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第三九回唐才常密謀勤王李鴻章奉旨議和(上)
第三九回唐才常密謀勤王李鴻章奉旨議和(上)
話說慈禧太後逃出北京城後,身邊沒有一兵一卒,僅由李蓮英率領百十名太監,駕著十多輛轎車,沿著西北官道倉皇逃竄。浪客中文網當天逃到昌平住宿,次日,月兌掉便衣,換上皇家服飾,繼續北逃;嚇得昌平知縣屁滾尿流,慌忙派出衙役充作儀仗,喝道開路。消息傳開,那些四散逃命的王公貴族、文武官僚聞信後,如同蒼蠅逐臭般紛紛聚攏而來,追隨在「朝廷」左右。沿途各處地方官聞迅,一個個誠惶誠恐,迎接聖駕,伺候寢宮,盛設筵宴,預備轎馬。一路行來,雖說儀仗日漸齊全,但隨從不足千人,且個個驚恐恓惶,皇家威風掃地。
慈禧太後一行,起早睡晚,匆忙趕路。奔波了十多天,出居庸關,經宣化、大同,過忻州、陽曲,真是馬不停蹄,人不歇足,如同喪家之犬,一片淒涼景象。此日,漸進太原時,忽然天降大雨。轎馬冒雨前行多時,隨從個個淋成了落湯雞。道路泥濘,轎夫的腳步自然變慢。坐在大轎中的慈禧太後心煩意亂,頻頻探頭窗外,前後觀望。只見轎前、左右扈從的太監個個塌肩縮頸,萎靡不振;渾身濕透,滿腿泥漿。偶然回頭之間,透過雨幕,隱約可見後面有一隊騎兵跟隨。騎兵隊前有一員武將,舍馬步行;雖然渾身泥水,卻依然昂首挺胸,精神抖擻,大步緊跟,猶如鶴立雞群。慈禧心中一驚,連忙問身邊的太監︰「他是何人?」太監奏報道︰「此人叫張勛,剛從山東趕來護駕的武官。」慈禧听後大為感動,立即下令停轎,在雨中接見張勛。張勛急忙跪在泥水中叩頭,奏報道︰「奴才張勛,職任副將。聞訊朝廷蒙難,特意從山東趕來護駕。」慈禧聞報,喜極而泣,連聲稱贊道︰「疾風知勁草,患難識忠臣。山東到此,五百余里。難得汝一片忠心,馳驅報效。」張勛再拜,口稱︰「奴才該死,護駕來遲,沒能很好的保護老佛爺。」慈禧道︰「汝帶來多少兵馬?」張勛道︰「三千鐵騎。」慈禧大喜。說來也是,出京逃難多日,原護衛皇宮的神機營、武衛營官兵全跑得無影無蹤;現在突然有了三千鐵騎護駕,真讓她大喜過望。一貫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的慈禧突然起身下轎,冒著大雨,踩著滿地泥水,走到面前,親手攙起張勛,當場褒獎道︰「危難之中,更顯汝之忠誠。朝廷不吝官爵,特晉封汝為一等伯爵,授兵部尚書餃,賞銀一萬兩。」張勛听罷,受寵若驚,感動得涕淚橫流,又連忙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口稱︰「奴才謝恩。奴才將誓死效忠老佛爺,肝腦涂地,在所不惜。」言猶未盡,只見山西巡撫毓賢帶領太原知府等官員,冒雨前來接駕。慈禧太後重新上轎,在眾官員的簇擁下,趕往太原城中駐蹕。
是夜,慈禧太後召集山西省文武官員訓示道︰「現在,朝廷將與各國開議和局,萬不可決裂。如洋兵前進,即著先行派員勸阻,固不可魯莽行事,亦不可听其長驅直入。」山西巡撫毓賢奏請道︰「時下,在山西、河南境內亦有不少義和團,該如何處置,請老佛爺聖裁。」慈禧太後道︰「此次洋人攻佔京津,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正本清源,非痛加鏟除不可。著各省對義和團匪嚴行查辦,務淨根株。」
話音剛落,忽見端親王載漪手持一份電報,近前奏報道︰「遼寧將軍增琪電奏東北軍情。」慈禧接過電報,只見上面寫道︰「查俄國人所修之東清鐵路,即將全線貫通。自其興工數年來,搶佔民地,虐待土工,百姓無不痛心疾首。近兩月以來,東省突發義和團民數萬人,專與俄國人為仇,現已拆毀其站房、橋梁、鐵路,計五百余里。俄國已于近日出動大軍,越過邊境,挑起戰端。該如何應對,請朝廷明示。」慈禧閱畢電文,當即向遼寧將軍增琪、黑龍江將軍壽山、奉天將軍長順發出上諭,稱︰「此次釁端,本由拳民而起,拳民首先拆毀鐵路,我仍可作彈壓不及之勢,以明其釁不自我開。各省如有戰事,仍應令拳民作為前驅,官軍則不必明目張旗,方于後來籌辦機宜可無窒礙。」按照慈禧太後的這道旨意,東三省的戰事可想而知。俄國出動十萬大軍,分成三路推進,不到兩個月便佔領了東北全境。黑龍江將軍壽山含羞自殺,遼寧將軍增琪率先逃跑,奉天將軍長順手持白旗迎接敵人。只可憐東北人民慘遭蹂躪,白山黑水痛苦申吟。在佔領過程中,俄軍借口剿滅義和團,到處屠殺無辜平民。僅在進攻璦琿時,俄軍把黑龍江北岸的海蘭泡三面包圍,蓄意開槍開炮,強行驅趕,把七千多名中國居民驅入黑龍江中,活活淹死。接著,俄軍又在江東六十四屯屠殺和驅趕中國居民,造成三萬多人被燒殺致死。
且說太原城中,慈禧太後一覺醒來,已是次日清晨。盥洗、早膳畢,她跺到窗前,定楮觀望,只見雨過天晴,旭日初升,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泥土清香。庭院中幾顆高大的冬青樹綠葉如墨,無數顆滾圓的雨露掛滿枝頭,在朝陽的輝映下晶瑩剔透,青翠欲滴。忽然,從牆外飛來兩只喜鵲,落在樹上,又跳又叫,抖得樹上的露珠紛紛墜落,灑下一地碎瓊亂玉。慈禧見狀,喜上心頭。她雙手合十,閉目默誦道︰「喜鵲臨門,大吉大利。惟願菩薩保佑我大清國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正祝頌著,李蓮英近前請示道︰「老佛爺,今日走否?」慈禧睜開雙眼,轉身吩咐道︰「大雨剛過,道路濕滑。今日就不走了,明天早點趕路吧。」李蓮英剛剛離去,端親王載漪手持一份電報,興沖沖地趕來奏報道︰「老佛爺,大喜。」慈禧聞言,連忙問道︰「喜從何來?」載漪呈上電報,繼續奏道︰「大學士昆岡從北京來電說,他已和洋人取得聯系,洋人指名要慶親王奕劻回京,即可開議和局。」原來,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時,大學士昆岡尚未來得及逃跑,聯軍便封鎖了各處城門。情急之下,昆岡找到還掛有清朝官餃的英國人赫德,躲進英國使館,要求赫德「設法斡旋,以救眉急」。赫德與各國駐華公使、聯軍總司令等經過幾天磋商,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希望由慶親王奕劻代表朝廷回京談判。赫德轉告昆岡,昆岡忙發電奏報朝廷。
听完載漪的匯報,慈禧又問道︰「奕劻現在何處?」載漪道︰「慶親王出京晚了幾天,一路追趕朝廷,現在已走到了宣化。」慈禧道︰「發上諭,著慶親王奕劻回京議和。」載漪道︰「臣領旨。」慈禧又問道︰「李鴻章現在何處?」載漪道︰「在天津,正與俄國駐天津領事協商東三省事宜。」慈禧皺緊眉頭,道︰「發電報給李鴻章,東三省之事暫且不談也罷,要他立即進京,與各國公使議和。」載漪猶豫片刻,道︰「可是,洋人指名要和慶親王議和。」慈禧生氣地道︰「奕劻能力有限,不能獨當一面。李鴻章在洋人中交友甚廣,議和非他莫屬。」載漪道︰「老佛爺聖明,臣立刻發電告知慶親王和李鴻章,要他倆進京議和。」言訖,退出。
慈禧太後在太原休息了一天,次日,又帶著她的流亡朝廷繼續流亡,十多天後抵達西安。
與此同時,慶親王奕劻趕到了北京郊外,英國、日本的軍隊把他護送進城,他帶領的衛隊則全部被解除了武裝。奕劻進城後,在英國士兵的押解下,如同囚徒一樣,分別拜會了英、法、俄、日、德、意等國公使,但卻無權開始議和。數日後,他發電報向在西安的朝廷奏稱︰「臣已分別拜見各國公使,備述此次拳匪作亂,致使各國動兵,並婉言感謝洋兵保護宗社臣民之盛意。」慈禧太後接到電報後,再次下令逗留在天津遲遲不動的李鴻章,要他立即進京議和,諭旨稱︰「全權大臣李鴻章,著準其便宜行事,將應辦事宜,迅速辦理,朕不為遙制。」李鴻章回電奏報道︰「臣接湖廣總督張之洞來電稱︰江南數省近日將有大規模亂黨暴動,系康有為、梁啟超所策劃,聲言要迎請皇上復闢,形勢萬分危急。臣欲與張之洞聯手,待平息叛匪後,再擇日進京議和。」
原來,康有為、梁啟超在戊戌維新失敗後,相繼逃到日本;便背棄初衷,走向反面,成了逆歷史潮流而行的反動人物。他們挖空心思,組織了一個保皇黨;以保護光緒皇帝為宗旨,四處搖唇鼓舌,拉攏了一批海外華人,為其捐錢捐物,伺機興風作浪。當義和團運動蓬勃興起後,康有為、梁啟超認為是在國內進行活動的大好時機。他們一方面為資產階級改良派主辦的《中外日報》、《申報》、《國聞報》撰文,大罵義和團是「拳匪」、「亂民」,主張要借助外國勢力堅決鎮壓。另一方面,他們打出了「興師勤王」的旗號,企圖擁立光緒帝復闢。經過一番緊急磋商後,康、梁委派其保皇黨骨干唐才常迅速回國,具體組織實施。唐才常回到上海,即以「保種救國」為由,邀請了數百人舉行會議,號稱「國會」;與會者大部分是資產階級的上流人物。他們推舉留美歸來的容閎為會長,嚴復為副會長,唐才常自任總干事。唐才常為「國會」訂的宗旨是︰「創造自立國,迎請光緒皇帝復闢。」
唐才常除公開召集的「國會」之外,又秘密建立了稱為自立會的組織,聯絡長江中下游各地的哥老會,準備用自立軍的名義發動武裝起義。他攜有從華僑中募得的大批款項,靠財力使不少哥老會的頭頭願意跟著他干,又收買了一批清朝軍隊中的官吏。因此,自立軍迅速擴張,號稱有十萬之眾。他們打出「討賊勤王」的旗號,聲言要「清君側」以「謝萬國」。他們把鎮壓義和團運動擺在首位,企圖以此博得帝國主義的支持,達到擁戴光緒皇帝復闢之目的。
唐才常把籌備事項電告康有為、梁啟超,康、梁乘機在海外華僑中大肆吹噓︰「新黨已于上海設立國會,預開新政府,作為在南方立國之基礎。將來迎請聖上南遷,先布告各國,保護洋人、洋行、教堂。」吸引得眾多華僑紛紛解囊相助,旬日之間,便募集了六十萬美元的捐款。康、梁二人面對巨款,陡起貪心,把六十萬美元私分,佔為己有。
唐才常在國內望眼欲穿,一面電催康有為、梁啟超「火速匯款,以資軍用」;一面將自立軍分為七軍,自任諸軍督辦,設總機關于漢口英租界內,計劃于1900年8月9日舉事,各路同時起兵「勤王」,配合外**隊剿滅義和團。
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際,唐才常頻頻電催康有為、梁啟超匯款,「以購買槍支彈藥,招募敢死勇士」。康、梁在私吞巨款後,卻一毛不拔,且一字不復;致使起事日期一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