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劍門關,聳立于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四周群峰雄偉,山勢險峻,在此以石建關,名曰劍門關,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漢末時期的劍門關尚無後世的遠近聞名,雖有以石建關,頗為雄壯,但遠不及歷史上聲名遠播、牢不可破的萬夫莫敵劍門關。
在董卓進兵益州前,劍門關僅是有著粗糙建設,董卓途經此地,軍師李儒看中此地險峻,可謂入蜀咽喉,便向董卓進言加修此關,董卓納其言,派兵搶修一月,方有今日雄壯。
(剛查到歷史上劍門關是諸葛亮派兵修築,也不知在此前有沒有劍門關一說,但在此就當做有,不過比較粗糙,現已被董卓增修,)
如今,董卓卻是被陷于他自己下令增修的劍門關內。
此刻,關門外正有數萬大軍圍于此,天空中,滾滾巨石猶如天降隕石般從城下敵軍陣地中拋起,接著帶著無匹聲勢落入劍門關內,聲勢駭人。
看此情形,城外征西軍竟是有了大型攻城器械。
關頭上,董卓在無數西涼勇士保護下,躲在一隱秘地帶觀察著關下情況,關外,密密麻麻的的軍隊將劍門關團團包圍,近十架造型奇怪的器械輪流拋起一塊塊巨石,帶著呼呼風聲劃破長空,掠向劍門關,砸入哪里,哪里必當慘嚎不止,哀嚎一片。
見此,即便是殺人如麻的董卓亦是禁不住全身驚顫。
「這是何物,竟有如此之威。」董卓見狀,不由驚呼出聲。
「報岳父,若小婿所料不錯,這便是投石機,據傳乃戰國時期墨子所造,當年魯班造雲梯,墨子造投石機,俱是威力無匹,可惜歷經時代變遷,制造簡便的雲梯廣為流傳,復雜的投石機卻早已失傳,不想今日竟被征西軍重現,唉也不知這對我軍是禍是福」一旁,李儒臉色蒼白的為董卓解釋起來。
「如今向雲小兒領數萬大軍追擊在後,前路卻被張遼領兵堵住,我軍被困劍門關,不知文優可有何計策助我逃出。」董卓聞言,早已沒了當初入川的豪氣,反是驚懼無比。
卻說董卓也倒霉,當初便是看中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狹隘地勢,在劍門關只需憑借數千兵力便可抵擋數萬大軍,相反,關外敵軍同樣可以以數千大軍將劍門關團團圍住,如今董卓近十萬大軍擠在這小小的劍門關,空有兵力,卻施展不開,嗚呼奈何。
張遼素來善戰,自然清楚這點,因此領兵將劍門圍住後,卻不急于展開猛攻,而是用投石機慢慢的砸,與關內敵軍打起了消耗戰。
董卓當初為了確保撤退速度,大軍撤退只攜帶數月糧食便走,如今已過半月,糧草所剩無多,加上劍門關新修,自然不可能囤積太多糧草,而作為唯一糧道的廣元卻被張遼突襲失陷,董卓大軍一時間竟陷入缺糧的尷尬境地。
「岳父有近十萬兵力,不過在此處卻施展不開,為今之計,只有盡快突圍,若不然待後方向雲主力追上,與張遼形成里應外合之勢,畝時不需攻城,只要將劍門圍死,我軍熬不過三月必因消耗掉余糧而不戰自潰。」李儒聞言,沒有猶豫,直接道出其中關鍵。
「軍師所言甚是,太師快下令突圍吧。」李儒話音一落,四周董卓下屬紛紛進言。
「報太師,溫侯領數百殘兵敗退,已抵達劍門關。」就在這時,傳令兵適時而來。
董卓聞言,臉色一變︰「廢物,才抵擋這麼一會便敗下陣來。」現在,隨著呂布屢次敗到向雲手中,董卓也對呂布這義子越來越不滿。
「岳父慎言,如今岳父被困劍門關,正是用人之際,溫侯武勇天下無雙,必可助岳父突圍,岳父萬不可因小失大。」李儒聞言,心中一嘆,岳父如今連番戰敗已亂了方寸,換以前即便對呂布再有不滿,也不會當眾辱罵。
「哼。」董卓聞言,只是冷哼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很快,呂布數百家將出現在董卓面前︰「義父,益州兵攻勢凶猛,孩兒無能,只能阻其兩個時辰,請義父責罰!」
「我兒奉先無須自責,益州兵人多勢眾,我兒擋不住亦是情有可原,這不怪你,起來吧。」董卓听了李儒的話,態度轉變的倒是挺快。
「謝義父!」
無論呂布與董卓心中如何不滿對方,但在此時此刻,雙方明面上依舊親密。
「我兒啊,如今劍門關已被張遼那廝領兵圍住,後方向雲小兒亦將抵達,為父與軍師商議,決定由我兒為將,領兵護我突圍,不知我兒意下如何。」一陣寒暄後,董卓說出自己的打算。
「義父放心,有某呂布在,必當竭盡全力保義父安全,肝腦涂地,在所不辭。」對此,呂布當即表露態度,言罷,呂布嘴角劃過一絲莫名笑意。
「哈哈,吾有我兒奉先,天下誰能阻我。」董卓見此,亦是大笑不止。
當日,劍門關近十萬西涼大軍傾巢出動,朝著關外發起突圍。
張遼見此,反應極快的下令全軍迎上,數萬大軍死死圍住劍門關,于關外與董卓大軍展開激烈廝殺。
雙方將士一邊是拼死突圍,一方是以保護家園為由,互不相讓,于關外一場大戰,殺的是天昏地暗,鬼哭狼嚎。
就在雙方殺得如火似茶,劍門關後方向雲終于領兵趕到,從後方對劍門關展開迅猛攻勢。
董卓本已打算突圍,因此對後方防御並不嚴整,益州軍在典韋、許褚等數員悍將的身先士卒下,迅速攻入劍門關,並從後方殺入西涼軍陣,西涼軍陣型大亂。
就在向雲趕到與張遼展開合圍時,董卓也終于在天下無雙的悍將呂布保護下,領兩萬西涼鐵騎拼死突破重圍,往廣元撤去。
對此,張遼雖然指揮大軍拼死阻擋,但卻擋不住西涼鐵騎的忠心護主,最終無奈讓董卓成功突圍而去。
對此,張遼當即將怒氣撒在了其余尚未來得及突圍出去的西涼兵身上。
此時,除了董卓領走的兩萬余西涼鐵騎,尚有近兩萬西涼騎兵及數萬步卒來不及突圍。
既然沒有攔住董卓,張遼怎能讓其余人再突圍,當即在將指揮權暫且交予副將任振後,自己則披甲上陣,率領數千親兵,阻殺敵軍。
張遼不僅指揮能力極強,自身武藝非凡,練兵亦是非常有一套,在他親率親兵出戰下,西涼兵雖然精悍,但也被張遼殺得節節敗退。
董卓怕死,不顧三軍將士獨自突圍逃跑,對西涼兵士氣打擊極大,西涼軍大部隊突圍不成,被困于劍門關里外,部分在關外被張遼領兵截住,大部分卻尚在關內,被向雲麾下數員悍將領兵圍殺,進退不得。
無數西涼兵被向雲、張遼雙方大軍團團圍住,一陣絞殺後,最終以陣斬敵將數十員,斬殺西涼兵近四萬,余者再無抵抗之心,盡數投降而結束。
此役,征西軍以董卓敗逃,殺敵近四萬、俘虜三萬的結果而勝利,不過,當戰果匯報到向雲手中時,向雲卻是高興不起來,因為此戰雖然勝了,卻是自向雲起兵以來,難得一見的慘勝。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此話果然不假。
此役,征西軍雖是佔得先機,但卻是再次驗證了西涼兵精悍善戰之名並非虛傳。
這場戰斗,可以說是董卓入川以來與征西軍唯一的一場硬戰,僅如此,征西軍亦是死傷慘重,特別是張遼一部,面臨著董卓及呂布率領的西涼鐵騎先鋒的瘋狂突圍,損失更是令人揪心。
張遼帶來的兵力,加上從廣元收降的劉焉本部,以及匆匆招募的新兵,零零散散近四萬兵力,在此短短數幾個時辰期間,損傷數目竟高達三萬余,其中戰死居然達到近兩萬,戰死的大多都是新招募的新兵,其余重傷八千,輕傷一萬。
可以說,張遼帶來的四萬大軍,包括張遼在內,沒有一個是不帶傷的。
而向雲率領的數萬大軍,因是從背後突襲的緣故,損傷較小,但也頗為驚人,戰死近萬,傷者兩萬。
就在這短短的一場交戰,便高達到如此的損失,由此可見西涼兵有多麼的悍勇善戰。
面對這樣的戰果,即便是性格沉穩的張遼亦是忍不住雙目噴火,看向那些已經被俘的三萬西涼兵目光中竟透露出陣陣殺氣,竟忍不住對向雲進言,要坑殺此三萬西涼兵俘虜,以報死去的袍澤之仇。
張遼憤怒驅使下提出此言,所以並未遮掩,甚至是當著場中已被收繳了兵器的西涼兵說的。
當張遼話一出口,場中三萬俘虜頓時大嘩,全部恨恨的瞪了張遼一眼,接著死死盯住向雲,生怕向雲一個激動就答應下來,到時沒了兵器的他們,連反抗的余地都沒有。
張遼話一出口,向雲一旁身為文人的郭嘉卻首先提出反對意見,郭嘉反對理由不多,但卻非常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