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重九這獲得答復後,高雅賢,竇線娘二人即滿意的離去了,半個月後,即傳來消息,竇建德在河間郡的樂壽縣築壇,自立為長樂王,展露其稱雄河北的決心。
與竇建德達成協議之後,李重九留下蘇素,趙萬三為文官,統籌上谷郡之事,而高楚,尉遲敬德等大將負責統兵練兵。至于李重九還將五百番軍騎兵,改作為郡兵騎兵常備服役。李重九每年給他們同樣是一匹絹的酬勞。這些番兵都是從隨李重九南下的九千番騎中精選而出,全部配以鐵甲皮質馬具裝,而且是一人三馬,遠勝一般的騎兵。
這五百番軍騎兵就駐扎在雁門郡的靈丘縣,與上谷郡飛狐縣相距五十里。
現在雁門郡的局勢自兩年前突厥圍楊廣于汾陽宮,雁門合郡被突厥人肆掠了一遍,只有數城碩果僅存。之後雖略有恢復,但又遭到劉武周叛亂。劉武周投靠突厥後,就率軍攻打雁門。
劉武周軍兵鋒堅銳,雁門郡郡丞陳孝意,武賁郎將王智辨屢戰不敵,丟了天險雁門縣,醇縣,五台縣,現在收拾殘兵退守繁時縣。遭劉武周圍攻之際,陳孝意屢次向晉陽留守李淵求援,結果送入的消息都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任何音信。現在繁時縣與太原郡通路已斷,陳孝意,王智辨成了孤軍,不過饒是如此二人卻依舊不降,與劉武周繼續對峙下去。
雁門郡五縣,劉武周佔了三縣,陳孝意據守一縣負隅頑抗,至于靈丘縣,卻暫時無人理睬,並非戰略位置不重要,只是之前突厥入侵雁門時,這里破壞得最為嚴重,所以兩年過去了,這里仍是一片荒蕪。現在李重九決定重建靈丘縣,在這里收攏流民。而重建靈丘縣的目的,自然是在雁門楔入一個橋頭堡,一面作為上谷郡的屏障,以抵御劉武周,另外也是保證飛狐縣與懷荒鎮之間的這條商路的通暢。
當然重修修復工作不止是靈丘縣一處,在上谷郡李重九除了現在據有的飛狐,易,範陽三縣之外,還需重建因流賊肆掠而荒廢的,淶水,遂城,永樂三縣。重建工作並非順利,宋金剛雖敗了,但山間還有不少流賊山賊,還有不少百姓擔心為流賊襲擾,寧可藏在深山之中,也不肯下山。所以李重九讓尉遲敬德,高楚等人率兵圍剿,也算給與剛剛成立的郡兵,一個實戰鍛煉的機會,同時也作百姓的工作,讓他們安心下山屯墾田地。
對于歸降的山賊,流民,李重九都安置屯墾,力爭在今年之內在這三縣之內,讓流民恢復耕種。現在這個時節,冬小麥已是趕不及了,所以就更不能誤了春耕,蘇素將春小麥的種子,以無息的方式給流民們發下去,讓他們今年安心耕種,不收任何賦稅,至于明年稅賦減半,第三年才全額收取。如此政策之下,上谷郡每日都陸續有百姓向各個府縣投靠,要求歸籍為民。
見到這一幕,李重九不由感嘆,當初王須拔肆掠上谷不過才一年,按照大業七年的統計上谷郡共有戶三萬八千七百,二十多萬口的百姓,到了現在五年內,已是凋零到不足十萬,果然是破壞只需一年,但論及建設卻要十年之功。
縱觀現在河北中原各地,如竇建德,杜伏威之流的眾反王都忙著吞並勢力,爭奪人口,大肆擴軍,以攻城略地劫掠錢糧,讓麾下兵馬百姓越多越好,力量更強,他們信奉當然人多自然勢眾。
論強取豪奪,竇建德,杜伏威當然好手,而李重九的優勢卻不在于此,比起人多勢眾,亂世中人心向背也是重要的。若是安定民生,領內百姓富足了,自己聲望也就提升上去了,將來四方來投,攻略他人的領地也比較容易消化。與人多勢眾相較,聲望也是勢的一部分。
當然如此發展的弊處也是大大有的,就是聲望起勢太慢。正所謂發財方能立品,朱重八的義軍當年在淮右的時候,軍糧不足的時候還是吃人的,之後有了根本,這才講究起禮義廉恥。而張士誠雖深得民心,最後城破時,全城百姓願意與他同死,百姓有言,生不謝寶慶楊,死不怨泰州張。最後還敗在朱元璋手上。
李重九要想追趕李淵,李密,自己首先要在中原蓄積聲望,培養自己的名聲,而在草原上,則不必顧及名聲,巧取豪奪,擴大勢力,畢竟草原上鮮講仁義,更推崇強者為王。
而對于李淵他們,則必須采用合縱連橫之道,遏制他們作勢的速度。現在李密在自己多番催信,講述道理下,一直遲遲沒有南下攻打東都。只要李密一日沒有攻打東都,在關中的隋軍就不會東進增援,而關中隋軍一日不東進,那麼李淵就不敢從晉陽起兵直取關中。這相當于多米諾骨牌,比較歷史上,李密已推遲了半年,沒有攻打東都,那麼李淵也無法從晉陽起兵造反,那麼奪取關中的計劃,也會比歷史上大大推遲。
但是李密現在沒有回信,但這時草原上那幫長老們又開始急催,李重九也不願意將這關系弄得太僵,于是安排好上谷郡的駐軍防務之後,即率軍返回草原。
大業十三年的正月,過完年後,李重九率領草原騎兵踏著積雪,從飛狐縣取道靈丘縣,返回草原。路途間經過靈丘縣時,隨路可以看那件衣衫襤褸的百姓們,猶如山間野人一般在雪地里走動,不少人甚至連鞋都沒有,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
而百姓們看到官軍,都是紛紛躲了起來,李重九心覺得奇怪,當下命王馬漢前去查探,之後得知原來這些靈丘縣的百姓,這手剛剛拿到官服發到他們手中的春小麥種子,轉眼一個背身就將這些種子,都吞咽進肚中果月復。
李重九聞之立即命王馬漢將這些百姓抓來,王馬漢當即帶著幾百騎兵,到處收羅。之後他帶著兵卒一口氣抓了三十幾個領了春小麥種子,卻私自將他們煮食的百姓。李重九轉眼看去,只見自己發下去的春麥種子,這一個缺了半邊的瓦鍋里正冒著小火炖著,瓦鍋里的米粥已是煮開,正咕嘟咕嘟地冒著小泡。
而在一旁三十多名百姓手腳上都牽了繩子,看著一旁的番軍個個嚇得都是雙腿發軟。李重九見此長嘆一口氣,言道︰「百姓吃不飽飯,是我父母官的責任,我有愧于你們。」
「但是法紀不可違,若是人人都是如此,靈丘縣的荒地也就沒人開墾了,到時候你們明年一樣會餓死,只是早死晚死的區別,來人一律拖下去鞭十下,老弱婦孺減半,刑法之後,並再給他們春小麥的種子,若再犯刑法加倍。」
說罷李重九轉身離去,身後就傳來剝衣服,抽鞭子的聲音。听著那一聲聲的慘叫,李重九面皮一跳,忍耐了半日之後,方才長嘆一聲上馬而去。
這馬上又要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時糧草不夠用,而米商則乘機囤貨,每年這時都要餓死一大片的百姓。李重九治下十萬多百姓,那一點自己的糧食儲備,僅僅勉強維持兵卒夠吃,不去民間劫掠罷了。當然這比其他各地反王已是搶了無數倍,更不用說食人魔王朱粲的軍隊了。
數日之後,李重九率大軍抵達懷荒鎮,稍事休息。劉易,周旭,姬川這三名懷荒鎮出身的文官,以及曇宗,立即來拜會李重九。眾人也是久別重逢。
一年不見,懷荒鎮更已是大不一樣,在城北的草市,現在已是發展成為一座絲毫不遜色于本城的附城。據周旭敘述,在這里四方的胡商漢商超過三千人,甚至連來至西域,高句麗商人也有。就算是冬季懷荒鎮的市集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若非有懷荒鎮的財政支持,李重九這次南下用兵大規模開支,也就不能夠維持,這座城池建立不到兩年已是給李重九帶來源源不斷的支持。不過李重九聞此卻是多了一份憂色,懷荒鎮處于突厥,劉武周勢力的前線,一旦開戰,這里就會處于前沿,到時候豈非大大破壞了李重九現在最大的財政收入。
周旭沒有看到李重九臉上的憂慮,反而是興致勃勃地向他介紹起希望蒙館的事宜。希望蒙館開辦已有一年半了,基本完成了對懷荒鎮內番將的漢話基礎培訓,簡單漢字認識的工作。而對于那些讀書的孩童,也是教習韻書的教諭,以及千字文,論語等的背誦,訓詁,還有基礎算術培訓。
周旭不知不覺已是樂在其中,深深代入了周校長的樂趣,他覺得可以擴大教學的規模。周旭甚至向李重九提出蒙學,小學,郡學,這三個一級級晉升的學院。理由是李重九現在已成為一郡郡守了,不可再以懷荒鎮區區一偶之地興辦教育,也要擴大學生的規模和人數。
注一︰新唐書王竇列傳,十三年正月,築壇場于河間樂壽,自立為長樂王。
注二︰隋時靈丘縣,相當于今日蔚縣,靈丘縣,陽原縣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