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先周時期,農耕文化就在董志原誕生,公劉「教民稼穡」,留下了「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的詩作,董志原百姓至今不忘先賢,每年三月十八公劉誕辰時,都有數萬民眾聚集公劉殿,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這一次太昌鎮、政平鎮和平解放,盛大的的祭祀活動如期舉行,為了董志原變成清軍的農墾基地,清軍將領們非常虔誠的焚香禱告,讓清軍戰士知道農業的重要性,
一場大生產運動在董志原如火如荼行進,徐佔彪、黃鼎帶頭墾荒種地,全軍實行屯田制度,許多民夫、長夫、還有傷病退役的戰士在董志原分到了田地,
李國樓在這場運動中,種地沒有參加,仍然有規律的鍛煉身體,埋頭于文案,
在徐佔彪大力倡導之下,董志原展開一場聲勢浩大植樹運動,要把黃土高坡變成綠樹成蔭的山林,道路兩旁遍栽楊柳、榆樹,清軍戰士每天進行澆灌樹苗,這就是聞名後世的左公柳的起源,雖說左宗棠一生都沒到過董志原,但並不妨礙的董志原百姓熱愛左宗棠,
這也難怪董志原百姓如此熱愛左宗棠,因為這里的原住回民都給搬遷了,重新入駐的人,除了戰爭遺留下來的清軍退役的軍人、長夫、民夫,就是董福祥的十萬流民軍,
左宗棠使出讓回民遷移的招數非常有效,楚軍肅清的回軍根據地,沒有出現回民反叛的事情,徹底解決大西北,十幾年動蕩的戰亂,
接下來又是一場捐贈運動,長官帶頭給退役的戰士,提供農具牛馬等生產資料,
表面上對待退役的戰士關懷備至,暗地里軍官們鬧翻天了,個個哭窮,但誰的脖子都沒左宗棠粗,攤派下來的數額,還是一文不少的落到實處,
李國樓在徐佔彪和黃鼎雙面夾攻之下,要他把百姓的生活提高至投降派的高度,一定要拿出五萬兩銀子,絕不接受厚此薄彼的一萬兩攤派份額,最後李國樓繳械投降,捐助給退伍老兵五萬兩銀子,
李國樓過了這一關,十社鎮的百姓開始修建一座全新的子龍廟,位子就在廢棄的回軍軍營,兩門古董級別的紅夷大炮,被擺放在子龍廟前面,還有諸多李國樓用過的器物、衣物都成為貢品,李國樓木知木覺,只是感覺好多物品換新的了,為何用得好好的會不見,直到過了很久婉娘才向他道出實情,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攻心為上,但回軍大帥馬正和軟硬不吃,不肯歸順大清,負隅頑抗到底,這樣的對手,清軍心里值得敬佩,也要挫骨揚灰,清軍在佔領肖金鎮,肅清黃土高坡游動的各處游擊隊之後,開始對董志縣城形成合圍,
對付游擊隊,清軍自有高招,那就是秉承了祖先的殘忍,把一座座黃土高坡蕩為無人區,這場掃蕩回軍游擊隊的戰役,李國樓沒有參加,這種小規模的戰斗,沒有高級指揮官指揮,而是有營官定點清除某塊地段,
清軍大部隊先堵住要道,而後小股部隊梳理一座座黃土高坡,很多躲藏的山溝溝躲避戰火的百姓被清軍搜出來,這些人大都被帶出荒無人煙的地區,幸運的回歸大清,有些百姓被清除,成為野狼的口食,
每一支清軍小隊的任務不同,所以做出的決定不同,剿滅回軍游擊隊,清軍戰士傷亡不斷,清軍的報復更加血腥,這是場耐力的戰斗,在左宗棠大移民的策略下,回軍游擊隊成為無源之水,連生存都很困難,
許多回軍游擊隊,饑腸轆轆忍受不了折磨,從個人至小隊,絡繹不絕的走出山溝溝,向清軍繳械投降,
李字營的二百多名步兵協同二百多名長夫一起參加的圍剿回軍游擊隊的戰役,歷時一個多月,才返回駐地,隊伍雖然得到鍛煉,但總結報告,由始至終沒有寫下,這一點不像李國樓的風格,只是在李字營戰史上,提了一名李國樓親戚的名字,李運捕被破格提升至哨官,胡陰山、方志勇、徐玉光、鄧通等人升為隊長,
其中發生轟動世界的一件事,清軍抓住一名逃入山林十幾年,躲避戰亂的漢人男子,已經不會說人話,變成野人,清軍把這個人當成真的野人,向世人公布重大消息,還把照片刊登在上海申報上,最後被前來參觀的英國考古學家亨得利揭穿,讓人唏噓不已,
董志縣城城長三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寬一丈二尺,基厚二丈,城堞五百三十二枚,炮台十二座,城門四座,城防堅固耐久,看似固若金湯,
副帥徐佔彪親臨戰場,戰場指揮官郭寶昌陪同觀測董志縣城城防設施,這場戰役遲遲未打,一是希望馬正和能夠順應民心,歸順大清,清廷開出的條件比回民英雄崔偉還要優厚,二是清軍不敢輕率的開戰,而是做足戰前工作,在董志縣城四周修築炮台,暗地里開挖地道,
晨風之中,清軍將領站在工事里,舉著望遠鏡觀察董志縣城,清軍將領沿著坑道走了五千多米距離,縱橫交錯的坑道,像蜘蛛網一樣把整個董志縣城包圍了,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收復董志原的里程碑戰役,佔領董志縣城對于清軍意義重大,積蓄力量的清軍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清軍搭建的炮台比董志縣城還要高二丈,而且是四個方向都有炮台,徐佔彪要把這場戰役打出氣勢,不惜財力、物力、人力,要和董志原的回軍決一死戰,
徐佔彪正兒八經道︰「馬正和就像糞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他想讓我們在董志縣城栽一個大跟頭,好讓金積堡的叛軍贏得喘息的機會,這是痴人做夢,傷亡人數一定要控制下來,不然就是只有苦勞,沒有功勞,郭總指揮,我給你這麼長時間準備,就是要求你把這場戰役打好,你是怎麼準備的,」
郭寶昌清了清嗓子,說道︰「徐副帥,這場戰役我準備一個多月了,首先是以炮戰,摧毀敵人一個個火力點,每天尋找城里的目標,把每一個有價值的目標都標注出來,等著雷霆一擊的那一刻,其次我還是攻心為上,射入城里上萬封勸降信,號召守城的回軍官兵,爬城頭向我軍投降,帶槍投降的回軍賞銀二十兩銀子,這一個多月絡續有一百七十七名回軍戰士,向我軍投降了,不過馬正和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回軍爬城頭下來,這些天已經沒有人投降了,還有我讓回民每天從早到晚,向城頭上喊話,至于效果怎麼樣,鬼才知道,」
李國樓插話道︰「郭總指揮,這一招沒打仗時有用,可以感召人心,一見血就沒什麼用,雙方刺刀見紅,變成兩只蟈蟈,輸就是死,」
郭寶昌哈哈一笑道︰「李長官,反正就是耗時間,讓戰士們窮開心,我不是在修棧道嗎,馬上讓董志縣城從地圖上抹去,」
李國樓長嘆一口氣道︰「郭總指揮,你剛抹去,就要重修縣城,我的意見最多兩道城牆,別四處開花,浪費人力物力不說,也讓接下來的安撫工作難上加難啊,」
「狗屁,我們戰士生命不重要嗎,地方建設關我們什麼事,郭總指揮別听李長官的話,給我狠狠打,對待糞坑里的石頭,只有砸碎一條絕路,李長官,我越來越看你不順眼,黃道員從來不說這種迂腐的話,」徐佔彪氣急敗壞,臭罵李國樓幾句,少破壞就要多死人,用人命開闢勝利之路,已經讓他飽受朝廷的責備,這一次他改弦更張,重用八面玲瓏的郭寶昌,就是要一改過去拼消耗的戰法,沒想到李國樓又在旁邊唧唧歪歪,就是討人嫌,
李國樓識趣的閉嘴,文人的嘴說起來一朵花,操作起來顧此失彼,哪有盡善盡美之事,只是他一廂情願看見的一幕,
「是,徐副帥,既然讓我當了這個總指揮,我就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不會听麻雀亂喳喳,對于城里的一些古建築,到時能夠保留,我會盡力而為的,徐副帥,我通過自己的渠道搞來兩門克虜伯大炮,我帶你去看看,」郭寶昌挑遜的瞪眼李國樓,條條大路通羅馬,他也有能耐搞到重裝軍用裝備,
戰場上罵娘是軍人的常態,李國樓笑容可掬,亦步亦趨的走上高大的炮台,
對于進口的大炮,李國樓不感興趣,反而在看幾門天津機器制造局制造的劈山炮,雖然劈山炮的鋼管還是從國外進口的,但已經是一個進步,大清能夠制造出,和先進國家比肩的大炮,這劈山炮其實就是榴彈炮,射程比榴彈炮近一些,大炮口徑粗一點,以威力巨大見長,專門用來對付堅固堡壘,可以說是大清用來對付回軍的銅牆鐵壁戰術,專門量身訂做設計,由天津機器制造局制造出來的最新型武器,
郭寶昌開始囂張了,明知故問道︰「李長官,怎麼樣我的寶貝多吧,另外三處炮台還有呢,有沒有嚇著,」
李國樓故意大聲道︰「這些物資一看就是傅相大人的淮軍裝備,郭守備你和張曜的關系倒是很融洽,朋友遍天下嘛,」
郭寶昌被李國樓看穿老底,奸笑道︰「那是當然,我是吃貨,哪里都能伸一抓,全軍聞名的戰將郭總指揮,」
眾人皆笑,連炮台上的炮兵戰士都忍俊不禁的在笑,每一名長官脾氣不一樣,郭寶昌對下屬嚴厲,動輒打罵,但也有和善的一面,說話風趣,善于和戰士打成一片,
李國樓和戰士從來不會這麼親熱,總是保持師座的尊嚴,他太年輕,年輕得讓人嫉妒,在眾軍官里,論戰功李國樓連人家一只腳趾頭都比不上,但並妨礙他成為一顆閃耀的將星,戰術理論課,沒人比不上他,更別提筆案上的功夫,
很多軍官只會實干,打仗在行,但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李國樓善于總結經驗,把戰役的經過用文字書寫下來,還能把戰役的每一步驟寫明,用理論結合實際闡述鮮明的觀點,連徐佔彪都要把戰役的各種數據,交予李國樓詳細閱讀,就是要李國樓寫出戰況的優缺點,哪些可以自身提高,在下次戰役里避免錯誤發生,
看見李國樓欣賞幾門劈山炮,黃鼎含笑道︰「怎麼了李長官在憂國憂民啊,」
「嗯,這劈山炮不錯,看上去不錯,有種厚重的感覺,這代表我軍的軍工事業走上新的台階,不過炮鏡糙了點,沒按照國際統一格式,這是不對的,還是要跟上歷史潮流,別自行一套,浪費人力資源,」李國樓瞄了幾眼,就給他找出漏洞,這已經是他的習慣,總要找人一點缺點,就像手下人寫文章一樣,他要改動幾個字,若是不改,就不能顯出探花郎的水平,會渾身難受憋得慌,
荀喜斜睨道︰「李長官,這你就不懂了,看在我們交情份上,實話告訴你,這是有道理的,這大炮被洋鬼子繳獲,洋鬼子就不會使了,這叫自我保護意識,學著點,」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還以為老祖宗的規矩,不能改了,」李國樓恍然大悟,怪不得清廷制造大炮的口徑和國外的大炮不一樣,原來是大清害怕打敗仗,這哪行啊,要換位思考,清軍打贏西方列強了呢,豈不是繳獲了炮彈也不能使,以後他成為當權派,一定照搬照抄西方列強的大炮口徑,
「李長官,狗洞挖好了,要不要去鑽啊,」郭寶昌戲孽的表情看著李國樓,好好的長官不做,去看工兵挖地道,犯得著做狗嘛,
「去,有機會學習,爬一回狗洞,向皖軍學習,向皖軍致敬,」李國樓的舉動,沒人能猜得透,竟然又去爬地洞了,
這讓郭寶昌很惱火,算錯了李國樓的舉動,眉頭緊蹙,腦海里在想,該怎麼開口向李國樓借六十名李字營官兵,人多力量大,郭寶昌貼上了黃鼎,兩人鬼祟的商量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