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樓手里捧著名黃顏色絲絹包裹,里面有兩道聖旨和四只官印,兩道聖旨是皇上給的兩道委任狀,以後初一十五放在香案上供奉。浪客中文網印章由皇家頒發,代表權力,以區別官階和顯示爵秩。官印比私印大,謹嚴穩重,四方形,有鼻紐,有一只拳頭大小。可以用絛帶掛在腰際,官員辦公有時需要隨身攜帶印章,頒發的指令、文書、奏折都需要蓋章才能生效,官印就像官員的身份證明一樣。
李國樓一面走,一面發愁,他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難不成隨身腰畔懸掛四只官印走路,直到如今他沒有用過隨從,看來以後身邊要跟一位「掌印官」。
前兩天李蓮英已經告訴他要在慶親王奕劻手下創辦《清中大學》,也只有這個頭餃李國樓事先有所準備。被大貪污犯慶親王套在馬籠頭上,李國樓也認了,能在大清創辦第一家大學,再苦再累,破銀子、挨罵,卑顏屈膝捧慶親王的臭腳,都心甘情願。
《新武堂》的首席書辦的職位,他得到很歡喜,終于有機會觸及軍權。雖然頂頭上司是清流派的領袖翁同龢,軍事理念和他會有很大沖突。但這種老學究,喜歡坐堂開課,不喜歡深入軍營里和官兵打交道,正好給他可乘之機,把中低層的軍官搜羅到門下。
萬壽山工程督辦到底是干什麼的呢?李國樓只曉得是兩位太後娘娘私人奴才做的官職,到底干什麼?他毫無頭緒。適才出宮是大太監劉德印說了聲,「恭喜!李大人。」難道又要給死太監送禮?他已經被太監索賄給弄得嚇怕了,別人登門是送賀禮,到他府上的太監都是伸手要錢。前天大太監李蓮英開口就要1萬兩重賞,說是救了他一命。「批八字」這種迷信的產物,誰會相信?和珅和他有什麼關系!笑話一樁,說到哪里都是大笑話嘛。
銀子左手進,右手出,到底是賺還是虧,他都不敢算這筆賬。李國樓渾渾噩噩走出皇宮,已經不知往哪里走?他想去找恭親王奕訢,探明諸事緣由。可適才恭親王走出養心殿拂袖而去,還對他嗤之以鼻。他多聰明,已經知道恭親王的想法,以後要避嫌,一出宮,官員不能聚在一起,要被小人告黑狀的。更何況以後他是皇帝的私人奴才,只有一個主子「皇上」。可是這麼多事,他該向誰請教呢?七女乃女乃甄玉環也不懂宮里的事呀。
已經過了吃午飯時間,李國樓餓得七葷八素,沒有直接上來接他的家丁巴特爾的馬車,而是帶著巴特爾,兩人往長安街前走,想找一座酒樓吃飯,他正在張望遠處酒樓上懸掛的旗子。
「李大人,認識我嘛?」工部尚書榮祿笑盈盈站在李國樓側旁,已經換了一身便服,青石色綢棉長袍看起來很精神。
榮祿字仲華,號略園,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初由蔭生以工部主事用,同治初,設神機營,擔任翼長兼專操大臣,再遷左翼總兵,表現突出,為醇郡王奕與軍機大臣文祥所賞識,改工部尚書,兼總管內務府大臣。
榮祿四十歲不到,留有八字須,丹鳳眼,長方臉,長得不胖不瘦,身高比李國樓略矮五六公分,在朝堂上很扎眼,是翩翩美男子。他屬于中間派,左右逢源,在朝堂上的幾派大員對于榮祿都很賞識。工部俗稱「金工部」,而內務府大臣掌管皇宮里的用度,肥得流油,榮祿手捧兩只金飯碗,不做大貪官也不行。
李國樓終于遇見一位和他同類型的官員,從儀表看是看不出榮祿內心的變化,滿臉肅容,神色不動,急忙躬身拜道︰「榮大人,大名鼎鼎,下官怎麼會不認識呢?」
李國樓猜度著榮祿的舉動,應該是特地在等他。這是他一名勁敵,也是年少得志的才俊,四十歲不到已經是三品高官。
榮祿很隨意的說︰「李大人是不是去吃飯啊,正好我也沒吃午飯,一起吃啊。我知道前面有一家酒樓的菜肴味道不錯,走,我引路。」
「好呀,今兒我升官,由我請客。」李國樓和榮祿寒暄幾句,一起進入一家《聚賢樓》的酒樓,兩個人的僕人在樓下吃飯,李國樓和榮祿跑到樓上臨窗而坐。
兩人互相敬了三杯酒,這才隨意吃菜,榮祿笑道︰「國樓啊,你知道嗎?聚賢樓的招牌是聖祖康熙親書的嗎?」
「哦••••••是嗎?這我倒是不知。」李國樓假話說得像真的,瞪大眼楮,好似很興奮的樣子。
榮祿含有深意的說︰「交了我這個朋友,你不就是知道了嘛。」
兩人一起假笑,眯縫著眼楮,笑得那麼真切。李國樓模不透榮祿為何要找他?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他比榮祿低四級,榮祿犯不著來找他套近乎。眼前的人是財神爺,現在的身價至少上百萬兩以上。
「哦,我還沒有恭喜國樓,抬旗這件事,大喜事啊,來,我們再干一杯。」兩人不著邊際的吟風誦月,李國樓才出紫禁城,榮祿已經知道李國樓被抬旗這件事,皇宮里的太監還要拍內務府大臣榮祿馬屁。
皇宮里的消息,榮祿最為靈通,他已經看出李國樓被兩位太後賞識,比他年輕,比他高大英俊,比他出身好。李國樓是新科探花郎,更能得到文人的支持。而他只有佔著滿人的光,這一點比李國樓高一籌。卻被恭親王突然來了一招「抬旗」,直接讓李國樓變成皇帝的私用奴才。榮祿打著和李國樓套近乎的主意,所以不顧他官職比李國樓高,在第一時間要與李國樓結交。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國樓不疾不徐,喝起菊花茶,他心里有無數疑團,但不會向榮祿討教。人心隔肚皮,言多必失。說菜肴的味道如何?他會滔滔不絕,把聚賢樓制造美食的秘法道破。其他事情李國樓光是打哈哈,不與榮祿深談。
榮祿看看差不多了,揮手讓旁邊服侍的小廝離開,微微一笑道︰「國樓是個玲瓏剔透的精細人啊。怪不得包大人賞識你,恭親王也提點你,其他人自不必說,老哥,真心實意想和你結交。」說到這里榮祿停下話語,抬眼看向李國樓臉部的表情,但見李國樓依然不動聲色的在點頭,不並表態。心里贊許不愧為李鴻章的族孫,小狐狸學李鴻章的風度,學得似模似樣。
榮祿緩緩說道︰「實不相瞞老哥,坐在位子上也有了一些身價,想為國家做一份貢獻。讓家里的人學習李中堂家里的人一樣,做民族企業家。我想在無錫開辦紡織廠,讓家鄉人民生活有所提高。我知道現在紡織廠以你們《亞東紡織廠》生產技術最先進,不知你是否肯幫助老哥一把。」
李國樓思索一下,真心實意的說︰「榮大人,實不相瞞,紡織廠是個無底洞,填進去的白銀,數以萬計,做大的機會是有,但虧本的可能性更大。就算開始賺錢,市場馬上變大,又要擴大廠房,又要改進機器。所賺的錢,你是看不到收回,只會看到白銀猶如雪花一樣撒出去。你想清楚再和我說,我把自己的兩位夫人給坑了,讓她們入股亞東紡織廠,現在想想就後悔,若是把銀子放在別的地方,早就可以分紅利了。」
榮祿莞爾而笑道︰「國樓,倒是沒有騙我,這個我早就知道了。但誰叫我有錢呢,民族振興就從輕工業開始,這個道理是你說的。對嗎?我有一顆愛國的心,買莊園、土地的事,不做!就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李國樓凝視看向榮祿,果真是和他同類人,想法和他一樣,心里想著民族振興,盼望大清重新崛起,榮祿肯把貪污得來的銀子用在振興民族工業上,就憑這一點,值得深交一場。
李國樓舉著酒杯,長身而起,微醺醺的搖頭晃腦,說道︰「好!榮大人是個好漢,我也不是小人,辦工廠事宜我家族這里沒有問題,只要亞東紡織廠有的技術,都可以引進給你辦的工廠,技術工人也沒問題,專利費不談,以後攜手共進啊。」
「嗯,為了振興民族,我們是應該團結在一起,來,干一杯!」榮祿不露聲色的接過暗語。他心里的想法,其實是在向李鴻章學習,有了錢財,用在辦實業上。官商結合,無往而不利。和李國樓深交,是他準備投靠洋務派的一步暗棋。所謂左右逢源,見風使舵,榮祿在仕途上每走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的。說到民族振興上面,果然把李國樓打動了,場面上李國樓不再裝作清高的文人騷客。
接下來李國樓也不客氣了,順桿爬的本事,他早就如臂使指,毫不害臊的說︰「榮大人,你應該知道我家里創辦了請進來銀行,我們這麼好的關系,幫我存點錢吧。」
榮祿也毫不客氣的問︰「嗯,那你那里有什麼優惠呢?」
大清在這個時期,客戶存在錢莊開戶還要一筆手續費,存款的利息是很低的,由《錢莊同業公會》監督。各地的錢莊、票號,甚至國外的銀行都遵循統一原則,互相競爭不能損害其他錢莊的利益。至于放貸就寬松許多,三分利息一個月的高利貸也有錢莊做,等同于黑社會的放貸。大清是農耕社會,通貨膨脹還沒有產生,很多東西幾十年物價不變。
「這個••••••」李國樓遇見精打細算的人了,朋友也要講利益,無奈道︰「榮大人,行規是不能壞的,最多明年我送一份厚禮,大家心照不宣嘛。」
「咯咯咯咯,老哥開個玩笑,你別當真,趕明我親自去天津替你站台,先存50萬兩銀子,怎麼樣?夠朋友了吧。」榮祿一雙丹鳳眼,眯成一條縫,細看李國樓,生意、金錢雙管齊下,一場普通的午餐,就讓兩個陌生的朝臣結為知己。
此時李國樓放開了,問道︰「榮大人,可否告訴小弟,這皇上封我官職其他的官帽,我都明白了。萬壽山工程督辦這是干什麼的呀?」
「啊••••••」榮祿手一抖,筷子掉在地上,滿臉驚訝的瞅著李國樓,看出李國樓真的不知道,怎麼有這麼傻的人,連萬壽山工程督辦是干什麼也不知道?
小廝換過一雙筷子以後,榮祿開口道︰「國樓,實話告訴你吧,你得到皇宮一個肥缺,萬壽山只是圓明園的一處院子,其實就是圓明園重建工程。兩位太後娘娘即將撤去簾子,她們要住進圓明園,平時不住紫禁城,讓皇上獨掌權柄。內務府有專款撥給萬壽山工程,而太後娘娘也會把體己銀子墊進去的,一年總進項,我看不會少于250萬兩白銀,就算以後不再重建,光小修小補,維持用度,一年至少也要100萬白銀。這下你明白了嗎?」
「啊••••••」李國樓叫得比榮祿還響亮,天上果然有掉餡餅這種事,難怪榮祿會和他結交,他是有福之人啊。雁過撥毛的道理他豈能不懂,皇宮里用度的規矩是三分真實,七分虛假。這里面有多少貓膩?明天他家將呈現從未有過的場景,死太監會排著隊來他家送禮來了,歷史能夠反著來,他竟然爬到太監頭頂上去了。
李國樓和榮祿分手告別,榮祿明天還要登門拜訪李國樓,送一份賀禮,恭喜他升官之喜,兩人在聚賢樓門口拱手告別。
李國樓坐在馬車上獨自拍手大笑,該和誰共享這份喜悅呢?嗯••••••慶親王奕劻這個人不能得罪,今晚就要上門拜訪。先送五萬兩白銀,請示一下慶親王,《清中大學》的工程專款分配問題,慶親王要幾成才會滿意?哎••••••以後結余的工程款不夠的話,只有他想辦法籌集。清中大學是民族新文化的搖籃,他這個首席學政,將會名垂青史。哎••••••為了民族振興,只能把慶親王書寫成清廉愛國的大知識分子。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