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雖然張守仁算是薛國觀的武將班底,但此時事關整個文官集體的利益,薛國觀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出來,奏報道︰「張守仁此次立功雖重,然則太過年輕,國朝未聞有二十余歲便因軍功封伯者,還是稍抑其恩賞,多賜金銀及賜物,抑其功爵,留俟為異日之封為宜。|」
「薛大人所奏極是,臣附議。」
「臣附議!」
「臣亦附議。」
一時間,除了太監與不夠資格的小臣之外,在場的文官大佬們紛紛表態,對崇禎賜給張守仁伯爵之封,大加反對。
而因薛國觀的出頭,在場不少對他有意見和心里有疙瘩的文官也是都微微頷首,表示贊許之意。
這薛某人,到底大節無虧,在這件事上首先出頭反對,自是叫眾人滿意。
但崇禎卻十分不滿意。
他用冷峻之極的眼光掃了薛國觀一眼,這個人,最近是越來越叫他不滿意了,在政務上沒有什麼杰出的表現,捐輸一事弄的虎頭蛇尾,沒有任何實績。
地方上,災異不絕,官府所為十分有限,怨聲四起。
賦稅上,沒有起色,包括剛起科的練餉,憑白肥了一些地方官員,中樞用度一樣缺乏,軍餉還是開不出來。
練的兵,更是一個瞧不著。
軍務上,在崇禎心中十個薛國觀也比不過一個楊嗣昌,國家大事,無非就是軍政賦稅,這薛國觀,已經在崇禎心中被去位了。
其實是他自己缺乏手腕,明朝的朝廷運作原本有一套成規,老套的東西雖然缺乏生命力,但最少是有一定綱領和運作規則的,崇禎朝令夕改,亂改成規,而自己又沒有手腕和魄力建一套新的規則出來,結果就是朝綱紊亂,臣子間勾心斗角,黨同伐異,頻繁更換首輔大臣更是令中樞缺乏穩定和權威,在統馭六部和地方大吏上越發吃力,然後新首輔和內閣缺乏過硬的成績,崇禎便是再次換人,如此這般,是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又是到了換人的時候了,所以崇禎對薛國觀毫無客氣之意,先冷冷瞟了自己這個首輔一眼,看到薛國觀俯首低頭後,崇禎才冷然道︰「此事朕已經有決斷,有功不賞,非朝廷馭下之道,更會失將士之心,各位先生念不及此嗎?」
不等內閣眾臣接口,崇禎便迅即道︰「而今虜情洶洶,關、寧、錦一帶,將有惡戰,朕決意以榮成伯張守仁為同知樞密院事,賜金令箭,文武官員三品以下者,听其節制行事,賜征虜大將軍印,提督諸路兵馬,為朕討平不服!」
這麼說,就是皇帝無意將張守仁久留湖廣,也不調回山東和登萊,而是將張守仁本人和其主力放到寧錦戰場,指揮關寧錦州和薊鎮宣大諸路兵,開展與東虜的大戰。
這兩年來,朝廷對東虜的容忍已經到最後關頭,崇禎十年到十一年東虜的入侵給整個北中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傷和破壞,幾十個州縣被攻破,被屠殺的百姓足有數百萬之多,雖有濟南一役的小勝,但完全無足于大局的崩壞和損失,從崇禎十二年到十三年之間,朝廷已經在多方動員,積儲糧草和軍器火藥,包括動員大軍的銀兩,修葺沿途的驛站和道路,調遣總兵官到游擊將軍一級的武將等等。
現在已經是崇禎十三年,預計在這一年肯定會向東虜大舉進兵,只是戰爭將在何處打響,並且是什麼樣的形式,暫且卻是不得而知。
動員十萬以上的戰兵,後勤人員亦有十幾二十萬人,還涉及九邊所有重鎮的總兵一級武將的調遣,這樣的大征伐,自當年萬歷三大征之後已經沒有過了。
當年的薩爾滸一役,打過播州楊應龍和壬辰御倭一役的遼東兵和南兵損失近半,然後遼陽和沈陽加廣寧等連續三個戰略要地的丟失又損失了明朝邊軍精銳的另外一半,此次動員的精銳已經是天啟和崇禎年間鍛煉出來的九邊重鎮的所有邊軍的全部力量!
和當年不同,此次若敗,大明將幾無翻身之力,再也沒有機會苟延殘喘下去!
這其中的利害關系,崇禎自己可能都不大清楚,但內閣這些大學士哪個不是人中龍鳳,個頂個的人尖子,一听到皇帝最後的決斷,幾個大學士眼中波光閃爍,幾乎是在眨眼之間,便已經都有所決斷。
看到薛國觀還在發呆,幾個大學士使眼色的使眼色,跺腳的跺腳,還有的輕咳出聲。
一群東宮僚屬看的發呆,王德化等太監則是事不關已面無表情的站在一邊,此事是軍國大事,皇帝不會允準他們說話的。
「臣等……領旨。」
良久之後,薛國觀微嘆一聲,終是躬身下拜,將這旨意接了下來。
皇帝的旨意,只有經過內閣的副署之後才是合法的聖旨,不分文武,都不得抗旨不遵,否則形同大逆,在挑戰皇帝權威的同時再挑戰內閣的威權,智者所不取。
在薛國觀領旨之後,內閣其余大佬都是躬身應和,此次過後,就是更下一步武將和文官們的封賞,此次由內閣和兵部等該管衙門就能決定的事,就不必勞煩皇帝的聖裁了。
崇禎不大明白,這麼一點時間他的大臣們就轉了多少心思,他向來覺得自己英明果決,有所決斷之後就會果斷行事,不會拖泥帶水,此時定下封賞,賜與張守仁征虜大將軍號之後,他感覺在對農民軍的大勝之余,對東虜的戰事也將可能會大有起色,最少不會如崇禎十三年之前那樣,被東虜隔幾年就沖進來燒殺搶掠一回,弄的國家毫無顏面可言。
「但望張守仁盡快剿滅流賊各營的殘余,盡早北上!」
在大臣們下拜退出的時候,崇禎安坐于金台之上,滿面笑容的想著。
……
……
內閣距離文華殿極近,也是處外朝之中,能在宮門之內辦公的,除了東宮講官之外,就是內閣諸大學士及內閣中書各官,再有,就是與內閣相隔不遠的六科公房的科道官員們。
從文華殿退出後,諸大學士都是紛紛往自己的內閣值房而去,只是在分別之時,眾人又簡短商議了一下犒賞張守仁和其部下的細節,還有京師等各處用來大賞賜和獻捷的花費,天子親臨太廟的花費和關防等等。
商討這樣的事,大家都是滿面春風,心情都很不壞。
「諸位老先生,準備調榮成伯至關寧之事,還需早做準備。其部兵馬,家丁,糧草軍餉,都需備足才是。」
「呵呵,不急,不急。」範復粹為次輔,微笑著道︰「還早的很咧,現在榮成伯尚且在湖廣,吾等擅做主張,楊大人在湖廣可要著急了。」
「榮成伯武功赫赫,自有主張,吾輩又何必過于越俎代庖呢?」
內閣同僚們的一派樂觀之中,薛國觀卻是眾人之中心思沉重的一個,調張守仁容易,但一系列的準備就非得做好不可,而看內閣之中,似乎還是從私心出發,很少有人覺得這是大明和東虜之間的一次關系命運的大戰!而調張守仁這樣的名將大將往關寧,則也是大明的最後手段,非得慎之再慎不可。
在內閣的角度,見解卻是和薛國觀完全不同。
士大夫最畏怯的就是流賊,而流賊之中則以張獻忠風頭最勁,被視為最危險的人物。
此賊一除,說明大明猶有天命,最少還得有一個甲子的國祚,既然如此,大家身為大明臣子,心情自是大好。
流賊之下,最被視為威脅的當然就是跋扈的武將,張守仁現在當然首當其沖。
好在皇帝處斷的很好,調派此人到關寧前線,這是最妙的法子。
以張守仁的能耐,放在山東或是登萊,根基在彼,封伯加大將軍,地方上誰能制之?當然,現在巡撫已經制不住張守仁,但最少在名義上巡撫和監軍道仍然能節制總兵官,而一旦名義上都不能節制……這後果就太嚴重了!
將張守仁派往關寧,那里的將軍都是將門世家,宣府的楊國棟資格老,一門三總兵,副將參將身份的族人不知道有多少,還有遼東的祖家和吳家,更是實力雄厚的軍門世家,太原總兵王樸滑頭無比,曹變蛟和左光先資格夠,麾下實力強勁,除了洪承疇誰的帳也不買。
這麼多驕兵悍將在一處,兵餉都有朝廷開支,就算張守仁加提督武經略,上頭還有一個手腕老辣的總督洪承疇在,他還能翻了天去?
當年在朝鮮戰場,宋應昌是文經略,麻貴加備倭大將軍為武經略提督,一樣被宋應昌管的服服帖帖,以老洪的手段,做到這樣大約不難。
這樣一來,張守仁到了遼東,也是沒了爪牙的老虎,下有遼東和宣大將門掣肘,上有洪承疇等文官壓制,天大的本事,也是顯不出來的。
扔在遼東幾年,壓上一壓,然後再打發去別的地方,反正天下之大,有戰亂的地方太多,不怕用不上這個伯爵大將軍。
文臣對付武將的心法,無非就是如此。
這個張守仁,這幾年實在太得意了一些,也該當收斂一下行跡,低調一些兒了。
這自然是大家的想法,無須宣諸于口,卻都莫逆于心。
眾人分離之際,只有薛國觀喟然一嘆,這一嘆息聲中,似有無限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