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位書友在書評區質疑,說中國古代稱呼母親不是叫媽的。我解釋一下吧︰
首先,我是從我們本地的農村語言出發,來寫這個稱呼的。我的長輩稱呼他們的母親的時候,就是叫「媽」,我考據的範圍,基本上能夠上溯到19世紀末了。農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不明顯,所以可以推測這個稱呼的來源應當更早。
在陳寶良著的《明代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介紹說明代b ij ng人稱呼母親就叫媽,南方人因方言問題,叫法各異,有的發音類似于「姆媽」,其實也是媽。
有讀者認為,農村應當是稱呼爹娘,我覺得這是北方的稱謂。橙子粗通江西方言和ch o汕方言,稱呼母親都是叫媽的。ch o汕方言里,稱別人的母親叫「姆」,自己稱呼母親則叫「阿媽」。
我上網搜了一下,有人考證說媽這個稱謂是五四運動之後才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是MUM的音譯……我無語了,你非要說我100多歲的外婆是跟大釗兄才學會叫「媽」的,我也沒辦法。
除了母親的稱謂之外,書中其他的稱謂也是一個難事,我盡量地找資料查對,但很難做到j ng準。據《明代社會生活史》描述,明代後期的稱謂非常復雜而且混亂,頗有點現在網上黑話的這種狀態。
比如對知縣,有稱「堂尊」的,有稱「相公」的,有稱「父母大人」的。由于知縣是「父母」,于是知府就是「祖父母」,巡撫是「曾祖父母」……我想,如果照這個方式去寫,讀者會不會惡心我不知道,至少我受不了。
再就是「大人」的稱謂,據說在明朝前期是一個尊稱,到了明朝後期就成為一個不太受人歡迎的稱呼了,曾有因稱呼巡撫和知縣為「大人」而導致後者不悅的記載。從這個記載來看,第一,大人這個稱謂仍然存在,而且仍然能夠使用;第二,大家不太喜歡這個稱謂了。——是不是有點類似于現在的「同志」、「小姐」這樣的稱謂?
我的考慮是,盡量在歷史和現代敘事方式之間找一個平衡點,讓大家能夠感覺這是一部歷史小說,同時又不會陷入訓詁而不能自拔。
橙子絕對不是一個j ng通古代文化的人,這一點要事先說明。不過,為了寫這本書,橙子買了一堆研究明代的資料在惡補,態度是足夠認真的。
歡迎大家對本文挑刺,但同時也希望挑刺的書友能夠有理有據,不要拿著什麼五四運動之後中國人才會叫媽這樣的段子來指責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