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殤 三一九東京百姓的生活 一

作者 ︰ 秋無碩

三一九東京百姓的生活一

兩個多月前朝廷終于定下了伐燕事,東京人轟轟烈烈地送走了數三萬都門禁軍,在以後的日子里,北邊的戰事曾經是開封百姓們飯後茶余閑談的熱門話題。

宋代的東京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座軍城,自太祖,太宗皇帝以來,實行強干弱枝的政策,為拱衛京師的安全,宋人在任何時候都讓都門禁軍保持著和地方禁軍人數大體相當的數量。北宋的禁軍主要是西夏前線的二十多萬西軍,還有河北,河東各十萬地方禁軍,當然西軍之外,河北河東禁軍只是花名冊上的一個數字和朝廷按月支付的軍餉。地方上有這麼龐大有禁軍數量,按北宋的國策,拱衛東京的都門禁軍也是不能少于這個數量的,當然從仁宗皇帝以來,駐守東京的禁軍也早就同樣是花名冊上的數字和耗費財政的巨額軍餉了。象水滸傳中稱的什麼八十萬禁軍的數量是宋人在吹牛,但北宋末年都門禁軍的花名冊上至少二三十萬禁軍的數量是有的。

于是乎,東京大戶人家的門子役夫,東京城內的販夫雜役,甚至那些游手好閑的幫閑一族,身上都披著個軍籍。當然這樣的軍籍是不用點卯集結,不用排陣訓練的。雖然他們的粱餉被上官們侵吞得只剩下一點點零頭,但這些身披軍籍的東京人還可以從事第三產業,一旦遇上什麼麻煩事,身上有個軍籍頂著,自然要比什麼都沒有的平頭老白姓要強的多。于是乎,大宋的軍籍便成了子承父業的鐵桿莊稼。雖然被上官們侵吞之後的那點餉糧已經是聊勝于無,但這些披著軍籍的百姓們不過是每逢朝廷整頓,核查禁軍人數的時候去軍營應上一兩天的卯,平時該干什麼干什麼。一些世代相傳的禁軍戶,干脆把家搬進了軍營,在軍營的空地上搭建起了自己的房子來,平日除了出門找活干外,就干脆就在軍營里養雞喂豬,種地養花,給開封的經濟發展作著貢獻。

正因為東京在籍的軍人這麼多,從隨便一個百姓的身上就能扯出七八個身披軍籍的親戚鄰里,所以童宣帥帶著一幫都門禁軍北上伐遼後,平復幽燕,收回祖宗河山的話題,曾經是東京百姓們談論許久的話題。在大軍醞釀出發前的好幾個月,百姓們就知道和大宋對峙了好幾代人的遼國是徹底的不行了,那個什麼天祚帝耶律延禧幾年來被女真人打得抱頭鼠竄,早不知道逃到什麼地方哭鼻子去了。只要大宋一出兵,遼國的南京如囊中探物一般就可以奪回來。一些有門路的人家不能眼看著這麼好的機會自己家里不能撈些好處,就四處托關系把子弟塞進出征的大軍之中。

這些讓自己子弟出征的人家也都知道打仗是會有死傷的,但他們更知道和遼人打仗是從陝西開拔的西軍的事情,這次童宣帥從東京抽調的三萬禁軍是自己的護衛,童宣帥是說什麼也不可能上戰場的,他的這些護衛們當然也是非常安全的。雖然進那出征禁軍的名單是會有些破費的,但這些有辦法的人家為了子弟的前途,花上幾個錢也就沒有什麼舍不得的。

自己的子弟出征後,這些人家還日日盼著大軍能一鼓作氣,奪回那遼人的燕京,好讓自己的子弟建些軍功,搏得個蔭妻封子的功名來。但是子弟們不斷從前線傳來的家書中卻是絲毫不見有打仗的信息,都兩三個月了,不過是日日在營中吃飯,睡覺,拉屎,撒尿,別的什麼事情都沒的作。據子弟的家書說,童宣帥是以大兵壓境,迫使遼人獻土投降,這叫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

那些接到家書的人家見沒仗打,不免多少有些遺憾。再一想,不打仗自己的子弟就沒有一點生命危險,等燕地平復,這些隨征的將士們都會搏取到功名被朝廷封賞的,這些人家的心里也就釋然了。同時感到童宣帥的什麼有征無戰,什麼吊民伐罪,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實在是高。

對于東京百姓們來說,遼國是離太他過于遙遠,戰爭也同樣的遙遠。好幾輩人下來,什麼打打殺殺的戰爭不過是戲文上的一些情節︰兩軍排開陣來,上陣的雙方大將們互報姓名後就你來我往地殺上幾百個回合決出勝負來,跟在後邊的士兵們不過是在後邊擂擂戰鼓,在吶喊觀戰罷了。最多等大宋的大將一馬砍了對方大家後,觀戰的士兵們跟著沖上前去把遼人一直追到燕京城下罷了。

仗打不起來,東京的百姓們對什麼伐燕事的關注也就淡了,包括那些有子弟從軍出征的人家,也不太關心子弟們在軍營中的情況了,反正他們到了邊境後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拉屎撒尿,也實在沒什麼可關心的。

東京是一座喜歡新鮮事物的城市,大軍還沒出征,百姓們的目光就被東京城內的另一件新鮮事情吸引了。在開封府的東側,汴河的北岸有人買下了一大片地,從去年冬天開始就開始拆遷這一片的低矮民房,當然對方給這些人家的房屋補償是非常公平的。主家在拆遷這些人家前,先在果子行街鹿家包子鋪旁邊買下了一塊空地,修建了兩排四層高的樓房,這些拆遷戶們可以在這新修好的樓房里以一比五的面積得到新的房子。如果房主不願意今朝新修的房子,主家就以很公道的價格買下房主的房子,任主家去別的地方找新的住處就是了。

宋代的開封城面積相對不是太大,所以土地就很金貴。就說當年真宗皇帝打算擴大一下皇宮,皇城周圍的百姓不願出讓自己的土地,皇宮也就一直沒有擴建。但是這次拆遷的主價給的補償實在是太公平了,這一片住的又是一些低矮的棚戶人家,原來的房子要麼是四面透風,要麼是不見陽光,現在能白白地住進大戶人家都沒有的高樓里去,大多數百姓們都是樂呵呵地選擇了置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遼殤最新章節 | 遼殤全文閱讀 | 遼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