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5.第八回 硝煙散後變化多 壓迫深處反抗強(上)

作者 ︰ 若愚

第15節第八回硝煙散後變化多壓迫深處反抗強(上)

第八回硝煙散後變化多壓迫深處反抗強(上)

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者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大的恥辱,也使中國的社會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在政治上,戰前的中國,是一個**自主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戰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逐漸遭到嚴重的破壞。在經濟上,戰前的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的向中國傾銷商品、鴉片和掠奪原料,逐步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為重要的矛盾。從此,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東南沿海地區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半殖民地性質的城市。在五個通商口岸中,上海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長江出口,接近茶、絲產區——而發展最為迅速,很快取代了廣州,成為外國侵略者開展對華掠奪性貿易的中心地區。英、美等國商人陸續在上海開辦公司,設立碼頭,建立船廠,經營鴉片貿易和進出口商品。1845年11月,英國駐上海領事巴福爾強迫上海道台宮慕久訂立了一個《上海租地章程》,用欺騙加搶劫的手段在上海劃定英人居留區,成為外國侵略者在中國設立租界的開端。嗣後,美、法侵略者也步英國之後塵,分別在上海劃定租界。其他通商口岸也都依樣畫葫蘆,建立了這種號稱「國中之國」的租界。

在租界里,外國侵略者設立法院、警察、監獄、市政管理機關和稅收機關,建企業、修馬路、開賭場、辦妓院、設銀行,千方百計地奴役和壓榨中國人民。數年之間,上海就變成了侵略者的天堂、冒險家的樂園;而華人則被稱為「東亞病夫」、「豬仔」,毫無尊嚴和地位可言。上海的外灘原本是一片風景秀麗的魚米之鄉,被外國侵略者看中後,強行驅逐當地居民,不惜趕盡殺絕,把土地佔為己有。他們爭相在外灘圈地、蓋樓、修造別墅、擴建公園,開闢為專供洋人居住、娛樂的場所。公園建成後,他們又在門口公然掛起一塊木牌,上面赫然寫著︰「華人與狗不準入內。」

更有甚者,外國侵略者在肆意霸佔中國土地、掠奪原料的同時,還干出了拐騙、販賣人口的罪惡勾當。早在鴉片戰爭前,西方侵略者就已經開始拐賣和綁架中國的勞動力、婦女和兒童;戰後則更加肆無忌憚。東南沿海各地成了人口販子猖狂肆虐的地方,一方面,殖民者雇用地痞流氓到四鄉拐騙;另一方面在城中鬧市公然綁架。在上海,鄉人賣布糶米,獨行租界者輒被掠去。在廣州,即使是光天化日之下,只要中國人離開自己的住宅,哪怕是走在大街上,也免不了被綁架的危險。這些遭綁架的中國人,被關進「奴隸收容所」,剝去衣服,赤身露體,胸部被烙上英文字母,然後被裝進輪船的底艙運往美洲販賣。據英國官方公布的數字,1849年,從廣州和廈門地區掠賣出去的華工為三千一百一十八人,到1852年猛增到五萬五千多人。為了欺騙世界輿論,英國殖民者玩弄花招,宣稱這些被拐騙、綁架的中國人為「契約工人」。這些華工,在被販運的途中,大部分人被毒打、饑餓、疾病折磨致死,拋尸大海。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人口販子性凶殘,公然綁架和拐騙。無數華工遭荼毒,冤沉大海有誰憐?

隨著外國商品的不斷輸入,東南沿海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失業人口不斷增加,社會階級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五口通商地區,由于外國資本家投資開闢碼頭,興辦企業,擴大航運,修築船塢,一批無業人員受雇于外國資本家,而成為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碼頭工人、船員,亦即中國最早的近代產業工人。和產業工人同時出現的還有買辦階級。所謂「買辦」,即負責為外國資本家買進和賣出貨物的經紀人。這種人雖在鴉片戰爭前就已出現,但真正成為一個階級則是在鴉片戰爭之後。五口通商地區,外國商人要想在中國做生意,沒有中國商人作中介是不可能的。于是,日漸增多的富商大賈與外國資本家勾結,為外國資本家經銷棉毛織品、鴉片等進口貨物,同時收購絲、茶等出口貨物。就這樣,一個幫助外國侵略者掠奪中國財富的買辦階級逐漸形成。

由于清廷的屈辱投降,使中國人民進一步看清了統治者的軟弱無能,也更加激起了人民對外國侵略者的仇恨和抵抗的決心。在廣州,人民自發地組織起來開展反入城斗爭,成功的阻止了英國侵略者入城貿易和租地建屋的企圖。廣州在鴉片戰爭中處于反侵略的前哨陣地,倍受凌辱和蹂躪的廣州人民對侵略者恨之入骨。戰前,中國政府只準英國人在廣州城外一定地區居住,其貿易貨物亦只能在城外的十三行街進行。戰後,英國人提出進廣州城的要求,並認為這是《南京條約》給予的權利。英國人以勝利者自居,時常在廣州城外三五成群,四處浪游,無故尋釁滋事,凌辱華人,逞凶施暴,激起廣州百姓的極大憤怒。

1842年12月7日,數名英國人竄出居住區,到中國商鋪購買生活用品,卻強取豪奪,拒不付款。中國商人據理力爭,要求其照價支付貨款,遭到英國人的羞辱嘲罵;圍觀群眾紛紛上前評理,雙方展開爭吵、混罵。數名英國人理屈詞窮、惱羞成怒,返回英商館內糾集多人持槍而出,闖入鬧市區,肆意開槍射擊,致使十多名中國百姓倒在血泊之中。侵略者的暴行使廣州百姓忍無可忍,奔走相告,群起反抗。成千上萬的市民手持器械,蜂擁而至,把英國商館團團包圍起來。

夜幕很快降臨,民眾越聚越多。英國侵略者躲在館內負隅頑抗,不停地開槍射擊。圍攻的群眾為避免無辜傷亡,有人提議用火攻。此言一出,萬口響應。半夜時分,人們搬來了大量的干柴,灌上洋油、火硝,堆積在英館四周,舉火焚燒。霎時間,烈火熊熊,黑煙滾滾。這些慣于在中國土地上殺人放火的強盜,此刻也嘗到了被燒的滋味。但見烈火之中,侵略者鬼哭狼嚎,焦頭爛額;眾強盜東躲**,無處容身。

當此烈火盛發之時,圍攻群眾萬口齊呼殺賊,吼聲響徹雲霄。此事轟動了全城,百姓無不拍手稱快。但也驚動了廣州官府,急忙派出一隊官軍趕來救火。憤怒的群眾手持刀矛、棍棒、磚石,阻擋官軍;無數百姓萬手飛石,如雹似雨,官軍只好步步後退,返回營房。到天亮時,英國商館已被燒成一片瓦礫,大部分英商卷拳曲腳,燒死在殘垣斷壁之中;一小部分英商僥幸逃月兌,躲進英人居住區內,惶惶不可終日。

火燒英國商館的消息迅速傳開,廣州四郊的社學聞風而動。其中,最大的民間自衛組織——升平社學立即派出二千多名壯勇進城保衛,防範英國侵略者再次逞凶報復。然而,狡猾的英國侵略者卻沒有直接報復,而是派人與廣州官府反復交涉,大肆恫嚇,要求懲辦凶手。在耆英的把持下,政府官員不思保境安民,只求博得侵略者之歡心,竟然秘密逮捕、殺害了十多名「帶頭鬧事者」。由此可見,與人民的英勇反抗相比,地方政府官員助紂為虐、禍國殃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