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砍了花,極度不爽,大家接著砸就是——
(3)史馬欣的咸陽行
司馬欣便是章邯派去咸陽告之秦二世巨鹿戰況的一員手下悍將。然而司馬欣此次咸陽行卻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凶險萬分。因為他差點就掉了腦袋。
司馬欣快馬加鞭趕到京城後,就直接就去找秦二世。
然而,他很快就悲哀的發現,他雖然在戰場上跟著章邯出生入死好幾年,也算是風流人物了,但此時連皇宮的大門也進不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領到趙高簽發的許可證,宮中的衛士就不給放行。
見皇帝還要趙高許可,史馬欣這時才感到事情比想象中還要嚴重,看來朝廷果然和傳聞中的一樣,朝中大權被趙高獨攬了,秦二世早已被架在空中了,只是他自己身在雲里霧里還不知道罷了。
秦二世終究會體會到這種架空的感覺並不一直都是美妙的,當他從空中重重摔下來的那一天,就會摔的粉身碎骨,尸骨無存。
雖然進皇帝的大門還要去趙高那里領許可證,這明顯有違常理。但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頭,沒辦法,司馬欣只得去找趙高了。
現在我們如果做生意辦個什麼經營許可證,無非是找這個部門(單位)簽個字,找那個部分(單位)蓋個章。手續看似繁鎖,但也很簡單,最為關鍵的一點無非是多準備點錢給那些張口就要的人就行了。
司馬欣當時就不明白這一點,以至于他一連數天走到趙府都吃了閉門羹。
後來他豬一樣的頭腦終于開了竊,悄悄地塞了一些碎銀給那些門衛,這下那些原本把臉綁的緊緊的霜打的臉馬上變成了另一幅笑臉。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真他媽的不假。當時司馬欣在里這麼想。
看在銀子的份上,那些門衛就悄悄地告訴了他一些實話,他們主子(趙高)是抱定主意不會見他的,想拿去見皇帝的許可證,還是省省吧。
不讓自己見皇帝,這明明是心中有鬼啊。司馬欣不敢再逗留了,于是,他連夜就逃出了咸陽。
因為是夜里趕路,他走著走著竟迷了路,可世上的事就是這樣,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倚,正是由于他的迷路卻撿了一條命。
趙高本來就打算這幾天把司馬欣就地解決了,驚聞他連夜出了咸陽,情知不妙,馬上派人來追,可惜他們派的追兵走的是陽光大道,自然就沒有追到他了。
司馬欣如實的匯報了咸陽的所見所聞,章邯的心悲涼到極點。
果真不出他所料啊,他南征北戰這麼多年,難道換回的就是這樣無言的結局。
看來大秦王朝真的氣數已盡了。
一個可怕的想法在他腦海里產生了,他自己也為這個可怕的想法嚇了一跳,是啊,如果這個想法付出于實際行動的話,這意味著他一世英名將徹底毀了。
然而,除了這樣,他又能怎麼樣呢?
進退兩難,章邯陷入了所前末有的困境。
正在這時,他收到了一封信。當時還沒有郵政,自然不是直接寄給他的,而是有人親手送到他手下的。
信使告訴章邯,派他送信的主人叫陳余。
陳余,一個大家都並不陌生的名字,一個識大局顧大體卻被自己的結拜兄弟張耳誤會至深的人。巨鹿之圍被解後,因為誤會一時間無消除,他和張耳之間的關系甚至發展到了水火不融的地步,于是他黯然地帶領手下士兵歸順于項羽麾下。
這封信是他和範增經過激勵的討論後才這完成的。
這封信的主題只有兩個字︰求和。
直到這封信送出,他們都瞞著不讓項羽知道。
為什麼要瞞著項羽呢?原因很簡單,章邯當初殺了他叔父,項羽對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在還沒有弄清章邯心里的真實想法前,還是先瞞著項羽好。
這封信充分展示了陳余作為「和平大使」的非凡才華。
信的開頭和我們現在寫信模式一樣,以拉家長開頭,什麼別來無羌別來有羌說了一大通,然後大筆一揮,涉入正題,開始講故事了。
首先從秦初的名將蒙恬說起,說他如何如何有功,又如何如何被趙高害死,然後故事的主角一下換成趙高了,說趙高如何如何的獨斷專行,又如何如何的指鹿為馬。直到最後,才說他(章邯)如何如何英勇,如何如何精忠報國……
這封信如果站在用現代文學角度來看,信中運用了大量修飾手法。歸納如下︰
1、對比︰拿當年勞苦功的蒙恬來跟同樣勞苦功高的章邯來比,蒙恬最終落得個誣陷慘死的境地,那麼你章邯的結果會不會是一樣的呢?
2、暗喻︰把指鹿為馬的事作比喻,朝廷已被趙高獨攬大權,黑暗之極。如果此時再把巨鹿比喻成「鹿」,那麼「馬」又是誰呢?
3、夸張︰章邯如果答應求和,他手下二十余萬秦軍就可免遭生靈涂炭。一個秦軍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如果只算上最低的五個人,二十余萬士兵就將影響一百萬人的命運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啊。
章邯看完這封信,怔了良久,才把它交給了司馬欣。
這信要是朝遷知道了是要砍頭的,司馬欣此時已明白章邯心里的真實想法了。
其實經過這一趟咸陽之行,他心里也就早已產生了一個想法,只是一直還沒敢說而已。
看來,現在已不用再隱瞞了,他終于說出了五個字︰答應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