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兩大難題之一的護國教派解決掉,嬴征心中的大石總算落了下來。
沒幾天,嬴戰就接到了游嘯風的傳書,說是大晉國方面進展順利,晉王已經同意。同一天,天機門在雍州的代表李文虎也送來了姬天心的親筆書信。內容與游嘯風相仿,不過還是詢問了一下嬴戰要不要借用車駕依仗的事情。
嬴戰將書信轉交給嬴征,嬴征倒沒有如同游嘯風那樣直接拒絕,而是回信說願意聘請大晉國的宮廷禮儀官員,雍州會授予其官員,發放薪俸等等。至于衣冠車架,嬴征倒是委婉拒絕。
從大晉國聘請幾個人倒沒什麼大礙,畢竟這是官面上的事情,而且嬴征為其授予職位發放薪俸,誰也不會牽強附會到以為是大晉國給予的賞賜之類的。充其量也就說明兩國關系融洽。借車駕儀仗就有點不妥了,畢竟連車駕儀仗都要借人家的,這國君當得也太丟份了。
沒過幾日,大齊國的使節也歷經兩個月的長途跋涉到了雍州,他們帶來了齊王的書信,齊王正如嬴征預想的那樣,承認了雍州立國。這隊使節除了送信,還會參加接下來的立國慶典,算是身兼多職,嬴征自然妥善安置。
使節團中隨行的還有稷下學宮的幾個弟子。畢竟當今天下禮教的準繩皆出自儒教,立國慶典中一應事務事關禮節的地方都會向這幾個弟子征詢意見。不出差池還好,即便出了什麼差池也有這幾個弟子擋箭,相信沒人敢對儒教弟子在禮儀上指手畫腳,這根本就是孔夫子門前賣文章。
齊、晉之後就是大楚國了。
楚王收到這個消息時,直覺就是不承認。畢竟楚王眼中,雍州就是一個偏角旮旯,根本沒有資格立國。
這就好比一個百萬富翁和乞丐一樣,富翁可以容忍乞丐的存在,以此來襯托自己的地位,但是富翁絕不容許乞丐與自己平起平坐,獲得與自己同等的地位。
雍州的使節見到楚王頓然拒絕,也不繼續懇求,而是淡淡的說道︰「齊王和晉王都已經承認雍州立國,也不差楚王一個。」
使節有氣節是對的,但是這個使節卻錯估了楚王的反應。楚王本來就因為雍州修建的官道比楚國寬闊而不滿了,更因為雍州先交好晉國而不是楚國而惱火,此時再看到雍州使節不卑不亢模樣,拔劍殺人的沖動都有了。
在楚王想來,雍州對楚國的態度一直都是謙卑的討好,是臣服于大楚的,雍州理所當然應該對大楚國表示恭順。所以,即便使節不卑不亢沒有半點過錯,楚王依舊覺得他這是驕狂自大向自己挑釁。
再加上大楚國與大晉國是仇敵,與大齊國也不怎麼對頭,楚王直接把使節的話語當做是對自己的無視和挑釁,于是直接喚來衛兵將其押進大牢。
朝堂上,那些有遠見的大臣感覺著事情不妥,可是他們都知道自家國君的脾氣,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那種,十分好面子,如果公然出頭做那強項令,只怕不但救不了使節,反而會激怒楚王直接將其殺掉,于是那些有遠見的大臣暗中把前朝的消息傳給了後~宮。
老楚王因晉楚大戰失利郁郁而亡,十幾歲的楚王臨危登基,三十多年間勵精圖治,不但扭轉戰場上的頹勢,轉敗為勝,更是將楚國推向大國之列,是楚國有數的明君。正因為功績卓著,所以楚王為人十分強勢,朝中大臣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意志。
但是楚王生性至孝,侍奉母親極其用心,楚王在決戰中大敗晉國,晉國獻上數名絕子求和,楚王驕狂自滿,耽于荒廢朝政,在談判中一連答應了晉國許多求和條件,大臣以死相諫都屢勸無效。就在有些人以為晉國贏得喘息之機,楚國貽害無窮的時候,老太後揪著楚王的耳朵一頓訓斥,楚王幡然悔悟,不但將那些晉國送來的女子杖殺,更是驅逐使節,斷然拒絕了晉國的求和,一鼓作氣將晉國打得潰不成軍,也直接造成了晉國的內憂外患以及竹下家族的崛起。
在如今這種關鍵時刻,能令楚王改變心意,也只有他的生母老太後了。
老太後也就扶兒子上位的頭幾年里參與過前朝政務,畢竟當時新君甫立,又時值內憂外患。但是楚王能**處理政務後,老太後就再也沒干預過前朝政事,若非國家存亡時刻,她是不會邁出後~宮一步的。
原本這種小事也算不得什麼,以往比這重大的消息老太後都不聞不問,她相信自己的兒子會處理好前朝政務,即便有所疏漏也會及時補救,根本不需要自己步步指點。
可是一听到事關雍州,老太後立刻就來了興趣,再听到雍州立國,老太後興趣更濃,于是問了一句「如今的雍州之主是誰」。
那宮人回答是嬴翔,老太後立刻哼了一聲。雖然嬴翔是她女婿,可是因為女兒的死老太後一直都不怎麼待見嬴翔。更因為嬴翔冷落嬴征,老太後對嬴翔很是厭惡。
老太後就要揮手屏退那宮人,可是經過前朝大臣提點的宮人立刻小聲說,如今嬴翔閉死關,雍州大小事務都由嫡長子嬴征處理,此次立國便是嬴征提出的。
老太後雖然不待見女婿,可是對于外孫卻上心的很,只是嬴征常年幽居,老太後雖然每年都會打听嬴征的消息,可是十幾年來除了長高了就還是長高了,沒什麼新奇的事情。而今天,老太後突然听說自己外孫掌握了雍州的權利,更是想要立國,那老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
老人就是這樣,也許他們對兒子女兒很嚴厲,但是他們對外孫外孫女就只有寵溺和縱容,這就是隔代親,而在孫子和外孫之間,老人一般會對外孫更親近一些。老太後雖是太後,也是一個尋常的老人,自然不能免俗。而一想起自己這個自小就沒了娘的外孫,老太後不由得老淚縱橫。
許久,老太後才抹著眼淚,急切的問那宮人︰「我那外孫現在怎麼樣了?新立的國家叫什麼國號?對了,我得囑咐那混賬小子,備上一份厚禮,咱們家從小就虧欠那孩子,原本想給他大婚的時候補上的,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趕上立國了。」
老太後口中說的混小子自然是楚王。在老太後眼里,兒子再大終究是兒子,老太後從來不稱呼「楚王」。
被老太後問起的那個宮人立刻苦起臉將前朝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這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果然,听到楚王斷然拒絕承認雍州立國,更是把外孫派來的使節關進大牢,老太後氣得直哆嗦,一抱拐杖,也不讓人扶持就氣沖沖的出去了。
後面的事情如何沒人知道,因為大楚國記錄楚王起居的官員將這一天發生的事情詳細記錄,被楚王砍了,新上任的官員得知了前任獲罪的原因,就照抄了前一日的記錄內容,這才沒有跟前任作伴。
得知後~宮的動靜,眾大臣在幾個老臣的帶頭下直言進諫,闡明雍州立國的利害關系,承認雍州立國與不承認雍州立國的影響之後,楚王從諫如流,不但赦免了那個使節,還在宮廷設宴款待使節,席間更是委婉的為先前的態度致歉。
那使節本以為自己就要在楚國度盡余生了,卻沒想到被窩都沒暖熱就被放了出來,一番梳洗打扮,就是華服美食的款待。
這使節自然不認為楚王是被自己的氣節打動,也是後來回到雍州四方打听才知道嬴征與楚王的關系,不由得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巴掌,氣憤的罵道︰「我真是豬腦子啊,要是早知如此,我直接對楚王說‘你外甥搞了個國家,想讓你點點頭,不知道你答應不答應’。」
其實楚王也是被老太後敲打的時候才知道如今的雍州之主已經是嬴征。說實在的,當初他為了拉攏雍州,使楚國擺月兌困境,打擊晉國,不得不忍痛將妹妹許配給了嬴翔,卻沒想到害的妹妹客死異鄉,為此,惹得老太後氣了他十幾年。楚王受得氣自然全都轉嫁到嬴翔頭上,這也是楚王對雍州無好感的根本原因。
在王宮的時候,楚王被老太後拿著拐杖一頓亂打,楚王倒是修煉之人,老太後手無縛雞之力,根本傷不了他,可是楚王不敢躲閃,更怕反震傷到了母親,被打的時候還得松軟渾身筋骨,別提有多郁悶了。
經過老太後的訓斥,楚王早已經轉變了態度,此時有了群臣進諫作為台階,自然而然的順坡下驢。大臣們闡述利害之後,楚王「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于是著人擬定了一份禮單,給雍州新君備上一份大禮。
老太後還從沒見過外孫,所以想著隨使節團趕去雍州。楚王雖然什麼事都答應母親,可是這件事情上堅決的反對。畢竟老太後年紀大了,長途跋涉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該怎麼辦。再說了,出門在外,不比宮中的防御,楚王在外樹敵那麼多,也怕有人暗中惦記。
對于母親的思念之情,楚王隨口說道︰「讓你那外孫過來看望你不是一樣麼,再說了,那小子自打出生還沒上門看望過我這個舅舅,總不能先讓我去看他吧。」
出行的事情老太後也只是說說,所以並沒有堅持。不過對于楚王的提議老太後卻大點其頭,于是又有了一番囑咐。
~~~~~~~~~•
太久沒寫文,都忘記網站的一些屏蔽字眼了。好在又去檢查了一遍,看到了後~宮被顯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