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

作者 ︰ 曉風

濟南城中,仍然是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

劉澤清收攏了部下,老老實實的呆在兵營之中,他之所以一時還沒有動身回兗州,主要的原因是還沒有討齊行糧和補給的軍餉。

這是朝廷在催促他就道北上之時曾經允諾的,現在他損兵折將,實力大損,當然要催促上頭給他補給了再說。

可惜山東布政司這邊也是善財難舍……許諾的是兵部和朝廷,山東這邊卻得負擔,這自然是毫無道理的事,布政這邊只能向上稟報,等朝廷把銀子批復下來再說。

如果不是顧忌商團反擊,劉大爺當然是寧願自己去拿,事實上不少兗州將領就有這種心思。但劉澤清此時已經是破膽,張守仁就在臨清,城中尚有城守營,商團,真動起手來,不是給別人理由兼並自己?這樣的蠢事不能做,他心中煩悶,卻也只得老老實實的等待著。

同時他也在關注著陽谷一帶的消息,李青山率部聚集在曹州外圍,他很難放心。

種種不利折磨之下,這個在兗州呼風喚雨的總兵大將,嘴唇上起了十幾個燎泡,每天都是心煩意亂。

好在他麾下仍有實力,山東地方官員不敢輕侮。

商行也不敢過份的得罪他,在這陣子,商團雖然守住了,商行里的商人倒有不少前來求見的,都是送糧送銀,數目雖然不多,也是反應人心。

到底他是朝廷鎮將,在兗州經營多年,這些商人要想繼續把生意安穩做下去,兗州的勢力也不是他們能輕侮的。

別的不說,濟寧一帶的棉花產出,如果他劉某人和那些世家大族從中作梗,這些魯商又豈能輕易獲利?

除了劉部之外,就是黃胤昌副總兵率的城守營,他的城守營十分精銳,武器裝備也不錯,明顯的也是有浮山的影子。

這個副總兵文武雙全,有憂國憂民的境界和心胸,所以與張守仁暗中交結,並不奇怪。

再就是倪寵的巡撫撫標,三方之中,反而是他這個巡撫實力最弱,人馬最少,訓練最為不精,撫標兵馬,實在也就算是巡撫的私人保鏢了。

這也是倪寵坐視張守仁經略濟南和東昌府的原因,固然是當日有盟約在,但倪寵實力太弱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朝廷的糧餉都是向九邊傾斜,湖廣和鳳陽也能拿到不少,畢竟南方的解額有不少是湖廣和南直隸直接運送的,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將物資向這些軍鎮運送也不是出格的事。鳳陽,九江,南都,安慶,這些軍鎮都設有巡撫,兵馬實力都並不弱,在崇禎十五年阿巴泰直過山東,插向南直隸時,史可法等巡撫陳兵淮安鳳陽一帶,阿巴泰眼見明軍實力不弱,最少看起來不弱,于是未敢深入,退兵走人。

以山東的地位,就算是巡撫也弄不到什麼糧餉,各府又被張守仁控制,牙行稅卡又是在大戶和王府世家手中,倪寵這個巡撫說是管著十幾樣事,從軍務到文教刑名錢谷無所不管,但實際上政令也就是在濟南城中了。

勢力越小,反而是要保,現在對張守仁坐鎮濟南惴惴不安的不是劉澤清,反而是倪寵等濟南的地方官員了。

四月中下旬的天氣,在南方是梅雨季的到來,在濟南城中,氣溫也逐漸上升,人走動時開始流汗,而且北方連年干旱少雨,更促使了天氣加劇悶熱的過程,大太陽底下走一陣子,人很快就出汗,感覺到氣喘和干渴。

「停一下,叫轎夫和挑夫們都喝點茶。」

三好行的李老東主已經是望七十的人,人老之後心也良善不少,感覺到熱浪滾滾之後,在轎中跺了跺腳,示意停下。

「多謝老爺!」

「老爺多福多壽!」

李府的下人沒有那麼多話,只是停下來,伺候老爺子到茶棚里挑個潔淨位子坐下來,然後捧了自己帶的茶壺出來,倒出碧綠的泉水泡的上等好茶,待老爺子慢慢飲了解渴後,這些家人僕役才和挑擔的挑夫一起,在茶棚四角挑了陰涼地方,大碗茶送上來後,就端著茶碗喝了解解暑氣。

李老東主左右無事,打量著四周環鏡,把頭點一頭,笑道︰「地方上倒真干淨,不枉花了錢。」

商行在濟南花錢的地方不少,開始時不少商人都不理解,買賣人就是這樣,講究投錢進去要見產出,要不是秦東主等幾個大東主堅持,怕是也不會有多少人同意把錢投在城市公益之上。這一次商團和曹州鎮在城中激戰,城中的百姓不止是吶喊助威,還在投石幫忙,還有運送吃食進來,通風報信的事就更多了。

沒有城中百姓的支持,商團的士氣不會有那麼高,劉軍的士氣也不會那麼衰落。

畢竟被全城幾十萬人敵視,那個滋味並不好受。

在李東主眼前,街道是十分平整筆直,打掃的十分干淨,這里是靠近府前街的大道了,全部是鋪著一層青磚為路基,兩邊是挖浚疏通過的排水溝渠,上頭還蓋著青石板蓋。

往年時,這里是土路,雨天的泥沒過腳脖子,沒有陰溝排水,到處是一股惡臭味,就算有錢人坐車或坐轎子,但總有下車下轎的時候,那個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浮山軍在城中時,因為當時瘟疫開始流行,衛生的事就提上日程,這排水溝還是當日浮山軍人幫著挖出來的。

現在商行下有衛生公益局,堅持打掃和疏浚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在大明,這樣的事說是小事,也是大事,成化年間,因為京師陰溝被堵死,御史上報皇帝,成化皇帝因此責罰了好多錦衣衛官員,因為在大明,挖陰溝的事就是錦衣衛的差事,辦不好,就得吃板子。

就算這樣,大明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也遠不及盛唐和兩宋,所謂封建末世,就是如此。

僕役下人們沒資格接話,幾個李家的中層子弟開始接話議論起來。

「干淨是干淨,就是花錢太多。」

「老爺子你心疼不心疼?咱們一年得拿出三成利來,養商團,做公益,何時是個頭哇?」

「何時?」有人笑道︰「現在不就是了?橫豎太保要進城了,咱們不怕再出亂子,各方都巴結著,不必再往商行這麼起勁的投錢。」

李老東主開始也就是眯著眼,隨意听著,待听到這樣的話,便是首肯道︰「唔,別的話也罷了,各方都巴結,這話說的對。」

「嘿嘿,老爺子夸我……」

這個家族子弟剛想謙虛幾句,街角處又來了一大群人。

李老東主面色一變,沉聲道︰「是城北的王東主,樂康行的人嘛。」

「挑的東西也不少,听說他們昨天去過王府,進了紫禁城,喝了茶才出來。」

「哈哈。」李老東主仰天一笑,笑聲中卻殊無笑意可言。大家都是大哥不說二哥,全是一個德性。

商人的天性在這陣子也是暴露無余,投機,不堅定,左右逢源,多疑。擊敗曹州兵進城的企圖後,大家反而是沒了主心骨,這兩年多的發展是在有強大的外在壓力之下造成的,現在兗州勢力嚴重削弱,大家反而多疑起來。

似乎是沒必要和張守仁一條道走到黑?多方下注,最少是哪一方也不得罪,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李老東主,晚輩有禮了。」

「哈哈,王東主客氣了,請坐,這里有穿堂風,納涼喝茶,這是好地方啊。」

「好,好。」

那邊也是看到李東主一行,為首的王東主才三十余歲年紀,留著一抹漂亮的小胡子,穿著寶藍色的湖綢長衫,腰帶雖不似官員用銀帶或玉帶,但角帶之上,瓖嵌著幾種名貴的飾物,隨便取下一物來,足可抵換一進到三進的宅院,騎著的馬是從西域買來的伊犁馬,毛色雪白,身肩高大,身邊二十幾個隨員和伴當也是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綢緞衣裳,光是這副派頭,不象商人,反似宗室親藩一般的貴重風流。

在他身後,也是幾十個挑擔的擔夫,銀子米糧等物皆有,下馬之後,和李老東主見禮之後,兩個大商行的東主都是相視一笑,彼此都知道對方的來意。

「大將軍位高權重,但朝廷對他已經有忌憚之心,听說已經委派倪中丞和巡按大人查察臨清之事,雖不能怎麼樣,到底能看出聖眷來。」

「我等不能把身家性命全托給大將軍啊。」

「正是此理,王府,中丞,還有幾家該走的我們都走到了……兗州這次吃虧很大,大家也是情非得已,臨清那邊幾家東主願意幫我們講和,以在下之見,冤家宜解不宜結,和解了總比對抗要好啊。」

「說的好,說的好啊!」李老東主用贊賞的眼光看向王東主,自己家怎麼沒有這麼出色的子弟?

「對大將軍我們當然還是要恭謹,不過鹽利很重,利豐行和浮山總行總得拿出一些給大家均分,不然我們憑白效力這麼多年了不是?還有商團,耗資太重,既然大將軍坐鎮濟南,以在下之見,商團要麼解散,要麼就留一兩成護衛倉庫就成了,老東主以為如何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