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義 131、五獅狂攔走鏢路

作者 ︰ 寫意朋友

然而,光緒帝在生死未卜之際心中仍掛念著新政。舒殘顎回宮次日早朝時,他對奕劻等軍機大臣說︰「朕不自惜,死生听天。你等肯激發天良,顧全祖宗基業,保全新政,朕死無憾。」然而奕劻對身危言悲的光緒帝無動于衷。他已先人得知,皇太後有立端王載漪的兒子為大阿哥以繼承皇位的意思。軍機大臣剛毅也毫不同情光緒帝的處境,因光緒帝以前總是褒獎擁護新政的官員,屢屢譴責自己守舊。早朝的其他大臣這時也大多表示,願請慈禧太後重新訓政。這時,護城營營官前來傳報︰皇太後回宮。光緒帝一听慈禧太後回宮,急令退朝,慌忙率眾大臣前去迎候。

慈禧太後回宮後,即更加嚴密監視光緒帝的舉動。她知道袁世凱已與榮祿及眾軍機大臣暗通了消息,光緒帝雖已降旨召見他,但這無關緊要。即使光緒帝令袁世凱領兵進京,袁世凱也不會遵旨。慈禧太後擔心的是光緒帝擅發上諭,聘請伊藤博文當顧問或與之訂立密議。故她回宮後即差人屬草「伊藤問答節略」,親自審閱後才交光緒帝,以供接見時照用。

9月20日晨,袁世凱上朝請訓時,見光緒帝木然上座,久而不發一言,便勸諫道︰「皇上變法不可操之太急,宜忍耐待時,以安保宗社。又變法尤在得人,兩江總督張之洞老成持重,皇上可命其進京贊襄新政。」光緒帝聞言,以為袁世凱薦舉手有重兵的疆臣晉京襄政,本出忠心,即漠然地點了點頭。袁世凱見了,以為光緒帝已改初衷,又進諫道︰「皇上萬不可倚重康有為、譚嗣同輩,此輩辦事不能慎密,倘有疏誤,累及皇上。」光緒帝一听此言,知袁世凱終不能為己所用,心中悵恨,一時竟無答諭,他厭倦地揮手讓袁世凱退下朝去。袁世凱的請訓就這樣結束了。

午初,光緒帝在勤政殿接見伊藤博文時,仍形同木偶。伊藤上殿後,先審視了一下這位三年前曾敗在自己手下的對手、年輕的中國皇帝,勉強行過禮後,故作熱情地贊揚起中國的新政來︰「陛下近日變法自強,力圖振作,將來中國富強之業可立而待,外臣不勝欽佩,此實東方盛事。」

光緒帝卻表情呆板地對他說︰「久聞貴侯大名,今得一晤,實為萬幸。不知貴侯于何日起程,一路平安不?濮」

待伊藤答罷,光緒帝便說︰「我中國近日正當維新之時,貴侯曾手創大業,必知其中利弊,請為朕詳晰言之。」

伊藤欲要開口暢言,不意光緒帝卻又對他說︰「貴侯與總署王大臣會晤時,將何者當興,何者當革,筆之于書,以備觀覽。」

伊藤答道︰「敬遵寵命。他日猥承總署王大臣下問,外臣當竭其所知以告。月兌」

這時光緒帝又問︰「貴侯擬在中國盤桓幾時,現擬再往何處?」

伊藤說︰「如陛下恩準,外臣想往東北一游。」光緒帝即說︰「朕願貴侯一路平安。」伊藤答謝後即行告退。

就這樣,整個接見不到半個時辰便結束。

接見伊藤博文後的次日清晨,光緒帝剛剛用完早膳,未及臨朝,護軍營官兵便已將他的住所養心殿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時內宮領侍來告︰皇太後駕到。光緒帝自知禍已臨頭,戰戰兢兢地出門跪安。

慈禧太後進殿後,卻哭泣著恨恨地說︰「我不曾管你的事,你何忍心害我?圍園殺榮是你的主張嗎?」

光緒帝跪在地上,口中只答「是是」,未敢分辯一詞。

慈禧太後見狀大聲哭叫著,並用手比劃道︰「你這樣長短,我把你抱進來,繼承大統。而今你能辦事了,先害我!」

光緒帝也只好陪著哭道︰「皇爸爸不要著急,不要生氣。」

慈禧太後听了,瞪了他一眼說︰「我來啦,事情由你辦吧。」說罷起駕臨朝去了。

慈禧太後一走,官兵們便將光緒帝囚禁于瀛台涵元殿,又把珍妃也關押起來。接著,官兵們奉旨把宮中曾給翁同龢及四小軍機等通風報信的太監一一捉拿,把珍妃宮中的三十多名太監全部捉拿,然後施以氣斃之刑,用七層棉紙沾水封住其口鼻耳,再用杖刑責打而死。

慈禧太後臨朝後,即將軍機章京焦祜瀛為她草擬的兩道懿旨以光緒帝的名義頒發。首先頒發的是求醫聖旨。聖旨言光緒帝「屢有不適,調治日久,尚無大效」,要臣下保薦名醫治病。接著頒發的是懇請訓政聖旨,其旨稱︰「慈禧皇太後兩次垂簾听政,辦理朝政,宏濟時艱,無不盡美盡善。因念宗社,再三吁懇慈恩訓政,此乃天下臣民之福,由今日始,在便殿辦事。」懇請訓政的聖旨一頒發,朝中守舊大臣皆山呼萬歲。

這時,榮祿奏請立即捉拿亂黨。慈禧太後準奏,即發令調兵三千關閉京師九城門,停運京津鐵路,並特令捉拿康有為兄弟。捉拿令雲︰「工部候補主事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屢經被人參奏,著革職;並其弟康廣仁,均著步軍統領衙門拿交刑部按律治罪。」捉拿令下發的當天上午,步軍統領崇禮親率緹騎三百包圍南海會館,把康廣仁當場捕了去。

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康廣仁、楊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砍下了腦袋,康有為逃亡海外。光緒也被軟禁

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為表白自己變法決心,醒悟大眾,甘願受捕。王五得知後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買通獄吏,還廣泛聯絡武林志士,密謀救譚,卻被譚嗣同堅決拒絕了。9月27日,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剛毅監斬于宣武門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後悲痛欲絕。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王五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暗殺活動,並請求李存義前來幫助。李存義于是積極獻智獻力。但終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決心自此更加強烈。

這天李彬堂與母親劉小燕兩人押鏢,路過濟寧府,見到一名路過此地的押糧官與一賣藝者比武。

兩人一交手,那賣藝的大槍便被磕飛丈余。

年輕氣盛的李彬堂不由技癢難忍,跳進場內要與那押糧官較量。

兩人一交手,李彬堂的大槍雖然沒有被磕飛,但也被震得手臂發麻,不敢再比。

這時,又一技癢難耐的上場來。劉小燕認出來,他是蔡桂勤。

這兩人交上手後,竟然難分上下。原來押糧官非等閑之輩,而是武林中有名的「京都槍王」。蔡桂勤見一時難以取勝,來了個佯敗,押糧官瞅準時機,一個「中平槍」刺向對方,蔡桂勤早已料到,猛一轉身,一桿子將押糧官的大槍打落在地。押糧官心中一驚,頓時對眼前這位少年英雄大為佩服,遂把自己那柄刻有「天下第一槍」的鐵槍贈給蔡桂勤,說︰「武林槍王,從此姓蔡。」蔡桂勤在江湖上有「槍王」、「拳魔」之稱,這都是有來歷的。

劉小燕帶兒子過去和蔡桂勤相認。蔡桂勤向劉小燕匯報發自己的情況。他自1897年只身南游,在蘇州錦源鏢局當了鏢師,工作還算順利。除了繼續練習以前的功夫,他也開始練劉小燕和李存義教的練內力之法,功力天天在漲。

見李彬堂非常喜歡那桿槍,蔡桂勤就送給了李彬堂。

告別蔡桂勤後,劉小燕對兒子說︰「你用這桿槍可以,但要把那「天下第一槍」5個字糊掉。李彬堂便到河邊抓了一把泥來糊了糊。」

兩月後李彬堂跟隨父親揚鏢大西北,鏢車直走晉陝甘寧,又遇見了蔡桂勤。兩隊鏢車便合並行進。

當時西北道上有一個赫赫有名的「鐵拳」張鳳,凡有新鏢車經過,他都要較量一番,試試人家的武藝。他听說蔡桂勤是個新手,就叫人在鏢車經過的道路當中擺下幾張八仙桌,桌上放了五個石墩,每個重二百來斤,按江湖上的說法這喚做「五獅攔路」。他要看看初出茅廬的年輕鏢師如何把這些石墩搬掉。蔡桂勤坐在馬上,離老遠就瞧見這些石墩了。

通過李存義、劉小燕點撥內力學練之法,他已內力大增。待到近前翻身下馬,蔡桂勤從馬鞍橋上摘下了長長的鐵槍,使出「兩龍分水」的招數,腳下著力,手中運勁,左右挑動。一瞬間,左兩個、右兩個,正前方一個,把五個石墩挑開了。把一石挑向正前方的這招喚做「猛虎開道」,意思是你「攔路」,我「開道」,我把道路打開了。「鐵拳」張鳳一看,此人果然功夫不凡,心里佩服。但是還想試試拳腳,于是兩人交起手來。蔡桂勤先生用華拳的「迎面三腿」、「勾掛連環」,打得張鳳甘拜下風,兩人結成了好友,從此,蔡桂勤先生的鏢車行弛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通行無阻了。從此武林傳開了「槍挑五獅攔路」的故事。

這天李存義為棗強縣馬屯村常家財主從保定押送幾根金條到家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形意大豪李存義最新章節 | 形意大豪李存義全文閱讀 | 形意大豪李存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