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兒,霍元甲做個歇步砍掌的定式。舒蝤裻然後起身接著講︰
「咱們燕青拳最早是唐代少林寺僧外出至一高山,見到一種猿狀動物相斗,遂得到啟發,後造此拳遂名為猊拳。
「宋代的周侗精習此藝,其弟子林沖、盧俊義也是習練此拳的高手,兩人在少林寺對它進行了歸納整理和發展。後來盧俊義把此拳傳給了燕青。
「咱們的拳為啥叫燕青拳,它是《水滸傳》中的燕青所傳啊!為啥稱為秘宗,因為燕青是被官府所輯的人,所以得隱姓埋名,拳名也不能公開;為啥又稱為迷蹤呢,燕青被人捉拿途中,在雪地行走,巧施步法,得以逃月兌。追兵迷路,燕青才得以上到梁山。此派的行拳路線的確復雜,有如蜘蛛巢狀,具有可以瞞敵眼目的獨特步法。
「燕青拳的傳人中,有一個叫緊那羅王的,他會了套路和打法,但基本功不強。他也和我一樣是個武痴,游遍天下訪遍名師.後來到少林當了一名燒火僧,為的是有機會能多學點武術基本功練法。他頭不剃,臉不洗,穿破僧衣,目的為掩蓋起真面目.紅巾軍攻打少林寺,眾僧不能抵抗,緊那羅王手持一條鐵棍打退百萬紅巾之兵,後來他用鐵棍耍起燕青拳來,人們不得不服燕青拳了。如果他只是用一根細干棒兒耍燕青拳,人們就要蔑視燕青拳了。
「燕青拳它具有內家拳之練精化氣、弧形走轉之勢,又兼有外家拳的開張、劈打、舒展之態,更以其動作變化豐富而體態靈動,從而讓人不得不喜愛
「燕青拳是以宋江為首的108名英雄好漢嘯聚水泊梁山後共創的子午門功夫中的三十六殺手功之一。它鋼柔相濟,內外兼修,招式大開大合,有排山倒海之勢,內藏殺機,專擊人身之要害,往往一招半勢能制敵于死地,為防止此功傳入歹人之手,幫此拳法一直密不外傳,只傳入本門中品德高尚正派之弟子。
「燕青拳是一個古老的拳種。
「燕青拳後來傳到清代的孫通,傳入滄州青縣,在清代乾隆年間。當時的山東泰安人孫通曾在嵩山少林寺苦習樹年,燕青拳藝爐火純青,被人尊為萬能手。孫通因犯命案去東北避難,途中,在青縣和靜海縣交界的大屯村和靜海縣小南河村分別傳下燕青拳。此後燕青拳分兩個渠道傳入青縣,在青縣又分兩支廣泛流傳。
「一支流傳的具體情況是,孫通受風寒病在大屯村,幸蒙村里人照料。為報恩孫通將燕青拳在大屯村進行傳授。當時傳授的出名弟子有銅錘呂明、大刀韓七、快腿文林等人。這些人當時不僅在官府有一定的地位,特別是在武林界有相當的名望。後有呂明傳藝于北大港蘇家園的周達,周達和其子傳青縣大許莊的趙廷杰、趙廷楨和歐辛莊的楊福臣等人。
「另一支流傳的情況呢,是孫通去東北途經咱們靜海縣小南河村時,見我霍氏宅屋環境秀麗、風景優美,料定若經授藝日後定出杰人。于是在霍家也傳下燕青拳,我的曾祖父就是孫通的高足。
「接著我講講現在的鐵巴掌、鏢神。
「我師兄弟青縣的劉寶祥和張金堂都在做保鏢行當,人送兩人外號鐵巴掌和鏢神。他倆的燕青拳曾師從我父親霍恩第。劉寶祥和張金堂自幼練習長拳和燕青拳,練就了一身硬功夫,一次二人來天津路過靜海小南河村,慕名拜訪了我父親。切磋武功,兩人均敗于我父親,敬佩之余便拜我父親為師學練燕青拳。前些年他倆常與我在一起練功,因兩人年長于我,稱我為師弟。經五六年苦練,劉、張武功達到上乘。劉寶祥鐵臂功、鐵砂掌功夫絕倫,一掌拍下,十余塊青磚破碎,人稱鐵胳膊、鐵巴掌。張金堂精于技擊。後來張金堂去東北做鏢師,有鏢神的稱號,威震東北武林。
「燕青拳這麼好,誰不學誰是傻瓜。「
「我倆也要學,不然我倆也成傻瓜了。」李存義說。
「你倆別打岔,我在和徒弟們談正題呢。」霍元甲說。
「咱們燕青拳古老深奧,博雜精深。它的基本含義可歸納為疾速、猝擊、隱含、剛柔、虛實、變化等。外型看似長拳,但內容很雜,既有少林拳、鷹爪拳、通臂拳等拳的特點,又含有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的一些特點。勁力上化拙歸巧,易僵為靈,練求明勁、暗勁、橫勁、開合勁、抖放勁、螺旋勁等。技法上講究全身為法,動即是法,尤以靠、抱、粘、拗、頂、彈、撥、挎、撢、提、撩、纏、擊、攔十五字技法要訣為精華。
「它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習練的基本要訣是心意為本。基本的要求是要練拳,先修心,習武功,意為先,心為主帥,意為先導,意導氣行,氣催力發。行拳走式要求連慣、圓和、自然。不動則正,一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一氣哈成。招式變化都在行動之中,。實戰時講求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借力打力。行功習拳最忌勞氣拙力,講究練求剛柔之勁。藝到精純,諸法融會貫通,招法舉一反三,生化無窮,變化莫測,隨心所欲,順其自然,運用自如。
「它古樸無華,注重實用。拳式古樸明快,講究實用,招招式式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實戰中基本的招法是︰遠踢近打貼身摔,遠手近肘貼身靠,高崩低砸中間挎,迎打截打連續打。攻守合一,攻防要害,防攻並舉,虛實並用,手腳齊發,上、中、下三路並進。主要技法有︰猝擊法、虛實擊法、連擊法、攔迎擊法、躲閃擊法、困擊法等等。
「它身法獨特,尤重腿功。身型講抱樁為虎形,提攔為馬形,搭袖為雞形,盤坐為蛇形。」
「不會也有十二形吧?」張佔魁問李存義。
「別說話,好好听。」李存義說。
這時忽然走來了兩個人,走得健處如飛,但兩個人不是用腳走來的,而是用兩手。那兩個人邊走來還邊喊︰「元甲哥,我們功夫趕上你了!」
「趕上我?不大可能吧。」霍元甲說著,右手食、中二指拄地,一下倒立而起。
「二指禪?!」張佔魁驚訝地問李存義。
那兩個人見狀忙改成一手按地,但立不住,倒了下來。
「你是怎麼練的,只見你愛練站樁,沒怎麼見你練過倒立呀。」來人中一個說。
「先把柳樹芽育成頂門杠,頂門杠倒過頭來照樣能用。」霍元甲說。
「你練站樁是不是有秘訣啊?」來人又問。
「秘訣早告訴過你一百遍了,就是全身的筋象一把傘一樣撐開。」霍元甲說。
「霍元甲形容得最好。」李存義對張佔魁說。
「一個松字,無數種形容啊。」張佔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