手,最後橫絕大漠,直搗漠北,上演了「單于夜遁逃」、封狼居胥這樣的壯歌。
若秦異人不趁眼下匈奴新敗之機,把秦軍拉到大漠深處去熟悉一番大漠特點,那麼,真到了要解決匈奴問題之時,秦軍會付出不小的代價。
要知道,眼下秦軍雖然取得了勝利,卻是不可能橫絕大漠,深入漠北,徹底解決匈奴問題。要想做到此點,必要集全天下之力方能做到。這要等到天下一統之後去了,這就需要十幾二十年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夠匈奴恢復的了,雖然不一定恢復到往昔,至少也會恢復得差不多了。這仗一打起來,就足夠讓人頭疼的。
是以,趁著眼下這機會,把秦軍拉到大漠深處去歷練一番,就當是一次拉練演習,對于未來擊破匈奴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秦異人一句質問,讓眾將張大了嘴,難以作答。
若是問他們在中原作戰,有沒有能難住他們的事,他們一定昂頭挺胸的回答沒有。可是,秦異人問的是大漠,這是一個全新課題,是一個他們壓根兒就不熟悉的地方,他們沒有一點兒底氣。
黃石公、尉繚、李牧、韓非和李斯他們對視一眼,難掩興奮之情。
他們當然明白秦異人如此做的原因,秦異人的雄心壯志已露,他們能不歡喜嗎?
徹底解決匈奴問題,不給後世子孫留下後患,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
「你們自己心中無底,是吧?」秦異人把眾將的反應看在眼里,道︰「不僅你們無底,就是本公子也是無底。不過,這不要緊,不會我們可以學嘛。眼下,匈奴新敗,龍城沒有匈奴,我們就當是一場行軍,一場歷練,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回答只一個字,卻是擲地有聲,眾將昂頭挺胸。
「公子,此去龍城有千里之遙,最難不外兩處︰一是方向,二是糧草。」李牧久在北方,對大漠中的事兒最是熟悉,馬上就獻計獻策道︰「大漠空曠無垠,若是不能辨別方向的話,可以累死人。我以為,此去大漠,可以分成數路,各自行軍,如此方能歷練。」
「嗯。」秦異人、黃石公、尉繚、李斯、韓非他們大是贊成這話,重重點頭。
在大漠中若是迷失了方向,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大漠空曠無垠,左望是草原,右望是草原,除了草原還是草原,想要找點參照物都很困難。是以,辨別方向,這是深入大漠的第一課。
當然,可以讓匈奴作向導,不過,這達不到歷練秦軍的目的,還是讓他們自己學會辨別方向更好。
「至于糧草,末將以為這次大戰,繳獲了不少牛可以帶上。」李牧接著出主意。
牛的速度不在駿馬之下,完全跟得上,不會拖累秦軍的行軍速度。同時,有了牛可以作食物,就不必運送糧草了,可以減輕後勤的壓力。
「好!」秦異人點頭,大是贊成這話。
「還有,此去大漠中歷練,我們得向匈奴學學。」尉繚適時開口,道︰「匈奴雖然可恨,但要說到在大漠中橫行,非匈奴莫屬,我們應該向匈奴學如何在大漠中辨別方向,如何在大漠中馳騁,如何在大漠中生存。」
說到熟悉大漠,非匈奴莫屬,這點,匈奴遠遠勝過秦軍。以匈奴為師,學會匈奴在大漠中生存的技巧,然後,再來打匈奴,這一手很妙。
「這次,我們俘獲了不少匈奴,可以從中挑選一批能夠為大秦所用的,要他們隨軍北上。在行軍的時候,你們得好好向匈奴學學。」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沖眾將沉聲道。
「諾!」這是最好的處置之道,眾將不敢有絲毫違抗。
「公子,既然要向匈奴學,那麼,此去大漠中,我們不妨不帶糧草,就帶些牛羊就成。」黃石公也來出計獻策,道︰「渴了的話,就象匈奴那般,喝馬女乃。如此一來,方能來去如風。」
匈奴在大漠中行軍,會帶上一定量的食物,若是食物吃完了,干脆鑽到馬肚子下喝馬女乃。如此一來,匈奴沒有後勤拖累,行動會非常迅捷,來去如風自然是不在話下。
在大漠中作戰得靠四條腿的馬,大漠一馬平川,無遮無攔,正是騎兵馳騁的天堂。是以,保證行軍速度,做到來去如風極為重要。
「好!」秦異人大聲贊同,沉聲下令,道︰「我們就象匈奴那樣在大漠中來去如風,不帶後勤輜重,餓了吃牛羊肉,渴了喝馬女乃。誰要是敢違抗,軍法從事!」
「諾!」眾將齊聲領命。
「向咸陽報捷吧,順帶把這事說說。」秦異人吩咐一聲。
然後把秦軍分成三十路,每路一萬人,從隘口出發,向龍城進發。
xxxxxxxx
咸陽,秦人不再象往昔那般「道路以目」,相互見了面,都會停下來,打探一些消息。
「北方有消息了嗎?」
「匈奴覆滅了嗎?」
「還沒有消息?真夠讓人掛心的。」
秦人惜時,很是珍惜時光,見了面,打個眼色算是打招呼了,這叫「道路以目」。然而,自從匈奴被圍在隘口的消息傳來後,秦人就不再是「道路以目」,見了面總是要打探一番消息,問問北方的情形。
這不能怪秦人,實在是北方的戰事牽動人心。
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有誰如秦異人這般,要全殲匈奴的?就是三王五帝,還有儒家嘴里的聖人周公,都沒有這份豪氣。秦異人不是說說,而是做到了,他把匈奴圍在隘口,匈奴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還有比這更牽動人心的嗎?
相互打探之下,卻是沒有消息,秦人大是惋惜。
「河套大捷!」
「全殲百萬匈奴!」
「匈奴匹馬無還!」
「活捉單于!」
就在這時,咸陽北城門傳來一陣沙啞的吼聲。
在這里進出的秦人猛的站定了,眼中精光暴射,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般熾烈。
「河套大捷!」
「全殲百萬匈奴!」
「匈奴匹馬無還!」
「活捉單于!」
秦人雙手緊握成拳,使勁晃動,扯起嗓子吼得山響,個個歡喜不已,比起大過年還要歡喜,還要歡喜十倍百倍。
他們千盼萬盼,終于盼到這消息了,誰能不振奮?誰能不歡喜?
就在這時,只見一隊秦軍銳士疾馳而來,這隊銳士很是疲憊,雙眼赤紅一片,身上沾滿泥土灰塵,風塵僕僕。
他們一邊策馬疾馳,一邊大聲嘶吼,聲音沙啞,很是刺耳。可是,這消息听在秦人耳里,如同天音仙樂般,很是讓人享受,讓人振奮,讓人迷醉。
這消息的傳播速度比風還要快,不一會兒功夫,就傳遍了整個咸陽。
「河套大捷!」
「全殲百萬匈奴!」
「匈奴匹馬無還!」
「活捉單于!」
咸陽沸騰了,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在歡呼。
歡呼的不僅僅有秦人,還要韓人、趙人、燕人、齊人、魏人、楚人、衛人……只要身在咸陽,不管出自哪一國,他們都在振臂歡呼,盡情的發泄著自己的歡喜之情。
不論他們來自哪一國,不論他們之間有著多深的仇恨,他們卻是擁有共同的祖先,相同的血脈,他們都是炎黃子孫!
在這華夏歡慶的時刻,他們拋棄了往昔的仇恨,真誠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