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的宰相會議,長孫無忌給李治遞過來幾張紙。原來這就是今年擬定的科舉的策問題目。
這兩道題是這樣的︰(以下出自《全唐文》第五部卷483,貞元二十一年禮部策問五道)
「問︰古之善為政者,在得人而巳,在求理而巳。周以功德詔爵祿,秦以農戰居職員,漢武帝詔察茂異可以為將相者。夫功與德,非常才所及也;農與戰,非筮仕所宜也;安危注意之重,非設科可俟也︰是三者同有利病,幸錯綜言之。又三適之宜,九品之法,或計戶以貢士,或限年以入官,事有可行,法有可采,制度當否?悉期指明。」
「問︰夏殷周之政,忠敬文之道,承弊以救,始終循環。而上自五帝,不言三統,豈備有其政?或史失其傳,嬴劉而下,教化所尚,歷代相變,其事如何?豈風俗漸靡,不登於古,復救之之道,有所未至耶?國家化光三代,首冠百王,固以忠厚,勝茲文弊,前代損益,佇聞討論,遽數之中,所希體要也。」
還有一道題是這樣的︰(出自《權載之文集》卷40頁6,文章《明經諸策七問道》中的貞元十八年《毛詩問》)
「問︰二南之化,六義之宗,以類聲歌,以觀風俗。列國斯眾,何限于四十?陳詩固多,豈止于三百?頌編魯頌,奚異于商周?風有王鳳,何殊于庸衛?頗疑倒置,未達旨歸。至若以句名篇,義例非一,瓜瓞(die)取(mian)之狀,草蟲棄喓喓之聲,斯類則多,不能具舉。既傳師學,一為起予,企聞博依之喻,當從解頤之辯。」
李治仔細看了三遍,他能說出啥來?古代大儒的傳承,讓你什麼人都能看懂,那才奇了怪了!這古文,真不啻于天書。
于是他對崔仁師指著最後一道說︰「這個題目,說實話,孤不是看得很懂。」
崔仁師便解釋(出自台大中文系張寶三)︰「殿下,這道題目的問題在文末,所謂博依之喻,《禮記學記》雲︰不學博依,不能安詩。鄭《注》的解釋是,博依,廣比喻也。而解頤之辯的意思,出自《漢書匡衡傳》,匡衡自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這個問題就是請用比喻,就好象匡衡說詩一樣,來文雅的解釋清楚上文所說的情況。這個考點,除了用解疑的典故,還可以用匡問,匡說來指代。」大儒出馬,考點果然門清。
李治仔細想了想,問︰「那麼這個題目的問題,就是用比喻的手法來解釋這個狀況咯?」
崔仁師回答︰「沒錯。只不過,這里全部用典故偽裝起來,不通讀經義的人,是看不懂的。這就考教了考生的背書功力。」
李治心里一陣氣苦。值得忍耐住煩躁,揮揮手︰「你接著解釋題干的意思……」
崔仁師發揮所學,十分得意,絲毫沒有發現太子殿下的臉色越來越黑。他繼續說道︰「段首四句,是引題。問題的重點在于︰列國斯眾,何限于十四兩句。意思是,天下那麼多封國,何止十四個呢?這個解答,出自于《毛詩關鳩序》雲,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鄭玄(同鄭注,他是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注便了儒家經典,屬于命題大師。相當于古代經學的命題中心主任級別的人物。他的注就相當于經學的教參)在《詩譜周南召南譜》里的解釋是,周,召是禹貢時期雍州岐山以南的地名。……周朝先王名叫大王的,為了躲避狄人的侵犯而遷來此地。商王帝乙初期,任命兒子季王為西伯,到紂王時期,又任命周文王治理南國江,漢,汝旁的諸侯。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地區,以服務殷商的帝皇。……後來武王伐紂,平定天下,巡守述職,收集各個諸侯國的詩歌,以觀察民風民俗。六州(雍州梁州荊州豫州徐州揚州)得到周文王和武王的教導尤其純粹,因此就收錄的多。得到聖人教導的,就稱之為《周南》,得到賢人教導的,稱之為《召南》,稱頌二公的美德。從岐山往南,就舍棄了其他的地方,唯獨稱此為《風》的正經。(譯《毛詩注疏詩譜序》原文頁7-10)」
現代人關于《詩經》的研究,也認為《風》是詩經最好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排除他們故意把好的都歸在周南和召南篇下。總之,這個觀點其實就是討好統治者的觀點,與君臣父子的儒家思想一脈相傳。
李治明白了,這個題目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為毛詩經只收十四國,而且把周,召作為正經呢?」並且,把這個意思用經學生才懂的黑話表達出來,以顯示自己水平很高,或者自己屬于獨有的一群小團體。在現代世界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方式,比如︰
「中二病」「**絲」「黑化」「黑木耳」……
如果你對一個六十年代的人說「身為**絲,面對一群中二黑木耳實在是沒有擼的**。」他的感受,大概和你看到這個經學試題的感覺,差不多,……「老朽奧特了啊。」
而這個問題的中心思想也很儒家,那就是一切都要為王權服務,不服王權的,我們不收錄你的文章,我們詆毀你的存在,我們抹殺你的文化。所謂春秋筆法,所謂新聞聯播,所謂五毛美分,正是從《詩經》一脈相傳。身為儒家子弟,真是不可不知,不得不學。經學和科舉培養出來的,正是這麼一幫馬屁諂媚沒有節操的家伙。崔仁師出自博陵崔氏,他們後人出了一個宰相叫做崔損,這個人就是典型的無節操媚主的典範。人們覺得他沒有才能,其實他是看透了儒學的精髓。
李治看著看在侃侃而談,引經據典的崔仁師,不滿的咳嗽道︰「崔知政,你覺得這幾個題目寫的如何啊?」
崔仁師道︰「雖然略顯平庸,但也是相當不錯。」
看到這一幕,剩下的幾個宰相都背過臉去,為崔仁師默默的哀悼。
「難道,試策上來就是一些光說經學黑話的人?你為毛不拿英語出題啊?!?你出這種題有用嗎?!?!泥煤!老子要的是不說人話的傻
嗎?你學了這些對平民百姓說,他們懂個屁!老子要的是用白話能解釋清楚道理的人!!治理國家,不是靠背書的呀混蛋!也不是靠媚主的呀!!」李治開始咆哮了。這正是後世記錄的,包含大量無法解讀的暗語的所謂「太子咆哮體」,其中「為毛」「傻」「泥煤」等含義長期為群眾所猜測,甚至出現了一個叫做「太子咆哮語學」的組織,專門展開研究。
李治大筆一揮,用白話把題目改寫為︰「問一︰《詩經》以何為首?以何標準收錄詩?何部為最佳?解釋之。問二︰當下治國之策,是否應當借鑒此策?或是,或否,解釋之。」
「就這麼考!選取的標準不在于辭藻華麗,典故超多,而在于立意符合國情。要唯才是舉,而不是唯文是舉,你們可知道了?」李治氣咻咻的說道。
崔仁師被這樣的咆哮嚇呆了,剩下的宰相一起回答︰「臣記住了!」
「此外,秀才的選拔,孤有新的辦法。」李治拿出自己早就寫好的規矩,「你們好好看一看,然後想辦法施行吧!」
長孫無忌拿過來一看,被上面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
「秀才選拔方案︰第一輪海選。任何上過學的人,都可以參加。明經進士明法科的人,直接進入正賽。海選要求︰現場口試,五名考官,背書。作詩,作賦,唱歌,跳舞都可以。標準是︰有文化,有形象,能言善辯,有感染力。考官要現場刁難,責難,但不能人身攻擊和侮辱,唯有心理素質強大的才能通過。五名評委投票通過還是不通過。口試現場是公開舉行的。……下略」
沒錯,這就是激動人心的,借鑒了後世選秀節目規則的……大唐超級秀才的海選了!
只要獲得第一名,你就可以成為同五品參知政事,今後肯定能做到五品官,子子孫孫都有門蔭特權,還猶豫什麼,只要你證明自己有文化,能言善辯,就可以參加!趕快去縣衙報名吧!
宰相團看著這樣天馬行空的構想,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連太子什麼時候離開的都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