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1-30
後路被袁紹帶領的水師切斷之後,大韓帝國的軍隊立即變得人心惶惶,面對著公孫瓚帶領著的已經被憋了很長時間的遼東軍的突擊根本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很快就陷入了崩潰。
在大漢帝國精銳軍的保護之下,大韓帝國的皇帝陛下安全的撤過了馬砦水,在馬砦水的南岸收攏殘軍,重新按扎下了營寨。
看來對方是想繼續從後方調集軍隊,和大漢帝國繼續作戰下去。
公孫瓚也希望能夠回師解救襄平城,從而有力量繼續南下收復樂浪郡。
但是兩件同時發生的事情使得兩軍都不得不停止了目前的戰事,向自己的後方撤退。
公孫瓚得到了遼東郡北部遭到草原游牧民族聯軍入侵的消息,而大韓帝國的軍隊則接到了倭國入侵的消息。
大韓帝國撤走了圍困襄平城的軍隊,在馬砦水的南岸留下了一萬軍隊沿江防守,將其余的軍隊全部撤回了南部。而公孫瓚也顧不上收復南部的樂浪郡了,帶領著遼東郡兵急忙向北趕去。
為了加快向北支援的速度,袁紹用自己的水師運載著公孫瓚屬下的親衛從水路繞過渤海從遼河北上進入遼河之流小遼河直接達到了玄菟郡的郡治高句麗城,然後公孫瓚帶領著自己的親衛從高句麗城出發直撲玄菟郡最北端的高顯城
當公孫瓚帶領著屬下親衛先期趕到高顯城的時候,高顯城還沒有被草原聯軍貢獻。
但是公孫瓚手下的這些軍隊根本沒有辦法擊敗在城外包圍高顯城的軍隊,只能在城南數十里的山谷中按扎下了營寨,等待後續主力部隊的跟進,同時盡可能仔細的偵查著草原聯軍的情況。
根據公孫瓚的偵查,進攻遼東的草原聯軍總數在十萬人左右,而且裝備精良,軍容整齊,戰斗力不在幽州軍中精銳士兵之下。
四日之後,袁紹的水師運送來了第二批幽州軍士兵,然後進入遼河干流,從遼河干流北上來到了高顯城的北部,切斷了高縣城外敵軍和草原的聯系。
由于草原聯軍可以從高顯城的東部北上重返草原,所以草原聯軍並麼有出現大韓帝**隊那樣的慌亂,不過公孫瓚還是抓住這個機會,將圍困高顯城的軍隊打開了一個缺口,使得自己增援的軍隊得以進入高顯城。
在公孫瓚帶領援軍源源不斷的進入高顯城之後,借助著堅固的城防和袁紹的水軍,漢軍得以和北部的草原聯軍周旋,但是很快,又有不好的消息傳來。
另外一只草原聯軍的軍隊包圍了遼東屬國的都城昌黎城。
一旦昌黎城被貢獻,遼東屬國被草原聯軍佔領,那麼遼東郡和大漢的陸上聯系就將被切斷。到時候遼東郡將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而遼東屬國境內的軍隊早就被公孫瓚抽調走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殘以及新征募的軍隊,戰斗力十分低下,根本沒有辦法抵擋草原聯軍的進攻。
遼東郡的軍隊如今都集中在玄菟郡中和草原聯軍周旋,公孫瓚也無力支援遼東屬國。
公孫瓚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遼東屬國被草原聯軍佔領。
不過這時袁紹自行建造的新船已經造好,新的樓船運載著冀州的州兵出現在了玄菟郡中。
兵力得到補充的公孫瓚和袁紹聯手對草原聯軍發動了反擊。
草原聯軍雖然個人戰斗力非常出眾,而且裝備也得到了很好的強化,但是他們畢竟是由數十個不同民族的上百個部落的人員聯合而成,互相之間不僅沒有任何的配合,而且互相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信任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瓚和袁紹的聯軍可以輕易的將其各個擊破。
這種烏合之眾在進攻順利的時候也許還會爆發出更強大的戰斗力,但是在面對敵人的反撲的時候立即做了鳥獸散,草原聯軍中的精銳雖然極力試圖挽回局面,但是仍然被大量的敗軍裹挾著向北撤退。
草原聯軍雖然撤退,公孫瓚卻沒有能力追擊。只能沿著遼河的干流布置防線,同時率領主力西進,希望重新收復遼東屬國,恢復遼東和大漢的聯系。
在昌黎城,幽州軍的六萬軍隊和冀州軍的四萬軍隊組成的超過十萬人的聯軍同草原聯軍的將近二十萬人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廝殺。
在佔據了遼東屬國之後,草原聯軍沿著昌黎城東的渝水建立了一條防線,防線上不僅有堅固的城寨和數量眾多的弓箭兵,還有數量眾多的器械,在這個時代可謂是一條堅不可摧的防線。
當一向喜歡游擊的草原游牧民族都學會了防守的時候,給大漢造成的麻煩將會加倍。
不過公孫瓚和袁紹卻不會傻到冒著嚴重的損失去強攻敵軍的堅固防線。在袁紹水師的幫助下,幽州軍和冀州軍的聯軍繞過了草原聯軍的防線,在昌黎城南部的徒河城附近登陸。
面對著防守並不嚴密的徒河城,公孫瓚和袁紹並麼有花費太大的力氣就將其攻陷,然後繼續北上收復了徒賓城。
再然後幽州、冀州聯軍又收復了距離昌黎城並不遠的遼西郡郡治陽樂城,將昌黎城變成了一座孤城,草原聯軍沿著渝水布置的防線更是成了一道擺設。
草原聯軍及時的將防守防線的軍隊撤回了昌黎城中,面對著有嚴密器械防守而且守城人數遠多于自己的昌黎城,公孫瓚和袁紹只能圍而不攻,另作他計。
直到這個時候,兩人才有機會認真的討論一下目前戰爭的形勢。
首先這次戰爭出現的十分強奇怪,不僅北方草原各個游牧民族的聯軍南侵的時間選擇的十分不合常理,而且原本互相之間充滿了矛盾的各個游牧民族竟然全部聯合了起來組成聯軍一同南侵。
其次裝備一直以落後著稱的草原部落這次裝備突然變得十分精良,甚至出現了大量做工精良的攻城器械。
第三,草原聯軍、南方交州叛軍、大韓帝國甚至倭國,這些勢力同時出現,這件事情也十分的奇怪。
兩人都覺得這些事情之間背後肯定存在著什麼聯系。不過眼下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抵御北方草原聯軍的入侵甚至反擊的問題。
此時兩人已經得知整個大漢的北方都遭到了草原聯軍的入侵,並州、幽州至少有五六個地方同時遭到敵人的入侵,每個地方入侵的敵軍人數都在十萬人以上,這說明敵軍的總人數將由至少六十萬人甚至有可能上百萬人。
這將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數字,兩人心中都隱隱的生出一絲絕望,如果是黃巾軍叛亂之前的大漢還有可能抵御住這樣的強敵,但是在黃巾軍叛亂之後國力大幅度衰退的大漢是否還有能力抵御住這樣的強敵,公孫瓚和袁紹心中都沒有底。
大不了戰死沙場為國盡忠,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
認真分析了如今的情況之後,公孫瓚決定放棄遼東東南部的面積廣大但是人煙稀少的土地,放棄馬砦水防線,全力防守遼東郡北部的精華地帶,同時保護遼西走廊的通暢,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放棄遼東郡及玄菟郡、遼東屬國,全力保護幽州西部諸郡。
————————————————————————————————————————————
正所謂︰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
人生物數不相待,摧頹故址秋風前。
武靈舊壟今安在,禿樹無陰困樵采。
玉簫金鏡未銷沈,幾見耕夫到城賣。
君不見叢台全盛時,綺羅成市游春暉。
一從琱輦閉荒草,蕭散行雲無復歸。
韶魂想像風流在,晴華露蔓猶依稀。
盤紆棘逕撩人衣,禾黍晚成貊貉肥。
層檐碧瓦碎平地,夢作鴛鴦相伴飛。
登臨吊古將語誰,城郭人民今是非。
指君看取故時物,南有清流西翠微。
彷徨華表不忍去,豈獨遼東丁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