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國 第七十六節、日本太上皇

作者 ︰ 夢里掙扎

跟宋懿解釋完之後,姜田只好拿著腰牌再次入宮。這回不僅要匯報前一段時間的工作進展,同時也要說明新的情況,比如關于遣華史的合作意向,還有就是關于自己不小心泄露了公制單位事情。

「這麼說他們想派遣留學生。」張韜沉默了一會︰「你覺得有把握不讓他們接觸到過于先進的東西嗎?」

「留學生的學習內容肯定會驚動幕府,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允許日本人隨便出國,另一個就是限制本國人學習可能會對自己不利的東西。我覺得如果只是灌輸一些儒家的忠君思想,這和現如今的日本文化並不沖突。再說就算德川幕府現在勢力強大,卻無法完全控制整個日本,尤其是地位超然的宗教與皇家,所以他能阻止的可能性極小。而且今後的一百來年日本的政治體制不出大問的話將十分穩定,我們正好可以用明朝興起的白話小說來達到軟性滲透的目的。同時也能豐富日本人的業余生活並安定社會環境,對于我們今後挖空他們的礦山有著輔助作用。」

「僅僅是小說就能有那麼大的用處?」張韜有點難以置信。

姜田這才記起來這個前輩穿越的時間較早,還沒有見識過所謂的軟實力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軟實力用的好,甚至可以不菲吹灰之力就瓦解對方的抵抗心里,同時還能讓我方永遠保持正義的形象,說實在的就拿四大名著來說,《三國》是日本人、蒙古人、滿族人以及其他周邊國家幾乎都要讀的著作,也是他們特別佩服的年代,假如我們也大規模的宣傳明末這段歷史,不僅能讓你在對待儒生時掌握話語權,同時也能弘揚中華朝的赫赫戰功,震懾一些宵小。比方說當年僅僅是在大沽口登陸的奇兵就達到了三萬人馬,動用各類船只五百余艘,這個數字還不妨再夸大一點,讓周邊的國家一听,就能嚇的睡不著覺。」

張韜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自己和儒家斗了十幾年,從一開始的口水仗到後來的全武行,真要是寫出來也夠編成一本書的了。哪怕自己完全尊重史實,一點都不歪曲這些人,都可以讓天下人看到這些號稱坦蕩君子的家伙究竟是個什麼玩意。並且還能起到壓制他們在民間煽風點火的作用。

「你說的朕明白了,但是這公制單位又是怎麼回事?」

「這是我的錯誤,繪圖時因為牽扯到許多細節上的問題,所以很自然的就寫了公制單位,並且用了大量的字母縮寫,好在我編了個瞎話,告訴宋懿這是我想到的保密辦法,讓外人就算看見了也不知道具體的尺寸是多少。反正這兩天他正在準備材料,研制要等到三天後才能開始,我這不就趕緊跑來匯報了。」

張韜又思考了片刻之後說到︰「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普及公制不就行了。」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可是天下人已經習慣了明朝的度量,民間的標準有的時候也不統一,一旦貿然推廣必然導致天下大亂,其中重量與長度的混亂將會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不利于我們現在的復興計劃,不如循序漸進,首先從工業上進行統一規範,然後推廣到金融與建築等行業,當這些與民生關系偏小的地方適應了新制度之後再推而廣之。」

「也就是兩種度量並行?」

「是的,不僅如此還要逐漸在財稅制度上采用新度量,比如我們明年開始制造新貨幣,就可以將一兩銀元的標重改為50克!沖壓制造的硬幣在重量上相差微小,甚至可以在不太精準的稱上當砝碼用,等人們習慣了完稅時自己換算差額,並且逐漸適應了新標準,自然可以宣布老的度量衡作廢。」

「那樣不是更加會引發混亂嗎?朕沒記錯的話明朝的兩可是只有三十幾克!」

「明斤有十六兩,市斤只有十兩,算起來還是我們佔便宜了,百姓是精明的,交公糧的時候如果不想讓朝廷揩油他自己會算清楚的。就是你要防備著那些皂隸們的潛規則。」

「他們敢!」張韜橫眉立目的一瞪眼︰「他們以為靠著經年累月的掌管地方,就能欺上瞞下損公肥私。不妨告訴你,當年朕在軍中就培養了大批的文職,就是等著這一天呢,讓我逮到全都砍了祭旗!」

面對凜然的殺氣,姜田咽了咽口水,真不知要有多少人頭落地︰「殺了他們豈不是太便宜了?舉家遷往陝西或是甘肅不是更好,或者就是抓去植樹造林,爭取用一兩百年的時間改造出千里沃野。」

「這事就不用你考慮了,總之我同意你在科學院使用新的度量衡,其他的事情朕自有主張。」

姜田完全沒有想到,只是自己的一個疏忽,會在今後的幾年里被人無數遍的問候家族中的女性,廣袤大地上許多早已習慣了原先計量標準的人們,每次遇到新舊體制導致的換算時都要想起他來。不過好處是在以後有一次科學院的檔案室遭竊,一部分設計圖紙不幸遺失,最終卻因為圖紙上邊標注的公制單位符號難以解釋,所以竊取資料的國家沒能將其迅速的轉化成生產力,這也算是替姜田圓上了當年保密的謊言。

至于為什麼如此小心翼翼的推廣新制度,這就更好理解了,公制單位雖然是法國人制定的,但是因為其當年在世界上的領袖地位,除了英聯邦國家之外幾乎都普及成為國際通用標準,咱們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了普及工作,只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生產力較低同時軍閥混戰,各類度量衡並行使用了很長時間,直到抗戰後才逐漸有了代替舊制度的機會,但就是如此甚至在建國後,依然沒能擺月兌兩種制度並行存在的狀況,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可以問問,當年去買布很多用的還是舊制的尺,市尺的普及都用了很長時間,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逐漸展開,受過基本文化培訓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狀況才算是有所改善。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育都是一個國家發展與改革的重中之重。

拿到了陛下的許可,姜田只好在第二天又趕回了作坊,這次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趕制一批標準量具,其中以直尺和卡尺為最優先項目,上次他制造鏡片打磨設備的時候其實也造過卡尺,只是那時的尺子無論精度還是刻度都不標準,只能算是聊勝于無,這次他決定不惜工本(反正也是國庫報銷)的使用優質合金鋼,並經過嚴格的打磨,制成這個時代精度最高的量具,為此他不惜從皇宮中借出了萬歷年間的一把牙尺,這把尺子基本上只有三十二厘米,姜田用碳條在上邊畫了三十二等分,然後在三尺的長度上加上四厘米,就成為了一米的長度,並且按照這個長度讓工匠開始打造世界上第一把米尺,他的出現標志了世界通用度量衡的誕生,標志了中國千百年來尺度不一的局面將會得到改觀,同時也標志了今後所有的科研人員必須重新習慣新的長度……

打造新量器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姜田在閑暇之余為了讓機械組的工匠們練手,于是設計了一個並不用太精密的新型印刷機。這台機器結構簡單到只要是後世刷過油漆的人就都明白,在一個圓柱形滾筒上,套上一圈銅銻合金的字模外皮。然後刷上油墨只要在紙張上一滾,就能印刷出質量尚可的字跡。對應不同的大小的紙張只要選用不同大小的滾筒就行,至于字模就更簡單了,在原先的印刷機上將活字換成鐵制。然後用他們去印一張鉛皮,這樣就能得到一面凹陷一面突起的整塊鉛字板,剩下的就是將鉛皮套在滾筒上印刷,如果字模沒用了就可以很容易的融掉重鑄,等著下次接著印刷。

宋懿已經對姜田的奇思妙想有些習慣了,也不在執著于為什麼自己就沒能想到這麼簡單的事情,試驗證明新的印刷滾筒裝在特制的機器上,能夠實現一邊補墨一邊印刷,效率成倍的提高,安裝這麼一套機器出了前期投入有點大之外,剩下的就是一本萬利的收回成本了。

「我已經將這套設備的專利上報,所以這次的研發費用我出。」姜田樂呵呵的跟宋懿解釋,但就是沒說他怎麼靠這些專利收回銀子。

結果沒等第二天宮里就傳來消息,說是這套機器由內帑出資購買兩套!宋懿心想這師兄弟二人還真有默契,兩套成套的設備就算扣除掉支付給作坊的手工錢,也能讓姜田收回成本,如果再有第三個人買那就開始盈利,這不等于是變相的假公濟私嗎?估計皇帝本人是不會同意買兩套的,可能又是太子纏著非要多買一套自己用,這才有了現在的情況。

姜田這邊先不去管他,且說藤原馬不停蹄的往回趕,生怕幕府有什麼小動作來個半路截殺什麼的。所以除了北京城之後就化妝輕騎趕往大沽口,他在路上連天津衛都沒有停留,直接搭乘一個商人的小貨船就出了海,等他登上了港也沒有換回官服,曉行夜宿的殺回了京都,直到要面見天皇才又換上了官員的行頭。此時本應是後光明天皇在位,可是這位仁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歷史上他于1654年去見了天照大嬸,所以實際上管事的還是他爹後水尾太上皇。但是日本的皇宮里能有什麼事情好管呢?除了和一些貴族喝茶下棋之外也沒什麼正事好干。

其實幕府還真的打算攔截藤原一行,只是在中國境內不好動手,所以打算等他上岸之後再搞個浪人截殺之類的把戲,因為保科正利知道姜田一定和藤原密謀了什麼,卻就是不知道他們說的具體內容,而且也不知道他們達成的協議對幕府有沒有危害。就是沒想到那個看似文弱的藤原竟然如此迅速,等幕府接到消息的時候,天皇那邊已經到處宣揚那份《友邦友好互助條約》了。眾目睽睽之下,你要是在敢攔路搶劫,那就等于是向天下宣稱幕府造反。

藤原見到天皇時,這個精力還算充沛的中年人接見了他,後水尾天皇比他兩個兒子活的歲數都長,卻因為同幕府不和而被迫做了太上皇,所以他對藤原的匯報相當重視。等他听完羅里吧嗦的匯報之後,拿著作為樣品的錢幣沉思了許久,他清楚藤原已經為天皇家族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尤其是這些錢幣的精美程度超乎想象,他可以很確切的判斷,只要大量的這種錢幣流入日本,就能瞬間擊垮原有的貨幣。他只要稍稍抬高點貨幣價值就能賺取巨額利潤,至于幣值過高會不會影響經濟?他才管不了那麼多呢,如此漂亮的錢幣就算價格高一點也是很正常的。

「……你做的很好!」

「為陛下分憂是臣子的本分!」藤原匍匐于地感激涕零的回答︰「只是那中華的姜氏官員要價頗高,臣怕斷絕了這條路,就答應他提供兩成二分的火耗!」

得,到了他嘴里自己又掙了二分,結果還讓姜田給自己背黑鍋。這也成了後世爭議較大的一個懸案,那就是姜田究竟有沒有吃這二分的回扣?只可惜當年關于鑄幣的事項沒有進行文字備案,同時又有張韜的聖旨在前,準許他能小幅的沾點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傾向于姜田的確是得利了,但就是不知道他是獨吞了兩分的提成還是和日本人有其他的分賬條款,以至于這個冤假錯案一直都沒有平反。

「有些時候花點錢是應該的,但是德川家會同意這種錢進入日本嗎?」

「陛下,只要貿易往來不絕,中國錢就會源源不斷的進入日本,這時我們只要摻入這些錢,就是那邊也無法杜絕!」

天皇點了點頭,又陷入了沉思。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擎國最新章節 | 擎國全文閱讀 | 擎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