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
炙熱、煩人的六月終于過去了,人們再也不用它的熱力了,隨之而來的是帶有蕭蕭涼意的秋天。
秋天是短暫的,是秋風掃落葉的季節。
如月房後的後山上,樹林里落滿了樹葉,厚厚的一層。人們踩上去軟綿綿的,發出沙沙的聲音。
如月把女兒碧月讓婆婆照看著,自己到山上把樹葉用釘耙摟起來,用布袋子裝好背回家去。
落葉在如月家有兩大用處。
一是喂家里的四只山羊。買山羊的錢是從歐余林給的四百元錢里擠出來的,這個主意是如月向婆婆提出來的,她說山區里到處是野草,不像平原地區那樣跑很遠的路去找長草的地方,一天下來,光顧找草了,山羊根本吃不飽,肚子還是癟癟的餓得難受。而山區就便宜多了,屋後、山坡上、溝壑里處處都是草,只要人勤快領著羊到山上一放,山羊撒著歡地吃也吃不完。晚飯回去的時候,山羊的肚皮各個都漲漲的,不長時間就長得賊肥。公羊挑揀著就賣了換錢花,母羊還能產小羊也能賣錢,這樣就有了零花錢,不至于手頭太拮據。
婆婆贊成如月的這個主意就買了四只山羊喂養著,她的意思是讓羊產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讓羊的數量多起來,羊多了,賣的錢自然多了,就能多貼補點家用。
二是把樹葉存起來,燒火做飯用。到了冬天,這兒經常下雪,常常是連續下好幾天的大如紙片的雪花,有時半天的功夫,地下的雪就沒了膝蓋。到那時,要找點燒火的柴可難了。不是沒有,山上到處是樹木,你盡可以去砍枯死的樹,可是雪有半腰深,還怎麼去弄!
山里人冬天最不缺的就是柴火,一到秋後家家就忙活著上山砍柴,存樹枝、樹葉,防備過冬。你到每家看看,走進院子里首先打眼的就是堆得如小山似的柴禾堆。
這是山里人勤勞的見證。
哈達市的冬天來得特別早,秋天還在山里磨磨蹭蹭留戀那淺如殘陽的無限風光時,就被冬天那潔白如刀的大雪冷酷無情地轟走了,留下一聲聲嘆息,只抱怨老天的不公平待遇,同是四季分明的一女乃同胞,「相煎何太急,」。
哈達市的冬天特別的冷,一般的冷也要達到零下二十幾度,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四十多度,人們伸不出手來。用舀子往外倒水,水沒有流到地上就凍成了冰棍。
如月的家也覆蓋在皚皚白雪中。
冬天即是寒冷的,也是溫暖的。寒冷的末梢就是春節的來臨。
春節是溫馨的,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親人團圓和溫和的甜蜜,更重要的是帶給人們今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希望。
如月就在這喜慶的日子里,盼望著歐余林的歸來。一年了,在山外一年了,該回家了,外面的世界不管多麼美好,家永遠是溫暖的永不沉沒的港灣。
家的感覺是在外面住多好的賓館,住多麼高的酒店的感覺不一樣的。賓館、酒店那是讓別人服務的,給人的感覺只能是我花錢消費,你是下人,我是高高在上的賓客,我有權利提要求,你有責任和義務去執行,是一種不對等的上帝與僕人的關系。這種關系給人只是一時的舒服。
家的感覺是平等的主人與主人的關系,家里的每個人都是上帝,上帝對待每個家人都是公平的,沒有卑躬屈膝的問候之態,沒有阿諛奉承的搖尾之狀,有的只是尊老愛幼、你扶我讓的親情之意。
家永遠是在外面奔波勞頓的人的最舒適、最溫暖、最可愛的港灣。
還有兩天就到了中國人傳統的臘月二十三,這個日子被人們稱為小年,是辭灶的日子。按照中國的民間習俗,臘月二十三家人都回家。如果在這個日子趕不回來,辭完灶就回不來了,也就是辭在外面了。
中國人很重視小年,雖然沒有春節這個年那麼隆重。在外打工的游子盡量趕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來,實在回不來的,就只有春節再回來。
這兩天,如月也在盼望歐余林能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來,全家能在春節過個團團圓圓的年,不管在深南市掙多少錢,春節能回來就是一個好兆頭。
錢可以明年再掙。只要有人在,就有希望,就有盼頭,就有奮斗的動力和激情。
歐余林能回家嗎?
臘月二十二的晚上,如月把女兒哄著了,自己坐在炕上發呆。歐余林沒有回家來,她在胡思亂想。已經到夜里十二點了,如月還是睡不著覺,她躺在被窩里翻來覆去、輾轉反側。
天亮了。如月只合眼迷糊了兩個多小時,就從炕上坐起來,穿好了衣服。
婆婆也起來了,她也在惦記山外的兒子。
如月告訴婆婆,讓她照看著碧月,她去山路口看看,余林是不是今天回來。婆婆讓如月系好圍巾,戴好棉手套,外面冷,別凍著了。如月答應一聲就向山路口快速走去。
前場大雪還沒有化盡。在哈達市這樣的大雪雖然不是最大的,但這樣的冷天氣,要想化盡,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屯子里自家門前的雪已經掃除了,可是通向山外的路上的積雪還很厚,踩上去就是一個大窟窿,雪就會漫道膝蓋,走一步就要拔一次腿。每挪動一次都非常艱難,每一次都要使出很大的勁,每一次身體都要搖晃。
厚厚的大雪把山坡上的樹枝都壓斷了,四周一片潔白。
如月站在山路口厚厚的大雪中,大雪把她的腳果覆蓋了,她不停地跺著腳,很冷。但是眼楮一眨不眨地盯向伸到山外的路。
山外的路沒有人走過留下的痕跡。
走雪路的過程其實也是人生挑戰的過程,也是人生意志力的考驗過程,人生就是在不斷地考驗自己,鍛煉自己,戰勝自己,升華自己。
這樣的雪路歐余林能走過來嗎?他的人生能升華嗎?一切盡在未知中。