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

作者 ︰ 曉風

隔間的聲音雖響,不過林文遠能听的清楚的也不多。

不過隱約傳來的,似乎是和大宗貨物的調度有關。

這個姓範的似乎手中有大量的軍需物資,然後需要一系列的通行手續送往口外,這一系列的調度當然需要打通相當多的關節,除了地方官府的關系和沿途駐軍的關系要協調外,還得有中樞部門的強力支持。

听範姓商人話里的意思,中樞的兵部已經被他搞定了,只要內閣里在遇到質疑聲音時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稍加留意,把那些言官的奏折什麼的給打下去……雖然預料中也未必有什麼奏折,只要這麼做,自然就有大筆的好處送給次輔閣老大人。

至于為什麼會把大量生鐵和糧食送到口外,範姓商人只說了一個含糊不清的理由,連林文遠都覺得太荒唐了……但這並不妨礙手續上的合法,在大明,只要手續合法,剩下來的事就是關系的運作……其實也就是金錢的運作了。

林文遠所不知道的就是這姓範的名叫範永斗,其實是當世赫赫有名,極具實力的八大晉商之一。

範家的事業中心就在張家口,經營的產業也是糧食和軍需物資為主,範永斗本人私下里經商出入遼東,把大量的軍需物資販賣到滿清那邊。

除了賣貨物之外,這姓範的還出賣內地的軍事情報,滿清入關之後,為了酬謝範永斗給清朝立下的赫赫功勞,順治皇帝親自在皇宮內設宴招待範永斗,給了一個商人無法再高的巨大榮譽,同時,賜給範永斗朝服,給予御用皇商的正式官商的身份,並且,賜給「張家口為世業」,于是範家成了顯赫一時的壟斷皇商,範永斗把他的族人和祖宗賣了一個十分合算的好價錢,這種叛賣,保障了他範家一家百年富貴,而數百年後,不明真相的人們還以為清朝晉商的發達是因為天生善于經營……他們倒確實是善于經營,不過是在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與異族廝殺拼搏,自己的族人被人屠殺迫害的時候,他們長袖善舞,十分的善于「經營」!

除了範家,還有平陽的亢家,也是晉商中的杰出代表。

亢家除了是大鹽商,還是大明最大的典當行的擁有者,不過前兩者賺的利潤都遠不及亢家在糧食生意上賺的多。

在京師正陽門外,亢家有全大明最大的糧行鋪子,在他們的老家平陽,用來裝糧食的庫房就有數千間之多。

每天夏收和秋收時,亢家在整個北方最少是數百萬石以上糧食的資本運作。

他們在收糧時故意壓低糧價,抓準了農民要用糧食賣了變現換錢交納賦稅的急迫和緊張,用最低的價格收入糧食。

等農民被斬了一刀賣給他們糧食後,又得進他們開的典當鋪子,高價贖回自己曾經典當的衣服和生活用具,最後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在他們的錢莊借錢或再次典當,然後到糧行里高價買回自己曾經低價賤賣的糧食,用來叫一家免于餓死的命運。

就是用這樣的一條龍的貼心服務,亢家在大明積累了千萬以上的身家,但他們現在的利潤大頭還不在大明內地,而是和範家一樣,亢家也有走私糧食到遼東的路子。

大量的糧食從內地收上來,然後被駝隊源源不斷的送到遼東。

在小冰河時期,中國北方的農民被連年的干旱和酷寒給擊倒了,大量的農民要麼餓死,要麼逃亡,想避免這兩個命運的唯一辦法就是造反。

在萬歷年間,神宗對北方農民和軍鎮還能勉強維持,到了崇禎年間,由于內憂外患,盡管幾次加派田賦,但明廷財政破產,連軍費也不能維持,更談不上賑濟災民。

于是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一邊是朝廷加派賦稅,用來維持朝廷的運作和軍費開支。一邊是農民因為災荒無法自給自足,同時還要完糧納稅,兩相交逼,只能造反。

造反的人越多,朝廷的軍費開銷就越大,需要的賦稅也就越多。

同時在關外的滿清時不時的入關掃蕩,也是給明朝這個已經虛弱的巨人雪上加霜,綻開的傷口越來越大,流血越來越多,最終在兩相夾擊之下,一個龐大的帝國轟然倒下,漢人的最後一個帝國,就此滅亡。

明亡清興有很多必然和偶然,歷史的細節細究起來特別的有趣。

為什麼北方的農民紛紛破產無法自足,而同樣是在北方,還是在東北苦寒之地的滿清政權卻保持了勃勃生機?

在努兒哈赤時代,因為小冰河帶來的災害,這個老奴隸主感覺無法養活太多的奴隸,于是在天聰年間,努兒哈赤下了屠殺令,漢人中的地主,商人,秀才,全部被殺,同時家中沒有一定存糧的農民,也在殺害的範圍之內。

在後金興起之初,關外漢人有近七百萬之多,到了努兒哈赤統治的尾聲時,遼東漢人連兩百萬也沒有了。

人力缺失使得後金極度衰弱,要是努兒哈赤的統治再延續幾年,恐怕也就不存在清軍入關的問題了。

但關鍵時刻是,皇太極頂了上來。

此人雄才大略是不必多說了,清朝確實是在他手中完成了最關鍵的幾步,成就了能統一中國的最基本的基礎。

誘使袁崇煥殺毛文龍,穩住遼南,這是皇太極的第一步。

長征萬里,在草原一年多時候,把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打的望風而逃,最後窮困交加病死,然後接收了察哈爾蒙古的草場和部落,威逼其余的蒙古部落與其合作,並且在皇太極的統率下,蒙古與後金一起合兵入關搶劫,並且大獲成功……得到蒙古,後金其實已經是輻輳萬里的大國,已經確實有與明朝平起平坐的資格,已經是事實上的敵國……可惜,明廷上下,沒有人能看到這一點,或是沒有人能正視這一點。

然後就是胸襟博大,不停的收服來降的明將,重兵入侵朝鮮,徹底解決後顧之憂。

在皇太極的努力之下,到崇禎十一年時,後金已經兩次入關,次次成功,用皇太極的話來說,就是在削砍明廷的枝葉,等到最後關頭,再把北京拿下,把明朝連根拔起。

事實上他做的確實成功,也使得後金從一個強盜集團成一個真正的半奴隸半封建的國家,等皇太極建號稱帝之後,很多關內的有心人,聰明人們,都是敏銳的發覺,這個叫滿清的新興國家,它很可能取代明朝,成為新三百年氣運的主人。

在這種投機心理下,晉商與滿清暗中勾結,輸入了大量的糧食和生鐵等軍需物資到遼東,自己賺取利益的同時,也是在一個新興政權那邊下了重注。

在商人角度這是很聰明的做法,一舉兩得,但這些晉商明顯是忽略了國家和民族層面這兩件事。

或者說,在這些商人的心中,根本也就沒有祖國或民族這樣的概念吧。

這樣的輸入才是使得滿清挺過了小冰河時期的困難,軍力不僅沒有下降,還有上升,他們在關內搶來的大量金銀都換成了糧食和軍器,然後隔幾年就到內地再搶一次,大量的人民搶來當奴隸,做農民和工匠,或是給八旗兵當輔兵,而搶來的金銀用來壯大自己,如此循環反復,一直到搶得整個明朝天下為止。

這其中的關節和細處林文遠當然不會知道,不過他憑著一個現任小旗官的政治嗅覺還有前任貨郎的商業頭腦,在听到一些關鍵詞之後,大腦自然而然的也是高速運轉起來……

在繼續竊听了一會之後,隔壁便又傳來告辭和關門的聲響,沒過一會,剛剛的那個長隨便又轉身回來,對著林文遠道︰「林爺,相爺召見。」

「是,多謝召喚。」

在感謝的同時,一個紅包也是塞了過去,對方的臉都笑爛了,在引路的同時,也是輕聲提點道︰「林爺有什麼話只管慢慢說,一時半會的,外頭不再帶人進來了。」

「是,綱紀有心了。」

「都是自己人,林爺不消客氣。」

說話間,便是出了原本的廳房,從滴水檐下一轉,再掀開一座門簾,房里也是燈光大盛,那個長隨先閃到門前,小聲道︰「相爺,姓林的小旗官帶來了。」

「哦,著他進來。」

「是!」

那長隨使了個眼色,林文遠便是大踏步而入,進門之後,也是依禮而拜。

無論如何,眼前這個坐在圈椅之內,于聚耀燭台下持著一本書凝神細看,根本沒有把眼皮抬一下的中年男子,就是現今大明內閣的次輔大學士,也就是民間所稱的閣老,宰相。

以大明的政治傳承而言,此人算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權柄與唐宋時的丞相無比相比,但毫無疑問,此時的大明,最少在名義上,除了皇帝和首輔劉宇亮之外,就是眼前的此人,也就是內閣次輔薛國觀,最有權勢的大明閣老!

「下官浮山守御千戶所小旗官林文遠,叩見閣老大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