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視一笑,向瘋魔谷內走去。三人走得一盞茶時分,只見谷內一處高地之上疏疏落落的蓋有數間石屋,一個胖大黧黑的老年僧人坐在一間石屋前的一塊大石之上,左手握著一個酒葫蘆,右手握著一個肘子大吃大嚼,正是江湖上令魔教徒眾聞風喪膽的「血布衫」,俗家名字叫做門不開的少林寺高僧常勝禪師。據說此人鐵布衫的功夫已練至第十一重境界,江湖有言‘一遇門不開,如入鬼門關’,的是正教中的一位厲害人物。門不開見我們三人過來,微微一笑,道︰「三位少俠高姓大名,找老僧有何貴干那?」我們三人各道姓名畢,我上前幾步,把高巔九讓我們帶給門不開的那封信遞上。門不開接在手中將信封拆開,取出那封信仔細看了看,忽然眉頭一皺道︰「嗯,高師兄這個法子倒也可以一試,只是可惜,可惜••••••我見門不開一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道︰「常勝禪師有何不便,不妨直說。」門不開道︰「只是可惜江湖上的傳言難免有誤,鐵布衫這門功夫雖然有第十一重境界,但是從第八重境界以上的鐵布衫的功夫法門卻是不可思議,說不得,想要練成第八重境界以上的鐵布衫功夫全憑自悟,你們此番算是白來了。」說著「唉」的一聲,嘆了口長氣。
我心道︰怪不得義父鐵布衫金鐘罩的功夫練至第八重境界再也難有進境,原來如此。恰在此時,門不開忽然哈哈大笑道︰「不過,你們三個既然來了,就不要想輕而易舉地走,我雖然不是少林寺方丈,但在少林寺說句話倒也還是沒人敢不听,我說不讓你們走,少林寺誰也不敢放你們走。」我道︰「那前輩要怎地?」門不開嘻嘻一笑道︰「每天听我說一個故事,一共十八天,每天听我說一個故事也就是一共听十八個故事,听完這十八個故事,你們就可以下山去了。」說完之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門不開笑畢,道︰「我先去小便一下,你們在這兒稍等,故事等我回來再給你們講。」說著將左手中的酒葫蘆放在石上,右手中吃剩下的肘子骨頭拋掉,從身後取出一個包裹,包裹打開,只見包裹中是兩截銅鑄的小腿。我不禁想起義父的那只銅腳和練七星買一贈一送給義父的那個木豬。只听得「喀」,「喀」兩聲,門不開將兩截銅鑄的小腿塞入袍下,迅即站起。我不禁想起義父以前說起過的那個與他十分投緣,斷了雙腿的少林寺高僧,心道︰難道那位高僧便是此人?只見門不開站在石上,一聲長嘯,從他身後石屋之中晃晃悠悠地出來一頭木頭雕成的大狗。門不開道︰「柯公子,你義父這個老實頭倒也真有良心,不枉了當年在少林寺我對他的一番照顧,花了一萬兩銀子讓雲南百巧堂堂主練七星給我打造了這一雙銅腿。听說百巧堂堂主練七星買一贈一送給了你義父一頭木豬,這頭買一贈一送給我的流狗倒也和那頭木豬是一對啊。」說畢又是一陣哈哈大笑,笑畢,門不開道︰「你們可不能隨便跑啊,呆在原地別動,這頭流狗可是瘋的厲害,不要惹惱了它。」我們三人齊道︰「是,大師。」門不開轉向石屋之後,二弟道︰「大哥,這個和尚倒真是有點瘋瘋癲癲啊。」三弟道︰「幸好只是要咱們听他講故事。」我道︰「既來之,則安之。」
過了一會,門不開小便完回了轉來,重新又坐到石屋前的那塊石上。只听得「喀」,「喀」兩響,門不開將身下的兩截銅鑄小腿復又卸下,包入先前的那個包裹。門不開抬頭向我們三人看了一眼,吩咐我們隨便找塊石頭坐下,拿起放在石上的酒葫蘆喝了一口酒,然後清了清嗓子,道︰「今天我給先你們講一個‘兩個小孩前世願力成熟,七歲得羅漢果’的故事。」我心道︰義父那麼執著地想要當羅漢,也一定听他說過這個故事。
只听門不開道︰「話說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增長國王率領軍隊,滅了釋迦族。阿難尊者的妹妹、妹夫不幸往生,留下兩個小孩流落在迦毗羅衛城的街頭。這時候從舍衛城過來一位施主,看見孤兒沿街乞討,便認出是朋友的孩子,就帶他們到舍衛城找他們的舅舅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了解到這兩位父母雙亡、無處可依的外甥,是特地來投靠他的,心里很憂愁。其它比丘見阿難尊者悶悶不樂,便關心問道︰‘尊者為何心情如此沉重?’尊者說︰‘這兩個小孩是我妹妹的孩子,無依無靠,特來投靠我。但我是一個苦行僧,自己無資生之源,三寶的財物他們不能享用,不撫養又不行,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比丘們勸阿難尊者︰‘尊者,還是好好照顧他們吧。世尊曾說過,如果對僧眾作利益事,可以對其布施,是不違因果的。就讓這兩個孩子為僧眾洗缽、洗水果、供花,這是被允許的。’于是阿難尊者便收留這兩個可憐的孤兒。平時,比丘們把剩下的飯菜布施給這兩個小孩,阿難也將自己化緣來的飯食分一半給他們,自己僅食用半缽。日子久了,尊者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世尊看到後,問其它比丘是什麼原因,比丘們照實說出事情的經過。于是,世尊問阿難︰‘你收養的兩個小孩要不要出家?’‘世尊,這兩個孩子以後是要出家的。’阿難尊者回答。世尊說︰‘阿難,如果出家的話,這兩個孩子就可以享用僧團的財物。還沒出家以前,為僧團做些供花、供果等事,也是可以享用僧團的財物。’世尊這樣開許後,這兩個孩子的生活獲得改善。過了一段時間,世尊問阿難尊者︰‘您那兩個外甥為什麼還沒出家呢?’阿難說︰‘世尊,因您早已規定︰不滿十五歲不能出家。他們尚不滿十五歲,所以,還未出家。’世尊又問︰‘他們能在僧眾曬糧時,做驅趕烏鴉的事嗎?如果能做,那就可以出家了。’‘他們早就能做驅趕烏鴉的事情。’阿難很肯定地回答。‘若能驅趕烏鴉,七歲就可以出家了。’世尊開許後,二個小孩便一起出家,生活也變得比較好。但是他們卻因此變得懶惰,白天顧著玩樂,晚上長時睡覺,根本不聞思修行。目犍連尊者看到這兩個孩子放逸睡眠度日,就對阿難尊者說︰‘不該讓這兩個孩子虛度光陰,應嚴加管教。’阿難坦承因慈悲,管不動這兩個孩子,于是便請求目犍連尊者代為教導。剛開始目犍連尊者嚴厲督促這兩個孩子,但漸漸也因過于慈悲,而無法再嚴格要求。阿難尊者問目犍連尊者︰‘您現在怎麼也嬌慣這兩個孩子?’目犍連尊者說︰‘這兩個孩子已經了解到我很慈悲,因而一點都不听話,實在拿他們沒辦法。’阿難尊者說︰‘您可以用方便法使他倆生起厭離心啊!’目犍連尊者答應了。有一天,目犍連尊者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尊者用神變幻化出一個很恐怖的地獄,並要這兩個孩子過去看。他們看見地獄里的眾生正在遭受燒殺煎熬等各種痛苦,再轉到一個非常大的鐵鍋旁,鍋里正煮著滾熱的鐵水,但卻沒有人在里頭,他倆覺得奇怪,就問獄卒︰‘為什麼這個鐵鍋里只煮鐵水,有什麼意義?’‘因為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天天不修行,卻享用僧眾的財物;等他們死後墮入地獄,將會受到鐵水熬煮之刑,這個鍋正是為他們所準備的。’獄卒說道。听了以後,他倆非常恐懼,很快地回到尊者身邊。尊者問他們看到什麼,他們說︰‘尊者,我們親眼目睹地獄之苦,可怕極了。我們若再不精進聞思修,將來必定會墮入地獄,現在我們很害怕。’從此,這兩個孩子日以繼夜地精進修學,若在早上沒吃飯前,想起地獄的痛苦,就不想吃了,若是在飯後,憶起地獄的慘景,便將食物全部吐出。就這樣,茶飯不思地精進修行,漸漸地變得體衰無力,面色萎黃。阿難看了覺得很難過,便去詢問目犍連尊者其中的緣由。目犍連尊者說︰‘大概是他們見到地獄的景象,嚇得不敢吃飯吧!’阿難尊者擔心這樣下去會拖垮兩個孩子的身體,又請求尊者想辦法以善巧方便安慰孩子。過了幾天,目犍連尊者告訴他們要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兩個孩子又跟著尊者出游。尊者幻化出一個美妙的天堂,再叫他們去看。他們看到很多的天子和天女以珠寶裝飾自己,過著快樂美好的生活,心里很羨慕這種天人的生活。接著,他們看到兩個獅子座,旁邊有很多天女圍繞,還演奏各種樂器,供養美麗的鮮花。兩個小孩便問︰‘為什麼這兩個獅子座上沒有天子呢?’‘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因為害怕下地獄受苦,每天精進修行。以這樣的功德,未來會轉生天上,這兩個獅子座是為他們準備的。’眾天女告訴他們。他們听了非常高興,心想︰如果現在能精進修行,以後還可以轉生天上。于是,歡天喜地回到尊者身邊,把天上的事告訴尊者。尊者慈悲地說︰‘你們已親眼看到天上與地獄的苦樂,你們一定要精進修行啊!’此後,兩個孩子特別精進修持,他們終于發現,無論生于地獄、餓鬼、傍生、人、阿修羅或天人中,皆沒有任何安樂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輪回猶如火宅,一切的本質都是苦的,因而生起真實的出離心。于是,他們更加精進修持,最後滅盡三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證果後,他們以神通飛到各處采集鮮花、水果等來供養僧眾。僧眾感到這兩個小孩很稀有,都覺得他們非常了不起。有些年長的比丘自覺慚愧,看到僅七歲的小孩就有這樣的功德與境界,也開始努力精進修行,很多比丘因而也成為阿羅漢。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這兩個孩子以什麼樣的因緣,能在七歲的時候就證得阿羅漢呢?請世尊為我們開示。’佛陀告訴他們︰‘這是緣于他們前世的願力。很久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佛陀率領僧眾出游鹿野苑的情景五百位青年人在花園里看見,都生起無限的歡喜心,很多人覺得如來出世的機會難得,因而想發心出家;有些人則認為應趁年輕好好享受人生,等老了再出家;還有些人覺得可以等到生兒育女後再出家。後來,這五百位青年人一直忙于生計,日久年老,逐漸雕零,皆沒有機會出家。剩下最後的兩位老人,眼見伙伴一個個地死去,才醒悟︰年輕時我們就發心出家,現在已年邁體衰,再不出家,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故而,他們將自己的財產上供下施後,跟隨迦葉佛出家。’佛陀規定新出家的人必須承侍先出家的上座,因此二位老人雖較年長,但仍必須作很多事情,有些僧人更借機欺負他們。其中一位老人很生氣,另外一位心胸比較開闊,便對生氣的伙伴說︰‘不要生氣啦!如果我們早點出家就不會發生這種事,錯還是在我們。‘于是,生氣的老人誠懇懺悔,沒有受到報應。他們在臨死前發了一個願︰我們一生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歡喜心,希望以這些功德,未來能在釋迦佛出世的時候,童貞入道,滅盡煩惱,成為阿羅漢。如果出家的年紀太小,希望佛陀能為我們特別開許。比丘們,當時在迦葉佛前出家的兩位老人就是現在的這兩個孩子。因為他們前世的願力,所以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以七歲之齡得到我的開許,讓他們出家,獲證阿羅漢果。」說到這里,門不開微微一笑,道︰「今天,我的故事講完啦,你們回寺中歇息罷,記得明天一定要來,一定要來哦!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