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強良】【九鳳】【翕茲】【奢比尸】

作者 ︰ 紫薇大帝

強良九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餃蛇餃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九鳳

九頭鳥形象的出現,最早源于楚人的九鳳神鳥。出自戰國至漢初時楚人之手的《山海經》,是記載九頭鳥形象的最早文獻。《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

"九鳳"所居的"大荒之中",雖不知其確切範圍,卻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內,因為楚人之先帝顓頊,與他的九個嬪妃皆葬于此。《山海經?大荒北經》開篇就說︰"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該書《海內東經》則說︰"漢水出鮒魚之山,帝顓頊葬于陽,九嬪葬于陰,四蛇衛之。"附禺即鮒魚,古字通用。楚人血統的屈原,在《離騷》中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這高陽即帝顓頊。顓頊葬于漢水,九鳳與顓頊同在一地,可見九鳳是楚人所崇拜的九頭神鳥。

"九鳳"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證明。鳳是我國古代最為崇拜的兩大圖騰之一,與龍並稱。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山海經?南山經》中說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爾雅?釋鳥》郭璞注︰"鳳,瑞應鳥。"《說文》︰"鳳,神鳥也……見則天下大安寧。"由于鳳凰是吉祥之鳥,古代有的帝王,如少昊,周成王即位時,據說都曾有鳳凰飛來慶賀。

楚人有崇鳳的傳統。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到神游天國部分時,第一句就是︰"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據肖兵同志考證,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的鳳凰涅盤利用職權故事,最早就出自屈原的《天問》。先秦典籍中,多有楚人將鳳比作杰出人物的記載,如《論語?微子》中,楚狂人接輿就對孔子作歌雲︰"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莊子?人間世》中,也有類似的記錄。

楚人崇鳳心理也得到考古資料的證明。如1949年2月在長沙陳家大山發掘到的龍鳳帛畫;1963年和1971年在湖北江陵兩次發現的鳳踏虎架鼓、長沙馬王堆漢墓的非衣帛畫等,都是著名的發現。尤其是馬王堆帛畫,在天堂正中人面蛇身主神周圍,就有幾只大鳥環繞。而畫面中部天堂入口處,也有一只鷹嘴人面怪鳥和兩只長尾鳳鳥。這與屈原詩中描寫的意境十分相似。至今,崇鳳心理在民間審美情趣中還佔有重要地位。

說過"鳳",再來說"九"。九,在中國古代是個神秘的數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廣曰九域,數量大曰九鈞,時間長曰九天九夜,危險大曰九死一生……就連唐僧取經也是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是九八七十二變。為什麼"九"字成為這種神秘的極數呢?據有的學者研究,這乃是因為"九"的本意是"九頭龍"(或九頭蛇)之故。中國古代有許多關于九頭龍崇拜的神話。如《山海經》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環,食于九。"的神話,"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于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話形象。九頭龍既為人們所崇拜,九頭鳥當然也不例外。

在楚文化中,崇"九"傳統也很明顯。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這是屈原被放逐時,"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故而"更定其詞",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屈原還有一個作品叫"九章",他的學生宋玉則有"九辯"。《選游》一詩中,屈原曾寫道︰"朝濯發于陽谷兮,夕?余身于九陽。"《楚辭》中許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則、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關、九千、九侯等等;連帝顓頊的後宮,也是"九嬪"。可見"九"在楚地信仰中影響之大。

綜上所述,人面鳥身而九首的九鳳,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個半人半鳥的圖騰形象,它是我國九頭鳥形象的最早原型。

翕茲

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翕茲。

譯文:西海海中的一個小沙洲上有尊神,長著鳥的身子、人的面孔,耳垂上穿著兩條青蛇,腳底下踩著兩條紅蛇.這尊神的名字叫翕茲。

翕茲不是山海經里的神,而是上古的氏族名里有這樣一句:「天皇燧人龠茲氏」。

奢比尸

人頭獸身,耳戴兩條青蛇,掌管天氣,又稱旱魃。

或稱「奢比」,半人半獸的怪物,《山海經?大荒東經》說它是神,長著人的頭顱和野獸的身體,一對大耳朵上戴著兩條青蛇,名字叫奢比尸。《山海經?海外東經》肯定了這種描述,並且提到奢比之尸或者就是肝榆之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