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接旨吧!」
沒有繼續放縱自己的思緒,麥少監展開聖旨,金黃色的聖旨只用來誥封和封賞等用途,一旦展開,一種無形中的威權就彌散開來。
在場的所有人,文至二品布政,武至一品都司,下到黎庶,皆是拜舞揚塵,匍匐在那一道代表天子意志的旨意面前。
君權,就是這樣,**果的,沒有保留的,突如其來的,展現在了張守仁的面前。
他感到有一點不適,一點威壓,一點恐嚇。
雖然明的君權遠不及清,絕不可能有君皇對大臣生死一言而決的情形發生……一旦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整個明朝的官僚機構都會行動起來和君權對抗,從明初到明末,士大夫和皇權的抗爭可是一天沒停過。
但那是文官,武將的生死,倒真的是皇帝能一言而決的啊……
「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可以在這種皇權意志面前,坦然面對,而不必誠惶誠恐……」
雖然是真的有一點矯情,但以一個現代人為主的思維面前,哪怕就是天子,君皇,叫人對他的一紙意志誠惶誠恐的下拜,還真的是很難適應啊……
而潛意識中,張守仁是真的想抗衡這旨意所代表的君皇意志呢……
「卿,奮武揚威,痛殲丑虜……」
不知道旨意是哪個翰林寫的,盡量是淺顯曉暢,但還是听的人昏昏沉沉,暈乎乎的不怎麼明白。
「哎,」孫良棟捅了捅曲瑞︰「老曲,听的懂不?」
曲瑞沉穩有致,少時讀過私塾,有點底子,這一年每天讀書不綴,听是自然听的懂,不過當下只是回頭瞪了孫良棟一眼,輕聲道︰「听不懂也不要吵,這是過門,大人和咱們浮山營的封賞,一會兒就會出來。」
「嗯,知道了。」
跪在冬日的凍土上,孫良棟無所謂的一笑,仍然是把頭顱抬起,打量著四周。
幾萬人跪在地上,頭也不抬,浮山營的人其實已經有不少適應不來了。抬頭時,看到錢文路和黃二幾個,互相擠眉弄眼,再看到朱王禮幾個,更是樂不可支。
君皇威權,在見識過人頭滾滾的好漢子眼里,倒也真的不是那麼不可抗拒。
就在孫良棟左顧右盼的當口,曲瑞面色一變,對他輕聲道︰「听好了,要讀大人的官爵封授了。」
「……授左都督……」
「這是加職!」
「……右柱國……」
「勛!」
「……特進榮祿大夫……」
「這是散官!」
「……授登萊鎮左協副將……」
「……這是實職。」
曲瑞面色冷峻,也是十分不滿,而孫良棟听了,卻是當場便是差點跳起來。
「才一個副將?姥姥!」
孫良棟一伙,皇帝也不怎麼放在眼里,一听說張守仁只授副將,當即差點就是跳了起來。
還好,張世福就跪在他們前頭,听到動靜,回頭狠狠瞪了孫良棟幾個一眼。
他的資格夠了,孫良棟也沒辦法,只得重新趴伏下去,嘀咕道︰「朝廷這算干什麼,有大功不能盡賞,盡拿虛頭來敷衍俺們,俺心里不服。」
張世福心里也是亂糟糟的,聞言也不說什麼,只是又專心听自己的。
在此之前,大伙兒估計什麼的都有,最厲害的是說張守仁能封侯爵。事情是明擺著的,打從薩爾滸一戰到現在,哪一仗斬首過三百級的有沒有?過五百級的有沒有?何況是過千近兩千,有一半是真正壯夷,正經的女真八旗披甲!
這個功勞真是大過天去了,侯伯之封,真的不一定無望。
誰料下來的功勞,卻是叫人感覺根本不足酬功,不要說侯伯,連一個總兵也沒有當上,誰能甘心,誰能服氣?
只是浮山軍紀森嚴,任是誰心中不滿,卻也不敢擅自說什麼罷了。
「授登州都指揮使司指揮使,世襲登州都指揮僉事,靈山衛指揮使,浮山千戶。」
「……這是朝廷一口氣給了三個世職,只要大人能生出三個兒子,靈山和浮山就算是大人家里世襲的了。」
听到這,曲瑞也是微微點頭,感覺這個封賞還象個樣子。
孫良棟和黃二幾個,也都是舒了口氣,俱是點頭笑道︰「這還差不多,以後俺的兒子也能替大人的兒子效力,子子孫孫,咱們都是打不散的一家人了。」
大明到這個時候,願意世襲為軍戶的並不多了,哪怕是邊軍之中,也有不少參將以下的將領並不在軍籍,因此也沒有世職,當兵不能應試,無形中把子孫的路也走的窄了,所以除了原本是軍戶出身的之外,世職也不是那麼要緊了。
還有原因就是因為明朝已經在風雨飄搖之中,很多士大夫都看的出來,現在已經是王朝末世的景像,所以這世襲勛職,不僅不是以前那麼有實利和風光,相反,還十分危險。
象李自成進北京後,夾棍下死了不少文官,但真正被處死的是寥寥無已,而如成國公這樣的與國同休的勛戚卻是被明正典刑給斬首了,因為舊朝勛戚,新朝無可封賞,亦無大功,不如殺了省事,與朱純臣一起被殺的,還有二百多明朝的京衛京營的世職武臣,一刀斬訖,叫他們殉國去了。
不過在山東地方,軍戶還不知道那麼多,詔旨之下,對浮山子弟來說,等于是子子孫孫都能替張守仁和張守仁的後人效力,這自然是叫人十分欣喜,因為浮山子弟們對張守仁的忠誠,不僅是自身,也是願傳諸于子孫的。
「賜‘征虜將軍’印!」
「好,這太好了!」
一直為孫良棟幾個解說的曲瑞,此時也是面色激動,十分高興的樣子。
孫良棟幾個雖不懂,但看曲瑞歡喜,便也是十分高興的樣子。
懂行的山東文武官員們,也是忍不住交頭結耳,議論紛紛。
馮館對著兵備道李佑方低聲笑道︰「張國華彩頭得的不小啊,皇上要壓一壓他的職,這勛、階散官已經給的無可再給,還加了太子少保……武職官加宮保,已經是無上恩寵了……還又賜了將軍印信……嘿嘿,不是總兵官,勝過總兵官哪。」
這老兵痞算是吃醋吃大了,武職官加師、保的不是沒有過,但現在放眼明朝,還真是寥寥無已。
這種榮譽,原本就幾乎是文職官員的專利。
將軍號,那就更屬十分難得了。
明朝總兵官,開國初到中期前,都是勛戚顯貴充任,最少都是侯爵或是伯爵的身份任職大軍區的總兵,位高權重,除了總兵和爵位外,還會加上將軍號,以示尊崇。象世鎮雲南的沐家,除了黔國公爵位外,還有征南將軍印信,對緬甸和雲貴土司,征南將軍的印信有強大的威懾力,效果甚至在聖旨之上。
至于國初的徐達,更是最為尊崇的大將軍,因為十分難得,等于元帥,威望太高難以駕馭,在洪武之後,就不授大將軍號了。
現在的有將軍號的總兵,只有宣府總兵楊國柱為鎮朔將軍,大同總兵虎大威為征西前將軍,不過這兩人的將軍號是因總兵而授,明中期總兵有固定鎮守地方,征虜前將軍是遼東總兵,鎮西將軍為延綏總兵,征西將軍為寧夏總兵,平蠻將軍為湖廣總兵,征蠻將軍為兩廣總兵,征蠻副將軍為交趾總兵。
張守仁的這個征虜將軍,在幾個大將軍號和前將軍、副將軍之下,也不是專職總兵的八大將軍,但卻是將軍號中的第一位。
在他的征虜將軍之下,才是平虜將軍、靖虜將軍、征南將軍、平夷將軍等征、平諸將軍。明朝將軍,征在前,平在後,都是十分難得的武人榮譽,崇禎年間,總兵有六七十,總鎮總兵十幾個,能加將軍號的,也就是楊嗣昌出京為督師之後,加給左良玉的「平賊將軍」的稱號,為了這個將軍號,楊嗣昌在左良玉和賀人龍間左右挑撥,最後把自己都給玩死了,可見這種榮譽稱號的難得之處了。
左都督是武職極品,柱國和榮祿大夫是勛階極品,將軍號是榮譽極品,加上無可復雜的世職,種種賞賜,都是只比封爵差一步,張守仁再立一次大功,就非得封爵不可了。
這樣的賞賜,也算豐厚,在場的浮山將士們,心氣是漸漸平復了。
「……銀牌一百面,鐵鞭三百根,表里十匹,銀五千兩!」
五千兩的賞銀對朝廷來說算是厚賞了,盧象升掌十萬大軍,皇賞不過就是一萬銀子,浮山只是一個營,按朝廷的印象最多一兩千人,報上去不過是五千人,這賞格下來,算是極其優厚了。
只是浮山上下,都是一點表情也沒有……在戰時,各種補貼都算了,浮山步兵一個月俸祿能拿到三兩五錢,馬軍四兩五錢,賞的這一兩銀子,還真不算什麼。
「……其余立功將佐,具報兵部,各有恩賞……」
一篇聖旨,到這里自然是尾聲,不過麥少監話鋒一轉,又是大聲起來︰「由張守仁帶領麾下將士,攜所斬丑虜首級,至京師獻捷太廟……欽此!」
到得此時,眾人面面相覷,眾人都是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麼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