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榜最後一名,快要掉榜了,請大家多多支持,獻花、收藏……飄雪先謝了……
(3)章邯的失誤
項梁死後,如果章邯剩機繼續打擊項氏集團和楚國。那麼革命的形勢將變得嚴峻異常。
但當局者迷,項梁被勝利沖暈了頭腦,才會唱著《雨一直下》喋血雨中。而章邯打敗項梁後,同樣也被勝利沖暈了頭腦,讓為項羽和劉邦這樣的殘部根本成不了氣候了,才會揮師北上攻趙。
事實上楚國得到緩解的同時,趙國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可以說他們將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趙國的兩大支柱人物是張耳和陳余兩人。
一提到張耳和陳余,想必大家並不陌生。當初陳勝起義時,這兩個滿懷抱負的才人就聞風來投陳王,可惜當時陳王並沒有重用他們兩個。
後來,陳王兵分四路全面攻佔秦國領土時,他們兩人一合計,便慫恿第三路大軍的將領武臣自立為王,武臣死後,幾易其主,最後,他們兩個又擁著原趙王之後趙歇自立門戶,從此舊六大集團之一的趙氏集團首先復闢了。
而張耳陳余兩人自起義以來,數換其主,但兩人卻一直形影不離生死不離。原因很簡單,他們當初一見如故後,乃是結義金蘭,兩人的關系那好的是沒法說,真到了有衣同穿,有飯同吃的地步。
然而,從朋友到仇人中間的距離只隔著一道牆,一道不精心呵護就會隨時被打開的牆。
令人可惜的是,有著生死至交的張陳兩人在這次抗秦戰斗中反目成仇了。
秦軍來犯,趙王趙歇首先派出陳余迎戰,這陳余乃是一介謀士,別看談兵說理一套一套的,但真正到了戰場上就傻了眼,剛和章邯一交手就潰不成軍,一退千里。
陳余一敗,邯鄲城里的張耳自知擋不住章邯軍前進的步伐,趕緊護著趙王逃向巨鹿。
章邯兵不血刃佔領邯鄲城後,繼續使用他耐已成名的「猛追猛打,死咬不放」的戰術,派部將王離委追趙王到巨鹿,把巨鹿圍了個水泄不通。
趙王一看秦軍這架式,渾身癱的象一灘泥。沒折了,只得向其它各盟主求救了。
章邯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早就料到趙王會有這麼一招,他屯兵于巨鹿南面的棘原,全面打擊和阻止外來集團向巨鹿的支援。
各國救兵暫時來不了,趙王被困在城里更是象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而此的張耳卻痛恨起陳余起來。
原來,陳余雖然一時被章邯打敗,但不久手下又匯集了數萬精兵。張耳原以為陳余會馬上來救巨鹿。
但陳余卻好象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只是躲在遠處觀望。
當然,陳余沒有馬上去救巨鹿,並非是絕情寡義,而是出于戰述的考慮。
一來他按兵不動可以牽制秦軍一部主力;二來即便是他想去支援,就憑他那幾萬人,無亦是飛娥撲火。
同樣是人命,不能這麼白白地讓這幾萬人去送死啊。
隨後的事是這樣,張耳不斷派人去向陳余求救,但陳余就是按兵不動。
就這樣一對生死之交的兄弟就這樣徹底決裂了。
當我們日後看到戰場上的張耳和陳余拔刀相對時,感概良多。
因為張耳一直沒有明白,其實正是因為陳余屯兵于外,牽制了秦軍的部分主力,才使得巨鹿能安全的守上三個多月,為項羽的到來嬴得了寶貴時間,使得他和趙王最終能月兌險。
人世間,有多少誤會可以說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