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裴意嫁入礪王府時,正巧太後帶著明珠公主一行人去了泰山祈福,別說插手這樁親事,就連新娘子長什麼樣子都不得見。當時礪王病重,太醫院上下束手無策,蕭皇也很是苦惱。憑心而論,他對這個唯一的嫡子並沒有太多感情。礪王蕭煌宇六歲就被他病重的沈皇後送回了母族,長到十三歲才回豐都。而後封王,賜了府邸,一年也見不上幾次,相對而言,當然不如從小養在身邊的三皇子蕭天佑,六皇子蕭天陽,十一皇子蕭天翔來得親厚。
可他偏偏是嫡子。若他生母出生不高,死了也就死了,並不值得蕭皇多費一絲心思,孩子嘛,他年輕力壯,自然是不缺的。可他的生母,也就是故去的沈皇後一族都是踫不得的刺頭。
沈氏一族自夏國初立之時便存在了。蕭明宗一介草莽能在群雄崛起的亂世之中過五關斬六將,破除重重困境,登上高位,與沈氏一族的幫助密切相關。當年閩京被破,忠周帝大殿自刎,第一位帶兵破城沖入皇宮的就是沈家人,至于他搜刮了多少錢財走,誰也說不清楚,連夏高宗都沒好意思問,人家出力出錢給你打了江山,連戰利品都不讓人拿不成?只是蕭明宗的大軍入城之時,那位以驕奢婬逸出名的忠周帝的皇宮已經被搜刮得干干淨淨。
蕭明宗改國號為蕭,登基稱帝,娶沈氏族長之女為後。蕭明宗立沈氏之女為後,在外人看來是榮寵,是感恩,只有他本人和沈氏族人非常明白,這是在敲警鐘。千年世家,從龍之功,皇後母族,地位如此之高,足以讓人眼紅,若有一天摔下來,便是粉身碎骨。沈家人也頗識時務,爽快的交了兵權,又賠上了一大筆嫁妝。
即使如此,這兩百年來,沈家六代**出了兩位皇後,一位親王妃,沈家世族的地位在蕭國的一直是超群的。
先皇後留下唯一的血脈就是礪王蕭煌宇,皇後已經故去,若是連礪王也保不住……蕭皇覺得異常頭疼。直到有天夜里,新入宮的吳美人提起民間常給病重之人娶妻沖喜,蕭皇思索一陣,同意了,他也算仁至義盡,也好給沈家人一個交代。當時不過是死馬當活馬醫,誰知道裴氏進門不過幾天,蕭煌宇就痊愈了。蕭皇大喜,原先因為裴氏出生的不愉快也煙消雲散,甚至連獻計的吳美人也提了分位,便是現在的麗妃。
「皇祖母息怒,裴氏久病不愈,莫說進宮給皇祖母祝壽,便是平常下床走走都得折騰掉半條命,求皇祖母看在裴氏為孫兒沖喜,折了福氣的份上原諒她吧。」蕭煌宇撩袍跪下,面有不忍的說道。當年裴氏進門後,蕭煌宇的病倒是好了,只是而後裴氏便一病不起。礪王府每年在藥石、補品上開銷頗大,太醫三天兩頭看診,也不是什麼秘聞。時間一長,便有人說裴氏為礪王沖喜,生生折了自己的福氣,才會久病不起。
太後一滯,如此說來倒是不好強壓了她進宮,她是為了自己的孫子才生病的,按理來說應該好好賞賜才是。
「礪王爺,太後娘娘也是心疼你的王妃才會叫她進宮的,你想想,普天之下,哪里還有比皇宮里的珍奇藥物補品更多的地方呢。」坐在皇帝下手一直未開口的魏貴妃笑吟吟的說道。
蕭煌宇暗恨,這女人果然是個老妖婆,這話得讓他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應了今天裴意就非進宮不可了;不應就是說他礪王府私藏勝于皇宮內府,這不是想造反嗎。
「貴妃姐姐這話說得對極,不過呀,那也要礪王妃自個兒能進宮才是,萬一在路上折騰出什麼事,那反倒不美了呢。」一直在伺候蕭皇的綠衣女子俏生生的說道,「陛下,您說琴兒說得對不對呀?」綠衣女子膽子頗大的抱住蕭皇的手臂搖了搖。
「麗妃說得對。」蕭皇頷首,「裴氏雖然沒有給小四誕下子嗣,但是小四能病愈,她功不可沒。既然身體不好就下次再傳進宮陪母親敘話吧。」
魏貴妃面色絲毫未變,笑著點點頭,看著正在喂蕭皇喝酒的麗妃說道︰「陛下說的是,還是麗妃妹妹年輕懂事,考慮周到。不過喝酒傷身,陛下也要注意才是。」
蕭皇哈哈大笑︰「麗妃自然是懂事的。今兒個朕高興,梓潼就讓朕多喝兩杯吧。」
听到蕭皇叫自己的閨名,魏貴妃開心又有幾分羞澀地說道︰「陛下要喝,臣妾還能攔著不成。」
蕭煌宇暗暗舒了口氣,這關總算過去了。
「陛下,太後娘娘,臣妾有一事要稟報。」盧青青遲疑地說道。這種機會,若是錯過了就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她不能放過那個女人。盧青青握了握拳。
「陛下和娘娘有所不知,其實姐姐最近身子已經好多了。昨兒個臣妾還在府里的湖心小築看到姐姐了呢。」盧青青接著說道。既然能散步游湖,那進宮自然就沒問題了。
「愛妃不會是看錯了吧,王妃前幾日還找太醫請了脈,你確定看到的是王妃本人嗎?」蕭煌宇說道,「愛妃可不要為了讓父皇和皇祖母安心故意說這種話,雖然愛妃是出于好心,可萬一弄錯了可就是欺君啊。」
盧青青被蕭煌宇陰測測的目光看得一個哆嗦,仔細看又覺得他眼神並沒什麼特別,似乎是真的是好心在提醒她。盧青青強撐著笑臉說︰「王爺真會開玩笑,臣妾怎麼會連姐姐都認錯,昨兒個在湖心小築附近的確實就是姐姐,只是青青還沒來得及上前請安,姐姐就匆匆地走了。」
「既然如此,就召裴氏入宮吧。」太後一錘定音,「李嬤嬤,你帶幾個人去接裴氏進宮。」
李嬤嬤領了懿旨,行了禮,往殿外走去。
「等等。」蕭煌宇叫住李嬤嬤,轉身又對太後說道,「皇祖母,不如讓李嬤嬤帶兩個太醫一道去吧。一來可以看看裴氏身體能不能出門,二來,萬一在路上有什麼事,也有個照應。」
太後點點頭,「傳我口諭,叫太醫正跟李嬤嬤一起去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