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為三層,高5.6米,下層直徑91米,中層直徑80米,上層68米;祈年殿為圓形,高38米,直徑32.7米,三重藍琉璃瓦,圓形屋檐,攢尖頂,寶頂鎏金。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中間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支撐上層屋檐;中間12根金柱支撐第二層屋檐;外圍12根檐柱支撐第三層屋檐;相應設置三層天花,中間設置龍鳳藻井;殿內梁枋施龍鳳和璽彩畫。
祈谷壇的另一座重要建築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牆環繞的矩形院落里,其間有琉璃門相通。這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桿的台基座。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狀像屋宇的神龕里,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時派官員掃塵、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禮後,由禮部尚書上香,行三跪九叩禮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員將神牌恭請至龍亭內安放,由鑾儀衛的樣鉺抬至祈年殿內各相應神位安放,受祭。
圜丘壇、皇穹宇、祈谷壇是中軸線上三個主要建築,連接這三座主建築的是一長長的貫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橋,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長360米,寬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至3米,象征著此道與天宮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橋中間是神道,左邊是御道,右邊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橋下有東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將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建築特點
北京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在中國,祭天儀式起源于周朝,自漢代以來,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對此極為重視。明永樂以後,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們都要來天壇舉行祭天和祈谷的儀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還會在圜丘壇進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齋戒。祭祀時,除了獻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領文武百官朝拜禱告,以祈求上蒼的垂憐施恩。
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在布局方面,內壇位于外壇的南北中軸線以東,而圜丘壇和祈年壇又位于內壇中軸線的東面,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西側的空曠程度,使人們從西邊的正門進入天壇後,就能獲得開闊的視野,以感受到上天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單體建築來說,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圓形攢尖頂,它們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層層收縮上舉,也體現出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
天壇還處處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現手法。北圓南方的壇牆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牆的設計,都寓意著傳統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而主要建築上廣泛地使用藍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壇重視「陽數」、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設計,也是這種表現手法的具體體現。
掐絲琺瑯工藝早在元代就已傳入我國,但直至明朝才得以發展,尤其是在景泰年間達到頂峰,後來人以此時之制品為標準,稱之為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有幾道主要工序,即先做金屬胎,一般采用銅胎,再將金屬絲做成花飾圖案燒焊或膠粘于胎上,形成框格樣的凹陷,然後將琺瑯釉藥填充其間。經燒制後使琺瑯熔化至完全透明並略帶藍色或綠色。如果在熔融時再加入用于著色的各種金屬氧化物,就可制成各色琺瑯。經過多次燒制和填充琺瑯料,再經過打磨等處理,就成為景泰藍工藝品。明朝時制造的景泰藍品種擴大,既實用又美觀。明代掐絲琺瑯器專門由御用監承擔管理燒造,以滿足皇家的廣泛需用。現存品種有爐、盞、瓶、盒、軸頭、蠟台、尊等。
明代金銀首飾業比之前代有重大發展,出現了花絲工藝。花絲工藝是用很細的金銀絲編織,堆壘成首飾,其上再瓖嵌珍珠寶石,顯得玲瓏剔透,珠光寶氣,非常精細華貴。北京宮廷內府有花絲生產,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鳳冠就是內府所產。金冠是用極細的金絲編織成的,上有二龍戲珠裝飾,外表簡潔,裝飾精巧,工藝精細。鳳冠除用花絲瓖珠工藝外,還用點翠工藝裝飾,點翠即貼鮮明的藍綠翠鳥羽毛,龍鳳呈祥,金碧輝煌,珠光寶氣,異常華貴。明代的宮廷金銀飾物,器皿還有金花釵、雙鸞金簪、金壺、金爵、金盞、金碗、金盤、金匙、金盂、金粉盒等,大多瓖嵌珠玉,表現出精致豪華的皇家氣派。
中國瓷器的發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窯口百花爭艷的態勢經由元代過度之後,到明代幾乎變成了由景德鎮各瓷窯一統天下的局面。景德鎮瓷器產品佔據了全國的主要市場,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業時代特征的是景德鎮瓷器。景德鎮的瓷器以青花為主,其它各類產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單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以景德鎮的青花為例︰洪武時期青花色澤偏于黑、暗,紋飾上改變了元代層次較多,花紋繁滿的風格,趨向清淡、多留空白地;永宣時期青花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頗負盛名,其所用青料為進口的蘇麻離青;成化弘治、正德青花胎薄釉白,青色淡雅,其青料為國產的平等青;嘉萬時期青花藍中泛紫,發色艷麗濃重,其青料為回青或回青與石子青混合使用;萬歷後期,天啟至明末青花藍中泛灰,青料為國產浙料。
在青花瓷發展的基礎上,明代的彩瓷發展也有一個新的飛躍。明代永樂、宣德之後,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繪技術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應歸功于白瓷質量的提高。明代釉上彩常見的顏色有紅、黃、綠、藍、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工藝。例如成化斗彩器的釉上彩,彩色品種多且能據畫面內容需要自如配色,其雞冠的紅色幾乎與真雞冠一致,葡萄紫色則幾乎是紫葡萄的再現。所以,彩瓷器一般都十分精巧名貴,如舉世聞名的成化斗彩雞缸杯等。
在成化彩瓷基礎上,嘉靖、萬歷時期的五彩器又揭開了彩瓷發展史上的新篇章。成化斗彩瓷,色彩鮮艷,畫染風格以疏雅取勝;嘉萬時期的五彩則是以紅、淡綠、深綠、黃、褐、紫及釉下藍色為常見,彩色濃重,其中紅、綠、黃三重為主,尤其是紅色特別突出,因而使得嘉萬時期的五彩器在總體上有翠濃紅艷的感覺,極為華麗。明代除青花、斗彩和五彩之外,其單色釉也有突出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宣的紅釉、藍釉、成化的孔雀綠和弘治的黃釉。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繼承前朝的(特別是日用器)之外,也有因時代需要變化而新產生的,如永宣時期的壓手杯、雙耳扁瓶、天球瓶等。成化時期則以斗彩雞缸杯、"天"字蓋碗等為典型器物;正德、嘉慶、萬歷各朝的大龍缸、方斗碗、方形多角罐、葫蘆瓶等也都頗具代表性。另外也有各式文房用具如筆管、瓷硯、水注、鎮紙、棋子、棋盤、棋罐等瓷器傳世。
明代瓷器裝飾手法已從元以前的刻、劃、印、塑等轉為彩繪(繪畫)為主要手法。繪畫紋飾的內容更加復雜多樣,植物、動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鳥、魚及蟲等無不入畫。明代早期以寫意畫為主,畫風自由、奔放、灑月兌;明後期以寫實為主,畫面抒情達意,簡約輕快,極有漫畫趣味。
明代瓷器上的款式以書寫為主,官窯款工整端莊,民窯款則多種多樣,以吉祥語款為多見。
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代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服飾制度。明代許多男子流行的發式都是明太祖首創的。比如網巾,有象征國家法令齊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國家太平,還有瓜皮帽,它幾乎被現代的西方人當作中國典型的帽子了。
服飾發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于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
明裝與唐裝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謂「花冠裙襖,大袖圓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