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理工天下 第二十六節 釜底抽薪

作者 ︰ 話糙理不糙

淵蓋蘇文的探子,在安市陷落的第二天就把消息送到了平壤。淵蓋蘇文立刻下令全國動員,緊急征兵。強行征召了三十萬士兵,分布于鴨綠江到平壤一線的各大險要之地。因為唐軍的騎兵進軍速度非常快,如果要輕裝突擊,一夜之間就可以從烏骨城突襲到平壤城下。這段距離不過三百多里地,對于曾經創下一夜推進五百里的唐軍騎兵來說,實在是小兒科。

因此淵蓋蘇文部署了二十萬士兵在義州府據江而守,並且提前毀掉了所有的橋梁碼頭以及船只,試圖阻止唐軍的推進。如果唐軍膽敢強行渡江,他們就會趁其半渡而擊。

另外十萬為機動兵力,部署在鴨綠江後方兩百里地的博川,此地也有河流流過,也是成為唐軍渡江的不得不攻克的天險。

前文提到過,李道宗和李靖都認為,苦戰安市不是正確的打法,只有突擊平壤才能拿下高麗。可是這一路五百里地,距離上是可以一路突擊,但是如何解決渡河問題呢?因為地形的原因,這一路必須要渡過三條江,難道淵蓋蘇文明知唐軍大軍壓境的時候,不會去防守這些交通要道嗎?當時高麗的人口超過七百萬,就算被擊潰了十五萬軍隊,難道再拿二十萬三十萬軍隊都拿不出來嗎?

六月十二日,唐軍進駐烏骨城,此地已經在五六天前,接到淵蓋蘇文的命令,全部軍民撤退到鴨綠江對岸,因此這里只是一座空城,連來不及搬走的糧草也被燒的干干淨淨。李世民和他的大臣們又繼續吹捧飄飄然了一番,然後探子傳來的消息,讓他們高興不起來了。

李世民很郁悶的問︰「諸位,現在高麗人據這鴨綠江而守,這個江面足足有兩百步寬,此時正是水大的季節,要怎麼渡過去呢?」

兩百步的距離,只有很強的弓弩才能超過這個射程,對江對岸造成有效殺傷。也就是說,高麗士兵只要陳列在河對岸,稍微退後,那你就一點辦法也沒有,而你只要在河中間的時候或者要上岸的時候,就是活靶子一樣……

此時張亮和他的五百艘大船在卑沙城(大連),每艘除了滿載糧草以外,還能運輸四五百人。運輸能力是足夠把五萬戰斗部隊投送到任何地域。

因此長孫無忌便說︰「我們可以讓張總管的五百艘船來運過河,強攻可下。」

五百艘,每艘運兩百人,那麼一個來回就足夠把十萬人運過河。可是下船重整隊形的時候呢?這個時候被一個沖鋒,基本上就可以回去了。更何況唐軍只有五萬左右的戰斗部隊,而高麗軍隊則高達二十萬。

這個時候,李治開口了。他說︰「我听說,五百艘沙船,一字排開,足足有二十里地那麼長。我軍如果要迅速通過這條鴨綠江,斷然不能靠它來渡江。因為這樣,戰線拉的太開,而且準備時間又極長,高麗軍隊有很充足的時間將我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因此,這樣萬萬不可。」

眾人一听,也是覺得很有道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眾都是不習水戰的,對如何使用戰艦毫無概念,因此爭辯來討論區,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好的強渡鴨綠江的辦法。

等過了好一會,李世民只能再次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李治︰「雉兒,看來,為父又要問問你的點子了!」

李治一路來雖然盡力低調,可是但凡李世民不擅長的戰法上,都是他提出了最迅速和最有效的計策,已經公認為軍師型的人才。李世民也很感嘆,私下說︰「雖說雉兒弓馬功夫遠不及我,可是論戰術計策,行軍定計,已然不在我之下了。」因此對李治繼承大統,也更加的放心。

唐宋時期,北方使用的,是沙船,這是一種體寬,吃水淺,適航性好的船只。而且因為中國式的橫帆和舵的使用,比西方的地中海式帆船要先進很多,比西方學會使用逆風航行,要領先上千年。中國古人有一種說法,說風有九個方向,只有當頭風,也就是頂頭逆風不可行,其他八風都可以行。

其實這是對內河航線而言。對海上,所謂的當頭風,只要把船的方向偏一偏,那頂頭風不就變成那八風之一了嗎?也只有對內河航線無法走之字形航線的,才會有當頭風不可行的結論。

西方所傳的運用三角帆利用逆風航行的技術,據說是來自八世紀東印度群島(正是唐朝時期)。可是,在那個時期,航海技術最高的就是中國人,因此,只有東印度群島的人學習唐朝人的技術,而沒有唐朝人學習東印度人的道理。

只可惜愚昧的中央集權封建政治,斷送了我國曾經那麼先進的技術和文明!

此時,沙船的船型,已經基本定下來。除了使用鐵釘連接技術之外,還出現了水密艙。順帶說一句,除了三角帆是阿拉伯人就會的以外,西方帆船的所有技術︰橫帆,舵,逆風航行,水密艙,都是從中國傳入的。當時阿拉伯人和中國人貿易,都願意用寬大,舒適,安全的中國帆船。

張亮的五百艘大型沙船,噸位大概在五百噸到八百噸之間,吃水淺,滿載吃水不過一點五米,所以適航性非常好。尺寸約長四十米,寬十米左右。

這五百艘大船,如果首位相連,船隊長達二十公里……這相當于高麗南浦江段最後一段的總長,甚至超過了平壤到加尸城的距離。

于是,李治便有了想法,他說︰「父皇,我有定計。我軍應當在江對岸扎營,威懾對岸敵軍,然後遣精兵三萬,乘張亮的船隊,直接在平壤南五十里的南浦登陸,直撲高麗都城,此戰既可完勝。」

之前,長孫無忌反駁李道宗的直撲平壤的理由,主要是遼寧全境尚未平定,安市等城內尚有超過五萬的高麗軍隊,如果貿然分兵,如果前軍在高麗月復地被陷,後軍就有被高麗軍隊圍殲的危險。而此刻遼寧全境已平,再分兵突襲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這樣的軍策,很快就一致通過。李世民下令,長孫無忌和張亮,統領水師,在南浦登陸後,建造碼頭,保證後續糧草供應。領兵五千。李治和李道宗,為此次主將,領軍三萬,乘船攻擊平壤。

李世民自己則坐鎮烏骨城大營,並且派遣一萬人馬在鴨綠江的高麗軍營對岸扎營,迷惑敵軍。

六月十五日,李治,李道宗和長孫無忌率軍先在鴨綠江扎下營寨,然後偷偷的退往鴨綠江口以西二十里修建的臨時碼頭處,張亮和五百艘沙船已經在此待命。三萬五千士兵和操船的一萬水軍便沿著東南方直直的殺過去。此時海風為西南風,因此不算順風,速度不快,每小時只有十多公里。六月十六日傍晚,經過一百七十多公里的航程,大軍抵達南浦江口。

六月十六日夜,經過五個小時,三萬五千軍隊便在南浦立好臨時碼頭,順便攻佔了毫無防備的南浦城。李治下令讓李道宗的五千騎兵就地修整,盡快從暈船等不適應中恢復戰斗力,以備明日的狙擊戰。另外兩萬五步卒則連夜行軍,十個小時後,也就是六月十七日凌晨抵達了平壤城西北,阻斷了高麗軍博川部回援平壤的道路。從高麗漁民能夠得知唐軍的動向開始,到平壤城被封鎖,不過十八個小時。此刻不要說高麗軍義州部和博川部毫不知情,連淵蓋蘇文也只是接到唐軍水師的報告,而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狀況!

六月十七日中午,平壤城陷入了一篇恐慌,整個城市只有兩千守軍,而城外的兩萬五千精銳唐軍已經吃飽喝足,養精蓄銳的看著平壤的城牆了。他們毫不驚慌,因為李道宗的五千騎兵也恢復了力氣,不緊不慢在趕來狙擊援兵的路上。

得到消息的時候,淵蓋蘇文一坐在地上,喃喃道︰「真是神兵天降,神兵天降啊!他們是怎麼這麼快就來了!這不可能,不可能啊!」

他的手下一起使個眼色︰「莫離之,我們降了吧!唐軍不會把我們怎麼樣的!」

淵蓋蘇文還在猶豫間,只覺得脖頸一涼!然後天旋地轉見,看到一個無頭軀體正在噴濺鮮血,那,那不是自己的衣服嗎?

他手下的侍衛背叛了他。他們說︰「莫離之,我等也是沒有辦法,只有這樣,唐軍才會封賞而不是殺了我們……」

六月十七日下午四點,平壤城頭豎起了白旗,守軍高舉一個人頭,喊道︰「淵蓋蘇文死了!淵蓋蘇文死了!高麗國投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