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hd,鮮花,收藏,收藏,鮮花——
(2)一鼓作氣
周文被困時,離他最近的革命軍是吳廣這一路軍。
當時吳廣正在全力圍攻滎陽。
但滎陽的守軍是李斯之子李由。當時李斯還沒死,還是朝廷的當紅宰相,所以李由自然很賣命的守城了。
滎陽破了,他就無臉去見爹娘了。對于李由來說,他就是死也不能給父親丟臉,拉後腿。
當時,吳廣使用的是一個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攻城方法︰強攻。
李由當時被逼的同樣只有兩個字可說了︰死守。
就這樣,兩個人就象玩太極一樣,一個仗著人多士眾不斷強攻,一個仗著城牆堅固嚴防死守。
殊不知吳廣在一根筋的圍攻一個堅不可破的城池時,他已犯了屯兵于堅壁之下的兵法大忌。
結果幾個月下來,他的強攻都沒有湊效,倒是李由以逸待勞越守越來輕松,越守越來勁,還能乘義軍筋疲力盡時偷偷地反擊一下。得到一點好處後,又縮回城去。
吳廣無計可失,此時早已是軍心渙散。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時,周文被圍告急的書信不斷傳來。
「老子現在攻城還缺人呢,哪有多余的兵去救你。」
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就這樣,吳廣婉言謝絕周文的請求。
然而,滎陽還沒攻下,周文已經死了。
直到這時吳廣才為自己輕率的行為感到後悔。他怎麼也沒有料到周文當時的處境有這麼危險了。
然而,他後悔是沒有用的,秦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了。
都是革命軍,本是一家人,吳廣的所作所為連他的部下也有脾氣了。
我們拚死拚活的,原來你是這樣一個薄情寡義的人。
常听說這樣一句話︰你無情,休怪我無義。部將田臧和李歸一番密謀後,已面露殺機。
他們兩個弄了一道假帛書,走到吳廣軍帳中,說是陳王有詔諭到。
吳廣不知是計,還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下听令,這下田臧和李歸兩個人就毫不客氣了,一人假裝念詔書,一人乘機拔刀輕而易舉就砍下了吳廣的頭顱。
吳廣就這樣結束了其光輝而短暫的一生。也許他到死時,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不是死于秦軍之手,而是死于自己的部下。
田臧和李歸殺了吳廣後,假冒吳廣造反之罪上報陳勝。鑒于當時危極的局勢(周文的死對革命軍打擊是巨大的),陳王並不敢對吳廣的死做過多的調查,只得封他們為上將,囑付他們盡力西進攻秦。
田臧和李歸倒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奪了兵權後,二話不說率領手下革命軍,就急急西進要替周文報仇血恨。
可他們兩人忘了一個最為重要的條件,章邯滅了周文後,士氣正旺,正張著血腥大嘴等著下一個目標呢?
面對送上門的食物,章邯豈有不收之禮。
田臧和李歸最終只能以人頭相送,才算息事寧人。
就這樣,章邯取得了第二次勝利。
隨後章邯在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支持下,全力反攻陳勝的義軍。
此消彼長,從這以後,陳勝的革命軍兵敗如山倒,沒有人能抵擋不可一世的章邯。于是乎,我們看到了這樣驚人一幕,章邯的大軍開到哪里,就勝到哪里。
什麼叫所向披靡,讓章邯來告訴你答案吧!
(3)一個車夫結束了一個傳奇人物
各路軍馬差不多都被章邯打敗了,面對不斷傳來的噩耗,陳勝頓感大勢已去,他只能選擇退兵了。
可天下之下大,卻不知去哪里。他只能朝自己的家鄉退去。都說勝者為王敗者寇。
一路上陳勝感覺自己就象從天下掉到地來了一般。是啊,最初四路大軍四處同時出擊時,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候,那時他坐鎮陳縣,彈指一揮間,義軍捷報頻傳。
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
功名利祿似潮起潮落。
坐在馬車里的陳勝深有感概的同時,卻把滿腔怒火「遷怒」到車夫身上。
趕車的是一個叫莊賈的倔強男子,性格暴躁。對別人總是橫眉冷對,動不動就以武力解決問題,但對陳勝卻恭敬有加。
我們估且把這個叫一物降一物吧。
「快點!趕快點!」
「怎麼回事,小心趕車!」
「混蛋!怎麼趕車的!」
面對陳勝不斷的責罵,三天三夜沒合眼的莊賈心中的怒火開始升溫了。
此一時彼一時,都說落水的鳳凰不如雞。然而已身處絕境中的陳勝依然我行我素,把心的郁悶和不滿都發在了這個莊賈的車夫身上。
莊賈雖然是一介粗魯之輩,但此時也終于明白陳勝起義失敗的原因了,他的個性注定只是武夫,而不是君臨天下的君王。
是可忍熟不可忍。
他找到了同樣對陳勝不滿的後車護理張順。
兩人一拍即合。
莊賈先利用高超的趕車技術,把大部隊遠遠的甩在後面,行至一偏僻處,假借車子出了故障,乘機就一劍結果了陳勝。
陳勝就這樣走了,中國歷中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就這樣宣告以失敗告終。
張順擋住了想為陳王報仇的義軍,然後開始了說服工作。
中心思想無非兩點︰
一、陳王氣數已盡,跟著他非但再也沒有翻身之地了,而且還會成為朝廷的通緝要犯,誅連九族!
二、秦王懸賞黃金千斤要陳王的人頭,此時我們獻上陳王的人頭,平分了賞金,不但可以免去自已和家人的死罪,而且下半生還可以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眾人都是識時務的人,眼看陳王已死,又無路可走了。只得上了莊賈和張順的賊船,提著陳王的人頭,一起去秦王那里運黃金。
沒想到半路卻遇到了一伙擋路的人,嘴里還念念有詞︰「此路乃我開,此樹乃我種,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錢!」
靠,黃金還沒領到,居然就有要敢來敲祚他們了。
莊賈自然不答應了,正要叫並肩上。
這時劫匪中走出一個白衣盛雪的中年人來。
義軍早有眼尖的人驚呼出聲來︰「啊,是呂臣呂將軍!」
呂臣,陳勝後期最信任的大將。
這下列位看官們知道了吧。他們不是劫匪,而是來替陳王報仇來了。
而原本勉強跟著莊賈走上賊船的義軍們,此時紛紛回頭是岸。
可憐的莊賈一下子就變成了刺蝟。
替陳王報了仇後,呂臣找來陳王的尸骨,埋葬在碭山。
一代梟雄,長眠于地。
陳勝終究是一個怎樣的人,這里不防來總結性的點評他一下。
首先,陳勝極富組織才能。
當初滂沱大雨把他們九百多名民工逼上絕路時,他毅然決然的決定走向反抗的道路。
他在極短的時間里,把這批動蕩不安的人群發動起來。
在起義之初,為了增強群眾的斗爭信念,他和吳廣利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神鬼迷信,搞了一些「魚月復藏帛」、「篝火狐鳴」等把戲,起到了立竿見影的神話作用。
在他和吳廣精心組織策劃下,起義最初的進展順風順水,隨後他兵分四路,重點進攻關中的決策說明他極具軍事和戰略眼光。
其次,革命之初取得勝利太容易了,陳勝沒有保持清醒的頭腦。他對在革命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難估計不足。
在周文被章邯擊敗,退出涵谷關時,作為農民革命軍的統帥的他,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去支持周文。
最佳的方法是,他應率傾城之兵,並緊急調度西進大軍和其它部隊向被圍在曹陽待援的周文部隊靠攏。
然而,他偏偏這時向遠在河北而且已經自立為趙王的武臣發布命令,要他率部支援關中的周文。
武臣在革命取得節節勝利就月兌離了義軍的組織,這時候還會听他的指揮嗎?
值得一提的是武臣本來是盡為效忠陳勝的。問題出就出在他手下的兩個參謀身上,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是沒有被陳勝重用的張耳陳余。
當初四路大軍時,張耳和陳余僅封為左右校尉,歸于武臣這一路大軍之下。張耳和陳余不由大失所望。
後武臣從白馬渡黃河,沿途不斷張貼安民告示,遍數暴秦罪行,號令百姓起來反抗。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在他們的協助下,又采用不戰而屈人的戰略思想,攻克了包括範陽在類的三十多座城池。
這一路革命隊伍迅速壯大,達到空前的繁榮。也就在這時,張耳陳余建意武臣自立為王,另打江山。後來武臣理所當然的接受了這麼好的「良言」,後來武臣最終被部將李良所殺,落得個晚節不保的下場。
可憐惜的周文在曹陽白白等了兩三個月,見不到一個援兵。最終兵敗自殺。
周文的死是革命起義的轉折點,從此革命軍由進攻變為被攻。
最後,陳勝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有著農民革命者本身存在狹隘思想,腐化變質在所難免。
比如說他的一幫佣時的兄弟來投奔他。他見了很高興並且熱情的招待了他們。但隨後這些朋友不但行為極其不端,而且言語極為不恭。有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甚至直言陳勝的貧賤時的舊事。
有部下向他咬耳朵,說你的朋友專講你的壞話,影響你的領導威信。
陳勝一時沖動,竟把那說壞話的朋友給 喳了。
殺了自己的窮朋友,他的老鄉都離他而去。
這說明他的作法是不對的,月兌離了最廣大人民群眾,他是要付出代價的。
事實上他也的確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自己的人頭。
當然,話又說回來,雖然陳勝在革命的道理上或多或少的犯了一些低級錯誤,但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人民革命的道理上,從來就是曲曲折折沒有一帆風順的,沒有陳勝的死,就沒有秦二世的滅亡。歷史的車輪在前進的時候,一個輪子壓著反動派的尸骨,別一個輪子也壓著革命者的遺體。
陳勝起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個月,但帶給我們太多太多思索。
「失敗不要緊,只要為百姓,沒了陳勝王,還有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