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一個將領有多少兵,是根據駐扎地方的財力和要緊性,看朝廷傾注的財力有多少,來決定兵馬的多少。
關寧一帶,就是朝廷最要緊的戰略要地,遼西將門,一個個富的流油,祖大壽,吳襄等遼系將領,家丁就有好幾千,戰馬,鎧甲,強兵備的整整齊齊,遇到戰事,營兵是消耗品,這些家丁才是打仗獲勝的基礎,也是將領保命的最強力的保鏢。
能養活這麼多的家丁,是因為朝廷一年給三四百萬的軍餉,加上遼西將門都是多年經營,每家都有幾十萬畝以上的土地,給他們種地的軍戶奴隸每家都有好幾萬人!
吳襄在其子吳三桂先降後叛後被殺,家產被抄,光是在京師的家里就抄出二百萬的家產來,整個吳家,有多少私財,也只能是一個弄不清楚的秘密了。
關寧那里財大氣粗,宣府大同一帶的將領也還過的去,最慘的就是秦軍將領,窮困非常,總兵一級的養兵也就幾千,家丁幾百,象賀人龍這樣出身陝北賀家的世家武將,赫赫有名的賀瘋子,步騎家丁在內,一共才兩千人左右的兵馬,張守仁不靠朝廷拿一文錢的餉,已經養了幾千強兵,而今又是大舉募兵,兩萬人的兵馬真的募集訓練出來,就是朝廷非得倚重不可的一方重將了!
「回宮之後,非得與宗主爺說清楚不可。」
麥少監也是帶了任務下來的,對張守仁是以褒獎支持為主,張守仁的實力越強,怕是能獲得的支持就越大。
至于擁兵自重,私募兵馬,這些在任何別的朝代都犯忌犯禁的事,在大明,反而無事。
將領私兵化,封建化,把營兵家丁化,這些在大明中期已經是朝廷默認的事情了,將領移鎮,可以允許帶家丁及其家人親友一起上任,最多的帶幾千人都是可以的,到這個時世,規矩是早就更寬松了,漫說張守仁招募兩萬人,就算是招募十萬人,只要他能養的起,朝廷那是絕對不會理他的。
……
……
「就這麼大舉招兵?撫衙的人也幫著張羅?」
東牌樓這里,也是有不少人的眼光注視著浮山營招兵的情形,看到一個個壯實漢子扛過圓木,甚至現場來回的折返跑來確定體能,然後簽名畫押,按手印,再一個個喜氣洋洋的站在一邊,領安家銀子,領號牌,有家人的還在等候進一步的通知,整個工作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邊暗處觀察著的人就有點緊張了。
「看這樣子,想在咱們山東扎下根來呀。」
「反了他了?」有人冷笑道︰「登萊鎮副總兵,在濟南募兵則可,駐兵則絕無可能。朝廷,沒有這種體例。」
「那就好,那就好。」
擔心的人也是在擦汗,張守仁帶兵的本事已經是深入人心了,大家一定是要和張守仁斗上一斗的,否則利益受損太多,而且也是有實權人物在和他們打招呼,暗中打氣,幾次聚會,孔府的人,顏府的人,還有王府親貴,一些和浮山營向來不對路的大商家,還有淮鹽在濟南一帶的代理商行的大掌櫃們……隱隱約約,在暗中已經聚集起了一個針對張守仁和浮山營的龐大勢力,有文有武有商,京中和清流一脈也是有聯絡,張守仁老老實實的回登萊也就罷了,觸角伸的太長,就一定會起極大的沖突不可。
「招兵就由他吧,招走這些流民,大家正好省心省事。」
還是那個冷峻的聲音,也是做慣了主的聲調向著暗處的眾人道︰「再耽擱一陣,他的浮山營也得動了,現在韃子已經往口外撤,浮山營也得準備動身,太廟獻捷,這樣的大事他也敢耽擱了不成?」
「對嘍,長史大人說的沒錯兒。」
「現在大家不必有所異動,凡事等浮山營走了再說。」
「成,咱們都听長史大人的。」
「不是听我的,是大家商量著辦。」
一群人再三再四的拍馬奉迎,錢長史冷峻的聲調也是變的柔和溫存了很多︰「這濟南城,還是我們大伙兒的,大家和衷共濟,迎著曹州那位進了濟南,就算大事定局,以後濟南這一塊,兗州,東昌,青州,仍然是水潑不進,是不是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大伙自然是懂,當下便是都點頭應是。
「張守仁的底子,現在也是模的七七八八的。人家奇怪他養兵哪來的銀子,咱們卻是清楚。不外乎就是那些個曬鹽的鹽場摟來的銀子,利豐行三好行這幾家大商行替他出手,整個登萊,大半青州,小半濟南,靠的這些地方,一年摟百來萬到手。養活浮山醫館那一大攤子就夠受了,還要養幾千兵,浮山營的兵,裝備多好,那都是銀子堆出來的,張守仁的這一次的大功,也是銀子堆起來的……沒銀子,神仙也玩不轉!」
在場的,除了孔家和顏家還有曹州來的代表之外,就是本城的商行老板和掌櫃,還有一些閑散宗室中的代表人物,也有一兩個是王府太監,總之在座的倒是沒有不喜歡銀子的主,一听這話,除了點頭還能有什麼?
「嘿,年輕後生,仗著一點鹽利養起點兵,也算他有本事,不過胃口太大,小心要漲死喲。」
錢長史雖然是幸災樂禍的口吻,不過說的話倒也真的是在點子上。
張守仁是精兵之法,這一點當時的人已經全看了出來。五千營兵,除了一千多輔兵外,四千戰兵在遼東就是四千家丁的養法。
這個水平,也就是和吳襄這樣掌握了百萬以上朝廷軍餉的大軍閥差不多,所以才能立下如許大功。
但過猶不及,以現在浮山的盤子,養兩萬家丁水平的營兵,就代表收入最少得在三百萬以上,在明末通貨膨脹的基準上,這是最少的數字。
此外,糧食和布匹,火藥和生鐵,這些戰略物資,還不是有錢就能弄的到手的。
曹州那邊有兩萬兵馬,一萬四五千人是不值錢的長槍兵,穿著裝備都很一般,撐場面的,真正的精兵也就是四五千人,猶其是以劉澤清的兩千左右的家丁最為精銳。
為了養這兩千人,劉澤清到處撈錢,甚至是公然搶劫,勒索大戶,也控制了地方上所有來錢的產業,還有朝廷給的軍餉物資,這才勉強維持了現在的格局。
以打探出來的張守仁現在的收入,想維持兩萬家丁的格局,委實也是有點不自量力了一些!
……
……
翌日天明,又是在各處擺上了桌子。
只是這一次,看著的人多,上前報名的人卻是少了,人群都是稀稱拉拉的,很少有人報名。
倒不是願意當浮山營兵的人少,西城一戰,浮山營的勇武表現深入人心,形象也十分高大,就算是猶豫也就是一會兒的事,不會有人當真秉承著好男不當兵的古訓,來和安家銀子和月餉俸祿過不去。
要緊的是,扛著那圓木折返百步,還真是太讓人為難了一些。
尋常壯漢,扛起五六十斤的物件,雖是滑不留手的木頭,倒也不是很為難。但扛在肩膀上,來回折返小跑百步距離,這困難就是一丁點的大了。
有人是半途就放棄了,喘著粗氣就把木頭丟了下來。
有人是實在抓不住,滑飛了出去,不少次都是差點砸著人。
也有人搬起之後,相度了一下,自己知道就是體力支撐不下來,也就只能黯然放棄。
城中已經是議論紛紛,怪不得浮山兵都是一等一的好漢,光是招兵這些門檻就能看的出來,人家招的全部是能頂天立地的漢子,尋常人,那是擠不進門去的。
除了體能上的要求,還有年齡限制,低于十六,高于三十五的,哪怕體能合格也是不能要了,再者就是要具保,身家清白者,不曾作奸犯科的,才有資格加入浮山。
最後還得是農民,城鎮居民只收文職,有意到浮山就任文職差事的城市居民,倒也是十分歡迎,當然,前提是還得是識字的才行。
條件雖不是十分苛刻,但能全部滿足的人,也是真的不多。
有一點,倒是叫圍觀的人奇怪了,報名的大半是河南流民,濟南城中的小伙子,報名的極少。其實看浮山的條件,有不少本城的人都是動了心,但各人心里都是奇怪,為什麼本城的民壯,願意報名的極少。
桌子一擺,就是有不少人過來,但都是猶豫著不上前來。
資格不夠,憑白叫人嘲笑,沒有意思。
「大伙兒都上前些來,听我說!」
一個浮山營務處書記局的小伙子看到這樣的情形,索性就是跳在桌子上,雖是文職吏員,身手也是十分利索。
將手環在嘴上,這小伙子便是大聲叫道︰「今日不僅是招募營兵,還替張大人的農莊招佃客,會種地耕田能伺候牧畜的,會伺弄雞鴨豬羊的,會養魚的,都要!」
嘩啦一聲,這一下,涌過來的人群,就是黑壓壓的擠不動,千百顆腦袋,就是這麼密密麻麻的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