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

作者 ︰ 曉風

張溥是復社領袖,很多事情就算知道內情也是不會去多想,更不要提去說了。|他張家也是士紳世家,享受著不完糧納稅的特權,交往公卿,把持地方政務,結社議論朝政,明明大明朝政一直握在他們這樣的人手中,但所有的錯誤都是皇帝或奸逆的,而清流卻是一點兒錯誤和責任也沒有的。

清朝時言官論政一直受到限制,而很有力的論點就是不要再重復東林之禍,這個觀點一直到同治年間仍然很有市場,可見當時東林禍國一事也並非秘密,東林黨人們也不是如他們吹噓的那樣清正廉潔,以國家安危系于一身。

「天如兄是說,今年這一年,楊閣老的日子並不會好過?」

劉澤清很敏銳的抓住重點,發問。

「沒錯。」張溥笑笑,從容語道︰「吾敢斷言,楊文弱也就止步于此了。要緊的還是張守仁不知道怎麼就和方前輩對上了,還和幾個監軍太監鬧翻,這樣他在湖廣呆的日子不久了……等此人一調到遼東,那里是個泥潭啊,他的好運,大約也就到此為止了。」

這些事情是最上層的博奕,關系到代表南方士大夫的東林和北方士大夫集團的斗爭隱秘,東林黨為了給楊嗣昌拉後退也沒少攪和,就拿左良玉前後不一的種種表現來說,東林黨起的肯定不是良性的向上的作用。

一直到清朝建立,朝中漢官的南北之爭也沒停過,到清亡乃止。

這些事,劉澤清不會了解,他只是覺得釋然。

很多事情,經過張溥的一解釋,立刻就是了然于胸,心中也暢亮很多。

「鶴洲,你和兗州這些世家,淮揚商人的事,我不必多過問。登壇拜帥鎮守一方者也是難免要有這些事,察見淵魚者不祥麼。只是有兩件事,你現在要答應我。」

「天如兄請吩咐。」

「吩咐不敢……第一,你要切實掌握好濟南,省會首府,觀瞻所在,如果出大亂子,大家臉上難看,有話也不好說了。」

「是,請天如兄放心。」

劉澤清知道這是擔心他入濟南後急著報復,軍紀太壞導致城中騷動,出了大亂子後,大家就不好替他說話正位總兵官,所以他立刻答應下來,毫不含糊。

「第二,便是要約束住李青山,他就呆在兗州與東昌府的邊境吧,不要繼續向北打了。造聲勢,現在也造的夠了。東平州收復,再保臨清州無事,漕運平安,李青山被困住,其實滅或不滅,也就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此事還和兗州的一些世家有關……不過,都在我身上。」

李青山的造反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有劉澤清,還有兗州不少世家,甚至還有淮揚商人的影子在其中。

此次能運作成功,也是因為朝中擔心漕運受到阻隔,特別是李青山隱然有進入東昌府的意思,要是臨清受到威脅,朝廷一定會急眼的。

劉澤清將此事包攬下來,張溥就放心的多,因而笑道︰「我在這里不多耽擱,和鶴洲兄做完了交代便走……京城那邊,還有事情哩。」

「天如兄大事要緊,我不敢攔。不過,好歹在這里再住一兩天,本城的名士們可是翹首以盼很久了啊。」

「哈哈,不能不能,此行不是直接北上,要折向浮山走一遭。」

「浮山?」劉澤清心中吃了一驚,愕然問道︰「天如兄何以對浮山有興趣?」

現在山東地界,對登萊兩府,甚至青州和東昌等地的傳聞是甚囂塵上,兗州一帶忍不住要出手,也是因為張守仁的那些莊園。

每莊有過萬畝或幾千畝地,福利之好,傳聞在各地已經是住在天堂一般,很多大戶人家的佃客都十分動心,在兗州,已經有幾百戶佃戶退租,跑到東昌去入了張守仁的莊園,在那里,他們的待遇更好,也更被當人看,在江南當佃戶,人身依附的關系不大明顯,盤剝也不大嚴重,那里畢竟是衣冠世家,清流當道,所以剝削也講究手法,不那麼野蠻殘酷。

在兗州這個地界,孔府和顏府這樣的千年大世家在,自己設官廳,對佃戶輕重仗責,重責打死的處罰都有,孔府帶頭,其余的大世家有樣學樣,佃戶被田主當奴隸一樣對待的才是普通的情況。

這和登萊青州的情形差不多,所以逃佃之風盛行,張守仁也被恨之入骨。

而這股風潮的源頭自然就是浮山,也成為眾人注目的所在。若不是張守仁兵馬眾多,留幾萬人看家,恐怕還真有人想打浮山的主意。

既然打不得主意,也就敬而遠之,張溥想去浮山,卻不知道為何。

「吾友陳臥子在彼,所以不得不往啊。」

張溥長嘆一聲,不欲多說,在浮山的事情上,他和陳子龍已經有了嚴重的分歧,在這個時代象他這樣的知識分子和清流領袖是時刻關系朝局,對地方動靜也十分注意,而保持這種注意的辦法就是書信。張溥和陳子龍書信不絕,談及浮山的信件極多,分歧也是越來越大。

陳子龍與張守仁的賭約還在,一心想在浮山看張守仁搞番薯增產的事情,對別的事,真的不大放在心上。

張守仁發明的浮山生態圈的做法,他已經寫成一本小冊子,托朋友帶回江南,廣為刊印。只是書成之後,在江南反響一般,因為生態圈是建立在田地少水缺肥的基礎上,當時的江南雖經過一次大旱,但總體來說是不缺水也不缺肥的,所以反響平平,識者寥寥。

而想在北方刊印發行,陳子龍的影響力有限,所以更加困難。

在張溥和陳子龍書信往還的時候,多半都是談這樣的事,張溥一旦攻擊張守仁和浮山的情形時,陳子龍就把話題引開,幾次三番之後,彼此心里都明白,已經是到了決裂邊緣。

張溥此行,也是有挽回和陳子龍友誼的打算,並且,他也是對浮山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是想實地看上一看。

「好,既然天如兄有要緊事,我就不阻攔了,只能擺酒一桌,替兄錢行。」

「這是當然,你這里什麼菜式沒有……」

張溥一句話未說完,也是又咽了回去。

他是隨口說的,突然想起來這樣說並不妥當……劉澤清當年領兵時威信不立,為了震懾軍心,也是為了威脅兗州一帶的士紳世家給他一席之地,在一次酒宴上,劉澤清下令烹飪人肉來食,還有一次生食人腦。

此事在大明朝野間紛傳很久,眾說紛紜,有人根本不敢相信是事實。

張溥當然是知道,所以很快把話吞了回去,只道︰「不拘吃什麼,你我相交貴在知心,酒宴什麼都是次要的。」

「是,一如天如兄之吩咐!」

劉澤清對張溥的失言一笑了之,立刻便是吩咐人整治上等席面上來,一個外客也沒有找,只是叫自己的兄弟劉源清前來做陪,三人飲到陶然,張溥拒絕了劉澤清的挽留,坐著一頂四人抬的小轎,一個管家,兩個長隨和兩個伺候書房的,一行不過九人,若是往常,兗州往北再往西全是官道,十分方便和安全,現在畢竟不同往常,劉澤清見了不大放心,派了自己的親兵二十人束甲挎刀,騎著戰馬相隨,送到濟南地界後,再行返回。

待張溥走後,劉澤清才站在階上,淡淡吩咐道︰「今日是誰當值守備?立刻派人,將其殺了,再殺他全家,一門良賤,不分老幼男婦,全部給我殺了。」

「是,標下立刻去辦!」

他的中軍官知道自己主帥的脾氣,雖然嚇的渾身發抖,幾乎拿不住刀,但是一個字也不敢多說,答應下來之後,便是轉身就走。

不過不多時,劉府中傳來痛哭聲和喝罵聲,大約是知道自己家族不保,被斬的人也不害怕了,大聲痛罵劉澤清,然後是吱唔聲,應該是被人把嘴堵上或是打落了滿嘴牙齒,然後就是寂寂無聲,人應該是被斬了。

接著便是騎兵奔出,直接奔那個被斬人的家中,繼續執行劉澤清的將令,將那人的滿門良賤,全部殺了。

「大哥,若是張天如知道,恐怕會不喜歡……」

劉源清不在乎殺人,但是擔心自己大哥的前程。劉澤清淡淡一笑,從容道︰「怕什麼?我殺自己家人,關他何事?再者說,等他知道時,我已經坐穩了濟南城那個山東總兵官的位子,他張天如還要靠我來威懾人心,再過兩年,就是他靠我多,我靠他少,我和他,就倒轉過來了。」

「大哥威武,我劉家在大哥手中,一定能發起來了。」

「唔,將來事誰能知道?但好生做去,前程一定不壞,這世道,已經是要看我們武人的了!」

……

……

張溥取道兗州府曹州縣,轉向浮山的消息,大約是在五天後被軍情司的人統一送到了谷城張守仁的案頭。

這其間,自然還有不少對淮揚鹽商的報告,兗州那些世家們的動向,也是查察的範圍之內。

這樣的結果,當然是是劉澤清和兗州世家,淮揚鹽商們萬萬想不到的,一場無形的大網,居然就在他們身邊布置開了。

對兗州和曹州,以及淮揚一帶,向來是浮山軍情方面布置的重點,早在崇禎十一年時就開始布置下人手,以點帶面,用金錢收買等很多手段,最終是情報布置的一個典範地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