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理工天下 第三十節 小店村煤礦一期工程

作者 ︰ 話糙理不糙

其實煤球爐的應用在古代已經出現了萌芽,據明科學家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記載,當時煉銅是用「碎如粉」的煤面摻泥加工成煤餅作為燃料使用的。這種煤餅,因其塊度大,便于通風,所以「不用鼓風」即可充分燃燒,爐火從早到晚「通紅」,古可稱為「自風煤炭」。這樣的煤餅,和蜂窩煤的原理如出一轍,而且是在工業上大批量使用的。

小店煤礦的儲量尚未探明,但是已經開采的不過是豎井南部很小一部分的煤層。

李志的要求不高,只要通過一點點促進,是唐代煤礦的開采水平達到宋朝,最好能達到明朝的水平,就可以使產量上一個台階,並且在全國進行推廣。改變唐朝只有銅礦鐵礦石用煤炭當燃料的落後局面。在宋朝,煤礦的豎井的深度最多能達到兩百米,可以說是非常深了,煤炭資源的探礦,開采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地底下的工作環境是非常惡劣的,據宋代煤井遺址考證,巷道上寬不過一米,下寬不過一米四,高不過一米五,稍微正常的身高,都直不起腰來。小店煤礦進行一次擴建以後,豎井的牆壁使用磚石水泥進行了加固,李治在並州西面山腳下新設了一個工坊,借並州鑄錢監的人力物力,燒造水泥,鐵器,支援小店村煤礦的技術改造。擴建以後,豎井的直徑擴大到六米,新建了運載的升降梯,一次可以供五人上下。

為此,李志專門讓人用小高爐開了一次爐,出了一爐熟鐵水,澆鑄了一批滑輪組,提高了升降梯的運輸效率,淘汰了木制 轆。

中國古代的升降裝置,就是常見的舊式水井上的 轆,三只腳或者四只腳,只有一個杠桿比。而李志在井口新設了一個支架,使用滑輪組配合手搖 轆進行升降。一次足以升降一噸重的物體。

此外專門制作了一批竹篾頭盔,稱其安全帽。帽子前方可以放一截燭火,當作照明用。這一批工具一出現,就得到了礦工們的喜愛。往日礦井巷道低矮,磕破頭者大有人在,采用安全帽以後就再也不會滿頭是包的滾回家了。

下井的工人,都是小店村里的家生奴,李志叮囑要善待這些人,並且鼓勵白老頭多買點奴僕來下井干活。畢竟對于有身份的良民而言,下井還是很可怕的事情,各種鬼怪,黃泉的傳說,都告訴人地下不是好地方——是死人才呆的地方。

在改善運輸環境以後,李志下了一次井,實際勘察了井下工作面的情況。這一口煤井下的煤層埋藏淺,煤層厚,上下皆是頁岩,頂板堅固,開采條件十分簡單。宋代的時候,人們已經知道煤炭多伴隨頁岩而生,並且稱煤層為碳脈,露頭的煤層成為碳苗。而最遲明代的時候,人們已經知道風化作用會損害煤的價值,會主動避開已經被風化作用侵蝕的煤層,轉為開采更深處的煤層。

河南鶴壁市曾發現過北宋晚期的采煤遺址,這里的豎井深度達46米,巷道長度超過了五百米。但是頂板並沒有采取支撐。巷道挖在很厚的自然煤層中,在巷道的交叉口,有很多放置燈盞的壁礱。

參考現代礦井的通風和運輸布置,李治通過勘測,發現小店村煤礦的煤層面積相當大,南北基本呈水平分布,東南方向東邊以5度的角度下沉。因此他在原來井口東方八百米的距離,再往下打兩個井口,一個作為主井,一個作為副井。兩個井同時掘進,達到上層煤層的下部,大概是地下十五米的深度,然後在水平聯通,這樣,一口井進風,另一口井出風,就能在井下形成良好的通風。時至今日,礦井開掘的基本原則,都是同時掘進,盡快打通風路為第一目標。

在入口的主井和副井下面,開挖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空間,用來儲存挖出來的煤炭和煤層的滲水。在主副井口有升降梯,鼓風機,排水渠道。

掘進到主井下的儲藏區以後,然後在東西方向向原來的井口方向,開掘兩道平行的,沿煤層傾斜方向走向的巷道,其中一條巷道中鋪設兩排鐵軌,可以通過四輪小車,用以運輸采下的煤炭。這兩條巷道每開鑿一段,便左右聯通,用以形成循環的風路,確保井下通風。

這兩條巷道直接通到最開始的井口。這個井口在第一階段的開采中還可以用作運煤上下的通道,當采掘工作逐漸沿著煤層往東推進以後,就改用新開的井口運輸。而原有的井口僅僅用于排出乏風。

然後從東西方向的主巷道為基線,將這八百米的距離分成每二百六十米左右長的三段,在起點和第一分段點開鑿兩條南北向的巷道。在這兩條巷道之間,就是沿著煤層走向的采掘工作面,工人們在這個工作面架好防護支架,然後用傳統的掏槽法,把煤炭運到巷道的小車上,然後用絞盤牽引,將它拖到井下儲藏間。煤炭在這里卸車,然後通過升降梯升上地面。

因為自然的走向和傾斜,煤層中的瓦斯會沿著風路最快的排出,而滲水則會沿著地形,往下流到標高最低的主井井口的儲水池,然後通過大牛皮水囊排出地面。

在這個結構的設計下,這一片煤田,大小約零點八平方公里的厚兩米的煤層,以煤炭密度1.8,開采率80%計算,總共有230萬噸(38.4億斤)的可開采量。用現在的煤價680元一噸,這可是15億6千萬人民幣啊!難怪煤老板都這麼有錢。現在的小煤礦大約就是30萬噸左右的年生產能力,就這樣也足以讓小店村煤礦開采個七八年了。

元代中國的煤炭產量已經不算低,據記載,元代,蒙古貴族在大都(今北京)大興土木修築新城和宮苑寺廟,大量使用煤炭、焦炭熔銅鑄器。例如,皇慶二年(1313),為萬壽山鑄造一根銅幡桿,長100尺,大頭徑9寸,小頭徑5寸,在所用物料中,僅赤銅即達1.9萬斤,焦炭0.5萬斤,水和炭(即煤)2202萬斤,白木炭8.613萬斤;延祐四年(1317),為普慶寺鑄造兩尊彌勒銅佛,用料中有黃銅1萬斤,赤銅900斤,金268兩,銀28兩,白木炭2.778萬斤,水和炭0.1584萬斤……其耗費之大、用煤之多,可見一斑。

清朝時期的北京城,主要燃料便是煤炭,而清朝時期的小煤窯,產量大的,也就約莫每天四五千斤,按這個產能,小店村煤礦可以開采2630年,也就是可以開采到公元3675年……可見中國的采煤技術,直到清代仍然是十分落後的,甚至在洋務運動的末期,1897年左右開啟的煤礦,都因為沒有引入機械設備,而使用全人工開采,遠遠落後同期西方的水平。沒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國家如何能夠富強呢?

當然,小店村煤礦只是廣大山西礦區的九牛一毛,而合理規劃的生產方式也足以讓產量遠遠大于一天四五千斤的水平。在第一階段兩個工作面同時開挖,只要每日開挖二十厘米,采下的煤也高達187噸(日產三十萬斤,是清朝小煤窯產能的60倍)。此外,這樣的井下工作環境通風好,安全性高,瓦斯事故和滲水事故的安全性好。可以更好的保障工人的安全。別人不理解為什麼太子殿下要為了一群奴僕工人挖煤的安全著想,可是李志來自新社會,深深的理解沒有人性的生產方式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罪惡。中國是世界產煤第一大國,而中國的煤則被稱為血煤。說實話,誰願意把自己的致富建立在平民的血淚之上呢?直到現在,中國人民都沒有找回自己在勞動之中的尊嚴,李志有機會回到了光榮的盛唐時代,又怎麼忍心為了自己的宏圖偉業,驅使自己的子民,在毫無保障的條件下,鑽進狹窄潮濕,危機四伏的礦井巷道,用生命和獻血為代價,換來一筐筐的煤炭呢?

從技術上講,實行這樣的采煤技術,是完全可行的。使用水泥預制件技術,在各大主要巷道和采煤工作面上,都采用了頂板加固和支護。而工人的飲食和休息,都得到了保證。小店村煤礦的工人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中間有兩次休息,提供蒸餅(就是饅頭)和飲水。重體力勞動的地點,比如井口排水,井口煤炭的提升,都使用滑輪組,利用牛馬等畜力來減輕人的負擔。勞動中還提供頭盔,手套和口罩的保護。每個月和官員一樣享有3天的休息時間。

以現在的標準來看,自然是過于幸苦。而對當時的人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在小店村煤礦的標準下,從此中國的煤礦紛紛采取了這樣的技術標準,不僅保障了工人的安全,也使煤炭的開采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