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國 第九十六節、日本土包子

作者 ︰ 夢里掙扎

以前大明朝對待這些來華朝覲的番邦使節,一般來說都用那種不屑與譏諷的眼光審視半天,然後就是一番我天朝上國如何如何的說辭,等充分的滿足了虛榮心之後,就是由著對方做買賣去了。其實到了明末,來華的那些所謂使團們也大多都是商團,所謂的朝覲也就是借個名頭走走形式罷了。所以這次日本正式派遣使節交換國書,才顯得在這個時代難能可貴,這意味著中華朝作為一個國家正式的開始屹立于世界之中,並且引來了一直若即若離的日本前來歸附。在那些傳統官員的眼中,這就是日本回歸藩屬的表現,雖然國書里沒有任何關于稱臣的內容,但是這些個大國情結深重的家伙,很自然的腦補了一番萬國來朝的景象。真要說起來,自打鄭和艦隊消失在亞洲的海洋上之後,二百年里極少有過正經的外交使團。

再次看見藤原之後,就意味著和日本的新一輪談判也正式開始了,畢竟平三那種商人臨時頂替的「大使」實在是不給力,很多事情都要先向國內發回信請示匯報,等得到答復之後再找姜田驚醒商討,這樣一來不僅浪費時間,而且也在消耗著姜田的耐心。再說拖得時間久了,誰知到德川家會做出什麼事情來,莫不如快刀斬亂麻的趕緊將事情解決,所以當他看見這次的全權大使還是藤原之後,多多少少的已經相出了部分對策。

其實姜田著急,藤原比他還著急,自己剛剛登陸天津,就獲得了從平三那里得來的消息,中原不僅願意出賣武器,就是他們自己最先進的鐵炮也願意賣,只是這價格上略顯昂貴。放在日本國內,能有多少大名能裝備起全火器軍隊?恐怕就是德川家都做不到,別看他這個官員平時除了風花雪月的吟詩喝茶就沒多少事情好干,但是畢竟戰國時代結束了沒多久,所以對火器的使用也是有所耳聞的,不說那玩意在梅雨天氣使用不良,就說日常的養護與火藥的消耗也是不小的花費,所以他深知對于優質的火槍來說,日本更在乎大量的鋼鐵刀劍,也許這些刀劍並不比那些優秀的劍師打造的名刀好,但是勝在質量統一而且價格低廉,說起來一把軍官指揮刀只需要一把名品日本刀一半的銀子,就能擁有八成的性能,若是再降低點要求,給所有的足輕都配上優質的長矛或是護身的刀,那這支部隊在日本也可以橫著走了。

兩個著急的人一拍即合,姜田在第二天發出請帖,說是請藤原這個老朋友飲宴算是接風洗塵。原本他想著讓這家伙見識見識中國的服務業,可是又一琢磨這年頭的國人對倭寇可沒什麼好印象,再說自己只要出現在風月場所,就一定會引發不必要的流言蜚語,而且到哪里也都必須是當家的頭牌才能出來作陪,席間吟詩答對是少不了的,一個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這不符合商務談判的氣氛!再說那個小鬼子就算是漢學功底深厚,也未必能適應中國的才女們。有時候姜田都覺得很奇怪,明明傳統文化中男尊女卑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可偏偏在青樓之中,那些所謂的才女面前,這些個大男子主義根深蒂固的人卻要裝出紳士的樣子,回到家中卻最自己的黃臉婆橫眉冷對。

所以最終為了彌補一下上次鏡子拍賣的遺憾,同時也是為了在主場作戰獲得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吃飯的地方就選了劉家的北來順。劉老頭知道這是姜田給了天大的面子,尤其是宴請一國使節,雖說小小倭國並不上台面,但是以後也可以作為一種宣傳的題材。再說因為自己兒子和老婆自作聰明的進獻肥皂,他在皇帝面前已經有些抬不起頭來,仗著自家功勞大人脈廣,張皇帝一時半會也不會落了恩寵,可是如果長此以往難保不會積毀銷骨,歷朝歷代的開國元勛們之所以落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和他們不知道收斂也是有著直接原因的。若是能在這個冉冉上升的太子太保身上壓下賭注,就算是子孫不肖也能有個照佛,畢竟從現在來看,自己那個不著調的兒子對這個同齡人比較服氣,雙方現在又有了師承關系,將來也好以天子門生自居。是以這次的準國宴他老人家親自上陣指揮,並且提前貼出告示,說是姜大人宴請老友,將這三層樓高的酒樓包場了!

一走進這酒樓,姜田就知道劉老頭是下了血本了,小冰河按說已經結束了,但是氣溫回升的速度並不會如同二十一世紀那麼明顯,所以三月的北京城盡管楊柳已經吐芽,但是那些所謂的風雅去處並沒有多少景觀可瞧。姜田原本以為只要在菜品上震懾一下沒見識的小鬼子也就罷了,沒想到劉老頭為了營造氣氛,將後院用于風雅名流聚會的一處小閣打開,這里不僅遠離喧囂,而且翠竹、山石、水池、曲廊掩映其間,大有江南園林的風範,上次姜田來吃飯因為是寒冬,所以也是第一次知道在那個俗氣的門樓後邊還有這麼一個去處。當然雖然竹子還有些許綠色,其他的還是一派蕭條的景象,但是劉老頭也不知是為了炫富還是為了展現實力,愣是讓伙房不停的燒熱水灌進池水之中,然後又放進去幾十尾活鯉魚,還讓人將那些溫熱的水不停的澆在太湖石上,遠處看去熱氣蒸騰就好像雲霧繚繞一般。

身為宴請的主人,所以姜田來的比較早,一看這個排場冷汗就直接冒出來了,這劉老頭太給面子了,別小瞧這些熱水,它不僅營造了氣氛,同時還給周邊加熱了溫度,讓這個四面開窗的樓閣即便是三月的天氣里也可以穿著小衣而不覺寒冷。眼見著劉均定對自己點頭微笑,他姜田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感受,這一晚上的花費該有多少?

「前輩這手筆當真是嚇煞小子了,想那倭人見了恐怕只有目瞪口呆了。」

劉均定很自豪的點點頭︰「就是要讓那些個小矮子知道咱中華的排場,看他們還敢有不臣之心!」

姜田估計這句話一定不是老頭的原創,再說你比排場就能嚇住人嗎?有那功夫還不如讓他參觀一下你劉家騎兵的威風,豈不是更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還別說姜田見過劉寶鎧的坐騎,那也算是高頭大馬,比一般的蒙古馬要壯碩不少。一開始他還以為這劉世子因為身份的關系所以馬匹優良,但是後來才知道,這**是當年皇帝引進阿拉伯馬與中原馬混血雜交的品種,算是一種改良款式,耐力與爆發力都較蒙古馬有所提高,負重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繁殖的並不太多,但是他劉家的親兵與禁衛軍卻是一水的好馬,當年為了掩護登陸主力,冀王只憑著最先上岸的五千騎在天津城外擊潰了一萬臨時組織起來的滿蒙騎兵,也正是這一仗讓滿清貴族徹底崩潰,他們原先就因為難以攻破長江防線起了卷鋪蓋走人的想法,只是很多人還對劃江而治心存幻想,等四川的張獻忠得到了當時的大元帥不計前嫌的支持之後,他們連染指四川的可能性都沒有了,現在自己的軟肋上又被短毛的精銳騎兵登陸,華北本就無兵可派,所以這些人壓根就沒想過堅守北京城,直接就動了逃跑的心思。可惜因為舍不得那些搜刮來的財寶,就算跑也不是這些混血馬的對手,這才讓滿清貴冑們大多落網。曾經說過,無論是冀王還是皇帝,都對當年馬匹太少沒能截住多爾袞心存遺憾,不過當蒙古人見識了這些騎兵之後,直接就選擇了反水。

話題扯回來,姜田看著不少僕役們為了保持效果,還在不停的朝山石上面澆熱水,于是很委婉的提出來︰「劉老大人這為國操勞的節操的確為吾輩之楷模,只是這添加熱水不僅費時費力,且效果不佳,晚輩正好想起當年宋徽宗大建園林,于這太湖石中放置生石灰,每當下雨之時也是煙霧彌漫蔚為仙境!」

見多識廣的劉老頭一听就明白了,這個辦法好啊!不僅省時省力,並且生石灰遇水同樣滾燙,怎麼自己就沒想起來呢!也難怪皇帝對他頗為看重,這份機智若是放在當年軍中,絕對算是諸葛亮一級的人物,可惜這小子晚生了幾年沒趕上隨王伴駕,話又說回來,如果他當年真的在軍中效力,此刻恐怕至少也要封侯,說不準太子見了還要稱呼一聲相父!咱不管劉老頭是不是三國看太多了,反正他家大業大找點生石灰還不容易,于是趁著日本人還沒來,就趕緊加派人手施行。還別說這真的嚇到了日本人。

雖然請貼上說是私人宴請,但是來過中國一次的藤原知道這里的習慣,有時候就是這種酒桌上才能談出點實質問題,所以他並沒有簡單的當此是接風宴,隨行的也不可能是平三那種上不了台面的商人,事實上這次雖然還是他為正使,但是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侍從都是一些大名暗中派遣來的,目的除了采購軍火之外,還有暗中接洽看看能否支持他們推翻德川家,尤其是以薩摩藩最為上心,他們想知道中原的新帝王對他們霸佔琉球有什麼反應。一大幫子日本人浩浩蕩蕩的開進大柵欄,雖然有外交部派出的侍衛開道,但是京城百姓還是對此指指點點,有些老家在南方的人還想起了長輩提起過的倭亂。只是後來新朝成立,不知是誰翻出了舊案,證明了倭寇雖然可惡,但是那些趁亂欺壓百姓的士紳更可惡。但倭寇的名字還是能引發無限聯想,好在現如今的中華朝以武立國,連韃子看見王師都要繞著走更何況小小倭寇,所以民眾自然而然的就將日本使節看成是來遣使稱臣的,為此還有不少說書人編排著段子說書。

等到了地方,雖然已經被紫禁城震懾過一回,但畢竟那是中原帝王的皇宮,規模大一些、裝飾豪華一些、佣人多一些、看上去嚇人一些……也算是比較正常的。別說是皇宮,就是前門樓子(正陽門)的巍峨造型都能讓他們心生敬畏,事實上在原本歷史中一百多年後來朝見乾隆的英國人也被嚇了一跳,這才想起這里是馬可波羅筆下的偉大國度。但是這回只是被一個官員請吃飯,去一個非官方的酒樓而已,可一看見那俗氣十足的三層高樓,這幾個日本人還是能有多震驚就有多震驚,這樓閣加上那鎏金的北來順三個大字,若是放在日本除了大名的居住的城堡之外,就沒有比他更氣派的。

在主人的引導下穿房過屋,看見了後院那個曲徑通幽煙霧繚繞的翠竹軒之後,這幾個日本人已經從一開始的震驚變得有些麻木了,竹子雖然還有些焦黃,看上去有點名不副實。可這猶如騰雲駕霧的幽靜小閣太合這些喜歡精致的日本人胃口了,甚至有不少飽學的日本人在踏進這里的一剎那,就覺得日本國內那些縮龍成寸所謂的雅致簡直滑稽可笑,來中原短短的幾天,他們見識了太多恢弘大氣的建築,別說是龐大的北京城和紫禁城,就是位置緊要的天津衛佔地面積都比他們最大的城堡大上好幾圈,(看地圖,現在的市中心海河邊東西南北四條馬路組成的方格,就是過去的天津城牆,後來被八國聯軍拆了,成為中國第一個拆除城牆的城市……)但是中原地大物博,東西做大一點也是很正常的,日本物資匱乏,凡事要節省一些也是應該的。可見識了這翠竹軒之後,他們才明白,不是中國人不懂得雅致,而是人家雅起來自己根本夠不著邊。不說這水汽蒸騰的院子,也不提勾心斗角的瓦片房屋,就說這室內裝飾,名家字畫也不提,僅僅是幾十顆巨燭照耀的恍如白晝,金漆描繪的硬木屏風,還有那些身高超過他們一頭,穿著綾羅的侍女都讓這些人自慚形穢。再看人家奉茶的器具,日本茶道之中,也有品鑒茶具這一項,可這些人再一看面前這玲瓏剔透的青花釉里紅蓋碗,那種煌煌天朝的雍容氣度與淡泊致遠的意境竟然完美的統一在一起,這種深邃的境界若非親眼所見,他們恐怕是窮極一生也想象不出來的。想日本也學了中國快一千年,到現在還是沒能有絲毫的進步,難道說日本就永遠都被這個龐大的鄰居壓制嗎?看到這些哪怕是最狂傲的日本武士也有些自慚形穢。

看出了日本人有點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意思,姜田在心里早就樂開了花,不過面子上還是需要謙虛一下︰「今日是本官私人設宴,大家不要拘束盡可暢飲。」

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就算是不會說漢語,至少也是飽讀詩書,論起理學比姜田這個秀才還要精通,看中文典籍更是不在話下。可是一進屋那些一看就功力深厚的字畫著實吸引眼球,尤其是一副徐謂的草書,竟然有日本人看出其中的刀法奧妙!先不說這些土包子如何看著贗品大驚小怪的,就說藤原都有些吃不準將提案的用意了,他知道姜大人可算是中原最了解日本的官員,同時他也暗中打听過,別說是他和皇帝的師兄弟關系,也不提他現在是外交部副部長的職務,就說此人在藝術上的造詣也是難能可貴,更加讓人驚嘆的則是在新學上泰山北斗的地位,這樣一個人擺出這樣的排場給自己這邊看,究竟是有著什麼樣的用意?再看自己這邊,雖然已經被震撼的有點束手束腳,可一端起茶杯喝上一口,愣是有幾個人完全不顧禮儀的傻愣在那里。他藤原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想當初來到中原之後僅僅是買些中等的茶葉就已經讓人回味無窮,看今天的意思這茶絕對是上品,茶色和日本的抹茶雖然同樣碧綠,可是這種綠色卻清澈見底,喝到口中沒有絲毫苦澀且回味無窮,若是形容起來就猶如一股清泉直沖腦際,整個人都覺得清明透亮,哪怕是品茶的行家藤原,都對此訝異不已。

在趙老板那里學了些品茶皮毛的姜田也喝了一口,雖然感嘆劉老頭不惜血本,但是他也知道春茶還未上市,這些肯定是去年存貨,與當年明前新茶相比還是有點差距的,可用來欺負這些沒見識的日本人卻有點浪費︰「諸位難得來我中土,在為外交部的副部長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所以若是有什麼想玩的想看的,大可和我直言,咱們也算是友邦近鄰了,今日略備薄酒……」

一大套寒暄的說辭下來,听得懂的自然點頭稱是,沒听懂的在翻譯之下也都略微彎腰的報以微笑,沒人想在這種場合下露怯,甭管日本國內對長幼尊卑有什麼規矩,漢人說得好入鄉隨俗嘛,今日的所見所聞他日回到國內之後,絕對算得上是超越一般人的見識,哪怕吹牛都能趾高氣揚的。至于所謂略備薄酒,他們也明白人家的薄酒和自己的標準相去甚遠。而藤原就只有苦笑的份,這姜田給他的第一個下馬威絕對是威力非凡。

=============

如有可能,凌晨再更一節還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擎國最新章節 | 擎國全文閱讀 | 擎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