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于馬尾的自然條件,船廠的未來發展都受到很大限制,從長遠來考慮,林鑠將興建船廠的目標鎖定在了海邊,福建海岸線曲折復雜,環繞出一個個優良的港灣,福建沿海可以說是世界上天然良港最多的海岸。
位于閩江口北不到50公里的羅源灣和再北面的三都澳都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三都澳封閉的水域面積超過700平方公里,但各國勢力在那里糾纏不清,都想吞下這塊肥肉,意大利人首先向清政府提出要強租三都澳,並以武力相威脅。幸好當時的海軍統領葉祖珪在比較了兩國的海軍實力後,上書朝廷大清水師可與意國海軍一戰,意大利人才沒有得逞,這也是大清海軍唯一一次給大清國長面子的事情。
其後,德國人在強租膠州灣後,又要求清廷將三都澳租借給德國,由于日本人將福建看成它有勢力範圍,美國人也想租下三都澳作為海軍基地,各方勢力糾結,迫不得已,清政府只好在1898年宣布三都澳「對外開放」。
林鑠把目光轉向了羅源灣。
羅源灣位于閩江出海口的北部,距福州約七十公里,入口窄小水深,兩岸多為山丘地和海灘,為天然的封閉狀避風海灣。其海域面積為220平方公里,灣內海闊水深,是國內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之一。
林鑠在關于馬尾船廠改歸商辦的折子里,把在羅源灣新闢港口,新建船廠的計劃也包含了進去,在收到林鑠的銀子後,把持朝政的慶親王批復就四個字︰「照準辦理」。
《羅源港港口及造船廠建設計劃》是個龐大的工業和商業計劃,總投資超過了4000萬兩白銀,這相當于大清國三分之一的年收入。
各國聞風而動,但林鑠最終把合同都給了德國人,德國在華最大的機器和武器供應商禮和洋行與德華銀行聯手,原意為羅源港及造船廠提供1億2000萬馬克相當于3000萬兩白銀的無擔保商業貸款,此項合同又經過了德國政府的再擔保。
德國人給出了年息5厘,從借款5年後開始償還本息的優惠條件,只為了得到整個港口和船廠建設工程及所有的機械設備供應。合同中規定此項貸款僅用于支付德國公司的工程款和從德國購買機械設備的貨款。
本來林鑠就偏好德國機械,不光是因為作工精密,而是因為德國人使用的是國際標準計量體制,相比較英美等國在機械加工方面使用的英制標準,他更習慣于國際標準。不然整天看到圖紙上1又4/5英尺,腦子里得再想這到底是多少厘米,他就會感到別扭,林鑠在自己的工廠里一直在強制使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他手中的上海量具廠也因生產國際標準量具而知名,米、分米、厘米、毫米、絲米,克、千克、公噸,這些東西逐漸為人們接受而成為習慣。
最主要的是合同中貸款和還款金額都以帝國馬克結算,自己從1913年開始還款,1914年歐戰就會爆發,還款暫時中止,戰後德國馬克大幅貶值,自己實際支付的可能不足貸款總額的三人之一。
開始林鑠還怕清政府會出面干預自己的「賣國」行為,結果根本沒有什麼風浪,後來想想也就釋然,原來的歷史上盛宣懷將整個大冶鐵礦都以抵押的方式賣給了日本人,不也什麼事沒有?
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
林鑠樂了,他手上的工廠、礦山資產加起來不下數億銀元,如果自己把這些資產抵押,豈不能獲得發展急需的資金?這個年代,各帝國主義國家手上積累了大量的剩余資本急于向海外輸出,有時為了向清政府提供鐵路借款甚至不惜以武力相加,哪象後世引進外資時還要給中間人點回扣。
當涂縣境內,采石磯突兀江中,絕壁凌空,扼踞著長江要沖。這里水流湍急,地勢險要,不遠處著名的太白樓臨江而立,背連翠螺,四周古樹環繞,和岳陽樓、黃鶴樓一齊並稱為「長江三樓」。
此時離江畔十幾里地的向山,一行人正沿著崎嶇的山路艱難地行進。
這批人正是林鑠派出的一支勘探隊,此行的目的是對整個皖南的礦產資源做一次比較全面的勘測和普查。由于這是第一次在國內搞這麼大型的礦產普查,林鑠請到的幾位礦產工程師雖然非常辛苦,但還是一直滿懷著熱情。
兩江總督端方雖然是滿人,但卻是十分開明的維新派官僚,而且端方還和袁世凱是新家。對于林鑠在皖南的開礦活動,端方自然會大力支持。
這支地質勘探隊帶隊的是兩位四十多歲的中年,身穿一身褐色洋裝,頭上戴頂英國人的高筒頂帽,腦後拖著根假辮子的是剛從英國回國的地質專家曾溥。另一位一身淡紫長衫,外罩黑色馬褂,頭上戴著頂瓜皮小帽,一副標準的鄉下財主打扮的名叫梁普照,是林鑠從北洋開平煤礦請回的專家。
兩人與福建鐵路總辦羅國瑞等人一樣,當年都是李鴻章派出的「留美幼童」之一,如今卻被林鑠收攏到了手下。
兩位老先生身後,是三個身穿工裝的年青人,這三人是剛從日本留學回來的礦業學生顧瑯、沈宗文和徐建鑄,三人身上都帶著一些簡單的勘測工具。
其余三十多人都是鐵廠雇佣的民夫,另外就是從護礦隊抽調出來的十來個護衛隊員,加上十幾匹用來負重的騾子和毛驢,這就是這支勘探隊的整個家當。
這個年代的探礦方法極為簡陋,基本是沒有什麼專門的設備,無非是一些羅盤,還有一些就是繪圖用的等高鏡、水平儀等光學儀器。探礦的方法就是讓民夫用鐵鍬、探棒之類的東西從土層下面取出一些樣品,再靠肉眼分辨其中的礦物質成份和含量,此時,每人的經驗就成了主要的因素。
這里使用最多的當屬盜墓賊們最常用的工具洛陽鏟了,這種綁在竹竿或木棍頭上圓筒狀的鐵質工具有時能將地下近二十米的土層樣品取出來。當然,如果有所發現,還要動用民夫用鐵鍬、鐵鎬、鋼 之類的工具開挖出一些較深的礦坑,以進一步確定礦床的儲量和礦物成份。
洛陽鏟在插入地下一米多就踫到了岩石,「曾先生,您來看看這個東西。」顧瑯蹲在地上,看著剛出土層下面取出的樣品,有些興奮地說道。
曾溥和梁普照兩人聞言,也蹲來,仔細地分辨著剛取出的土層樣品。
「從這里往下挖!」曾溥根本沒有起身就說道。
三天之後,隨著民工從地下十多米深的探坑中用竹筐挑出一擔擔的鐵礦石,這幾人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現在已經可以斷定,這里基本上存在一個較大的鐵礦藏。
隨後的一個多月,這批人又在十多處地點開挖了探礦點,以確定礦藏的規模,隨著勘探規模的擴大,一個超大型的鐵礦慢慢在地圖上被標注了出來。
接下來的數月時間,這支勘探隊又用同樣的方法確定了姑山鐵礦和銅陵、德安兩處大型銅礦以及伴生的鉛、鋅等金屬資源。
「這次皖南及贛西北的礦產普查,共發現特大型鐵礦三座,大型銅礦兩座,其它中小型金屬礦藏十六處。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繁昌桃沖、當涂的向山和姑山都屬于特大型的鐵礦,而南陵的大工山銅礦和德安銅礦都極具開采價值。不過,這幾座鐵礦的整體品味都不算高,平均含鐵量估計在三成到四成五之間,富鐵礦很少。」在總結會上,曾溥首先介紹了這次礦產普查的整體情況,隨後又提到了這些礦產的開發,「根據目前的情況,繁昌桃沖鐵礦是首選的目標,因為荻港有現成的碼頭,那里的交通狀況也是這三座鐵礦中最好的,其次是向山鐵礦,那里距江畔只有十幾里,不過需要修建碼頭和鐵路,才能將礦石運往蕪湖鐵廠。根據林先生的要求,如果建成一座年產五十萬噸的鐵礦,桃沖鐵礦需要一百六十萬兩白銀的投資,而向山鐵礦則需要二百三十萬兩左右。其它的鐵礦由于交通問題,暫時先不予考慮。」
說罷,曾溥看了坐在一旁的林鑠一眼,林鑠接口說道︰「資金不是問題,兩座鐵礦可以同時開工,但必需要在三年內建成投產。」
由于交通和開放口岸的原因,鐵廠選址定在了蕪湖,林鑠只能心中暗自遺憾,恐怕這個世界上,永遠也不會出現馬鞍山這座著名的鋼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