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我說的這個,正是月兌胎于府兵制。但是又讓它有募兵制度的優點。」李志堅對李靖敏銳的思維非常滿意。老頭越能干,能帶的學生就是越牛逼。這當然讓他很開心。
「首先,府兵制度,並不再以軍府為單位,而是全部的丁男,在授田之前,必須有義務服兵役。因此我這個制度,就叫做義務兵役制度。我要讓大唐的子民都知道,當兵光榮,當兵有好處。當兵管吃管喝管住,當兵以後,才能發田!」李志堅大手一揮,堅定的說。
「具體是這樣的,十七歲的男子,只要身強體壯,就有義務當兵五年。這五年,管吃住,服役結束後,發安家費和田地。終身不用服勞役。如果體格較次,可以不服役,但也不授田。如果無法服役,又想授田的,那就服勞役三年。此後終身不用再服勞役。」
「恩,此法只要你養的起那麼多人,就可行。不過,你這個要給聖人說,你給我說有毛用啊。」李靖回答道。對于李志堅的廣聞博學和奇思妙想,他都非常滿意,只是他還是不明白這和他有神貓關系。
「當然養的起。我大唐兩千萬人,還養不起十萬精兵?」
職業軍隊消耗是業余府兵制的好幾倍。改革之後,不在保持60萬的常備府兵,轉而10萬現役,十萬後備。從李世民征伐高麗來看,十萬士兵也是唐初朝廷比較能養的起的數量。
「和衛公當然有關系。打仗不能光有兵,沒有將啊!因此,還需要李衛公給朝廷教出一批會打仗的人……」
「這一點。會打仗我可以保證,但他們給誰打,就不歸我管了。」李靖趕緊撇清關系。實際上現在唐代的軍事將領大多為關隴軍事集團的世襲所把持。就算暫時忠誠度沒問題,能力遲早也會出問題。
「因此太子殿下打算開設武舉,武舉人入國子監武學就讀,你就是國子監武學的學監!」李志堅這下是終于把話說明白了。
「殿下真是好手筆。老夫,干了!」李靖從榻上站起來,顯得容光煥發。「你這女圭女圭說話太繞了。直接說多省事,給老夫講一對稀奇古怪的玩意!告訴你,如果你老聊這些國家大事,就別來找我聊天。你趕緊給我去給冷氣機監工去!」
李志堅胸中一口悶氣,差點沒再次昏過去。
唐初的科舉,除了明經和進士兩科,還有算學之類的雜七雜八的科,因此再開一門武舉也不算怪事。歷史上的武舉,正是由武則天首開的。只是武舉和別的舉人一樣,都是在中舉之前,就形成了固定的思想和利益集團了。沒有經過培訓和洗腦,怎麼能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呢?沒有年齡限制,沒有統一培訓,這正是科舉的不科學之處。
要建立李志堅心目中的軍事體系,從唐代看,這個基礎是完全可行的。具體發展如何,就要看他的操作了。唐朝還要面臨和吐蕃和南詔的戰爭,甚至以後面臨伊斯蘭世界的威脅。打仗不能光靠太子一個人啊。
-分割線-
既然第一批冷氣機的銷售,相對來說「這麼」火爆。有了活塞技術的積累,李志堅也不好意思不把蒸汽機整出來了。
蒸汽機的種類有很多,但從瓦特改良紐卡門蒸汽機以來,就有固定的三個部分︰鍋爐,氣缸活塞,和冷凝器。
主要的區別就在于活塞氣缸和配氣裝置了。為了讓唐代的手工藝人能制作出合格的蒸汽機的部件,李志堅必須親自上陣。
老黃頭的制作工坊已經增加到了一個高爐,三個鐵砧。生意做起來以後,老黃頭一共招了六個學徒,加上自己兒子跟著自己打造關鍵的活塞環和缸套,並且進行滲氮處理作為核心技術之外,普通的鑄造氣缸和活塞,鍛打曲軸和部件的任務,都統統讓學徒來完成。
實際上這也不完全算學徒,他們都在少府監的職業體系下干了七八年,都是二十七八歲成家立業的小伙子,拿得是小工的工資。一個月八百錢。這點工資顯然不夠一家之用,他們的媳婦大都在家也有點副業,開小吃攤,兼織布縫紉做衣服之類。工匠的老婆,一般也是工匠。這種同業相親,也是後來形成「四民」的基礎之一。
經過第一期冷氣機的銷售,作坊一共生產了二十多台氣缸和活塞套件。李志堅就在原來產品的基礎上,在氣缸蓋的進氣排氣口上加以改進,做一個凸輪連桿控制開閉的氣門,代替原來活塞的單向氣閥。
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蒸汽機,就像課本和影視作品中看到的一樣,巨大,笨重。有著巨大的汽缸,活塞連桿和主軸。在蒸汽火車上,巨大的主動輪由一組連桿連接起來,接在一個直徑四十公分的大氣缸上。
這樣大的活塞和汽缸,在蒸汽氣壓15個大氣壓左右,可以做到單缸功率大概500千瓦到800千瓦。
但是實際上,蒸汽機也可以做的很小,裝在汽車上。在1769年,法國人尼古拉斯庫格諾特就用蒸汽機作為動力,制造出了第一台「汽車」。1803年,蒸汽機的老家,英國人理查特里維西克把這樣的蒸汽汽車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時8千米。後來,他發現蒸汽機的啟動和關閉大麻煩太慢了,實在不適合做小型汽車,于是他就改在礦山鐵路上,這個蒸汽機車的速度空載可以達到每小時25公里。
在這個階段,蒸汽機的效率非常低下,可能只有5%不到。蒸汽機幾乎是只靠蒸汽壓力推動機器,大量的熱能都被散熱器白白消耗了。一般使用單氣缸,單向推動,因此需要一個巨大的飛輪使氣缸排氣復位。這個飛輪後來在柴油機上也出現了,在很多老式的雙缸柴油機上,同樣需要一個巨大的飛輪,利用它的慣性才能讓氣缸完成壓縮的過程。
後來改進的蒸汽機就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使這個過程更加合理,更加高效。于是出現了很多進化版高級的蒸汽機。
直到今天,凡是氣缸式的蒸汽機,根據這些特性也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雙動式,活塞往復都可以在做功。火車頭上的氣缸就是這種雙動式的氣缸。
第二類是多脹式。它由好幾個直徑不同的氣缸組成,每一個氣缸都是單動式的,高壓蒸汽在高壓氣缸中做功後還繼續在低壓氣缸中做功。常見的就是三脹式,因為它的蒸汽降溫後還能繼續返回鍋爐加熱,比較省水,所以輪船多使用這一種。
第三種就是理論效率最高的單流蒸汽機。它的構造和柴油機比較像,因為要使用相對比較復雜的配氣策略(它用凸輪調整進氣門和出氣門的開閉,給蒸汽足夠的膨脹時間),而且總是需要很多氣缸一起工作,因此它也是在後來機床普及,零件制造技術比較高的時候才出現。只是這個時候內燃機的實用化已經基本上將蒸汽機趕下了歷史的舞台。
李志堅設計的這一型小型的單流蒸汽機就是在冷氣機的氣缸結構基礎上,加上一個鍋爐和冷凝器組成的。它的設計功率是約20匹馬力(14千瓦)。這樣的功率,帶動大型冷氣機,小型機床,煤礦抽水機,等等……都是可以用的上的。
選擇這個數值,也是有考慮的,因為冷氣機裝的地方,大都是貴族的主人的起居室。這樣的空間,都是比較大的。要達到好的制冷效果,讓二十匹馬一起在後院拉磨,效果實在是又鬧騰又蛋疼。
對需要鍋爐和冷凝器的蒸汽機而言,更小的功率就實在是有點不值得了。小功率的動力一般都是使用輕便的內燃機而不是蒸汽機。
現代更小功率的熱機出現在摩托車上,大概是3到6千瓦。不過小排量摩托車已經被電瓶車給趕走的差不多了吧。小型汽車的發動機大概在30千瓦以上。
單流式蒸汽機本體可以制作的比較輕便,問題在于鍋爐和冷凝器,確實比較笨重。因此這一款蒸汽機暫時不會用在汽車或者機車上。畢竟這個也是要積累經驗以後,才能投入到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地方去。
李志堅再次打開他的穿越金手指,開始粗略計算單流式蒸汽機的大致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