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夢 第二百二十五章 如法炮制

作者 ︰ 金哨本無路

趙問道︰

「哈唐國五年之事我大宋三年竟爾能成,果真能如此嗎?」

「哈唐國」這個國名自然是穿越眾的杜撰出來的,虯髯客出洋立國那時候,世界好像還沒有進入哈唐時代,不過很快,全世界就紛紛哈唐,所以,當趙弄明白「哈」這個海歸詞匯的意思後,倒是並不覺得奇怪,反而頗能感受到游對故國深深的眷戀,故此,也就不覺得其有什麼惡趣味啦。

方才老丘隨口一說,原本只是下意識地往「高大上」方向拔高一下,後世搞各種展出,當然要好生將參展的書畫家包裝一番,老丘干這種事干得十分順溜,故而妥妥地說出了只爭朝夕三年要頂人家五年的說法。

老丘心說,咱後世「超英趕美」,一開始是喊口號放嘴炮,喊著喊著,咱就真超英趕美了。

「啟稟國公,大宋底蘊深厚,人杰地靈,三年頂哈唐國五年,此事斷然能成。」

老丘只管拍胸脯打包票,反正哈唐國整個就是一杜撰出來的國度,那兒五年都能干些什麼想怎麼定義就怎麼定義。

一看老丘頂真的樣,趙擺擺手道︰

「今日閑聊而已,行簡先生不必拘禮。」

行簡是老丘的字,穿越之後,每個穿越男都附庸風雅,有了自己的字。

這些時老丘常在趙這里走動,老丘在人際溝通方面算是老油條了,比茅庚圓滑得多,跟趙說起話來說多久趙都不會覺得枯燥。所以趙有事沒事會找老丘來說說話,能順便套出點什麼最好,就算套不出什麼,也不會感到無趣。

趙適度展示了一下禮賢下士、平易近人的美德,然後又問︰

「以丘先生之見,哈唐國究竟領先我大宋多少年呢?假若是領先20年,如此只爭朝夕地追趕的話,是否12年之後,我大宋便能與哈唐國比肩?」

趙的意思,要是用12年最終能趕上傳說科技發達可以爆各種大殺器的的哈唐國,掃滅金兵那自然就是小菜一碟了。

老丘心說,那邊領先卻不止幾十年,而是八百多年呢!

當然不能這麼說。怎麼說呢,茅庚此前大開金手指,線索只是隱隱地指向哈唐國,反正語焉不詳,不管趙如何的旁敲側擊,茅庚總能搪塞過去,老丘卻不好老是搪塞。

「這個嗎,也就是二三十年吧,國公盡可放心,以我大宋國力,要不得五年,就能天下無敵,那時掃滅金兵,便好似探囊取物一般。」

老丘心說你那點心思咱清楚,不就是要一雪靖康之恥嗎,也許第一個三年計劃過後,就可以暴兵滅金了。

趙點點頭,心說這話我喜歡听,但隨即便道︰

「這些時,我就在時常琢磨,歷史上大凡青銅技術、造紙技術,由發明到實用,少則數十年多則數百年方始成熟。你們倒好,一項技術竟然是以數月至多是三五年為期,便能達到實用程度,實在是匪夷所思。我就想啊,假若我大宋要制定三年計劃,便如特區工業化三年計劃,那就得像特區三年計劃這樣選定技術方向對吧,可是,諸項技術何以知其可行?何以預知某項技術一年可成,又何以預知另一項則需三年方可畢其功?勁雲先生今日跟我說起,我方知哈唐國原來居然領先我大宋數十年,我想,這三年計劃的各項技術,哈唐國既然已經走過一遍,自然是輕車熟路,才能以三年竟五年之功。是這樣的吧?」

趙這段時間接觸了的信息量有點密集,涌入大腦的諸多信息量佔了大量內存,有點小塞車,一時大腦運行有點亂套。但趙畢竟智力值非同一般,跟技術流的茅庚呆了這麼久,這一段時間又听穿越眾灌輸了種種這樣那樣的邏輯,因而邏輯功能變得相當強大,就比如,386升級成了586,終于能邁過大數據處理這道坎啦。

前些日就曾听茅庚等人論及科技發展史,趙就想啊,歷史上技術升級何其難哉!煉鐵煉了幾百年,還沒有模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煉鋼之法來,據茅庚說,《夢溪筆談》上面記錄的灌鋼法煉鋼實在是太低端,嚴格來說還算不得真正的煉鋼技術,對照茅庚在一年之間就煉出了真正的鋼鐵,這種奇跡又能怎麼解釋呢!

有了哈唐國,就好解釋了。

老丘心說,趙自行腦補了這麼多,腦瓜很靈啊,就差想象出這是穿越眾開金手指了。

回過頭來一想啊,後世習慣于搞什麼五年計劃的國家一般都是發展國家,沒听說過發達國家搞什麼五年計劃的。好吧,美國人21世紀搞了一個高鐵發展五年計劃,不過那是因為美國壓根就沒有高速鐵路,在高速鐵路這一塊,美國你別不服,你就是發展國家。當然也有蛋疼的美國經濟學家建議美國也學國,也搞一個宏觀的五年計劃指導經濟發展,但白宮也好,議會也好,都不鳥他。

蘇聯最早搞五年計劃的時候,參照一下英美法德成功或者失敗的歷史,做一做選擇題,抄一抄,就是蘇式五年規劃了,國剛做五年計劃的時候,前面有蘇聯趟了路,有現成的師傅,主抄蘇聯順帶也抄點別的,堪稱「拿來主義」的典範。

所以說趙的腦瓜好使。

趙經過反復推理,得出的結論是,過往的時候,大宋根本沒地方抄去,咱兩眼一抹黑,誰能預知將來能擺弄出什麼黑科技呢!雞的屁我連個基數都不掌握,年增長就別提了,所以說什麼五年計劃三年計劃,根本就無法計劃。

反過來,「海歸」很幸運,哈唐國都干過一遍了,你照葫蘆畫瓢,你抄還不會嗎!

感覺被趙鄙視了,老丘一時有點抹不大開。不過,事實就是事實,咱就是開金手指,咱就抄,就山寨,怎麼了!我還愣是要搞一個山寨的個時間表,那又怎麼樣!

老丘腦轉了一圈又一圈,趙也不知道老丘在想什麼。終于,老丘展露出一個標準的微笑,說國公你說得太對了,就是這麼個理兒。說話間老丘沒忘附送了一堆高帽,讓趙小小地得意了一回。不過人家趙確實是很能琢磨,老丘心說回頭咱得跟穿越界同僚提個醒,口風一定要更緊一些,不要露陷才好。

趙心情大爽,但前面的鋪墊不是目的,趙接下來便道︰

「我欲效仿做一個三年計劃,如何?」

老丘這回臉上又綻放出一個微笑,這次是發自內心,我們就等著你說這句話呢。特區本來就是一塊試驗田,試驗田就是為了推廣。

這是趙的一小步,是大宋的一大步。老丘自然一口應承,又試探著提出建議,可以將特區三年計劃的有用部分合並進來。

趙心說,老丘這人比茅庚會來事多了。趙甚至想,是不是要把這個老丘弄來做自己的幕僚。不過想想還是打消了主意。

老丘輕車熟路,就主動要幫著趙拉提綱。

正巧茅庚、陸淵和韓侂冑聯袂而至,因為朱熹就在剛才已經到了高雄,大儒來了,例行要設宴洗塵,國公趙當然也要出席的。

趙很高興,笑道︰

「朱熹來了,真是趕巧了,就讓他一起參與我們的三年計劃吧。哦,是這樣,我方才跟行簡先生商量,台灣也要做一個三年計劃,來來來,我們去會議室,這就拉一個提綱出來。」

茅庚心道,趙的反應真的是快啊,特區的三年計劃還沒有最後定稿,國公大人就要搞台灣三年計劃了,也不知道老丘是如何忽成功的。

大宋在台最高決策層加穿越眾最高決策層這會兒都聚齊了,一到會議室,就直接進入正題。

「農業方面,台灣有天然的優勢。可以重點種植水稻、甘蔗、紅薯,這里水稻可以兩熟甚至三熟,台灣可以輕松開墾百萬畝水田,養活人口一兩百萬不愁,這其的關鍵是興修水利。種植甘蔗的條件也得天獨厚,從栽種的兩千多畝甘蔗長勢來看,產量絕不會差,據估計產量比福建還要高一兩成,特區有生產優質白糖的技術,有多少甘蔗可以收多少甘蔗,對了,榨過的甘蔗渣還可以用來釀酒,故此,甘蔗也可以作為種植重點。再就是紅薯,這東西不擇地,產量高,栽下去不怎麼管它,一畝也能收七百斤,要是勤于施肥除草,一畝能收一千斤以上。」

老丘是制訂「特區三年計劃」的主筆,輕車熟路,這會兒當然要由他先講,然後大家拾遺補缺。

「台灣真是寶地啊,假如種一季水稻再種一季紅薯,一畝地能產一千好幾百斤糧食,水稻加紅薯,再適當種植一些甘蔗,我看行。」陸淵骨里還是以農為本的思想,看糧食自然是看得最重。

當初紅薯試驗田達到了平均畝產1500斤的驕人產量,不過那是特定條件下才搞出來的高產田,一畝田就有十幾個人打理,可謂是精心呵護,最後才產出1500斤紅薯。事後茅庚還覺得不能令人滿意,他那是跟後世良種高產紅薯相比。殊不知,普通旱田能產出七百斤紅薯,那可是糧食啊!在這個年代已經是令人咋舌了。要知道,這時代的小麥產量最高也不過畝產150公斤,那是肥田精耕細作的產量,平均畝產也就是90-100公斤的樣。

農業方面,因為台灣這里的條件太好了,而且地廣人稀,怎麼計劃都行,稍事議論,便算是擬定了一個大框框,只是比特區計劃更注重糧食生產罷了。

議題來到造船技術和造船發展計劃,韓侂冑一下來了勁,在造船技術方面,根據時代實際,茅庚領餃的穿越眾選擇的是兼顧蒸汽動力和風帆動力,風帆動力首推飛剪船,蒸汽動力也要重點發展,不過有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在成熟之前,風帆蒸汽聯動的混合動力船舶技術也必不可少。

潛艇項目在特區三年計劃正式立項,自然也列入了台灣三年計劃。能造出在水下航行的船來,那當然妙極!趙也好,韓侂冑陸淵也好,都很是期待,其實潛艇早就進入設計階段了。

除了這個時代原本不可能有的潛艇,船舶模型愛好者波特提出了新船型——一種蓋倫船結合潛艇的船型設計。蓋倫船是歷史上荷蘭人為了避稅搞出的奇葩船型,因為按甲板面積收稅,荷蘭人為了逃稅,將船肚造得很大,甲板造得很小,這便是蓋倫船的由來。波特的設計,將甲板設計成最小,甲板外露部分蓋上特制的蓋板可以讓甲板密封,好吧,這不算什麼,不過,波特在部又加上了一個像潛艇那樣的凸出指揮塔,整個船型設計看起來要多怪有多怪。

波特的理由很充分,這個船型就是為了環球航行而設計的,無論有多大的風浪,理論上這種船都不會沉沒,因為這種船除了不能下潛之外,跟潛艇幾乎沒多大分別,基于它不倒翁式的設計,以及連甲板都可以密封的全船密封設計,它哪怕暫時側翻,也會很快恢復正常。

波特之所以來到高雄,就是為了盡快造出這種怪船,波特聲稱,他要駕駛著這種船橫跨太平洋,去往美洲。

這款船型太過于奇葩,比蓋倫船還奇葩,當然就引起了穿越眾的爭議。

但不知怎麼的,這事讓韓侂冑知道了,韓侂冑一看船型,就喜歡上了。不沉之船啊!還能環球航行呢,這個船可以有,啊不!是必須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新夢最新章節 | 大宋新夢全文閱讀 | 大宋新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