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當第一縷陽光灑落在見雲宗的時候,往常應該是早課的時間,而如今,凌虛大殿內卻是人滿為患。
幾乎所有見雲宗的長老、執事弟子都出現在這里。
甚至連一些閉關很久的長老,今r 也都出現。
大殿內,彌漫著一股異樣的氣氛,充斥著淡淡的傷感之情。
劉夏坐在掌教的坐騎上,只是今r 並未穿著盛裝,只是一席簡單的墨青s 祥雲圖案深衣,深沉內斂。
有些眼尖的上老,發現劉夏腰部的白玉腰帶,贊金盤龍,一看就是皇家之物,心里依然明了。
一時間眾人唏噓不已。
自從劉夏繼位掌教,先滅了神箭山莊,而後力戰上清宮,覆滅司馬雲圖。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整個見雲宗的人,感覺揚眉吐氣。
見雲宗也許久沒有這般的風雷氣象,眾人都以為見雲宗復興的大好時機終于到了,卻沒有想到,事與願違。
昨夜里,天降異象,進入劉夏又佩戴皇家之物,這一切都已經說明,劉夏當真的要離開了。
一時間,失望,傷懷,擔憂,林林總總,弄的大殿內氣氛比祭祖還沉重。
「咳咳。」
劉夏清了清嗓子,瞬間,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都集中到了劉夏身上。
坐在這掌教座椅上,劉夏還有些不適應,一共也沒有座過幾次,如今被眾人這麼一看,不由的尷尬一笑。
「諸位,相信昨天晚上的發生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那我就不再多說什麼廢話。傳令!」
頓時,下面的長老執事弟子嘩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天元長老,威望出眾,對我見雲宗,功績頗豐,從今r 起,繼任見雲宗掌教之位。望諸位r 後多多輔佐,將我見雲宗發揚光大。以慰我見雲宗歷代主先人之宏願。」
「掌教,請三思啊。」
「掌教,我等不願讓你離開。」
「掌教,難道就再沒有商議的余地了麼?」
當下,下面一干長老,紛紛的挽留。
雖然他們知道,挽留是徒勞的,但是心里還是有些不甘心。
「諸位,這件事我心意已決。天元長老,來接掌教印信吧。」
當下劉夏將掌教印信拿起,走到了天元面前,遞給了天元。
天元輕嘆一聲,起身接過。
眾人一看大勢已定,只能紛紛的喊道︰「參見天元掌教。」
劉夏將天元扶到了掌教的座椅上,雙膝跪在地上,抱拳道︰「參見天元掌教。」
天元雖然繼任這掌教,但是心里卻十分沉重,只是揮揮手,眾人當下回禮,紛紛的起身。
「弟子劉夏,承蒙見雲宗教養多年,心里不勝感激。今r ,弟子要從見雲宗出師下山。懇請掌教答允。」
劉夏再次跪倒地上,抱拳行禮。
「哎!」
天元長嘆一聲,起身道︰「見雲宗弟子劉夏,在見雲宗修行期間,勤奮刻苦,尊師重教,斬除ji n佞,心懷正氣。如今靈修靈師,武修武師。準予出師。望你下山之後,心懷天下,浩氣長存。行俠仗義,修身克己。……。」
劉夏跪在地上,听天元侃侃而談,心里不由的感覺有些心酸。
雖然見過很多弟子出師,但是劉夏從未想過,他會有這一r 。
因為從小就成為了掌教弟子,縱然成不了掌教,也是長老,想著這輩子死也要死在見雲宗。
沒成想,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四周的長老們,有些唏噓,有些眼眶也發紅,有些長嘆不已。
片刻之後,天元長老說完,劉夏還在那里發呆。
一時間,大殿內無比寂靜。
「劉夏,掌教說完了。謝恩吧。」
此刻,張明月小聲的提醒道。
「多謝掌教教誨,弟子謹記。」
劉夏抱拳行禮,緩緩的站了起來。
隨即,劉夏再次跪倒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給天元磕了三個響頭。
坐在掌教座椅上的天元,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老淚縱橫,急忙走下來,將劉夏扶起來。
當下,大殿內一片唏噓之聲,甚是悲切。
「師哥,我要走了。您多保重。」
劉夏抬頭望著天元,真切的說道。
「我去送送你。」
當下,天元帶著劉夏朝著凌虛大殿外走去。
此刻,大殿外早就是人滿為患,大多數弟子們x ng情單純,如今看劉夏離開,自然是十分難過。
尤其是那些女弟子,一個個哭的梨花帶雨,好不傷心。
見到劉夏,當下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劉夏長嘆一聲,跟著天元穿過人群,徑直朝著山門而去。
山門外,張天虎早就等候在那里。
身後的三千鐵騎,旌旗迎風招展,發出一片獵獵響聲。
大寶已然穿上僧衣,戴上斗笠,握著他的盤龍禪杖,等在一側。
見到劉夏被眾人送出來,當下,三千鐵騎紛紛下馬,一片肅穆。
見到劉夏,張天虎從袖子里面掏出來一封聖旨,朗聲喊道︰「劉夏接旨!!」
當下,劉夏跪在了地上。
「奉天承運
皇帝敕曰︰忠孝之家,庭訓早膺乎節義繩武之胤堂諭切凜乎綱常,光前無,貼後有方,爰申疏爵之榮,用章式谷之報。爾父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慶延乃子,翰墨奇香,甚悼爾之,弗躬者也。是宜褒編,以彰潛德。賜名浩軒。特封威郡王。爾畢仲游,學貫經史,才通世務,屬文切事,陳善有據,賡歌佐社稷之光。
敕命天極天寶三十五年十二月之寶」
「臣,段浩軒接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夏此刻朗聲喊道,隨後行跪拜之禮。
張天虎將聖旨交給了劉夏,隨即推金山,倒玉柱,跪在地上喊道︰「微臣,張天虎拜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當下,身後的三千鐵騎也紛紛的跪倒在地。
劉夏起身,揮手道︰「起來吧。」
「謝王爺恩典。」
張天虎這才起身。
劉夏轉身,望著天元道︰「師哥,我走了。r 後您老人家多多保重。有空,我會回來的。」
「去吧,山高路遠,多多小心。我就送你到這里。」
天元忍不住傷感之情,頹然說道。
「請王爺上車。」
張天虎急忙弓腰伸手說道。
劉夏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見雲宗,轉身上了車駕,隨後大寶也上車,三千鐵騎翻身上馬,浩浩蕩蕩的離開了見雲宗。
坐在車上,打開車窗,望著漸漸離開的見雲宗,心里一片黯然。
大寶坐在劉夏的對面,沉默不語。
「王爺,我們要先去渭陽城,平息西北宗門之亂。請問王爺,要走水路麼?」
車窗外,張天虎小聲的問答。
「走水路吧,免得興師動眾。」
「臣遵旨。」
當下,浩浩蕩蕩的隊伍朝著青山集而去。
渭陽城在西北三省天恩省東南部,乃是西北最大的城池之一。
從見雲宗到渭陽城,走陸路需要十天不止,而水路只需要五天不到。
「張大人,請你上車來,我還有許多事情想要詢問一下你。」
「臣遵旨。」
當下,車隊停下了。
當張天虎進入了馬車之後,車隊才再次開始晃動起來。
「張大人,我如今雖然是個王爺,但是您也知道。我對王朝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明白。還請大人指點一二。」
劉夏謙虛的笑道。
「王爺客氣。微臣不才,但是也在天極王朝伴君多年。王爺盡管問就是。」
張天虎十分恭敬的說道。
「我的父親跟當今聖上,是什麼關系?」
劉夏你小聲的問道。
「這個,老王爺乃是當今聖上的弟弟。號,威親王。」
「親王?」
劉夏不解。
「呵呵,我朝內爵之位,一共分為十六等。最尊貴的乃是忠親王。此乃一等王爵。一般是當今太子才有次爵位。此後乃是一字王,二等王爵,一般乃是帝王的同胞兄弟。您的父親,號,威親王。便是二等萬王爵。下來便是二字王,比如泰和秦王,天佑親王等等,便是三等王爵。一般賜給帝王的兒子。第四等,便是一字郡王。王爺繼承老王爺之爵位,按律降兩階。一般都是親王的子嗣。第五等便是二字郡王,一般冊封給您的兒子。按律降一階。郡王之下,按照爵位,以此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等。每世襲一次,將階一次。最後降到奉恩少尉,便不再降階,子孫共享。當然,本朝有四大鐵帽子王,那是開國功臣之後和對我朝有大功的王爺。他們分別是恩親王,勇親王,賢親王和睿親王。世襲罔替。」
劉夏听到這里,終于大概明白了。
他乃是一字郡王,四等王爵。
听到這里,劉夏也放心了許多。
因為,靈靈也是皇室成員,擔心跟靈靈是近親。
如此一听,靈靈乃是鐵帽子王後人,跟他雖然是親戚,但是血緣早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隨後劉夏詳細的詢問了一下當今朝廷的事情,好在張天虎在朝多年,十分熟悉。
一路上听張天虎講述天際王朝的事情,劉夏也算是惡補一番。
此去龍都,雖然看著風光,但是劉夏的心里清楚,去了之後未必太平。
他父親乃是當今聖上的弟弟,而今年恰巧乃天寶三十五年,而他父親也是三十五年前出家,這里面的故事就多了去了。
歷代帝王繼位,皇子奪嫡不算是什麼新聞。
不由的讓劉夏感到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