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適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自言自語地道︰
「難怪!」
葉適感覺,陸九淵無疑是窺破了茅庚的天機。你看,國公趙忙著造船,韓侂冑則忙著航海,怎麼看怎麼都像是在為萬里之外的秘密而作準備。從種種跡象來看,陸九淵的猜測應該無限接近于真相。
茅庚沒想到,面前的兩人都想到了萬里之外的秘密上去了。沒準趙也是這麼想的,這才在造船上那麼上心。
自己只是覺得,至少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來做準備,才能發起對金朝的內戰。這期間,首當其沖當然是發展工業,一旦工業化初具規模,那時才能毫無壓力地碾壓金兵。
茅庚可不希望一場中國的內戰打成持久戰,美國的南北戰爭打了四年,解放戰爭也打了三年,大規模內戰實在是越短越好,最好在一年之內就能完美收場。有鑒于此,特區的工業實力必須再上一個大台階,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成熟的熱兵器必須成批地生產出來,列裝大宋部隊,並完成規模化的訓練、成軍。尤其還有一點,就是工業經濟必須能支撐至少三年的戰爭經費,別打著打著,沒錢打下去了,那就悲催了。所以,在茅庚的計劃中,對金兵開戰的這個準備時間,三年的時間是至少的!
但陸九淵和葉適顯然都誤解了自己,嗯,搞不好趙也是這樣,他們都以為,萬里之外的海底秘密才是自己最看重的,導致自己故意將神兵利器掖著藏著,以避免朝廷貿然對金兵開戰,影響了萬里探秘的優先計劃。
靠!這事好像真的弄假成真了。
不過,這不正是自己的目的嗎!
茅庚于是鬼使神差地,說起連自己都有點難以相信的話︰
「這事傳得四處都知道了嗎?這可是一件大秘密啊。」
兩人心說,滿世界都在傳說這件秘密,只怕金人也是知道了的。
兩人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茅庚只好含糊地說︰
「好吧!你們說是,那就算是吧。」
茅庚隨即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陸兄,葉兄,這個澳洲比我們大宋還要大得多,照小弟我的想法,金國的地盤,總是能拿回來的,早一點晚一點,又有何關系!倒是這個澳洲,既然可能是當年虯髯客打下過的,必然是富饒之地,嚴格來說也算是我華夏的地盤,對吧!我覺得,起碼不能讓別人佔去,我們不趕緊,什麼大食人、歐羅巴人都不是善茬,萬一讓他們搶佔,豈不可惜!所以啊,我看金國的事不如先放放,解決了這個澳洲問題再說,兩位仁兄以為如何?」
還是為了那個秘密啊!陸葉兩人點點頭,表示懂了,看來這個秘密牽扯重大,茅庚如此重視,顯見必是如此。何況要真的是這麼大一塊國土的話,不要白不要。
也不奇怪,陸九淵是儒學大家,還是儒學大家里的普世價值派,在陸九淵眼里,在華夏之外的都是夷狄,就像後世,在中央電視台的眼里,所有的其他電視台都是地方台。華夏之外既然一律是夷狄,夷狄最需要的,就是儒學的光輝,澳洲那里若是夷狄為尊,那絕對不符合聖賢之道,大宋理所應當將先進文明移植過去。
而葉適屬于實用派,永嘉學派的宗旨跟後世的黑貓白貓論好有一比,黑貓白貓,佔住地盤就是好貓,葉適的態度就是如此。加上葉適還是溫州人,溫州人的眼中,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溫州街,所以葉適不介意在12世紀就將溫州街開到澳洲去。
因此,先澳洲後金國的策略,被陸葉兩位全盤接受。
後來的事,茅庚都記不得太清楚了,反正迷迷糊糊的,陸九淵和葉適和自己達成了一致。
包括在開青樓的事情上,也得到了兩人的充分理解。盡管茅耿的初衷,是覺得需要營造一種歌舞升平的氣氛,讓這里的將領暫時忘記戰爭,樂于享受和平。
而陸葉兩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茅庚需要錢,需要巨額的錢,才能造出超出人們想象的超級船舶,才能最終得到萬里之外海底的秘密。同時,也才能順便將澳洲劃歸大宋統轄。
不管怎麼樣,陸葉兩人是搞掂了。只是代價也是有的,因為茅耿不得不將一具剛剛完成的高倍望遠鏡送給陸九淵使用。有了這具望遠鏡,不久之後陸九淵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每在夜深人靜之際,他會一個人遠望浩瀚的天穹,讓心靈與宇宙互動。當然,這是後話。
話說這一場小酌,還有兩個人也有幸成為了听眾,那是遲亮和馬五。他們守在外面,听里面三人一邊喝酒一邊說話,有一句沒一句的,也听了不少。盡管茅耿並沒有防著他兩個,畢竟隔得遠,兩人只是听了個囫圇。
送走陸葉兩人之後,遲馬兩人開始交流。
「你听出來一些甚麼?」
「茅特首說,大家腳下踩著的是一個大大大大的球,叫做地球,說這個地球一天到晚轉個不停,我在奇怪,為甚麼我沒有掉下去。喂,你听到甚麼了?」
「我听到好像是說萬里之外的海底埋藏有一個巨大的秘密,要是能找到這個秘密,人就能在天上飛,可以在海底游,你想吃甚麼,就有機器自動給你做好菜,還能喂你吃飯。好像,好像還說,茅特首的好多奇思妙想,都與那秘密有關。」
------
這些話第二天就傳到了郭希先那里,遲馬兩人本就是從郭希先那里掉來護衛茅耿的,傳遞一點內幕消息,遲馬覺得不存在什麼心里負擔。傳到郭希先耳中,自然就能越傳越開,也越傳越沒譜。
第二天,陸九淵酒醒之後,就去拜見趙,趙從郭希先口中已經听到了傳得有些走樣的話,與陸九淵所說一印證,心道還是萬里之外的那個海底秘密才真的是叫茅耿上心啊,嗯,其實本國公也很上心。
到了這個份上,輪到任何人來選擇,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先澳洲後金國的路線。趙也不例外,趙造船的興趣由此更加高漲。
至于火槍,既然知道了,就沒有不去見識的道理。于是,第二天去觀摩火槍射擊表演的,不但有趙,還有韓侂冑。
康小魯的射術還是不見有多大的起色,用撅把槍打了五槍,居然還有一槍打飛了,其他四槍依次是三環、四環、五環、兩環,這讓茅耿很懷疑康小魯的射擊天賦。康小魯是康培德的族弟,因為真誠度有保障的緣故,這才被茅耿選來試射需要嚴格保密的火槍,但如今看來真不咋的。
不過趙顯然一下子就被這把火槍迷住了,在趙的堅持下,茅耿還不得不讓趙試了兩槍,結果一槍月兌靶,一槍打中了六環,這讓趙高興得手舞足蹈。
趙也不管那麼多,立時便要茅耿趕制一百桿這樣的火槍。在趙心目中,萬里之外的秘密當然是首當其沖的要務,換句話來說就是造船優先,但這等神兵利器,也一定要盡快造出來裝備大宋禁軍。
「國公,造一桿這樣的火槍委實不易啊,比造時表不知道難了多少倍,比如鑽這個槍孔,就得好多天,還不一定能鑽好。兩個多月,才造了這麼一桿開膛式火槍。要是造火繩槍,倒是簡單些。」
茅耿這是故意夸大困難。
葉適馬上配合︰
「國公,既然造這開膛式火槍如此不易,那就多造火繩槍吧。」
陸九淵于是跟進︰
「茅特首啊,先得說這兩種火槍都不錯,開膛式火槍當然很好,火繩槍也能頂事。茅特首你為朝廷造火槍,算得上是大功一件,朝廷也不會虧待你。國公,對吧!」
轉頭則對趙說道︰
「國公,造火槍也要考慮成本吧,我看葉大人說的辦法就不錯。」
趙有點瞧不上火繩槍,便問道︰
「火繩槍嘛,好像不太濟事。茅耿,你說,造一百桿開膛式火槍,要多長時間?要多少錢?」
「半年吧,至于錢的事,還不是國公你說了算!」
「五萬貫。」
茅耿心說,不愧是國公,爽快!爽!五百貫一桿槍,還算公道。
茅耿正要點頭,趙又說話了︰
「我還沒說完呢!我說的是,五萬貫,給你半年時間,我要兩百桿這種開膛式火槍。」,趙說完,心想造火槍這事,最好還是要由朝廷官辦才好,不過現在不是時候。
靠!兩百五啊!
韓侂冑在一旁開玩笑當幫腔︰
「茅耿啊,你難道還要狠狠地在火槍上賺國公的錢嗎?」
「豈敢!豈敢!照國公說的辦就是。」
茅耿心道,兩百五就兩百五吧,只要不趕時間,好說。
總算應付了趙,茅耿松了口氣。
但趙並沒有放過茅耿,而是一本正經地問道︰
「茅耿啊,我問你,你是說我們站在這里,是站在一個球上?我們頭上的太陽,也是一個球?而且是一個火球?」
「師尊是這麼說的,我師尊還教我做地球儀,國公到時看那地球儀時,便知我們大宋只是在地球上佔了一塊小小的陸地。師尊還說,要想論證我們是不是在一個球上,也很簡單,只要開著一艘船一直往西,或者一直往東,總能回到原來出發的啟航地。」
「那,地球既然是一個球,為甚麼我們不會掉下去?」
這個問題終于還是提了出來,不過,提出這問題的,是韓侂冑。
a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