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郡內,山川縱橫,河流當道……
向雲與王越、典韋二人領著三百騎衛策馬而行,一路抄小道往巴郡而去,倒也有驚無險。
兩日後,向雲眾人抵達巴郡江州。
張遼早有得到消息,知道向雲要來,故此,向雲雖有偽裝,但因人數緣故,眾人抵達巴郡的消息亦是未逃過張遼耳目,向雲尚距離巴郡有一段距離,張遼便已率兵迎接。
好在張遼處事穩重,知道向雲有意隱瞞身份,因此並未興師動眾,暗中將向雲迎回府內。
巴郡,江州太守府。
向雲坐與主位,其下左首張遼、右首鄭泰,其下張遼副將任振,名士何,等文臣武將以二人為首,分席而坐。
向雲目光掃過眾人,微微點了點頭,最後將目光轉回張遼身上,沉聲道︰「巴郡諸事辛苦諸位了,文遠,巴郡以北的吳懿最近如何,可有動靜!」
張遼聞言,微微拱了拱手,道︰「回稟主公,自從成都決戰分出勝負後,吳懿便已退兵,扼守安漢,與我軍墊江遙遙相對,平分巴郡!」
向雲點點頭︰「哦,那墊江防備是由誰負責的!」
「還是徐榮將軍!」
「嗯,這就好,文豐辦事沉穩,有他在,墊江必然穩如泰山。」向雲點點頭,笑道。
「主公,屬下有事稟報,。」這時,對面鄭泰突然起身道。
「公業先生有何事,盡管說。」鄭泰當世大儒,若非向雲無意將其救下,根本不可能投入向雲麾下,面對鄭泰,向雲不敢怠慢,舉手道。
鄭泰略微猶豫,這才拱手道︰「屬下知曉主公求才若渴,對于賢能,皆能不分才藝而一視同仁,故此,屬下有意向主公舉薦一人,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向雲聞言一喜︰「哦,何人,公業請說……」人才嘛,怎會嫌多。
「此人乃屬下之弟,鄭渾,字文公。」鄭泰說道。
向雲聞言,恍然道︰「原來是公業之弟,哈哈,好,必然又乃當世大儒!」
聞言,鄭泰搖頭道︰「說來慚愧,舍弟雖出身書香世家,但自幼獨具匠心,喜好研究各種工匠之藝,極為感興趣,特別是對于兵器制造等鐵制工藝極為偏好,然,弟受世俗束縛,所謂人言可畏,舍弟對此雖然痴迷,但礙于各種緣由,不得不對此擱淺,如今听聞主公對天下奇藝皆是等同視之,固特與好友倉慈從淮南趕往益州尋泰,有意讓泰引薦,泰耐之不過,故此,才斗膽向主公舉薦!」
鄭渾,字文公,河南開封人,東漢名儒鄭眾曾孫,鄭泰親弟。
(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特在此說明,受了很多三國小說影響,一直覺得鄭渾是個著名鐵匠,但在歷史上,並未說鄭渾是鐵匠,而是官居︰將作大匠,負責掌管︰宮室、宗廟、陵寢等的土木營建罷了,不過,在本書,我將鄭渾設定為一個酷愛鐵匠技藝之人,但由于世俗影響,一直將心底愛好壓制著,學習各種工匠方面的知識,直到向雲出現,才有所轉機,)
听了鄭泰的話,向雲微微點了點頭,確實,在東漢時期,士農工商,這一階級觀念深入骨髓。
在世人眼里,工匠商賈之流,其地位還不如一介草民,而鄭渾出身名儒大家,雖然對工匠技藝有所愛好,但又是為了家族臉面,不得不選擇將理想與愛好藏于心底,暗中研究。
而向雲,因來自後世,對于各種工匠皆抱有欣賞尊崇的態度,沒有絲毫歧視,故此對工匠態度與常人大大不同……
向雲的出現,讓鄭渾看到一絲曙光,因此,在一听聞大哥鄭泰在向雲麾下任職時,便與好友倉慈特意從淮南來到益州,找到鄭泰,讓其為引薦人。
鄭泰知道弟弟的愛好,雖並不支持,但也不願打擊,本有意給向雲寫信引薦的,不料向雲突然來到巴郡,正巧給了鄭泰這一機會。
各種念頭流轉,想起當世工匠的落魄地位,向雲輕輕嘆了口氣,道︰「工匠亦百藝,何苦地位低,古有墨家機關術、春秋巨匠魯班、歐志子,先秦又有名匠干將,如此多奇能異士,為我華夏文化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既如此,竟不能改變世人對工匠的看法,可悲,可嘆,若世人皆能注重奇藝,我泱泱華夏,何愁國不強,民不富!」
一番感慨,向雲出自肺腑,在座眾人听了向雲的話,皆是一震,陷入沉思,似乎在思索向雲話中深意。
不顧眾人思索,向雲目光一轉,看向鄭泰,詢問道︰「敢問公業令弟尚在何處,雲正待一見!」
鄭泰本在思索向雲話中深意,聞言後,當即臉色一喜,道︰「就在堂外等候!」
「好,有請。」向雲一喜,當即令侍衛通傳。
不久,便見一男子虎步從堂外而來。
眾人皆是舉目望去,卻見,此人身高近八尺,若細細觀之,便會發現其容貌與鄭泰了幾分相似,但比起鄭泰,卻更為健碩,龍行虎步間,有著一股淡淡書香氣息同時,亦有武者的豪邁,可謂極為矛盾。
「草民鄭渾,字文公,見過征西將軍,其他書友正在看:。」男子行到堂前,神色嚴肅的對著向雲拱手一禮,道。
向雲聞言,先是仔細觀察了一番鄭渾,點點頭,看鄭渾的體格,平時必沒少偷練制鐵,不然亦不可能有如此雄壯的身材。
念此,向雲開口說道︰「文公請起,雲剛听汝兄長公業先生說,文公喜好制鐵,可有此事!」
鄭渾聞言,神色不變,沒有絲毫引以為恥之感,回道︰「兄長所言不假,渾確實喜愛各種匠藝,制鐵更是最為擅長,混在避禍淮南之時,常年研習制鐵之術,頗有收獲,但由于制鐵極為耗材,需要無數鐵礦,渾資金不足,加上漢律不容,固無法進行深入研究,渾常聞征西將軍唯才是舉,對有才之人,無論何藝,皆能平等視之,固不遠千里前來投效,不知將軍可願供渾一席之地,以于棲息,渾願全力為將軍效力!」
鄭渾雖愛好工藝,但卻是出身書香門第,一番話,亦是說的極為巧妙,先是道出自己才能,又暗暗將向雲夸贊一番,再說出自己投效的目的,如此一來,向雲若拒絕,可就顯得有些不符合他那唯才是舉的名聲了。
向雲聞言,毫不在意,大笑道︰「哈哈,文公之言,固所願也,若文公有意,雲之轄內,任君挑選地段,以供棲息,此後,各種鐵礦,只要合理,文公可隨意開采!」
堂內眾人聞言,包括鄭渾,無不大驚,顯然,誰也未料到,向雲對于鄭渾竟是如此看重,剛一接納,便如此允諾鄭渾,雖然眾人知道這不過是場面話,但要知道,向雲極重諾言,即便是場面話,又何曾見向雲狂言的。
聞言,鄭渾雙目亦是閃過一絲炙熱,沒有過多猶豫,當即是單膝跪地,拱手拜道︰「鄭渾見過主公,主公知遇之恩,渾無以為報,從此後,渾必當竭盡所能,為主公打造先天下之先的絕世利器!」
向雲聞言,大喜,起身來到堂前,親自扶起鄭渾,笑著糾正道︰「文公听清了,不是為我,而是為我麾下所有將士,我希望,文公口中的‘利’器,並非一人之‘利’,而是萬人之‘利’,甚至是萬萬人之‘利’,到時,相信文公必能成為如墨子一般巨匠,名垂青史!」
鄭渾明白向雲口中‘利’是指何意,聞言後不僅沒有畏懼,反而有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陣熱血沸騰,拱手鏗鏘道︰「諾!」
當日,向雲成功收的鄭渾,接著,向雲便讓張遼派人將鄭渾護送往成都而去,同時一封書信傳給戲志才,並向其介紹了鄭渾才能後便未多說了,向雲相信,戲志才定能明白他的心意,給鄭渾合理的安排。
正巧,王越派出的探子也在當日回來,並帶回甘寧的消息,原來,此刻的甘寧,正在涪陵附近的長江流域,距離江州不是很遠。
上元節快到了,向雲不想耽擱太多時間,于是乎,便立刻動身離開了江州,乘船往涪陵而去。
為了避免興師動眾,向雲離去時並未驚動張遼,只留下一封書信。
然而,向雲卻不知道,向雲離去,並前往涪陵的消息,很快被張遼得知。
而張遼,又知曉涪陵最近山賊橫行,向雲前往涪陵,太過危險,張遼大驚,在唯恐向雲有失的情況下,也顧不得其他,當即領兵五千,乘船追向雲而去。
張遼領兵渡船前往涪陵的消息,很快通過眼線傳到涪陵等地,各方盜賊,紛紛大驚。
此刻的他們,早已得知向雲勸降文書一事,早已精神緊繃,如今張遼突然出兵,眾賊皆覺向雲要反悔,準備在上元節前鎮壓涪陵,清剿他們,于是,眾賊畏懼下,紛紛聚集,陷入備戰狀態。
如此一來,就連原本有意接受向雲招降的賊伙,亦是恐向雲出爾反爾,紛紛聚集一處,準備共抗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