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說服普魯士的支持,那麼哈布斯堡家族將失去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這對約瑟夫二世來說簡直是不能接受的,他可不想在天堂中還要面對著哈布斯堡家族歷代先烈的指責。
當然奧地利也不是非要獲得普魯士的支持,哈布斯堡完全可以用軍隊捍衛屬于自己的皇座,但是這對約瑟夫二世來說完全不是什麼好主意,當年的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盡管因為特蕾莎女王的堅毅挺了過來,但是這場戰爭依然讓哈布斯堡家族一下子被打落神壇
曾經雄踞歐洲的哈布斯堡失去了自己傲視群雄的實力,而顯然約瑟夫二世並不願意在自己死後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讓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實力的哈布斯堡家族再一次受到重創。
雖然約瑟夫二世並沒有明確指定自己的繼承人,但是誰都知道在約瑟夫二世之後繼承皇位的毫無疑問乃是利奧波德大公,而約瑟夫二世對自己的這個弟弟也是非常的滿意。
作為家中的次女,瑪麗亞.安娜雖然不是家中最為得寵的子女,但是因為其開朗的個x ng還是讓她贏得了家人的寵愛,特別是約瑟夫二世,因為安娜與他早逝的長女有些相像,這讓皇帝對于這個佷女還是非常的照顧的。
但是約瑟夫二世不知道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佷女安娜,此刻正一個人坐在房間中生氣。當安娜得知約瑟夫二世將帶她一起去法蘭克福的時候,少女非常的開心。畢竟作為哈布斯堡皇朝的郡主,家中對安娜的管束還是相當嚴厲的。但是沒過一會,當安娜從自己的閨蜜口中得知。自己的皇帝大伯是帶自己去和那個普魯士魔鬼見面的時候,安娜的心中滿是不願
盡管身為普魯士的有為之君而且年僅十九歲,威廉在整個歐洲大陸都有著大量的粉絲,但是顯然這些粉絲中一定不包括安娜,安娜永遠忘不了當普魯士大軍兵臨維也納的時候,城內所有人臉上的那種驚恐與慌張。
特別是當安娜得知自己成為了那位普魯士少年國王的未婚妻之後,安娜的心中便充滿了對這樁婚姻的極度排斥。身為哈布斯堡皇族的明珠,安娜有著傲視群芳的資本,但是優越的環境也讓安娜養成了傲慢的壞習慣。
在安娜看來。位于北方的普魯士簡直就是野蠻人的代表,據說普魯士的男人基本上一年只洗一次澡的時候,當從閨蜜口中得知這個傳聞的時候,安娜看到了閨蜜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隱含著悲哀。這讓一直心高氣傲的安娜如何能夠接受的了!
為了這個事情。安娜找了自己的父親不下三次。但是利奧波德大公並沒有給安娜一個滿意的回答,用利奧波德話說,安娜已經是大人了,那麼她就必須為哈布斯堡皇朝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天是約瑟夫二世一行人啟程前往法蘭克福的時候,安娜坐在自己的馬車上,她的眼中滿是憂傷,但是沒過一會,安娜的臉s 變得堅定起來。她已經決定了,即便是約瑟夫二世同意將自己許配給那個普魯士國王。自己也將用行動捍衛自己的權利。
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兩位君主都啟程趕往了法蘭克福,而此刻的法蘭克福也可以說是一片風雨y 來之勢。
在威廉和約瑟夫二世同意前往法蘭克福之後,整座城市便開始被y n雲籠罩,無數的懷揣不明目的的人涌入了這座城市,盡管這些人的涌入讓法蘭克福的市場上瞬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現象,但是法蘭克福的市長在欣喜的同時卻又感到了危機。
威廉和約瑟夫二世兩位可都是站在歐洲頂端的君主,他們兩人身後都是一個龐大的帝國,這樣的君主一言一行都是能夠影響整個歐洲局勢的。如果說因為一些原因讓這兩位對法蘭克福感到不滿意的話市長大人想著想著,額頭上便開始冒出了冷汗。
不僅是法蘭克福的市井不再平靜,就連城內的貴族們都為兩位君主的到來而感到不安,沒錯就是不安!
雖然法蘭克福是神聖羅馬帝國議會的駐地,但是上一次約瑟夫二世前來法蘭克福還是在他加冕帝國皇位的時候,而現在這是皇帝第二次前來,至于普魯士的國王更是一次都沒有來過法蘭克福。
這樣一來,對兩位君主的迎接工作就足以讓城內的所有貴族感到頭疼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貴族們都知道兩位君主前來都是攜帶了大批了衛隊的,這些衛隊甚至能夠踏平整個法蘭克福!
如果說,那兩位在法蘭克福城內沒談攏而發生火拼的話,城內的貴族們不都成了被禍水殃及的池魚了嗎!
就在城內的所有人還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先期外交人員已經抵達了法蘭克福,在帝國議會,雙方的外交人員開始為各自君主到來的禮儀開始唇槍舌戰。
奧地利方面認為普魯士國王應該在皇帝抵達之前到達法蘭克福,然後在法蘭克福的城門處親自率領帝國議會的所有議員代表們迎接皇帝的到來。
但是普魯士認為奧地利的要求完全是無理取鬧,雖然約瑟夫二世的名義上的帝國皇帝,但是威廉同樣是帝國的選帝侯,而選帝侯面對皇帝是完全不必擺出如此低的姿態。
普魯士認為,威廉的車架可以在皇帝之前抵達法蘭克福,但是帝國議會也必須全員前往城門處迎接威廉的到來,而後威廉迎接約瑟夫二世的地方不是在城門處而是在自己的住所又或者是帝國議會的大門處。
不僅在迎接地點方面,雙方連迎接使用的禮炮方面都開始了爭奪。
奧地利認為約瑟夫二世前來,法蘭克福必須鳴二十一響禮炮的最高禮節,而普魯士則是鳴次一級的十九響禮炮。
(禮炮鳴放源于歐洲,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間,是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以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為代表的海軍強國,為爭奪殖民地和海洋霸權,其艦隊幾乎遍布世界各處海洋。當已方軍艦在海上與友國或中立**艦相遇時,或者在進入上述國家港口時,便用艦炮發sh 只有發sh 藥而沒有彈丸的空炮,以示友好或沒有敵意,並以此向對方致敬,當然對方也會同樣鳴放空炮以回敬。
由于鳴放禮炮的禮儀源于海軍,早期的火炮是沒有定裝彈藥的前裝滑膛炮,裝填一次彈藥不僅費力,而且要花上很長時間(這也是鳴放空炮之所以能成為表示友誼的原因),因此一般都是以全艦火炮發sh 一輪為標準。而且早期海軍戰艦的噸位普遍不大,裝載的火炮數量有限,當時最大的戰艦早期戰列艦的火炮數量最多也不過二十一門,因此鳴放禮炮的最高規格一般也就是二十一響。)
而普魯士對此提出強烈的抗議,在普魯士人看來,盡管約瑟夫二世作為帝國名義上的皇帝的確擁有鳴二十一響禮炮的資格,但是普魯士作為歐洲強國與奧地利實力不相上下的強國之一,完全也有鳴二十一響禮炮的資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