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赤腳大仙】【黃角大仙】【泰山碧霞元君】

作者 ︰ 紫薇大帝

赤腳大仙

赤腳大仙是道教傳說中的仙人,是仙界的散仙,一般情況下他總是在四處雲游,以其赤腳裝束最為獨特,民間傳說中他常常下凡來到人間,幫助人類鏟除妖魔。浪客中文網他性情隨和,平常以笑臉對人,對有心向善的妖怪也會網開一面,但對邪惡妖怪卻從不留情,雙腳就是他的武器,曾經降服眾多妖魔,是天下妖怪的克星。據說赤腳大仙身上帶有不屬于六界的異寶,令他不懼百毒。

化身︰藍采和

傳說中的道家八仙幾乎家喻戶曉,他們各有道術,法力[1]無邊,有關他們的傳奇經歷與各種民間傳說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最膾炙人口的那句莫過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他們中的七個都有自己的歷史背景,有證可考,惟有藍采和籍貫名字成仙的傳說爭議很多。明代吳元素的《東游記》中給他定了一個赤腳大仙的前身,「藍采和者乃赤腳大仙之降生也。」

又據《仙佛奇蹤》中記載︰藍采和,常穿著破爛衣裳,帶著六寸腰帶,一只腳穿著靴子,一只腳赤足。大夏天的時候,竟然在長衫里頭穿著厚厚的棉襖,冬天時候又躺在雪地上,呼出的氣就像蒸汽一般。每次在大街上討飯,手持大拍板,長三尺多。他嗜酒如命,一喝醉了酒唱歌,老人小孩都喜歡看他唱歌,唱歌的時候,看上去他一副癲狂的樣子,但言語中卻充滿了智慧,是個非常有才氣的歌唱藝人。他唱的歌詞隨意率性而作,曲中充滿了仙意,听起來好像時告訴人們如何修身養性,他常常把的得到的錢串在繩子上,拽著拖著走,有時候那錢從從繩子上月兌落下來掉了他也不管,有時候他把穿在繩子上的錢贈送給窮人家,有時候就到酒肆中一醉方休。他周游天下時,有人看見過他,等到許多年過去,到老了的時候再看見他,他毅然容貌依舊。後來有人看見在壕梁酒樓上飲酒,听見有笙簫吹奏的聲音,再抬頭他已經乘著鶴飛上天空,拋下靴子、破衣爛衫,六寸腰帶,唱歌時的拍板,緩緩升空。

宋仁宗

《水滸傳》里甚至說宋仁宗原來是天上的赤腳大仙下凡。

傳說宋真宗趙恆,年過四十仍膝下無子,他甚是著急,到處求神拜佛,祈求上天賜子。他的誠心感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庭召開群仙會議,問哪位神仙願意下凡為真宗子,當時群仙都不作聲,只有赤腳大仙在旁微微一笑。玉帝忙問︰「大仙可是有意前往?」大仙說︰「不,不,我只是笑那皇帝可憐。」玉帝說︰「宋室江山氣數未盡,大仙可往。」大仙忙擺手說︰「不成不成,宋室雖然氣數未盡,但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我的皇帝也坐不安穩。」玉帝說︰「大仙這次盡管放心,會有人保你,讓你坐穩江山的。」赤腳大仙下凡後,就是宋仁宗趙禎。當時皇太子趙禎降生後不知何人保他,于是日夜啼哭不休,請來許多名醫都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宋真宗向全國貼出榜文,懸賞能人為太子治病。當時漣水承天寺內有個道行很高稱為臥佛的和尚婁守堅,聞知後他揭下榜文,趕到京城為太子治病。他進了皇宮,接過太子,舉手對其便打,口中並念念有詞道︰「莫叫莫叫,只怪一笑;莫哭莫哭,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意思是說,你哭什麼樣,只怪你當初一笑。你不要再哭了,現在有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保你,你可以坐穩江山了。傳說文曲星是包拯、武曲星是狄青。

宋代王明清《揮塵後錄》卷一載︰「仁宗母李後,曾夢一羽衣之士,跣足從空而下雲:來為汝子。後召幸有娠而生仁宗。仁宗幼年,每穿履襪,即亟令月兌去,常徒步禁掖,宮中皆呼為赤腳仙人。赤腳仙人,蓋古之得道者李君也。」

民間故事

其一︰

戲曲《劉海戲金蟾》中,半仙之體的劉海勤勞憨厚,平日以打柴為生,供養年邁的老母。他上終南山打柴,踫見了半仙之體的狐仙胡秀英,胡秀英心慕劉海勤勞樸實,兩人有緣,便結為夫妻。此事被在三角潭修煉了五百多年的三條腿的金蟾得知,它特別嫉妒胡秀英,一日金蟾化作跛足道人,他暗示劉海盜取胡秀英的寶物金丹。劉海依計行事,果得金丹。胡秀英亦用反奸之計,指令劉海用那顆金丹誘取金蟾的蟾丹。金蟾因羨慕金丹之精美,欲佔為己有,因神情過激,口齒失控,吐出了自己的蟾丹而昏倒。從此,劉海雙丹俱得,修成為人間之仙。劉海戲金蟾,金蟾吐金錢,劉海將金錢撒向勞苦大眾而被譽為增福財神。劉海後來又經道禪祖師鐘離、權品岩二仙點化,遁跡于南山朝陽洞,修成正果。玉帝頒旨,封劉海為赤腳大仙,主治窮、禍、福事宜。

劉海,歷史上實有其人。原為五代時人,本名劉操,字昭遠,又字宗成、玄(或元)英,居燕山一帶,先為遼國進士,後出家修道,號海蟾子。

其二︰

相傳很古時候海外仙島上的紫霞洞住著一位大仙,一天大仙雲游到南海,忽見達濠島北角有一般黑氣直沖雲霄。大仙來到島的上空,只見蘇灣海灘上村民聚集,人人臉帶愁容,暗自流淚。大仙按下雲頭,變成老翁,手執龍頭杖,健步走近一清奇老者與其搭訕起來︰「今天這里為何這般熱鬧?」老者見他老態龍鐘,又是外方人氏,便低聲道︰「以前這里地靈人杰,乃世外桃源。十多年前來了一條黑龍,肆虐鄉曲,不時興風作浪,吞噬漁船,橫掃田園,鄉里遭殃,村民惶惶不可終日。十年前又來了一位道士,說要免除災難,每年七月初一日要備辦全豬全牛及童男童女供奉黑龍。自此鄉人每年抽簽,獻出童男童女在海灘設壇宣讀祭文,然後把金豬牛及童男女投進大海。」老者指著灘前一哭成淚人的聾婦和一對壯年夫婦繼續道︰「龍婦中年守寡,去年,兒子葬身魚月復。灘前披紅戴綠的童男是她的孫兒。今年抽簽正好輪到這可憐的遺月復童男,真是天不開眼,造孽啊!」

老人話猶未了,蛤嶼那邊海面風浪大作,海空烏雲翻滾,雲層中黑龍隱約可見,海灘上人們驚恐萬分,膽小的撒腿逃命。大仙見狀,口里念念有詞。向香爐峰那邊招來一朵彩雲,大仙登上雲朵,揮舞龍頭杖直撲黑龍。只見黑龍張牙舞爪,大仙左右迎擊。他們在空中惡戰半個時辰,看看惡龍只有招架之功,敗下陣來,潛入海中,大仙趁勢飛起右腿向黑龍掃去,誰料用力過猛,足下鞋兒甩落在達濠島下灣的小山頭上。、這時,黑龍已向媽嶼島外大海潛逃。大仙無心追趕,回到海灘,村民紛紛叩頭,感大仙為民除害的大恩大德。大仙安頓好村民,又叫老婦和童女的父母把他們的孫兒、愛女領回去。回頭對村民道︰「黑龍雖潛逃入海,但隱患未除,我不放心,你們各自保重,後會有期。」

大仙匆忙忙之際竟忘了甩落的鞋兒,駕起祥雲回紫霞洞,召來馬、鹿兩仙童吩咐道︰「潮州汕頭海面黑龍肆虐,今被為師逐出大海,你們速往該處鎮守海口,務使潮州人民安居樂業,毋違師志。」馬鹿兩仙音領了法旨,一陣風來到汕頭海口。鹿仙鎮守北側,馬仙鎮守南側。

現今汕頭港的鹿洲島及澳頭村的馬山就是當年馬、鹿二仙的化身。他們守于職守,不違師命,為潮汕人民安居樂業,為汕頭開埠建設立下殊勛。

且說大仙的鞋兒甩落在小山頭以後,變成鞋形巨石。現今達濠村北面下灣山峰上的皮鞋石就是當年大仙留下的鞋兒。紫霞大仙自那時起赤了足,後人也就稱他為赤腳大仙。大仙為民除害的故事,在達濠島民間世代傳頌。

其三︰

話說在廣東省陸河縣河田鎮石禾町村的後山上,有一處叫「仙人跡」的地方,據說其得名乃是緣于赤腳大仙的一次「意外」下凡。

有一年赤腳大仙正雲游到南海,找南海的仙友們下棋玩樂。正玩得起興的時候,突然傳來王母娘娘的玉旨,要他立刻回昆侖山去參加千年一度的「蟠桃大會」,于是他急忙跳上雲端騰雲駕霧往西方飛去。

正當他飛到石禾町村上空的時候,因為他剛才走得太急躁,又在南海仙友那里喝了太多的仙茶,所以突然內急起來,這一時卻又偏偏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來方便。他在急得團團轉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原來他發現下面的石禾町村後山林木蔥郁,繁花盛開,好一派山清水秀的景色。于是,他趕忙撥下祥雲,找個林密草盛之所,降立在一塊巨石上面。接著他四顧無人,也就再也顧不上什麼仙家顏面了,還是先把問題解決了再說。

因為他剛才實在憋得太久了,所以拉得太急。結果一泡熱尿下來,把石頭沖了一個坑。再加上他的體重實在太重,所以又在石頭上留下了幾個明顯的腳印。

赤腳大仙解決完問題後,顧不上停下來欣賞石禾町村的秀麗風光,又趕忙騰雲駕霧往西方趕去,怕耽擱了王母娘娘主持的「蟠桃大會」。

這塊石頭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它時刻都向遠近的人們訴說著赤腳大仙這次「意外」下凡的情況。

四、小說

《西游記》記載︰「大聖縱朵祥雲,跳出園內,竟奔瑤池路上而去。正行時,只見那壁廂──

一天瑞靄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絕。白鶴聲鳴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葉。

中間現出一尊仙,相貌昂然豐采別。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無生滅。

名稱赤腳大羅仙,特赴蟠桃添壽節。

那赤腳大仙覿面撞見大聖,大聖低頭定計,賺哄真仙,他要暗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見招,去赴蟠桃嘉會。」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孫筋斗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無奈,只得撥轉祥雲,徑往通明殿去了。」

介紹

赤腳大仙是仙界的散仙,喜愛四處雲游,以其赤腳裝束最為獨特民間傳說中他常常下凡來到人間,幫助人類鏟除妖魔。他性情隨和,平常以笑臉對人,對有心向善的妖怪也會網開一面,但對邪惡妖怪卻從不留情,雙腳就是他的武器,曾經降服眾多妖魔,是天下妖怪的克星。據說赤腳大仙身上帶有不屬于六界的異寶,令他不懼百毒。

黃角大仙

小說《西游記》中的神話人物,即中央黃極黃角大仙是五方五老之一。

出現場次︰(1)話說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餃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游,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2)七仙女張望東西,只見向南枝上止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來,紅衣女摘了,卻將枝子望上一放。原來那大聖變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驚醒。大聖即現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咄的一聲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齊跪下道︰「大聖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來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開寶閣,做蟠桃勝會。適至此間,先見了本園土地等神,尋大聖不見。我等恐遲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聖,故先在此摘桃。萬望恕罪。」大聖聞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請起。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碧霞元君

全稱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女乃女乃、泰山老母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來歷,一說為黃帝所遣之玉女。據《玉女考》和《瑤池記》記載︰黃帝建岱岳觀時,曾經預先派遣七位女子,雲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說為華山玉女。但般作為泰山女神,為泰山神之女。據明王之綱《玉女傳》︰「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一說為漢代民女石玉葉,憑靈泰岱。據《玉女卷》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匹月十八曰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生性聰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天空蓋泰山,洞即石屋處也。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可見漢晉時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漢代人還在泰山頂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極頂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時殿堂傾塌,石像僕地,金童之像漫渙剝蝕,玉女也淪落于泰山岳頂玉女池內。宋真宗東封泰山,還次御帳,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該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並更名為「昭真祠」,遣使致祭,號為「聖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時,將昭真祠又更名為「靈應宮」,後又擴建,增大規模,為碧霞宮。賜號「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認為碧霞元君乃應九?而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岳府之神兵天將,並照察人間一切善惡之事。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民眾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極盛,信徒以之為奉神,禱之即應。在民間廣為流行宣揚敘述泰山娘娘靈跡的《泰山娘娘寶卷》,道教也奉為教門經籍,納入道書之列。碧霞元君的稱號,也並非泰山娘娘的獨有,南方的天妃順懿夫人也有此號,《封神演義》又說余化龍為主痘碧霞元君。直到近代,碧霞元君之名才為泰山娘娘開專有。

另外,民間傳說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廣大,能保佑農耕、經商、旅行、婚姻,能療病救人,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故舊時婦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別虔誠,不僅在泰山有廟,在各地也建有許多「娘娘廟」,並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這種信仰至今仍很興旺,人們仍不辭勞苦登上泰山絕頂,許願還願,向其祈禱,香火不斷。

碧霞元君的聖誕為農歷的四月十八日,一說農歷的三月十五日,是時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廟觀均要舉行隆重的慶典。

碧霞元君其誕生年代和身世自古說法不一,有凡女得道說、黃帝玉女說、華山玉女說等等。有史可考的,宋真宗封泰山時,于岱頂玉女池旁得玉女石像,即造神龕供奉其中,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並創建昭真祠。祠于金代改為昭真觀,明代稱「靈佑宮」,近代稱「碧霞祠」。元君廟在泰山上下有很多座,山頂的碧霞祠為主廟,山下的遙參亭、紅門宮和靈應宮都是元君行宮。此外,泰山周圍遍布很多小的元君廟。明清時,由于碧霞元君影響日益擴大,祀元君的廟宇也從泰山擴展到全國各地,每日里香火旺盛,對其的信仰遍及大半個

中國。人們對碧霞元君尊崇倍至的原因有兩條︰首先,與元君的職司分不開。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王錫爵《東岳碧霞宮碑》記載︰「元君能為眾生造福如其願,貧者願富,疾者願安,耕者願歲,賈者願息,祈生者願年,未子者願嗣,子為親願,弟為兄願,親戚交厚,靡不相交願,而神亦靡誠弗應。」由此可知,碧霞元君在民眾的心理層面上簡直是有求必應,無所不能。其次,碧霞元君作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樂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讓勞苦大眾倍覺親切,從而愈加信賴她,一躍成為民眾心目中的慈母、聖母。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是碧霞元君的生日,香客多來此祭拜以示慶賀。

岱廟遙參亭內自明以來一直供奉碧霞元君,民間把遙參亭稱為泰山第一行宮。現遙參亭正殿內仍奉祀碧霞元君,東西配殿分祀眼光娘娘及送子娘娘。

元君廟在泰山有上、中、下三廟。宋代以後,元君廟遍及全國,每年農歷四月十八為祭祀日。《帝京景物略》︰「後祠日加廣,香火自鄒魯齊秦以至晉冀,祠在北京者,稱泰山頂上天仙聖母。」泰山之外,留存至今的大型元君廟有山西太原、山西晉城、山西蒲縣、山西萬榮、河南新鄉、陝西西安等7處。

碧霞元君咒

天母運合,玉闕真仙。金蓮發苞,御制熊然。孟夏十八,化現母前。修真合道,受命天仙。敕封玉女,護世威嚴。

神兵侍衛,鬼官俟宣。誅鋤奸盜,扶危濟險。平治水火,降福消愆。清寧宇宙,仁慈而憐。從善者奉,逆我者?。

人間祀仰,天地齊年。何災不滅,何福不遷?遵承帝命,永劫綿綿。包含岱岳,玄之又玄。急急如律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