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4.第四二回 革命黨頻繁起義 西太後臨死專權(下)

作者 ︰ 若愚

第4節第四二回革命黨頻繁起義西太後臨死專權(下)

第四二回革命黨頻繁起義西太後臨死專權(下)

在日本,秋瑾結識了徐錫麟,二人一起加入光復會,共同學習先進思想文化,探討救國救民真理,並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浪客中文網徐錫麟,字伯蓀,浙江紹興人。生的皮膚白淨,相貌英俊;博學多識,性格機敏。曾在浙江紹興創辦大通學堂,自任校長,利用學堂交結浙江各地會黨,並在學堂內暗藏了一批槍支彈藥,準備發動起義。不久,他又赴日本求學,結識了秋瑾,加入了光復會。

孫中山成立同盟會後,秋瑾和徐錫麟積極響應,同時加入同盟會。秋瑾被推為同盟會浙江省主盟人,成為在日本留學生界的活躍分子。隨後,秋瑾和徐錫麟受同盟會派遣返回國內,開闢浙江省的革命活動。在上海,秋瑾與其他光復會同仁創辦《中國女報》雜志,在發刊詞中,她熱情洋溢地寫道︰「吾今欲結二萬萬大團結于一致,通全國女界聲息于朝夕,為女界之總機關,使我女子生機活潑,精神奮飛,絕塵而奔,以速進于大光明世界。」她在《敬告姊妹們》一文中,揭露中國婦女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是「沉淪在十八層地獄,成為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馬。」「難道我諸姊妹,真個安于牛馬奴隸的生涯,而不思自拔麼?」她號召廣大婦女道︰「奴隸要解放,只有拿起槍。砸爛舊鎖鏈,迎接新曙光。」

經光復會領袖陶成章介紹,秋瑾和浙江各地的會黨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為了更好地組織浙江起義,她趕往大通學堂,與徐錫麟共商大計。二人商定,以大通學堂為基地,成立光復軍指揮部。由徐錫麟擔任統領,秋瑾擔任副統領,統一指揮浙江各地會黨和學生,準備起義。此時,又接到陶成章指示,由秋瑾出任大通學堂校長,要求徐錫麟設法打入清朝官場,掌握軍權,從官場內部鬧革命。徐錫麟立即變賣家產,籌集資金,捐得一個「實授道員」的官餃,被任命為安徽省安慶巡警學堂的會辦。徐錫麟啟程之日,秋瑾置酒為其送行,並以詩相贈曰︰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徐錫麟趕到安慶巡警學堂上任,又通過親戚朋友的拉攏介紹,竟得到了安徽巡撫恩銘的信任,又兼任安慶警察署會辦。

打入官場後,徐錫麟利用職務之便,在巡警學堂中積極發展革命力量,準備在安慶和紹興同時發動起義。他派人與秋瑾聯系,商定了起義的時間。誰料,紹興方面卻發生了意外。原來,紹興地方的部分會黨成員缺乏保密意識,提前暴露了目標,倉促舉起義旗,遭到清朝官府的鎮壓,一批光復軍骨干被捕殺;起義的整體計劃被破壞。情況突變,起義很難如期舉行;秋瑾急忙派人通知徐錫麟。

徐錫麟上任時間不長,並未組織起足夠的力量;突然接到秋瑾的消息,徐錫麟臨時決定采取冒險行動。1907年7月6日,安慶巡警學堂舉行畢業典禮;按照慣例,安徽巡撫恩銘和省城的其他官員要來校檢閱。徐錫麟和助手陳伯平、馬宗漢計議,利用此良機,刺殺恩銘,乘機發動起義。

是日,梅雨初停,天晴氣爽。大通學堂師生齊集操場,列隊受閱。徐錫麟陪同恩銘等官員出席檢閱。恩銘面孔朝天,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徐錫麟越走越慢,逐漸落在後面。忽然,從學生隊中飛出一顆炸彈,落在恩銘腳下。恩銘定楮一看,頓時嚇得面無人色,兩腿一軟,癱坐在地,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那顆炸彈「哧哧」地冒了一陣煙後,並未爆炸。這時,只見徐錫麟一個箭步跳上前來,架起恩銘,口中連呼︰「大人勿怕,大人勿怕。」說著,突然從靴筒里掏出一把手槍,對準恩銘的胸膛,連開兩槍。恩銘一聲慘叫,魂歸西天。此時,陳伯平、馬宗漢也掏出手槍,向其他陪同官員射擊,當場擊斃數名官吏;其余官員醒過神來,匆忙逃跑。整個操場頓時亂成一團。徐錫麟乘亂登高而呼,號召學生參加革命;然而,願意跟隨他一起革命的學生只有三十多人。

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率領三十多名學生,沖出學堂,趕到附近的軍械庫,殺死數名守衛,迅速佔領了軍械庫,奪得了大批槍支彈藥。與此同時,那些逃得性命的官員,率領巡防營官兵四千余人,把軍械庫團團包圍。官軍頻頻發起進攻,徐錫麟指揮學生依托庫房,向外猛烈射擊、投彈。殺聲、吶喊聲交織混雜;槍聲、爆炸聲響徹雲霄。安徽提督鐵良親自督陣,大聲叫喊︰「上,給我上。打死一個賞銀五百兩,後退一步斬立決。」清軍嚎叫著發起進攻,雖被打死無數,但為了賞銀還是玩命的往上沖。雙方激戰近四個小時,庫房內的學生大部犧牲。陳伯平戰死,徐錫麟、馬宗漢身負重傷。天色漸黑,大隊清軍沖進庫房,殺死所有學生,抓捕了徐錫麟、馬宗漢。鐵良連夜審問,徐錫麟慷慨陳詞︰「殺死恩銘,系吾所為。還計劃殺盡爾等韃虜,可惜未竟全功,深為遺憾。」「恩銘已死,吾願已償。功名富貴,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亦不悔。」鐵良大怒,命令劊子手當即將徐錫麟剖月復剜心,祭奠恩銘;旋即將其心肝炒熟下酒。

次日,安徽提督鐵良率兵進入巡警學堂,從徐錫麟住處搜出了光復軍的告示,獲悉了此次行動的組織背景,並發現了徐錫麟與秋瑾的來往書信。安徽官府立即將案情通知浙江巡撫,紹興知府也同時得到劣紳胡道南告密,迅速派兵包圍大通學堂,連夜逮捕了秋瑾。

7月14日,秋風蕭瑟,冷雨紛紛。兩江總督端方會同浙江巡撫、紹興知府等官員夜審秋瑾。端方問道︰「汝身為婦人,卻不守婦道。膽敢鼓動造反,難道不怕死?」秋瑾怒叱道︰「革命黨人不怕死,欲殺便殺,何須多言。」端方又道︰「汝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竟然心如鐵石,毫無牽掛?」秋瑾橫眉冷對,一言不發。端方再問︰「汝之同黨還有何人?說出同黨即可免死。」秋瑾怒目而視,緘口不言。端方無奈,命人送上紙筆,道︰「念汝出身官宦人家,只要寫份悔過書,亦可免去死罪。」秋瑾沉思片刻,提筆在手,大書「秋雨秋風愁煞人」七字,隨即擲筆而起,怒斥端方道︰「我立志推翻滿清。今事不成,天也。能以頸血喚醒同胞,願也。」端方惱羞成怒,大喊道︰「這等婦人,不殺何待。」隨即下令行刑。其時正值三更,風雨瀟瀟,陰雲慘慘,劊子手將秋瑾押往刑場,殘忍殺害。秋瑾臨死,仰天長嘯,大聲吟詠道︰「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秋雨秋風愁煞人,起義未遂遺恨深。鑒湖女俠慷慨死,巾幗英雄昭烈魂。

革命黨人接二連三的起義風潮,雖未達到預期目的,但卻引起了清廷的極大恐慌。慈禧太後發布上諭稱︰「現值時勢多艱,人心浮動,邪說風起,亂黨滋多。為消弭禍亂,安靖人心,朝廷決意實行立憲政體,望舉國臣民一體遵守。」8月20日,清廷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共二十二條,其中有十四條是規定「君上大權」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統永遠世襲」;「皇權神聖不可侵犯」;皇帝擁有統帥軍隊、宣戰、媾和、用人、立法、行政、詔令等權力。而臣民除了有納稅、當兵的義務外,沒有一絲一毫的權力。三個月後,清廷又宣布在中央籌設資政院,各省籌設咨議局,作為未來的國會和省議會;以此作為誘餌,籠絡立憲黨人,孤立革命勢力。

清廷宣布立憲,本意是粉飾門面,欺騙人民,但其每辦一件「新政」,都要籌措經費,加派捐稅。各級官吏趁機大肆勒索,飽肥私囊,從而激起了全國各地更為強烈地反對。1908年上半年,湖南、安徽、浙江、福建、陝西、四川、雲南等省,饑餓的農民聚眾抗糧、抗捐、抗稅、搶米、暴動事件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御史楊鈺采集民風,憂心忡忡,上奏朝廷道︰「近年因創辦學堂、巡警、立憲等新政,官吏之急于求成者,只顧取悅于上司,不顧百姓之死活;甚或假公苛派,激變地方之事層出不窮。中國仿行立憲,本屬不易,若再以多欲之吏,馭無告之民,又值財殫力匱之時,習聞革命自由之說,後患何堪設想。」慈禧太後覽奏,束手無策。她處心積慮,晝夜無眠,終于憂郁成疾,臥病不起。

慈禧之病,初為月復瀉;然七十四歲之人,身體機能日見衰弱;雖經太醫精心調理,卻久治不愈。她一怒之下,連殺數名太醫。嚇得宮中太醫無人敢對癥用藥,只有順從她的「聖意」,每日用補藥調養。如是遷延數月,體內熱毒越積越多,又轉為痢疾血膿,病體更加沉重。慈禧病危,依然每日過問軍國大事;政局動蕩,使她脾氣乖戾,時常無故殺人;致使紫金城中,人人提心吊膽;儀鸞殿內,處處陰森恐怖。慈禧寢食全廢,心力憔悴,自知將不久于人世,便加緊對光緒皇帝的摧殘。她授意太監給光緒膳食中下毒;因此,伴隨著她的病危,光緒皇帝的病也日益加重。

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後病入膏肓,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國家大權。她問身邊的李蓮英道︰「皇上今日如何?」李蓮英道︰「皇上今天很高興。」慈禧道︰「他高興什麼?」李蓮英道︰「老佛爺病重,皇上就一直很高興。老佛爺一旦升天,皇上就可以獨掌大權了。」慈禧大怒,惡狠狠地罵道︰「他想的倒美。我要讓他死在我的前面。去,立即去辦,他必須死在我的前面。」李蓮英道︰「奴才遵旨。」說完,立即命手下小太監崔玉貴去瀛台涵元殿,給光緒皇帝食物中放上鴆毒,將光緒毒死。過了半天,崔玉貴回報道︰「皇上龍馭賓天。」慈禧長出一口惡氣,陰沉沉地道︰「終于除了這個禍根。」她抓緊時間安排後事,下旨將載灃的兒子,年僅三歲的溥儀迎進宮中,立為皇帝,年號宣統。如此安排,意味深長︰慈禧最怕死,也不想死,她還要繼續垂簾听政。她封載灃為攝政王,但同時又下聖諭道︰「攝政王必須承我的訓示,處理國事。」她要永遠控制大清王朝,別人都只能是徒有虛名。

次日,慈禧太後病勢垂危,躺在病榻上苟延殘喘。她渾身燥熱,神思昏迷,恍恍惚惚之中,忽見同治皇帝來到床前,怒氣沖沖地道︰「母後,你真狠毒。我是你的親生骨肉,竟然死在你的手里。」又見同治的皇後阿魯特氏披頭散發,口里拖著三尺長的血紅舌頭,撲上前來,又撕又打,連聲叫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嚇得慈禧急忙躲避,轉身之間,卻與一個人迎面相撞。注目一看,竟是光緒皇帝站在面前,陰森森地冷笑道︰「好,好哇。母後沒想到吧,你也有今日。」說著又是一陣淒慘地冷笑,直笑得慈禧毛骨悚然,拼命掙扎;猛然驚醒,乃是南柯一夢,早已嚇得渾身冷汗淋灕。她凝神定思,自知死期已到,冤鬼前來索命,不由得渾身顫抖。她環顧四周,只見大太監李蓮英、攝政王載灃、光緒的皇後等數人守在床前。彌留之際,她口授了最後一道聖諭︰「今後國事,完全交付監國攝政王處理;若有重要之事,須向隆裕太後稟告,然後裁奪。」隆裕太後即光緒皇帝的皇後,是慈禧的佷女,也是慈禧派在光緒身邊實施監視的耳目。慈禧死到臨頭,難以割舍的還是權力。

午後三時,慈禧再次陷入昏迷;剛一合眼,便見慈安太後緩步近前,笑盈盈地道︰「妹妹別來無恙。我在陰曹地府等你多年,今日專程來接你。你我姐妹一場,豈能長此分離。」慈禧大恐,急叫道︰「我不去,我不去。」正爭持不下,忽听得空中一聲大喝︰「皇上駕到。」一陣皮靴踢踏聲中,只見咸豐皇帝帶著輔政八大臣闖入寢宮。咸豐滿面怒容,大喝道︰「葉赫那拉氏心腸歹毒,逼死皇兒,亂我大清社稷,罪在不赦。著即賜死。」肅順等八大臣搶上前來,將一條白綾套在慈禧項下,用力勒緊。慈禧兩手亂抓,渾身抽搐;面色青紫,須臾氣絕。

慈禧駕崩,紫禁城中秩序大亂,哭聲震天;儀鸞殿內外,惡煞彌漫,冷氣襲人。這才是︰慈禧婬威纏綿不散,滿朝文武人人膽寒。一生垂涎金鑾寶座,九泉之下繼續爭權。要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