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鈞道人
鴻鈞道人也叫鴻鈞老祖,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稱為鴻鈞道人,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傅。在小說中,鴻鈞道人為眾仙之祖,也稱「鴻元老祖」。鴻元指天地未開、虛空未分之際的宇宙本始狀態。有「先有鴻鈞後有天」之說。也有一說鴻鈞老祖便是盤古(另有部分道教徒稱元始天尊的前身是盤古)。
鴻鈞道人的來由
注︰以下內容出自明清138看書網絡小說,屬于文學作品,請讀者不必當真︰
無極鴻鈞老祖按《封神演義》中看來,鴻鈞道人就是無上大道了,原因就是他是三清的師傅,三清中老子是開過天的(書中說老子的太極圖是老君劈地開天定地水火風玄妙之珍),而且書中載通天敗走之後遇到鴻鈞之前,有過話說,不如重立地水火風換過世界,不過這事還要秉過老師。可見鴻鈞老祖的徒弟都能開天闢地,而且開天還得稟告他一聲,同意了才能開天,那鴻鈞算什麼存在就不言而喻了,我們只能給他一個至高無上的稱謂道。而且書中鴻鈞道人現身的時候有詩曰︰
高臥九重雲
蒲團了道真
天地玄黃外
吾當掌教尊
盤古生太極
兩儀四象循
一道傳三友
二教闡截分
玄門都領袖
一氣化鴻鈞
混元一氣代表的就是道,鴻鈞是混元一氣所化。
鴻鈞的定位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無上大道。
鴻鈞道人的師傅和師兄弟
鴻鈞老祖的師傅創始元靈簡介
師傅:創始元靈
宇宙誕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靈,靈竅初開,漸具神智。這元靈無意中于西昆侖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經過不知幾世修行,元靈功德圓滿,道法得成。在漫長難耐的混沌宇宙中,創始元靈成為宇宙間唯一的一個「清醒者」,忍受著難以想象的孤獨寂寞。仿佛,為了完成某種約定而神秘的使命,創始元靈利用造化神器的無上靈力,竟又不知從哪里找來四個形象各異、靈竅初開的生靈。創始元靈分別傳授給四個小生靈一門修行的法門。1.老大鴻鈞,修「玄清氣」,2.老二混鯤,修「玄靈氣」,3.老三女媧,修「玄空氣」,4.老四陸壓,修「玄明氣」,合之則為「清靈空明」。後人分別尊其為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
1鴻鈞老祖
收有三大弟子︰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1.1大弟子太上老君,鴻鈞老祖大弟子的創出一門修行的法門,即在人間挑選合適之人,以自身元神化身其中,歷人間疾苦,做轉世之修。一日,竟有一大弟子轉世之凡人,名喚老子,天縱奇才,仙心泛濫,有如江水滔滔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竟能一氣化三清,從其元神真身中分別修出「太玄清氣」、「玉玄清氣」和「上玄清氣」三種不同的境界,隱然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使「玄清氣」推陳出新、發揚光大。更創出一門派別名喚道教,端的是大放異彩。後人仰其無上道德,又兼大弟子自來無名無姓,遂以此老子為彼大弟子,尊其為道德天尊,也有人尊其為太上老君。
1.2二弟子盤古,那一日盤古與一眾師叔伯門人弟子們正玩耍作樂間,也不知抽的什麼風,忽覺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難分,好生不爽,信手便是一斧頭,就此開出一個天地來(這位真可謂猛人是也!),更使法術化做那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盤古不僅斧子使得好,更在鴻鈞老祖所傳的「玄清氣」中,修出「玉玄清氣」的境界,並一手創立出一個教派名喚闡教,所收門人弟子無數,其中尤以那「玉虛十二門人」為修行最圓通者,你道哪十二門人?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懼留孫、玉鼎真人和雲中子,期中也不乏燃燈道人,南極仙翁這樣的高士。法力高強、出神入化。後世凡人感其開天闢地之功,皆尊盤古為元始天尊。
1.3三弟子通天,曾在「玄清氣」中,修出「上玄清氣」的境界。端的也是融匯圓通、異常了得。也創立出一個教派名喚截教,手下弟子能人無數,後來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此是後話,表過不提。後人皆尊其為靈寶天尊,也有人尊其為通天教主。
2混鯤祖師
混鯤祖師,修「玄靈氣」,弟子無數,什麼蟒牛蛇獸、蛟鵬獅猴……各種形象各異的生靈都來者不拒。最得意處是有兩大弟子。大弟子名喚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喚準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兩人一手創立了一門派別名喚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
2.1大弟子接引道人學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于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做那轉世苦修,這小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卻也是個仙心泛濫、天縱奇才之人。後來王子獨自靜坐于一棵菩提樹下,竟豁然功法圓通,得悟大道,人皆稱其為「佛」,又尊其為釋迦牟尼尊者。這釋迦牟尼自此仙心蕩漾,竟創立出一門派別名喚佛教。
2.2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多年後,有一天產石猴橫空出世,得一來歷神秘的菩提祖師傳授一身驚人道法。
3女媧娘娘
女媧娘娘,修「玄空氣」,這女媧自來便是人首蛇身模樣,生性孤僻,不多說話,但其胸懷廣大,素有悲天憫人之抱負。在其師佷元始天尊一斧頭鑿出一個天地後,女媧娘娘憐宇宙造化蒼生萬物之意,于是用水和黃泥,仿照其小師弟陸壓之樣貌,捏了無數男女泥人,再吹一口氣,往地上一放,竟都活了過來。後來人們感女媧造人之功德,尊其為女媧娘娘。
人類陷入了絕境。那悲天憫人的女媧娘娘煉燒紅、黃、藍、白、黑五彩靈石,以無上道法補天,並從一只深海萬年巨龜身上砍下四條腿,作為支撐天地的四柱,天地終于重歸寧靜。但在女媧娘娘補天之時,竟有一塊頑石,似是不甘做平庸的補天石,竟偷跑了出來,那就是後世之天產石猴孫悟空。
4陸壓道君
正所謂「鴻鈞老祖第一仙,弟子盤古初開天。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那說的就是後來人的模樣都是出自陸壓道君。創始元靈四大弟子︰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前三者道**深、開宗立派功德著實開天闢地,偏是這最小的小師弟陸壓道人,生性胡鬧打混,從無一天正經,卻無什麼名聲留下。其師佷太上老君、如來等,尚尊其為小師叔,知道者也尊其為陸壓道君,小輩神仙之中,卻是聞者渺渺了。陸壓道人乃是離火之精。飛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雲三聖皇,中不理瑤池與天帝(彼時天庭似乎還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極樂地。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中。瀟瀟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聖仙。
關于鴻鈞道人的傳說故事
版本一
世界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前後相繼的,就象開篇所說,宇宙也有其產生,毀滅的歷史,一個宇宙的終結就是復歸混沌,在上一個宇宙滅亡的時候,所有的生靈包括人神魔全部都毀滅了,只有一條蚯蚓,潛伏在淤泥中,僥幸躲過了滅世,存活下來,一直到下個宇宙開闢也就是我們所處的宇宙中它成了精,這就是鴻鈞,好像還參與了創世。
鴻鈞老祖其實就是元陽上帝,而元陽上帝其實是盤古的元神,盤古開闢天地周身盡變化或山川日月或海島星辰,而元神就是元陽上帝,任世界更替輪回,神佛涅盤而元陽上帝之體萬劫不灰,長存永久。每到開世之初,新世界開始他就會顯身渡人。
版本二
一道傳三友,指的是鴻鈞道人之大道傳老子、元始和通天教主三人,三人皆是道門正宗領袖,這三人是鴻鈞道人的嫡系傳人,皆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也就是聖人。二教闡截分,指道門劃分出闡截二教,元始主闡教,通天主截教。接引與準提是西方教兩位教主。他們皆稱鴻鈞道人為老師,說明他們乃可能听過鴻鈞道人的講道,但是沒有得到嫡系的傳授,所以雖然經過萬般磨難,也修成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聖人,但是對天地之演化,造化之領悟不如前面三人。混沌初開時,西昆侖有一生靈得到造化神器的一部殘片「造化玉牒」,修成太乙真仙自號鴻鈞老祖。以前有句話「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但陸壓道君則不得而知了。陸壓道君在北海魚鯪島,屬散仙,輩份奇高,但在神仙榜上功勞並不大,所以記錄不多了。
因為鴻鈞的徒弟盤古(即元始天尊)開的天。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後更名為阿彌陀佛),準提道人(很可能就是菩提老祖)都是鴻鈞老祖的徒弟。前三者稱為三友。如來佛後來創立了佛教。太上老君創立道教。鴻鈞老祖是三清教的教祖。後來三清教由其徒弟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同管理。也有一種說法是菩提老祖,蛇身女媧與鴻鈞同輩。而有說法是蛇身女媧在後,是盤古開天以後,蛇身女媧才補天的。也有人說燃燈道人是接引道人的師傅。天由盤古斧闢開混沌後,才變成天。而鴻鈞老祖生于太元之先,雖然天地淪壞,但是老祖之體常存不滅,每逢天地初開,就會開劫度人。鴻鈞老祖乘騎金龍,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左手執龍頭杖,右手捧淨缽盂水。因此鴻鈞是無人能比的第一!不過也有傳說還有︰混鯤祖師,與鴻鈞同輩,但記錄太少了。鴻鈞老祖的原型是開天闢地就存在的怪獸混沌!
傳說中比鴻鈞道人還厲害的仙人(此段為網絡小說虛構,不足為信)
「先有鴻鈞後有天」是太上老君開天文里的話,其實還有一句「我比鴻鈞早千年」鴻鈞是一條蛐蟺,在盤古之前就已有了,鴻鈞本以為自己在世上是維一的生物,沒想到還有一位比他還厲害,是一顆空心楊柳樹,號楊眉大仙。據說他的眉毛像楊柳一樣長。有一次鴻鈞和楊眉大仙交手,鴻鈞把所有的法寶都用了,但全被楊眉大仙收去,因為他本身就是一顆空心的樹,不管用多少法寶全部充公。後來鴻鈞敗服,壽頂把寶物全部歸還,說到我在你得道時我已比你早上了三千年了。因為不喜歡揚名,且沒有神知道他,也不想過問世間上的雜事。
版本三
據說昊天上帝本為鴻鈞身邊一書童,轉世為光嚴妙樂國太子,自幼聰慧,長大則輔助國王,勤政愛民,行善救貧。國王駕崩,太子?禪位大臣,遁入深山修道。功成經歷八百劫,犧牲己身以超度眾生,終于修成真道,飛升九天之上,得萬方諸神擁戴。于是統御三界,是為「玉皇大帝」。
封神演義八十四回關于鴻鈞道人的節選
附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關中關于鴻鈞道人的節選
《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關,忽見正南上祥雲萬道,瑞氣千條,異香襲襲,見一道者,手執竹杖而來。作偈曰︰「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秀,一氣化鴻鈞。」
話說鴻鈞道人來至,通天教主知是師尊來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願老師聖壽無疆!不知老師駕臨,未曾遠接,望乞恕罪。」鴻鈞道人曰︰「你為何設此一陣,涂炭無限生靈,這是何說!」通天教主曰︰「啟老師︰二位師兄欺滅吾教,縱門人毀罵弟子,又殺戮弟子門下,全不念同堂手足,一味欺凌,分明是欺老師一般。望老師慈悲!」鴻鈞道人曰︰「你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己作業,致生殺伐,該這些生靈遭此劫運;你不自責,尚去責人,情殊可恨!當日三教共僉‘封神榜’,你何得盡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爭,嗔怒乃兒女子之所事,縱是未斬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也要月兌此苦惱;豈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他二人原無此意,都是你作此過惡,他不得不應耳。雖是卻數使然,也都是你約束不嚴,你的門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我若不來,彼此報復,何日是了?我特來大發慈悲,與你等解釋冤愆,各掌教宗,毋得生事。」隨分付左右散仙︰「你等各歸洞府,自養天真,以俟超月兌。」眾仙叩首而散。鴻鈞道人命通天教主先至蘆篷通報。通天教主不敢有違師命,只得先往蘆篷下來,心中自思︰「如何好見他們?」不得已,靦面而行。話說哪吒同韋護等俱在蘆篷下,議論萬仙陣中那些光景,忽見通天教主先行,後面跟著一個老道人扶筇而行,只見祥雲繚繞,瑞氣盤旋,冉冉而來,將至篷下。眾門人與哪吒等各各驚疑未定。只見通天教主將近篷下,大呼曰︰「哪吒可報與老子、元始,快來接老爺聖駕!」哪吒忙上篷來報。話說老子在篷上與西方教主正講眾弟子劫數之厄,今已圓滿,猛抬頭見祥光瑞靄,騰躍而來,老子已知老師來至,忙起身謂元始曰︰「師尊來至!」急率眾弟子下篷。只見哪吒來報︰「通天教主跟一老道人而來,呼老爺接駕,不知何故。」老子曰︰「吾已知之。此是我等老師,想是來此與我等解釋冤愆耳。」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師大駕下臨,弟子有失遠接,望乞恕罪。」鴻鈞道人曰︰「只因十二代弟子運逢殺劫,致你兩教參商。吾特來與你等解釋愆尤,各安宗教,毋得自相背逆。」老子與元始聲喏曰︰「願聞師命。」遂至篷上,與西方教主相見。鴻鈞道人稱贊︰「西方極樂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應曰︰「不敢!」教主請鴻鈞道人拜見。鴻鈞曰︰「吾與道友無有拘束。這三個是吾門下,當得如此。」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打稽首坐下。後面就是老子、元始過來拜見畢,又是十二代弟子並眾門人俱來拜見畢,俱分兩邊侍立。通天教主也在一傍站立。鴻鈞道人曰︰「你三個過來。」老子、元始、通天三個走近前面。道人問曰︰「當時只因周家國運將興,湯數當盡,神仙逢此殺運,故命你三個共立‘封神榜’,以觀眾仙根行淺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不意通天弟子輕信門徒,致生事端,雖是劫數難逃,終是你不守清淨,自背盟言,不能善為眾仙解月兌,以致俱遭屠戮,罪誠在你,非是我為師的有偏向,這是公論。」接引與準提齊曰︰「老師之言不差。」鴻鈞曰︰「今日我與你講明,從此解釋。大徒弟,你須讓過他罷。俱各歸仙闕,毋得戕害生靈。況眾弟子厄滿,姜尚大功垂成,再毋多言。從此各修宗教。」鴻鈞分付︰「三人過來跪下。」三位教主齊至面前,雙膝跪下。道人袖內取出一個葫蘆,倒出三粒丹來,每一位賜他一粒︰「你們吞入月復中,吾自有話說。」三位教主俱皆依師命,各吞一粒。鴻鈞道人曰︰「此丹非是卻病長生之物,你听我道來︰此丹煉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有先將念頭改,月復中丹發即時薨!」
鴻鈞道人作罷詩,三位教主叩頭拜謝老師慈悲。鴻鈞道人起身作辭,命通天三弟子,你隨吾去。通天教主不敢違命,只見接引道人與準提俱起身,同老子、元始,率眾門人齊送至篷下。鴻鈞別過西方教主,老子、元始與眾門人等又拜伏道傍,俟鴻鈞發駕,鴻鈞吩咐︰「你等去罷。」眾人起立拱候,只見鴻鈞與通天教主,冉冉駕祥雲而去。西方教主也作辭回西方去了。老子、元始與子牙曰︰「今日來我等與十二代弟子將回洞府,候你封過神,重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正是︰重修頂上三花現,返本還原又是仙。
陸壓道君
陸壓原為封神演義中人物,沒有戶口由來,總是救神仙于急難.道行多深沒有明確記載,很是飄渺難測.擁有寶貝葫蘆狀,有眼,善封印元神,可斬神仙妖魔于封印狀態.頗為玄幻.自稱散仙.
陸壓是個神秘的家伙,主要特點是不吃虧,專解疑難,另外疑點就是沒有來歷,自稱非仙非聖一閑人。而且是燃燈敗給趙公明的時節出場,闡截兩教都不知道他,他卻處處先知,雖然被混元金斗捉走,卻能自行逃月兌。戰孔宣時雖也吃了點虧,但也能化長虹而去,而且兩次失手的原因都時因為沒有能及時祭出法寶封神斬將飛刀。
很多人在看了封神演義後認為他的實力應該在闡教十二真仙之上。這是勿容置疑的。但同樣很多人認為他的實力在幾大教主之下。對這個,我有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有句話叫做「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這句話的份量我想不僅僅是表示陸壓的年齡比較大而已吧?其次,大家認為他實力在教主之下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前述的兩次戰斗。這里就要講到封神演義里關于法寶的描述。據我所知,在那個時候,法寶的好壞絕對決定了實力的高低。有赤精子,廣成子兩人為證。他們兩人身為闡教十二真仙,在將陰陽鏡,翻天印傳給其弟子後,與弟子相斗時落荒而逃。而恰恰陸壓道人的封神斬將飛刀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其他法寶能克制。其實力可見一斑。
另有讀者提出這樣一說︰鴻均老祖是天地宇宙洪荒之祖(其實就是道教的開山鼻祖),也叫元陽上帝,盤古聖皇。其實就是盤古原神所化。天地常壞而老祖之身歷劫不壞,每逢天地初開老祖便出世度人。他一道傳三友即︰老子、通天、原始三人。而老子通天原始他們三人其實又是一體所幻化。老子居于玄都,通天與原始分掌截闡兩教。後于萬仙陣滅了截教故後只剩下闡教一宗。
陸壓道人乃是離火之精。飛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雲三聖皇,中不理瑤池與天帝(彼時天庭似乎還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極樂地。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中。瀟瀟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聖仙。
而燃燈自得定海珠24顆即為後來佛教中二十四諸天,隨後興盛佛教建立西方極樂無窮。(後度劫有涅盤)
接引道人後在西方修成仗六金身成就西方佛法無邊
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知何故隱居山林培養出孫悟空這一超級殺手來大鬧天宮)
另有一說︰鴻均老祖乃是曲蟺得道。
姜子牙確說是一成精白熊聞得闡教妙法無邊甘心向道,求原始收留。跪于原始洞外。怎奈原始不收烏合之眾只看根基。于是白熊一座數百年在洞外坐化了。後轉生為姜子牙復上山學道。原始見其與道無緣本不欲收留,怎奈他前生精誠所至,且日後有將相之才況可代己完封神一職便收為門人,後來便衍生封神許多故事。
在中國也是有四大元素的,便被稱為,離火,息壤,真陰之水,無是之風。
既然陸壓是離火之精,那麼便是混沌之外的東東了。
另有一說︰
宇宙誕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靈,靈竅初開,漸具神智.創始元靈分別傳授給四個小生靈一門修行的法門。老大鴻鈞,修「玄清氣」,老二混鯤,修「玄靈氣」,老三女媧,修「玄空氣」,老四陸壓,修「玄明氣」,合之則為「清靈空明」。後人分別尊其為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
三清道尊
三清,道教用語。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起源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歷史過程。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以今所見,「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下臨萬民)。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為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于第四中位。以後「三清」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為定說。《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跡》雲︰「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為道教的最高神。
發展
「三清」之稱始于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道教義樞》卷二雲︰「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蒼元上錄經》雲︰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經》稱︰「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注曰︰‘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注曰︰‘靈寶君上清天尊也。’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寶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寶尊神」開始並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時(841∼846)的道教神靈排列,先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後為「玉清大有天寶君,上清妙玄靈寶君,太清太極神寶君三寶尊神」。另《業報經》《應化經》並雲︰「天尊曰︰吾以道氣,化育群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說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號元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還有《元始上真眾仙記》稱︰玄都玉京七寶山,在大羅之上,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盤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聖母所治。
中宮太上真人,金闕老君所治。下宮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這些不同派別的不同解釋,雖有差異,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終定型。唐《老君聖紀》稱︰「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南宋金允中在探討與總結以上三清、三寶、三洞之間的關系後,認為︰「三尊之號在經中只稱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別號則曰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以三境之名而稱之則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書而名之則曰洞真、洞玄、洞神。」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現最早。東漢末五斗米道成立時,即以太上老君為至高神。至東晉上清、靈寶派出,其《上清》、《靈寶》經中,始相繼出現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鑒于各派新出現眾多神靈,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企圖予以系統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雛形已基本確立。在此前後,諸書在言及三清尊神時,又有種種不同說法。如說︰「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說經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靈寶)天尊,流演聖教降生(道德)天尊」。「元始乃道中之祖為靈寶祖師,道君乃法中之祖為宗師,老君乃教中之祖為真師。」若從它們出現之先後為序,先為「老君」,次為「元始」,後為「道君」。
此外,五代閩主供奉「三清」為寶皇大帝、天尊、老君。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宮觀「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為元始天王,晉葛洪《枕中書》雲︰「昔二儀未分,溟?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雖然道書中有將元始天王與元始天尊當作兩位尊神,但正如宋代道士寧全真所說,元始天尊者「故稱雲元始天王者是也」。《雲笈七簽》卷一百一,撰列諸尊神傳紀,亦首列《元始天王紀》,可見宋時已當作一位尊神了。
南朝梁陶弘景撰《真靈位業圖》,共分七個神階,元始天尊列為第一神階的中位,《隋書?經籍志》也載︰「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道書認為︰「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氣,凝結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謂之帝,道居帝之先,故為元始。」唐末道士杜光庭于廣明二年(881)進《三界混元圖》于朝,其中敘曰「天尊者極道之宗元,挺生自然,消則為氣,息則為形,不無不有,非色非空,不終不始,永存綿綿。居上境為萬天之元,居中境為萬化之根,居下境為萬化之尊,無名可宗,強名曰天尊,蓋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則彌高,攀之則無階,杳杳冥冥……生萬物而不為主宰,御萬化而不為言,至尊、至極,故曰天尊也。」《雲笈七簽》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紀》雲︰「元始天王稟天自然之胤,結形未沌之霞,托體虛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際。時玄景未分,天光冥遠,浩漫太虛,積七千余劫,天朗氣清,二暉韁絡,玄雲紫蓋映其首,六氣之電翼其真……進登金闕,受號玉清紫虛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總之,從兩晉到南北朝時,元始天尊已逐步駕臨于太上老君之上,成為道教第一位至高神。
靈寶天尊居「三清尊神」第二位。南北朝時《上清》《靈寶》經相繼出現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第二神階中位,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雲笈七簽》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紀》《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紀》所記略同,但又稍有差異。
據《靈寶略紀》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綠那玉國,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于其國郁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元始乃與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緣,既畢,然後以法委付道君,則賜道君太上之號,道君即為廣宣經?,傳乎萬世。」又據《洞淵集》稱︰「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復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听之無聲,于妙有妙無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氣,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道弟子焉。猶是老君稟而師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寶?、三洞仙經,付經師郁羅翹真人,傳教于萬國焉!」上清、靈寶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為根,體現了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的思想。後之靈寶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來。
相關資料一︰道教
三清道祖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統稱︰三清道祖。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
據道書記載,由混洞太無元之青氣,化生天寶,又稱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稱玉清。由赤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為靈寶君,又稱靈寶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稱上清。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為神寶君,又稱道德天尊,即老君,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故稱太清。三君各為教主,稱為三洞尊神,為神王之宗,飛仙之主,統御諸天神,宇宙萬物都是它們所創造。古書說,三清尊神生于天地之先,其體常存不滅。三清之說初于六朝,極盛于唐末。又有人說,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說︰「元元聖祖,八十一次化為老君,八十二次變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變化之身。」
元始天尊生於宇宙混沌之時,那時宇宙無形、無氣、無物,元始一氣分真化氣,以一氣化而為三,在虛無自然之大羅天境,分化為元始、靈寶、道德三位天尊,此一氣亦稱元始祖氣,也有尊稱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住在玉清聖境清微天,亦稱無形天尊天寶君;靈寶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余天,亦號無始天尊靈寶君,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亦號梵形天尊神寶君。三位天尊統稱為道,亦稱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只。而每位天尊相距,各歷七千余劫四十一億年,並各講述經典十二部,分為洞真、洞玄、洞神,合稱三十六部尊經,廣傳於人間點渡眾世人,這就是道教的全部經典,故為道教的開教之神。
道祖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可以知道三清道祖就是宇宙生成的本體。
民間舉行道教儀式時,必將此三清的畫像掛於祭壇正殿之上,以示遵守教規。
三清道祖的聖誕日
有三:一、元始天尊為農歷正月初一日,二、靈寶天尊為每年夏至日,三、道德天尊為農歷二月十五日(亦為道教節),農歷二月十五日皆有道場科儀。
三清道尊總論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各生。」
據《雲簋七?》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種民天,即三界之上,災所不及四種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寶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寶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雲簋七?》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據《集說詮真》引《讀書紀數略》雲︰「三清者玉清聖境,元始居之;上清聖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時,道教的三清尊神還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經」的神化。《雲簋七?》卷六《三洞經教部》說︰「《道門大論》雲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雲‘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之靈章。」
根據《道法會元》卷一《清微道法樞紐》關于清微神位的記載;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經部,太玄輔之,傳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靈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經部,太平輔之,傳靈寶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代表洞神經部,太清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約在晉代才在道教神系中出現。它被說成是由赤混洞太無元的青氣化生的。每到劫數終盡,天地初開,就出來傳授秘道,開劫度人。原始天尊創立闡教,其手下有十二大弟子,分別為:
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
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
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後入釋成佛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師
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後成文殊菩薩
九功山白鶴洞普賢真人後成普賢菩薩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後成觀世音大士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出現,則晚于元始天尊,是南北朝時才有的。它被說成是由混太無元玄黃之氣所化生,又稱太上道君,也隨劫運出法度人。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稱太上老君。為了構成三清尊神的等級序列,它被說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的。事實上,道教從創立之時起,就尊奉老子為教主,進而說他上處五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成了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但在三清中,其地位處于最低層,顯然不合所有道教徒的信仰,所以到後來,又產生了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