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盤古大神】【天地人三皇】

作者 ︰ 紫薇大帝

盤古

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在天地還沒有開闢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盤古憑借著自己的神力把天地開闢出來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岳;血液變成了江河;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

相關文獻

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盤古最早見于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其後,題為梁任?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不詳撰成年代或雲亦徐整著)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盤古的傳說歷史記載匯集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聖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藝文類聚》卷----引《五運歷年紀》

天氣蒙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繹史》卷----引《五運歷年紀》

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

《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

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岳,月復為中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楮,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盤古

《述異記》卷上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選自《歷神仙通鑒》卷一

盤古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是混沌開矣。

明人周游《開闢衍繹》

天地合閉……就象個大西瓜,合得團團圓圓的,包羅萬物在內,計一萬零八百年,凡一切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內,硬者如瓜子,軟者如瓜瓤,內有青黃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閉已久,若不得開,卻得一個盤古氏,左手執鑿,右手執斧,猶如剖瓜相似,闢為兩半。上半漸高為天,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祥雲;下半漸低為地.亦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石泥。硬者帶去上天,人觀之為星,地下為石,星石總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觀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無積處,流來人間,而注大海。

周游《開闢衍繹》附錄《乩仙天地判說》

天人誕降大聖。曰渾敦氏,即盤古氏,初天皇氏也。龍首人身,神靈,一日九變,一萬八千歲為一甲子,荊湖南以十月十六日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卷八十三引《補衍開闢》)

代(世)所謂盤古氏者,神靈,一日九變,蓋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韜?大明》雲︰「召公對文王曰︰‘天道淨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寧。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盤古之宗不可動也,動者必凶。’」今贛之會昌有盤古山,本盤固名。其湘鄉有盤古保,而雩都有盤古祠,盤固之謂也。按《地理坤鑒》雲︰「龍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廟祀。事具徐整《三五歷紀》及《丹壺記》。至唐袁天綱推言之《真源賦》,謂元始應世,萬八千年為一甲子。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陰暗,雲其顯化之所宜,有以也。《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冢、廟」,殆亦神假者。《錄異記》成都之廟有盤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

《路史?前紀一》羅隻注

昔二氣未分,螟?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復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系,下無所依,天地之外,遼矚無端,玄玄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岳,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天者,如龍旋回雲中,復經四劫,二儀始分,相去三萬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生剛須,剛須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並金玉飾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當游厚地之問,仰吸天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君下游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當此之時,二氣??,覆載氣息,陰陽調和,無熱無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並不復呼吸,宣氣合會相成自然飽滿。大道之興,莫過于此,結積堅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能與天地相畢。

漢族創世神話中開天闢地的巨人。但在中國神話系統中的地位無法與上古初代神的女媧伏羲等退位神相比較,因為盤古開天地的說法是在漢以後才出現的,可以確定這是一位接受外族創世神話影響產生的上古神。三國吳徐整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盤古雞蛋說和垂死化生說,描述了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與天地一同生長,並最終化生萬物的故事。明人周游《開闢衍繹通俗志傳》中則補充了非常華麗壯烈的盤古用工具開天闢地累死化生的劇情,形成了目前流行于世的盤古開天闢地說。根據《述異記》的說法,盤古氏墓在南海,被認為是後世追葬盤古之魂的地方。

盤古的傳說

傳說一

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闢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盤古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千萬年的混沌黑暗被攪動了,其中又輕又清的東西慢慢上升並漸漸散開,變成藍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濁的東西慢慢地下降,變成了腳下的土地。盤古站在這天地之間非常高興。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還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天地也隨著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這樣又過了十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盤古的身體長得有90000里那麼長了。

盤古憑借著自己的神力終于把天地開闢出來了。可是盤古也累死了。盤古臨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飄動的雲;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岳;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傳說,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

傳說二

《開天闢地》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整個宇宙混沌一團,像個大雞蛋。

有個叫盤古的大神,昏睡了一萬八千年。一天,大神醒來,睜眼一看,周圍黑乎乎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只听「 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後,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了。

這個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長柱子似的,撐在天和地之間,不讓它們重新合攏。

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

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發出的聲音變成了轟隆的雷霆,左眼變成了光芒萬丈的太陽,右眼變成了皎潔明媚的月光,隆起的肌肉變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筋脈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大道,皮膚變成了萬頃良田,就連流出的汗水也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

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闢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

盤古的後代

相傳盤古開天之前,一片混荒,萬天混沌,萬物猶蒙沌!盤古想開天之後,怎麼辦呢?把自己的身體變成天地萬物。那自己沒有傳人怎麼辦?想把自己的本領和性格傳給自己的後人。他在把自己的身體全部變化成天地萬物後,剩下眼楮與頭發。等眼楮化做日月星辰之後,他把自己的眼淚藏起來,還有自己的兩個頭發也藏起來,等過了不知道數年,有億億億……年,當有熊國的國君少典從一個小山丘經過時候,不小心踫到了盤古的眼淚。天空長虹貫日,氣象萬千,祥瑞祥和,第一個存在的民族就是伏羲一族,所以伏羲稱為人祖,意思是人類始祖,人類始祖經過了若干年後,其中一個民族少典就有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軒轅黃帝,他取代了炎帝統一了華夏民族。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國君黃帝。

盤古天地開闢歌

有關盤古的神話,最早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民間廣泛流傳。苗,瑤向來崇奉盤古(也有作瓠),把盤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壯、侗、 佬等民族也盛傳盤古,把盤古看作開天闢地的人類始祖。「今南海有盤古氏亙三百余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1。遠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在有壯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帶,就有追葬盤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別是當時作為壯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東南)競立有盤古氏的廟宇。人們為之「祝祀」。可見盤古在古代壯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有一篇神話的大意是︰最初天地渾沌象一個大雞蛋盤古就生存在中間,後來大雞蛋爆裂了,于是天地形成了。日月、江河、風雲、草木等等是盤古死後身軀分化而成的︰「氣作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目、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獄,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虻2。」這種說法,古籍文獻也有記載。如「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3。桂西一帶,今天還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盤古開天闢地歌》︰

盤古開天地,

造山坡河流,

劃州來住人,

造海來蓄水。

盤古開天地,

分山地平原,

開闢三岔路,

四處有路通。

盤古開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為有盤古,

人才得光明4。

這首歌中的盤古已被神化,具有超人的神奇力量,為人類開闢天地,並帶來光明。我們從古籍記載和口頭流傳,可看出壯族人們遠古神話在世流傳中演進的痕跡。(引自黃現?著《壯族通史》)

注︰1梁任?︰《述異記》。2徐整︰《五運歷年記》、《絳史》卷一。3梁任?︰《述異記》。4七朝榮唱,廖元田、農達奴記錄︰壯族文學史調查組搜集。

盤古與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生于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初稱元始天王。東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開天闢地,治世成功以後,蛻去軀殼,一靈不昧,游行空中,見聖女太元,喜其貞潔,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聖女懷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背膂之間,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因其前身是盤古、元始天王,就稱為元始天尊。《歷世神仙體道通鑒》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居天最高︰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

,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內,有紫雲之閣,碧霞為城。眾神仙按

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秘道度仙︰《隋書經籍志》稱元始天尊以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即授以秘道,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諸仙官」。

道教關于元始天尊與盤古的演化過程︰太上老君一共81化,老子是第十七化老君生于天地之先,空洞之中。所謂空洞,便是真一之氣,此一氣生後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而生上三氣,每氣又各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三氣相合,生無上,也就是虛皇天尊(元始天尊的真寂不動之身,「真靈位業圖」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便是此義),無上生後,又經過如上的歲數,生中三氣,每氣又各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三氣相合,生玄老,也就是元始天尊。玄老生後,又經過如上的歲數,生下三氣,三合成德,生太上,也就是太上玉晨大道君。道君生後,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而生前三氣,每氣又各相去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三氣相合,生太上老君。老君生後,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這五運的天地變化。這是第一化。

第二化︰空洞之中,又生太無,太無之內生玄元始三氣,三氣混沌,凝結變化,化生玄妙玉女,也就是無上元君。老君于是化作五色彈丸,流入玉女口中,積八十一年而生,不過此時,還是天地未分。老君生後,便分闢三氣,其中輕氣上升為天,重氣下沉為地。中氣化為水氣,化生萬物。

第三化︰太虛之氣往來亂射,經百億萬氣之後,其氣才慢慢的往來流行,又號彌羅萬梵之氣。又經過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億氣之後,結吉祥之氣,成一聖人,自號元始天王(這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同時生五老(五行之主),立年號龍漢。又經如上氣數,化生太上道君,立年號赤明。同時生九老,分為九天。又經如上氣數,再生太上老君,立年號上皇,時生八公。老君又結陰陽二氣,分布天地,萬物才齊備。

盤古行宮

盤古的行宮叫幻清宮。

盤古山

泌陽盤古山,位于河南省泌陽縣南三十里。傳說此山就是當年的盤古開天闢地、繁衍人類、造化萬物的地方。山勢巍峨鋌拔,高聳入雲。山石嶙峋並立,林木蒼郁,古廟幽靜,景色宜人,乳白色的雲霧飄蕩在山巒間,一層層薄紗覆蓋著一個個悠遠的神話傳說。更因有盤古廟及盤古廟會而聞名四方。在山周圍31.5平方公里內,還廣泛分布著與盤古有關的諸多人文歷史景觀,自古以來靈跡甚多。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另一個說法是說在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境內有一盤古洞,洞內有一巨大的石鎖,和很多人工刁鑿的生活用具。據說在一張石床上有一鐘乳石柱,高有數米。專家推測,想這樣的大型鐘乳石柱,其形成時間約萬于年。那麼,這年代就可想而知了……

盤古碑記

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

盤古氏,人祖也。生于混沌之初,鴻蒙未判之先。穴居而野處,草衣而木食,污尊而?飲。當此之時也,無三光五岳之名,無三皇五帝之作,無三墳五典之書,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說也。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故曰︰一氣未分道在天地,兩儀既判,道在聖人,盤古氏以之,自是而有卦畫,而有結繩,而有網罟人制,何者不自盤古氏肇邪?自是而有耒耜,而有衣裳,而有律呂之音,何者不自盤古氏來耶。史弁三皇,書冠五帝,古今上下知有三皇五帝,而不知有盤古氏,豈荒遠在所略耶!側聞,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不有我祖,何開我人。豈可使古今上下知有我人而不知有我祖也!茫茫堪輿,俯仰無垠,知者蓋寡,誰其貌之。青實故虛也,在邑南十有五里,邃故跡可尋,第恐莊列之言涉于虛,史傳之紀淪于妄,夷考其實,有廟在里,有墓在溝,突兀如昔;自有國有家而即有也。皆青人之所見聞者,矧可繹思。走童而謁,尚記陳容古貌,精爽逼人。土僧傳說︰楊僕等建造,弘治戊申劉侯視篆,得陳景春氏作俑,而一新之,猶未備也。訖周侯下車,得孫克暉作倡而大新之。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涂泥而金鐵之,使萬古不易之基,一旦而改觀。祝之而雨,禱之而晴,報應如響,誰之績歟?謂可無記,以垂永久,昭後來也。記歟,敢從而銘之,銘曰;盤古有廟,青人瞻眺;盤古有像,青人仰望;盤古有溝,青人夷游;盤古有墓,青人慨慕;盤古有門,青人見聞;盤古有里,青人振起;盤古有名,青人勒銘。

弘治十七年歲在甲子春正月丁丑立石。

盤古文化的根源地

河南省桐柏縣被成為盤古文化的根源地。當地的「盤古廟會」被確定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桐柏還啟動了「盤古創世神話傳說群」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2005年3月,桐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盤古文化之鄉」。2006年10月30日,桐柏舉辦了「全球華人首次祭祀盤古大典」,並將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定為祭祀盤古日。為此,中國民協、河南省民協與桐柏縣人民政府將于今年10月7日農歷九月初九在桐柏縣共同舉辦中國?桐柏盤古文化論壇暨中國淮河源民俗博物館掛牌儀式。

支撐「萬代盤古根源桐柏」論點的五個標準是︰一是圖騰標準。古籍中盤古神話說「盤古氏龍首……」顯然,古代先民崇拜的是龍,認為祖先盤古就是龍的後代,所以,盤古子孫就以龍為圖騰標示,千古傳承。有關盤古和龍的傳說也很多。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只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而其它的盤古神話流傳區別是鳳圖騰,鳥、雞圖騰,與龍圖騰格格不入。具有龍圖騰特征的桐柏盤古神話則比較正宗。二是地理標準。古籍中關于盤古神話的記載最早莫過于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紀》、《五運歷年記》,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處,為「盤古死後……血為淮瀆……」明顯將盤古與淮河發源地相聯系。明代學者李夢陽撰文《大復山賦》時,將桐柏山水簾洞以西的一道酷似人形的山脈稱為盤古,「昔盤古氏作茲焉,用宅……」清代學者貢愈淳作《桐柏山賦》曰︰「盤古開天而首出……」明確指出桐柏山是陰陽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時盤古首出開天的地方。唐朝、宋朝編修的《元豐九域志》曰︰「桐柏山,淮水所出。淮瀆廟,盤古廟。」縱觀千古典籍,遍查全國盤古神話流傳區的方志,唯有桐柏山、淮河源、水簾洞的地理名詞與盤古神話密切關聯。同時,桐柏山盤古躺臥處還存有一座盤古廟,許多地方還保留著盤古山、盤古洞、盤古斧、盤古井等與盤古神話密切相關的實景地名。三是民俗標準。桐柏民間流傳著許多習俗,可以說是原始盤古神話的遺存。如神話傳說中,說人類之初是兩條魚變成了兩只猿,這兩只猿就是「陰陽之始」的盤古夫婦。盤古崇敬祖先,就有了盤古抱二魚以示崇敬之說。後來,盤古抱魚之說就形象地演化成了太極圖。人們效仿祖先,就形成了民間掛太極圖之俗。桐柏民間現在還習慣在門頭上、窗戶上、院落影壁牆上掛太極圖,以示吉利,並有希冀祖先庇佑以闢邪之意。桐柏民俗中嫁女送竹竿、玩獅子吞小孩、玩青龍火龍救眾生等都包含著耐人尋味的盤古神話故事元素。四是敬祖標準。在神話流傳區,人們對神話人物崇敬程度的高低是判斷神話產生根源地是與否的標準之一。在桐柏,人們對祖先盤古的崇敬程度達到了頂點。如桐柏民間傳說中正月初一是盤古的生日,這一天祖先盤古要回來過年,需要清靜,所以在桐柏初一到初十是不能進行鬧新春的游藝活動的,直到正月初十以後才能開始,否則是犯了大忌的。另外,走遍全國盤古神話流傳區,民間稱盤古為王、為帝的多,唯有桐柏山居民稱盤古爺和盤古女乃,這也反映了桐柏山居民敬祖之意的親切和深刻。五是活化石標準。現在還掛在人們口頭上的神話,被專家稱為「活化石」。它的數量多少反映出當地人們對盤古神話的知曉度,這也是判斷盤古神話傳說根源地的依據之一。經過開展民間文學普查工作,桐柏縣搜集出上百種盤古神話。在桐柏的大街小巷、村村莊莊,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不論是干部、工人還是農民,都能講上一段,說上幾句盤古神話,都是盤古開天闢地、捏泥造人、滾磨成親、造衣服、馴牛、降龍、治水、造酒、造農具等,以桐柏山為中心方圓幾百里的區域成為盤古神話「活化石」的豐富蘊藏地。這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就是盤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征。

三皇

「三皇」的稱謂僅是一種傳說。在史料上的傳述和在民間的傳說多種多樣(至少有七種),其中最為流行的當屬《史記》中所載的李斯之說︰即三皇為「天皇」、「地皇」、「泰皇」和《古微書》中記載的三皇「伏羲」、「神農」、「黃帝」。其中的「泰皇」和「黃帝」又都是指的古泰國的國王人皇太昊伏羲,這也是史書上所說的華夏民族是「炎黃子孫」的基本說法。

三皇溯源

三皇之稱,初見于《周禮?春官?外史》。其名傳說不一︰《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李斯說古代有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貴。

三皇的說法

(1)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2)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3)伏羲、祝融、神農(《風俗通義》)

(4)伏羲、神農、共工(《風俗通義》)

(5)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三字經》)

(6)天皇、地皇、泰皇(《史記》)

(7)天皇、地皇、人皇(民間傳說)

第五種說法由于《古微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三皇的地位

道教神靈排位︰三清、四御儒教神靈排位︰天、祖(三皇五帝)、聖(至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關羽)

部分神話小說及民間傳說中的神靈排位︰鴻鈞。盤古、三皇。三清、四御道教中沒有盤古、鴻鈞。神話小說及民間傳說中,一部分傳說盤古、鴻鈞、元始天尊為同一人,一部分傳說盤古為兄,鴻鈞為弟,盤古身隕後元神化為三清並尊鴻鈞為師。

女媧的地位,有時在三皇之上,有時在三皇之內,有時在三皇之下。據說原因有三︰一、神話傳說中女媧化生萬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傳說中伏羲、女媧既為兄妹又為夫妻,均為一家人,列入三皇時有時兩個人都選中,有時只選一人作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138看書網)在經書中的顯赫地位使得它所宣傳的伏羲、神農、黃帝三皇觀點為大多數人認可,而且女媧所在的是母系社會,之後是父系社會,以男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藝文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歷記》︰「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太平御覽》卷七八引《春秋緯》雲︰「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為九州長天下也。」晉王嘉《拾遺記》卷九雲︰「(頻斯國)有大楓木成林」,「樹東有大石室,可容萬人坐,壁上刻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此蓋神話之三皇。其余說三皇者甚眾,如《尚書大傳》(清陳壽祺輯)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漢班固等編撰《白虎通》以伏羲、神農、燧人或伏羲、神農、祝融為三皇;《春秋緯運斗樞》以伏羲、神農、女媧為三皇;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唐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等等。參見「五帝」。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他們的故事如下︰

燧石取火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里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i)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一個人,叫做「燧人氏」。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伏羲漁獵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里的游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看、養著,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同積累起來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 oxi,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神農嘗草有一天,神農在采集奇花野草時,嘗到一種草葉,使他口干舌麻,頭暈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藥袋,背靠一棵大樹斜躺休息。一陣風過,似乎聞到有一種清鮮香氣,但不知這清香從何而來。抬頭一看,只見樹上有幾片葉子冉冉落下,這葉子綠油油的,心中好奇,遂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雖苦澀,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食後更覺氣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奮,且頭暈目眩減輕,口干舌麻漸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幾片葉子細看,其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樹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葉、花果而歸。以後,神農將這種樹定名為「茶」,這就是茶的最早發現。此後茶樹漸被發掘、采集和引種,被人們用作藥物,供作祭品,當作菜食和飲料。二是說天神所賜,神農發現。當時神農氏給人治病,不但需要親自爬山越蛤采集草藥,而且還要對這些草藥進行熬煎試服,以親身體會、鑒別藥劑的性能。有一天,神農氏采來了一大包草藥,把它們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幾堆,就在大樹底下架起鐵鍋,放入溪水,生火煮水。當水燒開時,神農打開鍋蓋,轉身去取草藥時,忽見有幾片樹葉飄落在鍋中,當即又聞到一股清香從鍋中發出,神農好奇地走近細看,只見有幾片葉子飄浮水面,水中湯色漸呈黃綠,並有清香隨著蒸汽上升而緩緩散發。他用碗舀了點汁水喝,只覺昧帶苦澀,清香撲鼻,喝後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頭腦也更清醒了,不覺大喜。于是從鍋中撈起葉子細加觀察,似乎鍋邊沒有此樹,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邁心善。采藥治病之苦,賜我玉葉以濟眾生」。自此,一邊繼續研究這種葉子的藥效,一邊涉足群山尋找此種樹葉。一天,神農終于在不遠的山幼里發現了幾棵野生大茶樹,其葉子和落入鍋中的葉片一模一樣,熬煮汁水黃綠,飲之其味也同,神農大喜,遂定名為「茶」,並取其葉熬煎試服,發現確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腦、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被認為是一種養生之妙藥。據說,當年神農發現的這種「茶」,就是今天被人們稱作茶的樹葉。

黃帝戰蚩尤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iyou),十分強悍。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凶猛無比。他們還制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涂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準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關于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音pi)、貔(音pi)、貅(音xiu)、?(音chu)、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凶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凶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終于把蚩尤打敗了。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制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爭是非常激烈的。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明的,但是後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嫘(音l i)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縲祖教婦女養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倉頡(音c ngji ),創制過古代文字。我們沒有見到過那個時期的文字,也沒法查考了。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後代的人還在現在陝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

共工觸山據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地城。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傾項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但是顓頊也辦過不合情理的事情。有這麼一條律令就是他定的:規定婦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須避讓一旁;如果不這樣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頓。這條法律雖然是傳說,但是說明了在顓頊那個時期,由于生產方式的變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導力量,婦女的地位已經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會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上的權威已經確立。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二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他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貢獻的人。共工有個兒子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于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挖下窪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顓頊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顓頊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只听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用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理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劃。于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斗爭,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顓頊。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顓頊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共工氏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共工氏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霧時間,一聲震天巨響,只見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使得系著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只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里去了。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他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關于共工氏和顓頊爭奪帝位,怒撞不周山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

前邊講的幾個神話,說明在那時我們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規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樣的無力,因此把各種疑惑歸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創造了神話傳說,歌頌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話中盤古、女媧、黃帝等等傳奇人物來。至于傳說中的共工氏,當然並不一定實有其事,然而他那種勇敢、堅強,願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盡管前邊所講的神話和傳說是後人的臆想和藝術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會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歷史的真實,象部落首領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來是服務于部落的首領轉化成了高踞于社會之上的權力。原始社會也就開始有了階段的分化。

帝嚳的故事很少,傳說帝嚳從十五歲起開始輔佐顓頊,即位那年已經三十多歲,帝嚳為人大公無私,能明察秋毫。他在位的時候能嚴格要求自己i,所以天下人都很信服他。帝嚳在為七十年,到一百零五歲那年去世。

堯舜讓位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舜和禹。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堯年紀老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很合適。」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兜(hu udo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里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堯點點頭說︰「哦!我也听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跡詳細說說?」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涂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音gusou,就是瞎老頭兒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堯听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番想暗害舜。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月兌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里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您呀!」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堯听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跡,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做「禪讓」(禪音sh n)。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贊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三皇傳說代表的遠古歷史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共工氏、祝融氏七個名號均被中國古人列為三皇之一,只是組合不同而已。許多前輩史學家們分析認為,這些名號不僅分別代表著一個原始氏族,也代表著一個歷史時代,代表著中華文明史發端的典型標識,是中國史前文化演進的里程碑。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僅這些名號本身可以解讀為一個事跡,而且與各自傳說事跡相符合,反映了一段歷史進程,由此可以連綴出一部相當清晰的中華遠古史。

有巢氏「構木為巢」,在樹上建造巢穴,基本上可以有效防止毒蛇猛獸的偷襲,人在其中能安然入睡,能得到更好地休息,生存能力提高了一大步。黑猩猩等類人猿也有在樹上折木為巢的習性,由此可以合理設想,在人類還沒有成其為人類的時候,人類的祖先就具備了在樹上折木為巢的習性,有巢氏的「構木為巢」正是源自這種本能,有巢氏所代表的時代正是這一技術逐步發揚光大的時代。中國的建築以土木結構為主,建築中大量使用木材,在古代更是離不開木材,古埃及和古希臘則善于使用石料,至今中國人還習慣稱建築為「土木工程」。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建築已經分為南北兩大系。南方從巢居發展為干欄式建築,其建造方法是先在地面打樁,兼用榫鉚和綁扎方法在樁上搭木成面,最後在其上用木材建造牆壁和屋頂而成,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已經發現這種建築形式。黃河流域及遼河流域則由穴居發展為半地穴式建築,其建造方法是,先在地面挖穴,穴沿先以木柱立牆,再用木條搭房蓋,然後用草泥涂牆,以茅草遮蓋房頂並涂泥而成。以後,又由半地穴式建築發展為沒有地穴的地面上木柱涂泥牆構成的圓形和方形房。很明顯,無論是干欄式建築,還是半地穴式建築,都離不開有巢氏「構木為巢」的技術積累。

燧人氏「鑽木取火」,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後與動物界分開。因為人類對黑暗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所以人類最初用火首先源自追求光明的心理需求。隨著用火技術的提高,人們又發現了火的更多用途,從而更加離不開火。在漢語里,「火」「活」讀音相同,意味著「火」就是「活」,「活」就是「火」,火是活命的基礎,有火才能活命,要活命就離不開火。雖然如此,在「鑽木取火」之前,人們從自然界中獲取火種會受到各種限制,經常無火種可取,不得不忍受無火可用的窘迫。在「構木為巢」的探索中,出現了在木材上加工出榫鉚結構技術,而主要的加工方法就是鑽研法,人們因此發現了摩擦生熱的現象。當人們認識到摩擦之熱與火的熱可能是一回事情時,就開始了人工取火技術的探索,最終成功地取得第一株人工火苗。所以可以合理推論,燧人氏時代晚于有巢氏時代,是有巢氏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伏羲氏剖析葫蘆作瓢取用飲水,或者把葫蘆拴系(匏系)在身上輔助涉水渡河。經過有巢氏和燧人氏兩個時代的努力,先民們有了簡單的住房,也大大拓寬了食物來源,一般情況下可以在住房附近獲取食物帶回住處享用或儲備。「按下葫蘆起來瓢」,飲水問題隨之上升為重要生活難題。在對飲水問題的關注中,中華先民發現了葫蘆,開創了伏羲氏時代,並在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中,開發出用葫蘆輔助涉水的技術,從而基本解決了飲和行的問題,生存能力再次躍升到新高度。古籍記載的有關伏羲氏傳說事跡相當多,包括始作八卦、發明網罟、造書契、取犧牲以供庖廚、制嫁娶之禮、味百藥、制九針、發明陶塤、創制歷法、發明農業、作瑟三十六弦、繼天而王、設立官員等,這些事跡多多少少都與葫蘆的使用有著一定聯系,可以視為葫蘆使用技術全方位立體發展的體現。尤其重要的是,在對葫蘆花的了解和認識中先民們形成了「花」的概念。葫蘆花化生葫蘆,中華先民因此自稱「花人」也即「華人」,自詡為「能使用葫蘆的人」,比那些仍然使用獸皮、牛角、貝殼、龜甲、顱骨之類飲水的人們要高明高貴,最終自成一族,這就是中華民族。伏羲氏因此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女媧氏燒制陶器,並將制陶技術發揚光大。陶器產生于伏羲氏時代未期,其實是三大技術組裝創新的結果︰一是用火技術,二是葫蘆使用技術,三是涂泥技術。首先是用火技術與葫蘆使用技術相結合,先民們產生了喝熱水,吃熟的流質食物的想法。其次是先民們在建造住房過程中,發現涂泥不僅可以堵塞縫隙防風,還可以防止被其包裹的木材被火燒損,形成了涂泥技術。最後把涂泥技術應用到葫蘆上,在葫蘆底部涂泥防火以便燒煮食物,最終發明出陶器。這就是最原始的胎模制陶技術。陶器不僅增加一種全新的熟食方法,而且能夠大量而安全地儲備食物和飲水,擺月兌了無處不在的老鼠的騷擾。更為重要的是,陶器導致了人類的男女分工,這是人類第一次大分工,為走向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此,女人主內在家操持家務,加工燒煮食物,照看教育子女;男人主外獲取食物、飲水等生活物資,家庭結構更加穩固。由于陶器比較笨重易碎,導致人們更加傾向于定居生活,進一步促進了建房技術、用火技術、生活用具(包括工具)制造技術的發展。

神農氏「制耒耜、種五谷」開創原始農業,中華先民從此走向用自己的雙手勞動生產食物的嶄新階段。原始農業的誕生除決定于自然環境之外,離不開四大基礎︰一是定居生活技術,二是對各種植物可食與否的全面了解,三是有效的儲藏技術(尤其是植物籽粒儲藏技術),四是初步的植物種植經驗和知識。其中,前三個基礎從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時代到女媧氏時代逐步完善起來,植物種植技術則發端于伏羲氏時代對葫蘆種植。雖然葫蘆種植技術很可能源自孩童的游戲,但是,由于葫蘆在伏羲氏時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華先民會比較容易地意識到種植葫蘆的巨大意義,從而有意識地種植葫蘆,模索積累種植經驗和知識。神農氏時代重要成熟是從野生植物中馴化選育出各主要農作物的品種,這些品種栽培性狀良好、品質優良、產量高,適合當地自然條件。品種馴化選育還與人類的一個重要習性有關。一般動物采食行為都以「較易獲得」為原則,其采食對象都是病弱瘦小的個體或植株上的一部分,人類則截然相反,總是努力尋求更大的「戰利品」。在種植野生植物的過程,人類的這一習性決定了人們總是傾向選擇飽滿的籽粒留作種子,久而久之野生植物就被選育成栽培作物。美國科學家發現南美切葉蟻在五千萬年前就會種莊稼,並且還懂得施肥和除草,它們把樹葉切碎運進蟻穴中,在上面培育可供食用的菌類。但是它們的菌種都采自野生,所以五千萬年中並沒有能夠培育出一個栽培菌種。

共工氏「壅防百川」築堤擋水興修水利,「墮高堙庳」平治水土,既是發展灌溉農業的要求,也是農業發展的結果。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優良品種的出現,糧食產量逐步提高,可以在較小的區域內養活相當規模的人口,人們有能力組織起來興建較大工程,在栽培過程中人們還會認識到灌溉對莊稼的重要性,因而有了興修水利工程的行動。不同地區降水量不同,人們對水的認識也各不相同,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共工氏部落由于氣候比較干旱,會首先認識到莊稼沒有水就沒有收成,因而形成治水管水用水的傳統。江河水患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心月復大患,其中黃河水患危害最為嚴重。黃河是一條年輕的大河,其歷史只有十幾萬年。第四紀以來,青藏高原迅速隆起,在中亞內陸形成廣闊的干旱沙漠區,在風力作用下,地表細碎顆粒被搬運沉積形成黃土高原。黃土疏松,容易沖蝕,黃河形成以後,黃土高原上被沖涮的泥沙匯入黃河,這就是「九曲黃河萬里沙」的原因。泥沙淤積在河道上,會不斷抬高河床,以至于形成地上河,最終導致決口而發生洪水災難。在地質史上,黃河經常因決口而改道,在華北平原上北到天津,南到淮河,如同巨龍一樣掃來掃去。這就是黃河水患頻繁的原因。黃河水患對下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危害巨大。所以,在神農氏時代後期,善于治水用水的共工氏部落就肩負起治理黃河水患的重任。其間失敗多于成功,但積累下寶貴而豐富的水文知識和治水經驗。直到大禹時期,大禹帶領民眾變治水思路,改堵為導,並充分利用了共工氏部落治水經驗和教訓,一舉成功。

祝融氏是一個以善于取火管火用火而聞名的部落。大致也是農業發展到成熟階段,人們定居生活進一步鞏固,祝融氏適應時代需要,大力改進用火技術,最終成功地把火引到住房內,把住房變成了人們溫暖的家。大致說來,共工氏時代和祝融氏時代都開始于神農氏時代後期,共工氏的貢獻在田野,祝融氏的貢獻在住房內,兩者缺乏相承聯系,很難說清兩者誰更早一些,誰更晚一些。但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持續到五帝時代的堯舜時期,成為官職之一。

中華文明紀元從黃帝開始,不論是古籍的記載,還是傳說,從黃帝開始的五帝時代,中華文明進程主要體現在政治文明的進步上,共工氏和祝融氏兩個時代表現出的技術進步因此被淹蓋。總之,三皇傳說表現的是中華史前文明由鴻蒙逐漸顯現的過程,主要體現在技術進步上,被列為的三皇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共工氏、祝融氏等名號,其實就是一座座里程碑。中華民族的遠古技術進步一直延續到五帝時代,但逐漸被政治文明進步所淹蓋,之後正史記載的技術進步已經蛻變為政治附庸。

傳說中上古三帝王。所指說法不一。

出處︰(1)伏羲、神農、黃帝。《周禮?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鄭玄注︰「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孔穎達疏︰「《三墳》,三皇時書。」按,孔安國《書序》雲︰「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莊子?天運》︰「余語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成玄英疏︰「三皇者,伏羲、神農、黃帝也。」

出處︰(2)伏羲、神農、女媧。《呂氏春秋?用眾》︰「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高誘注︰「三皇,伏羲、神農、女媧也。」

出處︰(3)伏羲、神農、燧人。漢班固《白虎通?號》︰「三皇者,何謂也?謂伏羲、神農、燧人也。」

出處︰(4)伏羲、神農、祝融。漢班固《白虎通?號》︰「《禮》曰︰伏羲、神農、祝融,三皇也。」

出處︰(5)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秦始皇本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

出處︰(6)天皇、地皇、人皇。《藝文類聚》卷十一引《春秋緯》︰「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長天下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