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義 114、押鏢路上好充實

作者 ︰ 寫意朋友

「怎麼能看得出來?」李存義問。舒殘顎

「岳飛應該是用右手寫字的,如果不會向右轉腰,向前順右肩,是寫不出這樣強勁有力的字的。」劉小燕說。

「岳飛拿筆時也練鷹捉?」李存義問。

「肯定的。」劉小燕說。

正殿西面有一組庭園,入口處有精忠柏亭,內有枯柏8段,傳說這棵柏樹原在大理寺風波亭邊上,岳飛遇害後樹就枯死了,後來就移放在岳墳邊上,稱為精忠柏。此枯柏並非南宋古柏,而是屬于松柏科的植物化石,其歷史有一億二千萬年以上了濮。

入庭園,南北各有一條碑廊,北面碑廊陳列的是岳飛的詩詞、奏札等手跡,南面是歷代修廟的記錄以及歷代名人憑吊岳飛的詩詞。

岳墓也稱岳墳。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潛負其尸,葬于北山之麓,宋孝宗即位後,以禮改葬于此。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遺物。墓闕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泰檜、王氏、張俊、萬俟咼四人。跪像背後墓闕上有楹雲︰「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岳飛墓的左側是岳雲墓,墓碑上寫著「宋繼忠侯岳雲墓」。墓的周圍古柏森森,有石欄圍護。石欄的正面望柱上刻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判偽真」一聯。墓門的下邊有四個鐵鑄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四人。跪像的背後墓門上有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月兌。

劉小燕告訴李存義︰岳飛是南宋初抗擊金兵的主要將領,但被秦檜、張俊等人以「莫須有」罪名誣陷為反叛朝廷,1142年初被陷害至死。岳飛遇害前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背負岳飛遺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于杭州錢塘江門外九曲叢祠旁。2l年後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並以五百貫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用一品禮儀將其遺骸改葬在棲霞嶺下,就是現在岳墳的所在地。嘉泰四年(1204年)即岳飛死後63年朝廷追封為鄂王。

在秦檜和他老婆的跪像前邊,還有這麼一副對聯,是用這兩個壞蛋互相埋怨、對罵的口氣寫的,更有意思︰

唉!僕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上聯是用秦檜的口氣寫的︰

下聯是用秦檜老婆的口氣回答。

兩個壞蛋的兩副丑相兒,寫得真是活靈活現。

劉小燕又給李存義講故事︰

秦檜有個後代叫秦泉,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狀元。有一天,他跟幾個朋友到西湖去玩兒,來到了岳飛墓。一個朋友給他出了個難題,讓他給秦檜兩口子的鐵跪像,題一副對聯。秦泉看著他老祖兒秦檜的跪像,心里真不是滋味兒,又是恨又是臊,他拿筆寫了這麼一副對子︰

人從宋後羞名檜;

我到墳前愧姓秦。

看著秦檜夫妻倆,李存義非常氣憤。他走到一棵大楊樹跟前,施展出貼山靠,胯打了幾下,如同八級大風震得大樹搖擺不停,胳膊粗的樹枝被折斷,掉在地上,游人為他驚人的功夫感嘆不已。

然後他給岳飛磕了4個頭,說︰「師爺的師爺,我來匯報演練你發明創編的形意拳,請你過目。」然後便演練開了形意拳。

他得了師父劉奇蘭和師妹劉小燕的真傳,形意樁似虎踞,身如游龍,出手如閃電,沉穩不乏輕靈,灑月兌合乎規矩,與人動手後發先至,出手不見形,進為人所不及,退亦人所莫名,意氣縱橫天下,武林之真諦,內家之神韻,無不在其中也。

這時一位守墓人過來,贈送他一本《九要論》。

李存義讀時,見是︰

一要論

從來散之必有其統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地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而散為萬殊,而萬殊咸歸于一本,事有必然者。

且拳事之論亦甚繁矣,而要之千變萬化,無往非勢,即無往非氣,勢雖不類,而氣歸于一。夫所謂一者,從首項至足底,內而有髒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相聯為一貫之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

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泰山;當時而動,如雷如崩,出乎爾而疾如閃電。且靜無不靜,表里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並無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之也。若火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豈無所至而雲乎?蓋氣以日積而有益,功以久練而方成。觀聖門一貫之傳,必俟多聞強識之後,豁然之境,不廢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盡,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部就班,循次而進,夫而後官骸肢節自有通貫上下表里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于一氣而已矣。

這時劉小燕讓李存義掏錢給守墓人,並說︰「我知道賣價要兩個大洋的,現在我們給你三個大洋。

「我一個大洋也不收你們的,因為感激你們把岳王的形意拳發揚光大。」守墓人說,不過我有一個條件,請你們表演一番形意槍法。

李存義便接過守墓人手中的大槍,表演一番。是李存義自己改進後的子龍十三槍。

「感覺比我的傳統套路有些改進。」守墓人說。說完他表演了一套原汁原味的岳家槍。

李存義和劉小燕只見岳家槍技擊方法獨特,不愧為號稱槍中之王。

岳家槍動作古樸,招招制敵,一擊必殺,進攻有刺,戳、點、掃、挑;防守有格,撥、架、擋、淌。它的獨特之處是將防守和進攻兩動融為一體,攻防一次完成;防中帶攻,攻中設防,使敵人無還擊之機。

守墓人對岳家槍中的絕技「大漠孤煙」和「長河落日」也沒有隱瞞,欣然傾情地進行了演示。

從岳王墓向外走,李存義邊走又邊讀︰

二要論

嘗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氣主于一,可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吸則為陰,呼則為陽。主乎靜者為陰,主乎動者為陽。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下行為陰,陰氣上行即為陽,此陰陽之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者為陽,濁者為陰,而要之陽以滋陰,陰以滋陽。渾而言之統為一氣,分而言之為陰陽。氣不能沒有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此即對待循環不易之理也。然而氣分為二,實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為拘拘焉。

三要論

夫氣本諸身,而身之節無定處。三節者,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以身方之︰頭為上節,身為中節,腿為下節。

以上節言之︰天庭為上節,鼻為中節,下頜為下節。

以中節言之︰胸為上節,月復為中節,丹田為下節。

以下節方之︰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節。

以手方之︰指為梢節,掌為中節,掌根為根節。

觀于是,而足不必論矣。然而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要之,若無三節之分,即無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是空;下節不明,動輒跌傾。由此觀之,三節之論,豈可忽乎哉!

至于氣之發動,要從梢節領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然此,猶是節節分而言之者也。若合而方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夫何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雲乎哉!

這時劉小燕從李存義手中把《九要論》要過去,說︰「讓我先讀讀最後的第九要論吧。」

「你練太極拳愛練倒攆猴,讀論文也愛倒著讀呀?」李存義問她。

「不是。我小時候讀過我爹爹的藏書,但讀到第八要論時書被別人借走了,後來也就沒有再讀第九要論。」劉小燕說。

劉小燕于是邊走路邊讀第九要論︰

今夫四肢百骸,主于動,而實動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敵,皆本諸身,而實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于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亦在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蕩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所謂機關而不至于窘迫者何?莫非步為之司命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也。

動作出于無心,鼓舞出于不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圍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逼,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者」,其斯之謂歟?

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則前後亦自然無定位矣。

總之,拳以論勢,而握其要者,步也。活與不活亦在于步,靈與不靈亦在于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怪不得形意拳總是重視步法,並能以步法取勝,原來岳王早就講述得這樣透徹了!」劉小燕說。

一天李存義派尚雲祥押一趟鏢去天津。

尚雲祥不畏強者,膽大心細。這次保鏢到天津,有一人稱鐵羅漢的張長發來訪,並要與尚雲祥較量。

尚雲祥因事忙人雜地方不便,遂請張同到鄭州,辦完鏢事再多盤桓幾日。張藝高膽大,聞尚雲祥技藝有獨到過人處,想看個究竟,乃隨至鄭州。就在一個關閉的當鋪屋內比起手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形意大豪李存義最新章節 | 形意大豪李存義全文閱讀 | 形意大豪李存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