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還楚留香 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七)

作者 ︰ 諸葛靈霞

鄭芝龍的黑人軍隊忠實可靠,而且這些「黑番鬼」「猛過白番鬼」,軍餉也低于白人。而且黑人擅長鑄造和操作火銃,為鄭氏家族的發展提供了部分武器保障。《在華方濟各會會志》中就載:

"這些士兵是鄭芝龍從澳門和其他地方弄來的。……他們的連長叫馬托斯(luismatos)是一個聰明、理智的黑人一官手下一直有大量的從澳門來的棕褐色的基督徒為其效勞。他們有自己的連隊,是優秀的銃手。他(指鄭芝龍)最信任他們,用他們護身、充兵役。"

這些黑人為鄭氏家族事業的發展和鞏固貢獻不少。他們十分忠心,捍衛自己的主人,為主人赴湯蹈火,為主人而戰,並得到中國人的良好待遇。許多時候,黑人還通過語言的方式和勇敢的行為來表達對主人的忠誠。鄭芝龍對來自澳門的黑人是十分寬容的,傳教士記載︰有一次,黑人通宵達旦地慶祝耶穌升天節。黎明時鳴號放槍,鄭芝龍突然听到這巨大聲響,吃了一驚,因為他事先未得到消息。得知原因後,他就下令賞眾人酒水、糕點,並賜銀作為白天繼續慶祝的費用」。鄭芝龍對手下非常寬容、愛護,難怪那麼多澳門黑奴逃出澳門前來投奔他。

隨著其後鄭家軍隊權力為鄭成功掌握,這支黑人精銳部隊也成了鄭成功的手下。據記載;在鄭成功進攻南京的戰役中,這支黑人部隊參與的南京城牆下和長江邊的血戰;在收復台灣的戰役中也有黑人部隊參戰。其實這不是當時唯一的黑人部隊,當年明清兩代廣東地方的官員都曾大量雇佣黑人為士兵,1637年英國的威德爾率艦隊從果阿航行至澳門,他們的勘探河流情況的探測隊于中途被中國艦隊攔住,不讓他們前行,明朝艦隊上的通事(翻譯)就是一些從澳門逃出去的黑奴。中方官員通過通事規勸這支隊伍返回。最終這支英國的探測隊返回了澳門。《方濟各會中國書簡匯編》中也記載了從澳門逃出來的黑人基督徒成了「廣東省軍隊的總兵(capitangeneral)」的手下,竟有200多個黑人基督徒。

至于這批黑人的最後歸宿,幾乎就沒什麼資料可查了。明代蔡汝賢長期任廣東布政司參政,職掌邦交貢賜之務,因職務與地利之便,得以累積他對來華歐人的觀察與記錄,繪制成《東夷圖像》,其中記載:"嘗見將官買以沖鋒,其直頗厚,配以華婦,生子亦黑。久蓄能曉人言而自不能言,為諸夷所役使,如中國之奴僕也,或曰猛過白番鬼雲。"也就是說確實有黑人和華人婦女結婚生子的事,但我認為這些能和華人結婚的畢竟是少數,當時中國人普遍的認為他們是「黑鬼」的。可能這批鄭家的黑人雇佣軍就此孤單老死在了台灣島上。

才子,難免瀟灑風流,而在于男女之事上,又多是浪漫不羈。也就是說,倘若一個才子,居然不懂得浪漫,那他多半是白當了。清人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引《朝野異聞錄》,說到唐寅,那才是一個夠水平的的浪漫文人,多情才子,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這封號,無論在文學史上,還是在普通老百姓心里,都是有口皆碑一致認可的。「吳中自祝允明、唐寅輩,才情輕艷,傾動流輩,放誕不羈,每出名教外。今按諸書所載,寅慕華虹山學士家婢,詭身為僕,得娶之。後事露,學士反具資奩,締為婚好。」無需多言,這講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

當然,野史所記不能全信,至于唐寅是否真的做過這種事,或者,沒做過這種事,在一定程度上已無關緊要了。但他一定浪漫,而且相當浪漫,這是可以肯定的。在李國文《中國文人的活法》一書中,他也提到了唐寅,而且還言此及彼︰「明代中後期,才子型的文人,強調個性自由,輕易不肯隨人俯仰。縱情詩酒,放浪形骸,恃才狂傲,率性而為,成為當時非主流文壇的時尚。風氣所至,唐寅會為他心愛的華學士府上那位漂亮的小妮子,詭身為僕,這浪漫,夠意思。」明代文人的這種變數也給當時的文學帶來相當的變數,中國文學第一奇書《金瓶梅》不也正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嗎?

14世紀末15世紀初,明代的經濟已初顯資本主義萌芽,尤其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還形成了一定的氣候。經濟的發展使農耕社會逐漸向城市社會轉型,而那些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對文化需求顯然要比農民要多要高。用李國文在書中的話來說︰「因此,一,他們要求在文學畫廊里有他們的一席之地;二,他們要求作家們寫出適銷對路的文學作品。于是,文化,也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當寫出來的文字可以當作「商品」,當文化生產開始受制于市場時,它所帶給文人的影響完全不亞于政治,甚至還強于政治。「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唐寅在《言志》中表達的正是不再買賬于官方,不再受累于禮教的宣言。

對此,我曾參照索引在《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中找到過幾個相關典故。江南名士何元朗在會見賓客時,當場月兌下**的鞋子行酒,王世貞為之還做長詩一首;戲曲家臧晉書與孌童游樂,被彈劾罷官歸里,湯顯祖做詩送別;屠隆千真萬確患花柳性病而死,在他發病期間,湯顯祖(怎麼又是他?)做詩︰「長卿(即屠隆)苦情寄之瘍,筋骨段壞,號痛不可忍。教令闔舍念觀世音稍定,戲寄十絕。」需要補充一點,在古代得了性病並不關乎道德品質,相反它還被視為風流韻事,因此,湯顯祖這組詩絕無中傷好友的嫌疑。

什麼時代成就什麼樣傳統,什麼作家寫就什麼作品,這話是一點都沒錯。記得先前讀過一本書,名叫《巴黎的放蕩︰一代風流才子的盛會》,它寫的也是一幫風流人物,只不過是不同時空下的不同人物。那是20世紀初的法國巴黎,在那兒,儼然已成為了世界藝術先鋒首都。像畢加索、馬蒂斯、特立斯坦.查拉、安德烈.布拉東、馬克思.雅各布、莫迪利阿尼……他們往往裝扮奇異,舉止怪誕,性格孤僻,還時常酗酒、**、群毆、吸毒、甚至偷盜。生活上放蕩不羈的他們最終在「慷慨大度」的巴黎留了下來,當然,他們也留給了巴黎燦爛的藝術文化。

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給人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有人說明朝政治禁錮,帝王刻薄寡恩,宦官勢大、密探多,是個黑暗的時期。但明史專家毛佩琦認為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昌盛時期,明朝的歷史被我們誤讀了300年,《新聞午報》刊文做出解讀,以下為原文︰

都說明王朝有三大特色︰宦官勢大、密探繁多、官員結黨。這一觀點長期以來佔據了評價明朝歷史的主流地位,導致明朝近三百年的歷史始終籠罩在灰色的迷霧當中。日前,明史專家毛佩琦在《百家講壇》破解「明十七帝謎案」,以史實證明,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昌盛時期。

毛佩琦說,長期以來,明朝的歷史被大大地誤讀了。很多人認為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黑暗時期,政治禁錮,文化「醬缸」。而毛佩琦卻認為,認識明朝必須要回到幾百年前的歷史原點,「只有還原明朝的本來面目,才能給出一個接近事實的評價」。

毛佩琦指出,明朝事實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昌盛時期,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許多物質的或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都是明朝時期流傳下來的。一個修築了南京城、北京城、紫禁城、天壇、長城,推動了鄭和下西洋,編纂了《永樂大典》時代,必定是盛世。戲曲舞台上至今長演不衰的經典劇目《法門寺》、《游龍戲鳳》、《大紅袍》、《打嚴嵩》、《海瑞罷官》、《桃花扇》等等,演繹的都是明朝的故事。「如果沒有強大的社會經濟作為支持,高度發達的社會文化是難以維系的,明朝的歷史被我們誤讀了300年。」

多數人心目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刻薄寡恩的皇帝。朱元璋生性猜疑,設立了特務機構錦衣衛;朱元璋大興冤獄,誅殺功臣,對官民實行殘暴的**統治;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使內廷宦官易于控制政權,導致宦官專權,民亂紛起。但是,毛佩琦卻認為,明朝之所以能夠延續277年,朱元璋則功不可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還楚留香最新章節 | 夢還楚留香全文閱讀 | 夢還楚留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